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确定二苯乙烯苷含药血清作用于老年性痴呆(AD)细胞模型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细胞计数、MTT方法确立β淀粉样蛋白(Aβ)25-35片段在建立AD细胞模型时的浓度及筛选二苯乙烯苷含药血清作用的最佳浓度,分别观察不同浓度血清及不同浓度Aβ25-35对AD细胞模型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各种血清以5%浓度组的细胞存活率最高。在5%血清浓度下,Aβ25-35 0μmol/L和5μmol/L浓度组中各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血清组(P<0.05或P<0.01),但在10μmol/L Aβ25-35浓度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选用5μmol/L Aβ25-35及5%血清浓度建立NG108-15 AD细胞模型及药效考察体系较为合适,在此条件下能客观地评价二苯乙烯苷含药血清的药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β25-35处理PC12细胞,建立细胞毁损模型,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在显微镜下观察PC12细胞形态的变化及突起生长情况。采用MTT检测技术观察PC12细胞的生长活性,采用酶标仪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瑞士-吉姆萨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损伤组加入Aβ25-35,24 h后细胞形态不规整,突起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破裂,48 h后见不到完整的突起结构;保护组加入白藜芦醇预孵育后明显延缓突起损伤,24 h后仍能观察到比较完整的突起结构,48 h后远端发生轻微断裂。保护组细胞突起长度和D(λ)值明显大于损伤组(P<0.01),细胞凋亡数以及LDH活性明显低于损伤组(P<0.01)。结论白藜芦醇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Aβ25~35作用于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AD细胞模型,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0和20μmol/L姜黄素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对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观察细胞突起生长情况,计算GAP-43阳性细胞率;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GAP-4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能显著减轻Aβ25~35的毒性损伤,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下降(P<0.01);可显著增加平均突起长度,增高GAP-43阳性细胞率和GAP-43表达(P<0.05或P<0.01).结论 姜黄素对AD细胞模型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AP-4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介导的柚皮苷(NG)抗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组、Aβ25-35组、E2+Aβ25-35组、NG+Aβ25-35组、ICI182780+E2+Aβ25-35组、ICI182780+NG+Aβ25-35组。实验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细胞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RT-qPCR法检测细胞凋亡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 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Aβ25-35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Aβ25-35组相比,NG+Aβ25-35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与NG+Aβ25-35组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冈田酸诱导的NG108-15细胞增殖及磷酸激酶PP2A、PP2B、PP5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探讨其抗老年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TSG作用于冈田酸诱导的NG108-15细胞24h的增殖情况。取对数生长期的NG108-15细胞,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TSG低、中、高剂量(50nmol·L~(-1)、100nmol·L~(-1)、200nmol·L~(-1))组。利用AO/EB双荧光染色法检测TSG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Immunoblotting)检测PP2A、PP2B、PP5、tau和P-tau的表达。qRT-PCR法检测PP2A、PP2BmRNA的变化。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检测PP2A、PP2B和tau蛋白表达和分布。结果 TSG能够增强冈田酸诱导的NG108-15细胞的增殖能力,呈一定的剂量依赖;与模型组比较,TSG能抑制冈田酸对NG108-15细胞的衰老。TSG能提高PP2A、PP2B、PP5蛋白和降低P-tau蛋白的表达;此外,还能提高PP2A、PP2BmRNA的转录水平。结论二苯乙烯苷能提高NG108-15细胞的抗衰老能力,降低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其机制可能是与参与下调tau蛋白磷酸化的磷酸酶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以NG108-15细胞作为神经元代表、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诱导凋亡的阿尔茨海默病体外细胞模型中,人参皂苷Rg1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进行Aβ25-35造模浓度与时间的选择以及Rg1预处理最佳浓度时间的选择;在此基础上,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数据处理系统(DMR)图像分析仪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法标记的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表达;采用酶标光度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比色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20μmol/L Aβ25-35作用24 h可诱导NG108-15细胞凋亡,2μmol/L