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叉神经鞘瘤占颅内神经鞘瘤的0.8%~8%[1],神经鞘瘤卒中临床上少见,三叉神经鞘瘤卒中罕见[2].现报道一例右侧桥小脑角三叉神经鞘瘤伴卒中的显微外科手术,对桥小脑角肿瘤的治疗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三叉神经鞘瘤是一类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 ,占颅内神经鞘瘤的 10 % 〔1〕。跨越颅中窝与颅后窝之间呈哑铃型生长者占三叉神经鞘瘤的 2 5% 〔2~ 4〕,手术全切颇为困难 ;通过常规手术入路肿瘤复发率高达50 % 〔1,4〕;近年来 ,作者收治该类病人 10例 ,均通过颞枕剖颅经岩尖区入路达手术全切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4例 ,女性 6例。年龄 4 5~ 6 3岁 ,平均 51岁。病程 11月至 5年 ,平均 36个月。肿瘤位于右侧 8例 ,左侧 2例。1.2 症状和体征 :面部痛觉和角膜反射减退 8例 ,面部疼痛 2例 ,颞肌、咀嚼肌萎缩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扩大中颅窝底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5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1 2例三叉神经鞘瘤全切 ,3例次全切 ;术后无新增加永久性的神经症状 ,无残疾及死亡病例。随访 1 2例 ,时间 2~ 4 0个月 ,平均 2 5个月 ,无肿瘤复发。结论 :采用扩大中颅窝底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周三叉神经鞘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1991年~1998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7例三叉神经鞘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Jefferson的肿瘤分类方法:Ⅰ型(中颅窝型)3例,采用颞下入路和颞眶颧入路切除;Ⅱ型(后颅窝型)6例,采用额颞眶颧入路和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Ⅲ型(哑铃型)8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和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结果三叉神经鞘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早期进行CT、MR检查均可明确诊断,三叉神经鞘瘤应尽早手术治疗,并争取全切,以期根治。本组全切16例,次全切1例。10例门诊随访2年~5年无复发者。结论三叉神经鞘瘤早期进行CT、MR检查均可明确诊断,显微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的前提条件。近年提倡颅底手术入路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5.
中颅窝底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扩大中颅窝底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12例三叉神经鞘瘤全切,3例次全切;术后无新增加永久性的神经症状,无残疾及死亡病例。随访12例,时间2-40个月,平均2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扩大中颅窝底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周三叉神经鞘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额颞联合颞下人路手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我科15例开颅手术治疗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肿瘤全切,4例患者次全切,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额颞人路联合颞下人路利于病灶全切,可较大程度的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额颞-颞下入路对中颅凹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优点.[方法] 回顾分析5例经额颞-颞下入路手术切除中颅凹型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资料.4例全切,1例大部切,海绵窦内有残留.2例断颧弓.[结果] 术后病人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例病人术后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术后1月恢复;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抗炎治疗和腰大池置管引流痊愈.本组无死亡病例.1例大部切病人术后行γ刀治疗,复查MRI,残存肿瘤无增大.[结论] 经额颞-颞下入路对切除中颅凹型三叉神经鞘瘤具有创伤小,距离近,显露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鞘瘤(trigeminal neurinomas,TN)为颅内少见良性肿瘤,因其位于颅底,且可以向后颅窝发展,形成跨中后颅窝的哑铃状肿瘤,手术入路多、难度大、并发症较多,但如能手术全切,患者可获治愈[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鞘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效果.方法: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6例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鞘膜瘤,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和MRI的表现分为二种类型:Ⅰ型,肿瘤起源于神经节主要向中颅窝生长(包括海绵窦)16例;Ⅱ型,肿瘤起源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主要向后颅窝生长10例.额颞开颅(包括断颧弓)颞下入路切除肿瘤12例,颞枕开颅颞下小脑幕入路切除肿瘤5例,颞枕开颅联合乙状窦前入路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近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Ⅰ型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鞘膜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1例;Ⅱ型岩斜坡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鞘膜瘤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绝大多数可以全切除,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不同手术方式对肿瘤全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其中颅中窝型5例,采取颧弓-翼点入路和颞底-硬膜外入路;后颅窝型5例,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骑跨型15例,采取颞底-天幕和幕上下联合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复发1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以CT、MRI为主要依据,显微手术切除为最佳治疗方法,恰当的手术入路是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呼其图  赵刚  姚兴军  别黎  许海洋 《吉林医学》2006,27(9):1102-1103
