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吴良村教授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吴良村教授在浙江省中医院门诊诊治的胃癌患者116例,采集患者临床信息,建立临床方剂基础数据库,对处方药味、用药频数、药物性味、药物功效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频次10以上的42种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在116例病例中共用药159种,累计用药频次1816,其中用药频次最多者为甘草,其后依次为茯苓、山药、太子参;药物类别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补虚药(补气药类最多),其次为清热药、消食药、理气药;药性使用频次最多的为平性,药味使用频次最多的为甘味。聚类分析将药物主要分为5大类,涉及方剂四君子汤、二陈汤,涉及药对稻芽与麦芽、鸡内金与猕猴桃根、蛇舌草与仙鹤草等。[结论]吴老治疗胃癌以补气为主,其主方与四君子汤相类,同时注重养阴清热,顾护胃津,并常常辅以消食理气药物通畅中焦,疏利气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吴良村教授诊治肺癌气虚证的疗效及用药规律。[方法]从吴良村教授的门诊病案中选择80例肺癌气虚证患者,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以2周为1个周期,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同时对160例医案中的药物频数、性味、分类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用药频数最多的前33味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88.75%。用药频数最多的为甘草。药性使用频数最多的为平性药,药味使用频数最多的为甘味药,用药种类最多的为补虚药。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19类,包括沙参麦冬汤、补中益气汤及经验药对等。[结论]吴良村教授治疗肺癌气虚证的过程中善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宗"益气养阴,解毒散结"之法,以"补、清、散、消"为用药原则,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吴良村教授辨治肺癌阴虚证的用药规律及疗效评价。[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吴良村教授门诊94例肺癌阴虚证患者,188诊次,将患者临床信息转化为方剂基础数据库,对药物累计频数、药物性味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频数最高的33种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以两周为1疗程,评价服药1月后的疗效。[结果]94例患者188诊次共用药190种,累计用药频次3632,其中用药频次最多者为麦冬,其后依次为北沙参、三叶青、浙贝、苦杏仁、石斛、茯苓。药性使用频次最多的为"寒",药味使用频次最多的为"甘"。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17类,涉及方剂沙参麦冬汤。临床疗效为控制2例,显效23例,有效59例,总有效率89.63%。[结论]吴良村教授辨治肺癌阴虚证,考虑"虚"、"痰"、"毒"、"瘀"四大病机,治以"补"、"润"、"清"、"消"四大法则,善用沙参麦冬汤,多以"甘"、"苦"、"辛"、"寒"性味为主进行配伍,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沈敏鹤主任中医师诊治消化系统肿瘤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2018年1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敏鹤主任中医师门诊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283例,共3919诊次,收录患者基本信息,建立临床方剂数据库,对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及药物类别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对用药频次≥137的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283例患者3919诊次共用药338味,累计用药频次29 618次,其中党参用药频数最多,其次为甘草、茯苓、半夏、白术、柴胡等;药味以甘味药最多;药性以平性药使用次数最多;药物类别使用频数最多者为补虚药,其次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等;系统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22类,涉及方剂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涉及药对天麻与川芎、木香与砂仁等。结论 沈敏鹤中医师主任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善用健脾疏肝之法,佐以利水渗湿、清热解毒、解表化痰等法,临证用药常以甘、平配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何若苹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搜集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31日何若苹门诊治疗的82例慢性胃炎病例,共260诊次,将患者临床信息转化为方剂基础数据库,对药物频数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频数较高的27味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82例患者260诊次共用中药110种,累计用药频次3577,其中频次最多者为炙甘草,其后依次为沉香曲、蒲公英、姜半夏、太子参、白芍。聚类分析将药物聚为4类,涉及半夏泻心汤、金铃子散、芍药甘草汤、香砂六君子汤等。[结论]何若苹辨治慢性胃炎,重在于气,或疏肝理气,或调和脾胃,或健脾益气,或滋养肝阴,灵活遣方,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林丽珠教授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临床辨治思路和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整理林丽珠教授辨证治疗软组织肉瘤的有效门诊处方,运用频数分析方法,分析病案中的药物和药对使用频次,并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探讨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治疗软组织肉瘤患者病例处方87首,涉及中药110味,总用药频次共1 471次。