Rg1组的NF-κB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显著性提高(P<0.01),Rg1预处理组Bcl-2表达呈阳性,且caspase-3活性较模型组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高浓度聚焦状的Aβ25-35可下调神经元内NF-κB的活性,诱导细胞凋亡,Rg1通过启动神经元中NF-κB的活化从而上调Bcl-2表达,抑制caspase-3活性而发挥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半枝莲黄酮对抗β-淀粉样蛋白25-35(β-amyloid protein 25-35,Aβ25-35)所致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euro-2a,N2a)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2a 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半枝莲黄酮(scutellariabarbata flavonoids,SBF)1.125 μg·mL^-1、2.250 μg·mL^-1 和4.500 μg·mL^-1 剂量组。药物作用细胞12 h后,模型组和SBF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35μmol·L^-1 的Aβ25-35 作用24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水平,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2a细胞形态结构明显受损,细胞与细胞之间链接破坏,部分细胞聚团,折光性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明显增加(P<0.01);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剂量SBF不同程度地降低Aβ25-35 所致N2a 细胞结构受损的程度,细胞突起增加,细胞之间结构清晰,折光性增强;培养液中LDH释放量也不同程度地降低(P<0.05),细胞的存活率亦明显增加(P<0.01)。结论:SBF能够对抗Aβ25-35 所致的N2a 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 stilbene glycoside,TSG)和远志总皂苷(Tenuigenin,TEN)配伍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除空白组外运用Aβ25-35诱导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被随机分成模型组、TSG(200 mmol/L)组、TEN组(100 mg/L)、TSG-TEN配伍组(TSG200 mmol/L+TEN100 mg/L)、多奈哌齐组(10μmol/L)。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取细胞上清液分别测各组的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统计各组的细胞分化率。结果(1)细胞存活率的高低为:TSG-TEN组>TSG组>多奈哌齐组>TEN组(P<0.01);TSG组、TEN组、多奈哌齐组均低于TSG-TEN配伍组(P<0.01,P<0.05);(2)与模型组比较,TSG组、TEN组、TSG-TEN配伍组可降低LDH含量、MDA含量、抑制AchE活力及增强SOD活力(P<0.05)。且TSG-TEN配伍组对降低LDH含量、MDA含量、抑制AchE活力及增强SOD活力效应比TSG或TEN单用组效应更好(P<0.01);(3)PC12细胞的分化率高低为:TSG-TEN组>多奈哌齐组>TSG组>TEN组(P<0.01,P<0.05);TSG组、TEN组、多奈哌齐组均低于TSG-TEN配伍组(P<0.01,P<0.05)。结论TSG和TEN配伍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协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胆碱能系统、抗氧化应激、降低突触可塑性损伤有关,且TSG优于TE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和三七总皂苷(PNS)配伍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PC12细胞采用Aβ25-35诱导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的损伤模型,被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10μmol/L)、TSG(100 mmol/L)组、PNS组(50 mg/L)、TSG-PNS配伍组(TSG100 mmol/L+PNS50 mg/L)。取细胞上清液测各组的乙酰胆碱酯酶(Ach 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SG组、PNS组、TSG-PNS配伍组可降低Ach E活力、MDA含量及提高SOD活力(P0.05)。且TSG-PNS配伍组的效应比TSG或PNS单用组效应更好(P0.01)。结论 TSG和PNS配伍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胆碱能系统及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Aβ 25-35致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BDNF及聚集态A β 25-35作用于培养的海马神经元,采用MTT法观察BDNF对A β 25-35致海马神经元存活率影响及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BDNF对A β 25-35致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BDNF处理组比A β 25-35模型组细胞损伤小,细胞生长良好.MTT结果显示随着BDNF浓度增高,细胞存活率逐渐增高,在0.6nmol/L时最明显,与A β 25-35模型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显著增高(P<0.01).Hoechst 33342染色显示随着BDNF浓度增大凋亡率减少,与A β 25-35组比较凋亡率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 BDNF对培养海马神经元有神经营养活性,对Aβ致培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丁苯酞对Aβ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N2a细胞,用20 μmol/LAβ25-35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实验分为AD组、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其中丁苯酞组设立4个药物浓度梯度的亚组,分别为0.1、1、10、100μmol/L丁苯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qRT-PCR检测细胞TNF-β和IL-1β的mRN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D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突起结构减少,TNF-α和 IL-1β mRNA表达增高(P<0.05);与AD组比较:丁苯酞组的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凋亡率下降,贴壁细胞数量增多且结构较正常,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减少(P<0.05).