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骨折脱位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无骨折脱位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的磁共振(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1990年1月~1995年12月共治疗该病患者共116例。入院时均行颈椎X线及MRI检查。对MRI表现及与治疗的关系,预后的判断,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病例X线及MRI检查均未见颈椎骨折及脱位。49例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38例有颈椎O-PLL,37例有颈椎黄韧带增生、肥厚或骨化,23例颈椎间盘退变突出及椎体后缘增  相似文献   

2.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I检查结果做分析,将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分为不伴有颈椎疾病组和伴有颈椎疾病组。两组在年龄、致伤原因、MRI图像、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上存在着差异。MRI是诊断无骨折型颈髓损伤的一种有效检查手段,并有助于制订外科治疗计划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毛方敏1池永龙1徐华梓1林焱1急性颈脊髓损伤常发生在颈椎骨折脱位之后,但不伴有颈椎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在临床上也非少见。我院1991年1月至1997年7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19例,占同期颈椎损伤患者的13....  相似文献   

4.
成人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MRI研究(附50例分析)李进德,孙进,姚翰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RA)多见于儿童[1~5],这是由于儿童脊柱生理发育特点所决定的。近年来,由于MR机器的临床应用,发生在成年人中的SCIWORA逐渐增加,其发...  相似文献   

5.
无骨折脱位的急性颈脊髓损伤与颈椎管狭窄章银灿头颈部创伤所致的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较常见,而X线摄片未见骨折脱位的颈脊髓受损亦非少见。自国内1987年党耕町等报道以来,我们重视了这种损伤。我院自1987年6月~1993年10月,共急诊收治颈部创伤61...  相似文献   

6.
无骨折脱位型预髓损伤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I检查结果做分析,将无骨脱位预髓损伤分为不伴有颈椎疾病组和伴有颈柱疾病组。两组在年龄,致伤原因,MRI图像、治疗方法及效果上存在着差异,MRI是诊断无骨折型颈髓损伤的一种有效检查手段,并有助于制订外科治疗计划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颈椎管狭窄患者伤前可有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外伤后(包括轻度外伤,X光片无骨折或脱位)可出现严重脊髓神经症状或不全瘫。既往对此类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疗效较差。1995年10月至1998年1月我们对6例颈椎管狭窄外伤后,经X线检查无骨折脱位的高位不全瘫患者...  相似文献   

8.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附1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7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均为颈椎过伸性损伤,X线片示颈椎无骨折,脱位。受伤前患有颈椎病6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17例中12例行脊髓造影,CT检查,4例椎间盘突退变,3例后纵韧带骨化,1例椎体后缘骨刺,3例存在发育性椎管狭窄,2例MRI检查可见脊髓病理改变,发现伤前存在发育性或退行或性颈椎管狭窄者,虽受伤外力轻,但脊髓损伤重,脊髓功能也恢复差。  相似文献   

9.
从1980年10月至1994年1月我们收治41例无颈椎骨折脱位的急性颈脊髓损伤,同时在X线、CT及MRI皆有颈椎病的改变。分两组治疗方法比较,手术组皆在颅骨牵引下进行颈椎前路减压、钩椎关节增生部刮除、取自体髂骨或异体骨作椎间植骨融合术,非手术组行颅骨牵引、脱水、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中药及激光血疗,以及早期康复脊髓功能。随访1-9年4个月,平均5年1个月。手术组优14例、显效4例、差3例。非手术  相似文献   

10.
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颈椎侧块钢板在颈椎骨折脱位内固定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先行颅骨牵引且均不复位,采用切开复位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根据颈椎侧块进钉点的不同采用相应的钢板及螺钉固定。结果:本组8例,随访10个月3年,植骨处已达骨性愈合,复位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颈椎侧块钢板在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其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副损伤小。  相似文献   

11.
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行MRI、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13例均采用颈髓前减压和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13例患者MRI检查均发现有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及相应节段脊髓损伤征象,双上肢各神经的SEP和MEP均能引出。术后随访5个月 ̄2年6个月,13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主要为过伸急性外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84年到1997年诊治的31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中,其中有5例虽经X片所示,颈椎骨折伴严重脱位,但并没有脊髓损伤体征,仅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这5例“幸运型”下颈椎损伤,经颅骨牵引复位均成功,恢复良好,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  相似文献   

