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恢复时间.方法对135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入院肝功能指标进行分析,观察治疗第2周及第4周时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除6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升高多在正常值上限3倍以内,治疗第4 周异常肝功能指标治愈率分别为ALT92.4%、AST91.6%、GGT75.6%、ALP91.3%、SB100%、 SB'100%和TBA85.7%,HBsAg(+)携带者与HBsAg(-)者治疗第4周上述指标治愈率无显著差异 .第4周时GGT仍升高者恢复缓慢或不易恢复正常.结论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多呈轻度及一过性升高;HBsAg(+)携带者肝脏应急储备及修复功能较正常人无明显下降;GGT恢复缓慢或不易恢复正常者可能留有持久性的肝内毛细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临床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恢复时间。方法 对135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入院肝功能指标进行分析,观察治疗第2周及第4周进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除6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升高在正常值上限3倍以内,治疗第4周异常肝功能指标治愈率分别为ALT92.4%、AST91.6%、GGT75.6%、ALP91.3%、SB100%、SB’100%和TBA85.7%,HBsAg(+)携带者与HBsAg(-)者治疗第4周上述指标治愈率无显著差异。第4周时GGT仍升高者恢复缓慢或不易恢复正常。结论 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多呈轻度及一过性升高;HBsAg(+)携带者肝脏应急储备及修复功能较正常人无明显下降;GGT恢复缓慢或不易恢复正常者可能留有持久性的肝内毛细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及探讨水肿型急性胰腺炎(AP)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92例水肿型AP,45例肺部感染对照组,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比较两组异常肝功能指标增高比值和数值。内科常规治疗后第4周,比较两组异常增高的肝功能指标治愈率。结果:①AP组GGT、TBA、SB、SB'增高人数均多于对照组;②AP组中ALT、AST、GGT、SB、SB'增高值显高于对照组;③治疗后第4周AP组增高的ALT、AST、GGT、SB、SB'指标治愈率较对照组低。结论:水肿型AP合并肝功能损害较非肝胆系统感染性疾病所致程度稍重,但预后多良好、加强原发病的治疗是防止肝功能进一步受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250例SARS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一般规律.方法收集250例确诊SARS患者病程第1~6周的肝功能结果,分析总结SARS病程中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PA在SARS病程的1,2周有明显下降(异常率分别为84%和64%),但很快恢复正常;TP和ALB在病程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降低,A/G比值下降较明显(异常率均保持在50%以上).ALT病程第1周有52%的患者升高,第3周异常率达到87%,之后开始逐渐回落;AST的异常率及升高幅度均较ALT明显低(整个病程中异常率均<50%).GGT在病程第3~5周有比较高的异常率(32%,40%和28%).CHE在病程第1周有29%的患者降低,第5周异常率达到46%,第6周开始稍有回升.TB,DB,TBA,ALP和LAP在整个病程中均无明显改变.结论SARS患者在病程早期即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且恢复较慢,提示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要注意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5.
胆源性与非胆源性急性重症胰腺炎肝损害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胆源性与非胆源性急性重症胰腺炎(ASP)致肝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胆源性ASP(BASP)与42例非胆源性ASP(NASP)入院2周内ALT、AST、ALP、GGT、TB、SB等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经治疗第4周各指标的恢复率、病人中转手术的比例、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在院病死率。结果(1)BASP组入院2周内ALT、AST、ALP、GGT、TB、SB变化均较NASP组明显(P<0.05,P<0.01);(2)经治疗后第4周,BASP组中ALP、GGT恢复率较NASP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余无显著性差异;(3)BASP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的比例均较NASP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胆源性疾患在ASP致肝损害过程中起迭加作用,内、外科协同治疗,尤其是不失时机地中转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ASP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我们运用自拟方清肝解郁汤治疗乙型肝炎 12 1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2 1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化验检查均为大三阳 ,即 HBs Ag、HBe Ag、抗 HBc均为阳性 ,肝功能均正常或轻度异常。其中男 84例 ,女 3 7例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3 0 a;年龄最小者 14,最大 72岁。1.2 疗效标准 治愈 :3个月内各种自觉症状和体征消失 ,肝功能恢复正常 ,抗原转阴 ,抗 - HBs生成 ;好转 :3个月内各种自觉症状和体征消失 ,肝功能恢复正常 ,HBe Ag转阴 ;无效 :症状、体征及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无明显改善。1.3 治疗方法 自拟…  相似文献   