使用频次居前24位的药物主要可归为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清热解毒、健脾渗湿、理气化痰5类;使用频次居前10的药物为红豆杉、土鳖虫、桃仁、龙葵、山慈菇、莪术、肿节风、三棱、桔梗、蒲公英等;使用频次居前6位的药对为土鳖虫与桃仁、莪术与桃仁、山慈菇与龙葵、红豆杉与莪术、茯苓与白术、肿节风与龙葵。【结论】林丽珠教授治疗软组织肉瘤,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祛瘀解毒、化痰散结法为基本治疗大法,灵活运用药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林丽珠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思维和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整理林丽珠教授辨证治疗肝癌的228张门诊处方,运用频数分析方法分析病案中的药物和药对使用频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肝癌患者52例,共就诊228次,共用中药77味,用药频次共3951次,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包括:柴胡、白术、枳壳、白芍、木香、郁金、甘草、茯苓、党参、山慈菇等;使用频次最高的药对包括:柴胡与枳壳、柴胡与白芍、白术与茯苓、桃仁与土鳖虫、山慈菇与半枝莲、肿节风与龙葵;证型出现频次最高为:肝郁脾虚。结论:林丽珠教授对肝癌的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疏肝健脾为主,巧妙运用岭南道地中草药,形成具有特色的思维模式及用药思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浙江名中医群治疗结直肠癌的中医思辨特征和共性规律研究,总结出名中医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群体共性规律。[方法]临床随诊在省内治疗结直肠癌有一定影响力的六位名中医(吴良村、郭勇、沈敏鹤、林胜友、冯正权、单泽松),规范采集和录入临床诊疗信息,建立名中医医案的数据库,根据数据挖掘的主题,建立相应的数据仓库,采用聚类分析、相关系数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各名中医的用药特点、辨证规律等进行数据的分析挖掘。[结果]六位医家在药物频数、药物性味、药物分类、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均有所不同,用药频数最高的分别为茯苓、甘草、太子参、黄连、白术和茯苓;吴良村、沈敏鹤、冯正权药物性味以平为主,而郭勇、林胜友、单泽松则以温性为主;六位医家都以甘味中药治疗结直肠癌;除林胜友以清热药为主外,其余五位医家均以补虚药治疗结直肠癌;吴良村高频药物以木香、黄连、地榆炭、马齿苋为主,沈敏鹤则以虎杖根、水杨梅根、藤梨根为主,郭勇以白术、茯苓、太子参、白芍、淡竹叶、荷叶、藤梨根、六神曲为主,林胜友以木香、黄连、大血藤、蒲公英、乌药为主,冯正权以生晒参片、白术、甘草、茯苓、陈皮、白芍、黄芩、厚朴为主,单泽松以茯苓、白术、党参、黄芪、干姜为主。[结论]六位医家对结直肠癌的处方用药,扶正为本,健脾为先,清化热毒,消积祛湿,辨证论治,善用药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吴良村教授治疗乳腺癌阴虚证用药规律及疗效。方法:从浙江省中医院吴良村教授的门诊病人中筛选出乳腺癌阴虚证患者,根据兼夹证的不同,辨证施治,以2周为1个周期,1个月后评价疗效。同时对医案资料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总结用药规律。结果:纳入90例门诊病例,共180诊,其中疗效达临床控制3例,显效22例,有效56例。用药频率最高的5味药为石斛、茯苓、北沙参、麦冬、太子参。性味频数最多的为“平”“甘”“苦”。结论:吴良村治疗乳腺癌阴虚证的过程中善于运用沙参麦冬汤,以“平”“甘”“苦”三种性味为主进行配伍,宗“益气养阴、祛邪解毒”之法,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冯利教授辨证论治癌性疼痛的用药规律及经验,为癌性疼痛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临床借鉴。方法:对90例患者临床信息进行采集,运用SPSS软件对常用药物和药对进行频数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冯利教授治疗癌性疼痛最常用的药物为甘草、党参、白芍等,以扶正药物为主,不同证型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和药对基本以四君子汤为基础。结论:冯利教授治疗癌性疼痛以四君子汤为基础,辨证分型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茶色素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28例老年高粘血症患者服茶色素每次2粒,3次/d,30d为1个疗程,服药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自身对照分析。结果:茶色素治疗后,降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和全血比粘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0.01),降低全血还原粘度、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体外血栓长度和血小板粘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茶色素对老年高粘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免疫抑制模型的小鼠,分5组给药7天后,处死测定小鼠体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空斑实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结果姜黄素对免疫抑制小鼠的体重无影响,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增加B细胞产生抗体能力,姜黄素能够增强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值。结论姜黄素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对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道镜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0年住院的5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2例胆道镜手术患者和25例常规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残石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胆道镜手术患者术后优良率为93.8%,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为15.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常规手术患者术后优良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维吾尔族17~24岁青年学生500人(男250、女250)的手指指纹离解的出现频率。结果表明:十指有肤纹覆盖的任何区域均可出现嵴线离解现象,并且指纹嵴线离解典型者更多。者更多见于中间和远侧指节。男性嵴线离解的出现频率高于女性,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杨玲 《河北医学》2007,13(11):1271-1273