目的:总结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2005年1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7例三叉神经鞘瘤资料。结果:本组肿瘤中后颅窝型13例,哑铃型9例,中颅,窝型5例。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7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三叉神经瘤的术前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是三叉神经鞘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显微外科的出现及颅底手术技术的发展,三叉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仍较高,永久性颅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3%86%[1]。伽玛刀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在颅内良性肿瘤的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疗效。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三叉神经鞘瘤放射外科治疗。现就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护理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巨大岩骨尖三叉神经鞘瘤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5例巨大岩骨尖三叉神经鞘瘤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中经硬脑膜下颞底入路28例,额眶颧入路5例,颞枕-枕下联合入路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3例,全切除率为94.3%;因肿瘤与重要结构粘连导致全切除困难而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理:神经鞘瘤34例,间变性神经鞘瘤1例。手术后新的神经功能损害包括:动眼神经不完全性麻痹4例,手术后2月内恢复;外展神经麻痹8例,4例随访时恢复;术后轻度偏瘫1例,3周后恢复。所有病例原有神经功能障碍无加重。随访18例(随访率51.4%),随访时间3月~5年,全切除病例肿瘤无复发;次全切除病例1例失访,另1例随访2年未见肿瘤生长。结论巨大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有其影像学特点,个体化的手术入路对减少损伤,充分暴露肿瘤有重要意义,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1990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18例三叉神经鞘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中颅窝型9例,后颅窝型5例,哑铃型4例。肿瘤全切除16例,近全切除2例,无一例死亡。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最佳方法,而颞下入路适合于任何部位的三叉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5.
听神经瘤起源于内听道内的听神经鞘膜,是常见的桥小脑角区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8%~10%[1].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由于肿瘤体积大,与脑干关系密切,术中易损伤局部颅神经及重要的血管,全切肿瘤困难,故手术风险较大,并发症多.我科于2008年9月—2014年5月对45例患者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病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三叉神经鞘瘤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6例肿瘤位于中颅凹,5例位于后颅凹,4例位于中、后颅凹,呈哑铃形生长。手术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6例,无手术死亡,13例获随访2-11年,2例失访,其中3例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结论:三叉神经鞘瘤手术入路应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采用不同的入路,显微外科技术能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三叉神经鞘瘤患者应用伽马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分析相关基线资料来自于1997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确诊三叉神经鞘瘤患者346例,所有患者均应用伽马刀治疗,对上述资料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并归纳伽马刀对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结果:患者完成伽马刀治疗后接受平均时间为2-18年的随访,随访期间评估患者疗效,从症状改善判定中有226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消失,占所有患者比例65.31%,有101例患者病情相对于治疗前有所改善,占所有患者比例30.34%,有19例患者肿瘤体积增大或疼痛加重再手术,占所有患者比例5.49%;有327例患者肿瘤大小得到了有效控制,占所有患者比例94.51%。结论:伽马刀对于三叉神经鞘瘤患者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病情,同时还可控制肿瘤体积的变化,安全高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手术入路探讨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刘介平,徐光明脑肿瘤中三叉神经鞘瘤极为少见,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更少见,我院于1994年连续收住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41岁。87年10月因头痛伴右眼视力下降,CT诊断为右中颅窝三叉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与神经保护,提高临床疗效.方法:45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 cm)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41例(90%),近全切4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8例(85%),听力保留3例,术后无手术死亡,后组颅神经、三叉神经损伤加重各1例.结论:通过提高显微手术技巧、熟练掌握肿瘤周边神经血管的显微解剖,大型听神经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肿瘤切除和神经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秦坤明  黄玮 《广西医学》2004,26(10):1492-1494
听神经鞘瘤 (AcousticNeurilemona)亦称前庭神经鞘瘤(VestibularSchwannoma ,VS) ,是颅内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 ,约占颅内良性肿瘤的 10 % ,占小脑桥脑角 (Cerebellopontineangle ,CPA)肿瘤的 6 5 %~ 72 %。本病好发于中年人 ,高峰在30~ 5 0岁 ,发生于小儿的少见。 6 0年代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 ,听神经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目前其治疗的目标为 :(1)全切除肿瘤 (包括内听道内的肿瘤 )而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2 )保留完好的面神经功能 ;(3)对术前保留有效听力的病例 ,力争保留有效听力[1] 。随着立体定向放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