7.
马誉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6):838-839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4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行肝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对其中54例合并肝损害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肝脏损害患儿中,ALT升高者15例占27.8%,AST升高者9例占16.7%,γ-G T升高者5例占9.3%,ALT和AST2项酶同时升高者12例占22.3%,ALT、AST、γ-G T 3项升高者6例占11.1%,转氨酶升高伴胆红素(TBiL或D BiL)升高者2例占3.7%;肝功能异常伴肝肿大者4例占7.4%.90%的病例于2周内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可同时合并肝脏损害,其中以ALT及AST升高最为多见,经过一般抗病毒、护肝治疗及细致的护理后,90%的病例2周内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盐酸齐拉西酮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7例单一服用盐酸齐拉西酮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8周作肝功能ALT、AST、T-Bil、D-Bil项目检测。仪器采用深圳LWCA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进行测定,测定指标比正常值≥10%即为肝功能异常。结果服用盐酸齐拉西酮后4周末肝功能异常者8例(6.2%),8周末12例(9.4%),且男患者高于女患者(P〈0.05)。肝功能异常者经服用护肝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盐酸齐拉西酮可能致少数患者肝功能损害,但异常多为轻微且易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炎病毒携带者肾移植后的处理。方法 14例患者中,8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4例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2例同时感染HBV和HCV,移植术前肝炎病毒DNA RNA阴性。结果 术后随访3~20个月,10例患者于术后2周内出现程度不等的肝功能异常,均以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为主,HBV DNA和,或HCV RNA均呈阴性,经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并给予护肝治疗,患者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肝炎病毒携带者接受肾移植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应正确区分系药物性肝损害还是病毒性肝损害,及时采取相应处理,并给予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有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接收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口服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则通过口服氯丙嗪予以治疗,经8周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肝脏指标,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肝脏的AST、ACP、ALT、GGT等指标均出现了变化,对照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ALT指标稍稍升高(P0.05),但经8周治疗后ALT指标显著升高,同时AST也升高,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ALT指标显著升高(P0.01),但经8周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抗精神病药物通常伴随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不同的药物对肝功能的损伤程度也不相同。在临床治疗中应谨慎用药,及时进行预防及补救,减少肝功能的损伤,保证治疗的顺利。  相似文献   

11.
<正> 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广泛,发病率高,目前各地关于乙肝的研究,报告甚多。本文仅就乙肝的三个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及HBsAg的动态改变,综合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 本文病例均系1982~1983年传染病院收治的肝炎病人,均按1978年杭州全国肝炎会议所制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急性胃张力不良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晓曦  陈国锐 《广东医学》2001,22(5):389-39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胃动力功能紊乱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胃动力功能紊乱、急性胃扩张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 经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胰岛素治疗和抗感染等非手术治疗,胃肠道功能恢复13例,死亡1例。结论 并发于糖尿病的急性胃动力功能紊乱应行非手术疗法,酮症酸中毒患者合并急性胃扩张必须与外科急腹症鉴别而避免腹部探查手术。  相似文献   

13.
以HBsAg和HBeAg为筛查指标监控经手术感染HBV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以HBsAg和HBeAg为筛查指标监控的经手术感染HBV的差别。方法: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3个方面比较以HBsAg和HBeAg为筛查指标的经手术感染HBV监控方法的差别。结果:HBV经单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5ID/m l,HBsAg阳性者、HBeAg阴性者和HBeAg阳性者的传染性达感染阈值的比率分别为19.23%、3.20%和83.88%,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护人员有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HBV经手术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8.5ID/m l,0.64% HBsAg阳性者的传染性超过感染阈值,超过者均为HBeAg阳性。结论:以HBsAg和HBeAg为筛查指标的两种监控方法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3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氟康唑应用于终末期肝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4例终末期肝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失代偿期肝硬化27例、原发性肝癌21例、肝衰竭16例)的临床资料。氟康唑首剂0.4 g/d静脉滴注,之后0.2 g/d静脉滴注。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用药前及用药后每周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氟康唑疗程4~62 d,中位时间为15 d,应用氟康唑第1、2、5、6周后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指标明显下降(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胆碱酯酶(CHE)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及肾小球滤过率(e GFR)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血红蛋白在用药第3周后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血小板在用药8~14 d明显下降,其对数值为1.84±0.37,较用药前及其他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4例(6.25%)患者出现与氟康唑密切相关的不良反应,3例表现为恶心、呕吐,1例为腹泻,停药后恢复。结论 终末期肝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应用氟康唑安全,不良反应发生少,未明显加重肝损伤,无明显肾毒性。应用超过1周需监测血象。  相似文献   