13.
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withoutra -diographicabnormaliteis,SCIWORA)或称为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系指外伤后有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但放射影像检查未发现骨折或脱位 ,按发生部位分为颈椎、胸椎、腰椎 ,以颈椎常见 ,一般认为 8岁以下儿童及 5 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见 ,本组均为中老年人颈髓损伤。我科 1991年 12月到 1999年 7月 ,共收治颈髓损伤 39例 ,SCIWORA 12例 ,占 31% ,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及退行变 ,经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治疗获得良好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alo—Vest架对急诊外伤所造成的颈椎骨折及脱位的治疗价值。方法自2001年至2003年4月,我科对12例急诊颈椎骨折及脱位患者采用Halo—Vest架复位固定治疗,其中寰枢椎脱位4例,C3~6椎体骨折6例,C4-5椎体骨折伴脱位1例,C5~6椎体骨折伴脱位1例,18例患者中6例无神经压迫症状,3例有轻度神经压迫症状,3例为不全瘫,无全瘫病例。结果经4~28个月,平均19个月的随访,12例患者达完全治愈,总有效率100%。结论Halo-Vest架解决了患者行颅骨牵引长期卧床的痛苦,对急诊外伤所造成的颈椎骨折及脱位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椎间盘突出自行消失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了解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扩大成型术后,颈椎间盘突出自行消失的原因并由此提出脊髓型颈椎病新的致病学说。方法:自1994年6月~1998年5月对脊髓型颈椎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患者行临床及MRI检查。结果:8例患者,术后4~13个月,平均5.8个月复查时,颈椎MRI检查发现,其术前MRI显示的颈椎间盘突出影像消失,相应部位硬膜、脊髓无压迫。结论:(1)颈椎间盘退变突出后,出现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刺激突出间盘周围组织,产生炎症性反应;(2)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退变或颈椎管狭窄,致硬膜外腔压力增高,导致硬膜外静脉回流障碍,出现硬膜外静脉瘀滞、怒张。上述为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又一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全部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复位、减压、自体髂骨移植及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果12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年8个月。Frankel分级疗效评定较术前平均提高1.6级。摄片随访显示:颈椎脱位全部复位,颈椎序列正常,植骨全部呈骨性愈合,重建椎体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无丢失。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具有复位简单,减压彻底,固定坚强,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及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AXIS颈椎侧块钢板固定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AXIS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观察固定和近期疗效。方法 对1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AXIS颈椎侧块钢板进行后路固定、植骨融合。结果 全部病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骨折脱位达解剖复位,植骨区平均6个月达骨性融合,所有患者术中未出现内固定相关的并发症,术后无螺钉松动、断裂。结论 颈椎后路侧块固定技术丰富了下颈椎损伤的治疗手段,只要严格规范操作,该技术具有安全方便、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是重建下颈椎稳定良好的内因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29例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2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24个月。6个月后植骨融合率100%,颈椎稳定,保持了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术前、术后脊髓功能Frankei分级情况,除2例FrankeiC级患者术前检查MRI提示脊髓有软化灶,无明显神经功能恢复,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脊髓神经功能Frankei分级变化为:术前B级1例恢复至C级;C级7例,恢复至D级5例,2例无明显变化;D级18例,术后恢复至D级5例,E级13例;3例FrankeiE级颈肩酸痛不适患者术后症状消失。结论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融合率高,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颈椎生理血度恢复良好,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急性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神经电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神经电图对判断急性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程度和预后的临床意义,对1997年9月~10月收治的4例急性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了上肢的神经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随访4个月~5个月。结果证实,双上肢腋神经、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及正中神经的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都能引出。认为,连续检测SEP和MEP,对颈脊髓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33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报告了1966年~1994年本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33例,并对ARMM的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对33例ARMM患者分别行根治性切除术(Mile′s术)和局部切除术,并辅以化疗、生物治疗、放疗,或单纯化疗。2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6年。随访结果,Mile′s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3.5个月,局部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5个月,单纯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5.5个月。作者认为,提高ARMM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经病理证实的患者,主张行Mile′s术,对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或可疑者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