目的:研究福辛普利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各半),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干预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灌胃给予福辛普利(1mg/kg/d)。上述动物于第12周取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NO水平以及SOD活性,并在光镜和电镜下对胸、腹主动脉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给药组动物血清TC、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NO水平以及SOD活性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到给药组动物主动脉损伤轻于模型组。结论:福辛普利可降低胆固醇,缓解自由基损伤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血液对人工心瓣膜作用的基础理论。方法①比较新型心瓣膜材料氧化钛(Ti-o)与现今临床试用的热解碳(LITC)理化特性;②体外血小板(PL)粘附试验;③放射性I125检测Ti-o与LITC表面纤维蛋白原(FIG)的吸附量;④乳酸脱氢酶(LDH)检测PL的吸附量;⑤动物犬股动脉内埋置,6个月后扫描电镜(SEM)比较吸附PL的形态和吸附量。结果 Ti-o属N型半导体,界面能近似FIG。体内、外对FIG与PL的吸附量明显小于LITC。SEM见PL变形及被吸附的量均小于LITC。结论心瓣膜置入后第一反应是血浆蛋白优先于PL被吸附,吸附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于瓣膜的结构与成分,带负电荷的FIG与瓣膜间若存在较大的界面张力,又具有电子强交流,将FIG失去立体构象的稳定,FIGγ肽链C端上的PL结合位点被暴露,PL与FIG联结便发生凝血,与PL活性有关的膜糖蛋白GPⅡb/Ⅲa也取于瓣膜粘附的蛋白。  相似文献   

17.
游泳对新生儿健康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 15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游泳组 ,同期分娩的孕母年龄、孕周、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出生时体重相近的 15 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新生儿出院时体重、经皮胆红素测定情况。结果 :两组出生时体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出院时两组体重有显著差异。剖宫产儿游泳组平均体重 (3134± 35 6 )g ,对照组平均体重 (3170± 4 10 )g ,P <0 0 0 1;阴道分娩儿游泳组平均体重 (330 4± 335 )g ;对照组平均体重 (312 3± 4 0 0 )g ,P <0 0 0 5。产后 4d经皮胆红素测定游泳组为 (7 6 1± 2 2 )mg/L ,对照组为 (8 13± 2 4 )mg/L ,有明显差异 (P <0 0 0 5 )。结论 :新生儿游泳有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健康保证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整体铸造在可摘义齿修复中,尤其在双侧游离缺失,对胎异常、邻牙,缺失间隙均异常情况下修复的效果.方法对临床1558例病人采取整铸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设计合理的卡环类型,设计为混合支持式或者牙支持式.结果整体铸造式的可摘义齿,符合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有良好的固位,良好的稳定性,良好的支持,高质量的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结论整体铸造在可摘局部义齿运用中,对口腔软硬组织健康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由于使用的带模铸造这一精密的铸造技术,加上义齿自身的优点,能够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脑功复得”改善脑老化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中药合剂“脑功复得”口服液(以下简称脑功复得)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皮素海马突触泡膜素(Synaptophysin,SY)、Tau-蛋白表达等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脑老化的功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爬杆主动回避反应(Active avoidance reaction,AAR)将动物分为学习记忆正常组和障碍组,再随机分别设置对照组(普食)和实验喂药组(5ml/d,2月)。在此基础上进行AAR和多功能箱被动回避反应(Passive avoidance reaction,PAR)训练、突触体计数、突触泡膜素和Tau蛋白免疫组化染色(Immunocytochemistry,ICC)、凋亡细胞计数。结果:服用脑功复得2月后,AAR习得率明显提高、消退明显延迟、步入潜伏期(Step through altency,STL)明显延长、大脑皮质海马突触体计数明显增高、突触泡膜素ICC染色增强、Tau蛋白ICCi染色减弱、凋亡细胞减少。结论:通过动物实验说明从神经行为学和形态学指标看,提示脑功复得能够延缓脑老化。  相似文献   

20.
阐释了和法丰富的应用内涵 ,通过对中医消化系统生理特性和相关疾病病因病机的分析 ,论证和法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并进而对和法代表方剂的析方研究阐述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