15.
Using vertical slab elcctrophoresis on polyacryla- mide gel, a total of 11 activity bands are displayed, they are designated as GGT I-XI in order of their distance from the positive pole. Positive GGT II was found in 81(90%) of 90 cases of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 in 9(90%) of 10 cases of secondary hepatic carcinoma (SHC), and iii only 4 (Iess than 5%) of 128 cases of acute and chronic hepatitis. A patient with ampulla of Vater carcinoma had positive GGT II but possible hepatic metastasis was not ex cluded. No GGT II was displayed in 250 healthy per- sons and 21 pregnant women. PHC with AFP less than 50ng,:ml has a positive GGT II rate of 84.6% whereas in cases with negative GGT II the positive rate of AFP is only 44.4%. The data show that GGT II is of significant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redic- tability and accuracy in hepatoma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6.
The prevalence of delta infection was studied in 3986 individuals seropositive for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who were seen in Melbourne between 1971 and 1985. The group comprised 2004 patients with acute hepatitis B, 1820 asymptomatic HBsAg carriers, 139 HBsAg carriers with evidence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and 23 carriers who had suffered more than two separate attacks of acute hepatitis. Markers of delta infection were found almost exclusively among intravenous drug abusers and their close contacts. Studies of stored sera suggest that delta infection was introduced into this group about 1970. In carriers with no evidence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the prevalence of delta infection was highest among intravenous drug abusers (19.2%). In carriers with evidence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delta markers were present in 20.1% and all 23 carriers with recurrent acute hepatitis had evidence of infection with the delta virus.  相似文献   

17.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功能及酶谱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功能及酶谱的变化。方法:对4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于中毒后20h内抽取静脉血进行肝功能、酶谱指标的检测,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中、重度中毒组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均明显降低(P〈0.05),轻、中度中毒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无明显异常;重度中毒组患者ALT、AST较对照组升高(P〈0.05),TBIL、DBIL、ALP、GGT无明显差异。结论:部分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有轻度肝损害,且肝损害为可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HBV-M)感染模式、HCV抗体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测定乙肝五项、HCV抗体。结果 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sAg阳性53例(58.9%),HCV抗体阳性19例(21.1%),HBsAg并HCV抗体双阳性4例(4.4%);HBVM模式中,HBsAg、HBeAb、HBcAb阳性24例,HBsAg、HBeAg、HBcAb阳性11例,HBsAg、HBcAb阳性17例。结论原发性肝癌与HBV有关,HBsAg、HBeAb、HBcAb阳性(小三阳)应视为高危人群;本实验中,HBV感染有下降趋势,HCV感染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9.
龙江  王华光  谭永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8):2181-2184,2188
目的研究214例入院时病毒学指标是阴性的黄疸原因待查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肝穿病理特点。方法选择病毒学指标阴性的黄疸待查患者,将他们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免疫学以及血常规依据病种分列成表,并加以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梗阻陛黄疸、原因不明黄疸、暴发性肝衰竭以及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不适主诉较多(〉60%)。PBC、酒精性肝病、原因不明黄疸和暴发性肝衰竭患者的阳性体征较多(〉60%)。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原因不明黄疸、暴发性肝衰竭以及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明显异常。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胰腺癌和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沉值明显升高,AFP的明显升高仅见于肝癌患者。结论依据疾病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梗阻性黄疸、酒精性肝病、先天性疾病、不明原因黄疸。除梗阻性黄疸有陶土样便以外,消化系统常见的不适症状多数是非特异的。年龄和性别有时是重要的因素。肝穿活检是一项重要的检查,超声、CT、肝血管造影、ERCP(逆行胆胰管造影)同样是必要的检查。  相似文献   

20.
采用ELISA法对231例乙型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丁型肝炎病毒标本物(HDV-M)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91例血清大三阳中HDV-M的检出率为26.4%;而101例小三阳的HDV-M为10.9%,两组具有显著差异,同时临床资料也表明乙肝丁肝在重叠感染组较单独乙肝组病情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