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目的探讨接触式激光刀辅助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效果。方法收集35例经接触式激光刀辅助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的切除程度、术中出血量、保留窦壁完整程度及疗效。结果 35例患者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切除程度均达Simpson分级Ⅱ级,接触式激光刀使用过程中术野出血量平均50 ml,均保留矢状窦窦壁的完整性,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者。结论位于矢状窦镰旁宽基底且质硬的脑膜瘤,用接触式激光刀辅助显微手术使肿瘤切除彻底,术野出血少,矢状窦保留完整,提高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巨大窦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2001—2011年我院收治的45例巨大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39例,SimpsonⅡ级切除4例,SimpsonⅢ级切除2例。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是治疗巨大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纵裂入路切除双侧窦镰旁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纵裂入路显微切除双侧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 ,分析该术式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纵裂入路显微切除双侧窦镰旁脑膜瘤21例,同时处理受累的矢状窦及大脑镰,并对手术的方法 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Simpson I级切除2例、Ⅱ级切除13例,Ⅲ级4例,Ⅳ级2例.结论 纵裂入路显微切除双侧窦镰旁脑膜瘤,手术路径短,暴露空间大,周围结构保护良好.肿瘤切除程度取决于肿瘤与矢状窦、胼周动脉、胼缘动脉、中央沟、上引流静脉等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纵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大脑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31例矢状窦、大脑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20例,Ⅱ级切除7例,Ⅲ级切除2例,Ⅳ级切除2例。29例随访6个月至5年,13例不全性偏瘫者完全恢复,8例术前偏侧感觉障碍者均不同程度改善,4例术前上矢状窦局部完全闭塞者术后3年无复发,4例肿瘤双侧对称生长者双侧开颅术后5年无复发。2例失访。无死亡病例。结论认真分析术前影像资料,熟练运用显微外科技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保护中央区和上引流静脉,妥善处理受累上矢状窦,可以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上矢状窦并充满矢状窦角的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7%~20%.发生率仅次于大脑凸面脑膜瘤,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1年6月共收治矢状窦旁脑膜瘤68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症状、诊断方式、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20例,SimpsonⅡ级切除8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月~10年(平均5.1年),复发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保护上矢状窦,避免回流静脉的损伤是提高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窦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按Simpson标准,Ⅰ级切除24例(66.7%),Ⅱ级10例(27.8%),Ⅲ级2例(5.6%)。36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未见肿瘤复发或残余肿瘤体积增大。结论 术前充分影像学评估,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及合适的手术方法,矢状窦和中央沟静脉的妥善处理和保护,避免重要脑皮质损伤及术后妥善处理,有助于提高窦镰旁脑膜瘤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2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起源于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10~2010-10收治的矢状窦旁脑膜瘤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按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Ⅰ级切除18例,Ⅱ级切除5例;行上矢状窦前1/3结扎切断切除肿瘤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一经临床诊断,均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6例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Simpson分级:Ⅰ级23例,Ⅱ级9例,Ⅲ级2例,Ⅳ级2例。术后随访3~12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MRI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窦镰旁脑膜瘤手术治疗力争全切,完善术前影像学检查、设计好手术入路、术中处理好矢状窦及重要回流静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矢状窦旁脑膜瘤全切后的矢状窦重建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报告了15例矢状窦旁脑膜瘤完全切除肿瘤与受累的矢状窦后,用自体颈外静脉或硬脑膜或大脑镰进行的矢状窦重建手术。13例肿瘤位于矢状窦中1/3,2例位于后1/3。重建手术中,包括矢状窦壁缝合3例,矢状窦壁修补5例,自体静脉移植7例。有5例中央区皮层静脉切断后与重建的矢状窦进行了吻合。15例术后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3D-CT静脉造影(3D-CTV)来判断矢状窦旁脑膜瘤与矢状窦、肿瘤周围皮层回流静脉的关系,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帮助.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收治11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接受3D-CTV检查,3例同时MRV检查.通过观察3D-CTV中肿瘤与所累矢状窦及周边中央沟静脉、中央前沟静脉之间的关系;术前判断矢状窦的通畅性,并根据术中实际情况来验证3D-CTV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11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3D-CTV检查发现:4例位于额叶矢状窦旁脑膜瘤上矢状窦已经完全被肿瘤侵犯包裹而闭塞,手术将肿瘤包括累及矢状窦一并切除;4例额顶脑膜瘤部分侵入上矢状窦,上矢状窦仍然通畅,其中3例手术将累及上矢状窦侧壁及侵入窦内肿瘤一并切除,同时修补上矢状窦,另1例行肿瘤切除加累及的上矢状窦侧壁电凝烧灼;3例额顶脑膜瘤仅累及上矢状窦侧壁而没有侵入至窦内,1例手术将肿瘤连同矢状窦侧壁外层一并切除,2例行肿瘤加受累及矢状窦侧壁电凝.5例患者3D-CTV同时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中央沟静脉、中央前沟静脉之间关系密切,1例患者中央前沟静脉术中有损伤,其余患者静脉均保护完好.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获得Simpson Ⅰ级全切除,2例Simpson Ⅱ级全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3D-CTV所显示肿瘤与矢状窦关系与手术实际情况吻合.相对于MRV和DSA,通过3D-CTV检查可更方便、直观地判断矢状窦旁脑膜瘤与矢状窦及肿瘤周边静脉的关系,对于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行3D-CTV检查,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切肿瘤51例(94.5%),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者22例(40.8%),SimpsonⅡ级切除者29例(53.7%);余3例SimpsonⅢ级切除(5.5%).术后随访6~72个月,无手术死亡.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应力争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暴露、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上矢状窦和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与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再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再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0例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手术切除,同时对受累的矢状窦作相应的处理,其中肿瘤切除后直接缝合破损窦壁2例、切开窦壁切除窦腔内肿瘤后缝合窦壁3例、切除窦腔内肿瘤及受累窦壁后用自体硬脑膜修补4例、窦腔完全闭塞的1例行矢状窦结扎并切除.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均取得了显微镜下全切除,术后除1例遗留轻度左下肢肌力减退外,其余病人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处理复发性矢状窦旁脑膜瘤均可做到镜下全切除,积极、妥善地处理受累的矢状窦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预防矢状窦旁脑膜瘤再次复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方法及其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5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照Simpson切除标准,16例Simpson Ⅱ级切除, 6例Simpson Ⅳ级切除;术后随访6~48个月,Simpson Ⅱ级切除16例未见复发;Simpson Ⅳ级切除6例中,4例术后0.5~2年复发,采用伽玛刀治疗2例,再次手术2例。新增对侧肢体感觉障碍5例、肌力下降2例,随访半年恢复正常。术前5例有癫痫发作,术后不再服用抗癫痫药物4例,药物使用明显减量1例。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有效保护重要引流静脉及静脉窦,是提高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术中无需强求Simpson Ⅰ级切除和上矢状窦重建,会增加手术风险;对残留肿瘤术后可酌情辅以伽玛刀治疗或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总结显微外科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按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Ⅰ级切除20例(34.5%),Ⅱ级切除28例(48.3%),III级切除4例(6.9%),无手术死亡。结论彻底切除脑膜瘤及受累的硬脑膜、矢状窦、大脑镰是预防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复发的有效手段。合适的手术入路,矢状窦和中央沟静脉的妥善处理和保护,避免功能区脑组织的损伤,是提高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4例幕上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4例切除术前行血管内栓塞,其余10例直接行肿瘤切除术。结果 Simpson分级1级切除1例,2级13例。术后1 d 复查CT无术后出血。结论 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效果良好;术前栓塞治疗,可减少肿瘤血供,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因其来源于矢状窦旁的脑膜或脑膜间隙组织、容易侵入矢状窦内,且与脑皮层静脉及脑外静脉系统关系密切,肿瘤全切较困难,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并发症和复发,因此成为临床难题之一。目前手术切除仍是大多数矢状窦旁脑膜瘤的首选治疗,部分特殊部位、特殊大小的矢状窦旁脑膜瘤可选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此外,近年研究发现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对矢状窦旁脑膜瘤也初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基底附着于上矢状窦壁的脑膜瘤,传统的观点将其分为前、中、后三部分。而与上矢状窦中1/3相对应的是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后回,且该区域上引流静脉粗大,故矢状窦旁中1/3脑膜瘤尤其是巨大型脑膜瘤手术的并发症相对较多。对其手术的难点在于:术中既要处理受累的上矢状窦,又要保护好中央前、后回及其引流静脉。我们于1996年至2005年共收治巨大矢状窦旁中1/3脑膜瘤患者32例,术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并根据不同类型应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以提高疗效和减少手术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全切除及矢状窦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一种肿瘤,在组织学上多属良性,但也有局部浸润倾向。术中如未能彻底切除肿瘤及受累的周围组织,术后复发较多,尤其对巨大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难度大,处理亦较困难。 我院自1985~1998年收治了8例位于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均全切除,术后效果满意,现将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接受手术冶疗的23例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18例(78.3%),Ⅱ级切除5例(21.7%)。无手术死亡。17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2例复发,分别补充伽玛JJ冶疗及再次手术。结论: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常可被早期发现,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可提高肿瘤令切除率,减少脯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及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