结论 丁苯酞对Aβ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1β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乙酰葛根素对β淀粉样蛋白( Aβ25-35)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用Aβ25-35诱导小胶质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葛根素,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中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 Aβ诱导后小胶质细胞由分枝状的静息状态转变为阿米巴样的激活状态,而乙酰葛根素可以减轻细胞发生的变化,细胞状态介于空白组与模型组之间;MTT显示乙酰葛根素不会对小胶质细胞的存活率产生影响;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IL-1β,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乙酰葛根素能够降低Aβ诱导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结论乙酰葛根素能够抑制Aβ25-35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减轻炎性因子的分泌,对阿尔茨海默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琐琐葡萄提取物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20μmol/L 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20、40和80μg/mL OA干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膜通透性及完整性,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20、40和80μg/mL OA预处理可有效提高PC12细胞存活率,减少乳酸脱氢酶渗漏,降低细胞凋亡率,下调bax mRNA表达(P<0.05),40、80μg/mL OA预处理上调bcl-2 mRNA表达(P<0.05).结论 OA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OA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探讨雷公藤甲素对β- 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法确立Aβ25-35诱导PC12 细胞损伤模型的工作浓度;同时利用MTT 法检测1×10-11、1×10-10和1×10-9 mol/L雷公藤甲素对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雷公藤甲素和Aβ25-35同时处理细胞后对细胞活性的影响。PC12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β25-35处理组、Aβ25-35和雷公藤甲素处理组。细胞处理24 h后,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活化Caspase-3的表达,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凋亡相关基因-2 和的表达水平。结果Aβ25-35在10 μmol/L工作浓度下可诱导PC12 细胞复制阿尔茨海默病体外细胞损伤模型,其细胞存活率为(58±6)%;单纯雷公藤甲素在1×10-11、1×10-10和1×10-9 mol/L浓度下处理细胞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Aβ25-35处理细胞后,细胞活性降低,活化Caspase-3在细胞中表达升高,同时Bax mRNA表达升高,而Bcl-2 mRNA 的表达下降。然而,雷公藤甲素和Aβ25-35同时处理细胞时,前者能够降低Aβ25-35对PC12 细胞的毒性损伤,且细胞活性随雷公藤甲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同时活化Caspase-3在细胞中的表达,Bcl-2 和Bax mRNA 表达水平也受抑制。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调节-3、及-2 基因的表达以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蜜环菌多糖含药血清对Aβ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蜜环菌多糖含药血清,采用比色法检测含药血清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活力、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对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的存活率有提高作用,含药血清浓度在5%时达最大值(P0.05或P0.01);5%浓度的含药血清可明显降低模型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MDA含量,提高SOD活力。结论 :蜜环菌多糖含药血清对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和Re对Aβ25-35诱导损伤SK-N-SH细胞的保护作用进而研究其内在机制。方法用Aβ25-35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细胞),模拟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元损伤,并以适当浓度人参皂苷Rb1或Re处理。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及活性GSK-3β蛋白表达。结果培养基中添加Aβ25-35后SK-N-SH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而人参皂苷Rb1和Re均能显著提高损伤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降低活性GSK-3β的表达,造成tau蛋白396位点的磷酸化程度下降,缓解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结论人参皂苷Rb1和Re对Aβ25-35诱导损伤的SK-N-SH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细胞自噬角度探讨远志皂苷(tenuifolin,Ten)抑制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活力和凋亡率,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检测自噬小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Ten抑制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活力降低及凋亡率增加,减少Aβ25-35诱导的自噬体增加,显著降低自噬蛋白LC3-Ⅱ/LC3-Ⅰ的表达水平.结论 Ten通过调节Aβ25-35诱导的细胞自噬,从而抑制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α-细辛醚、β-细辛醚对β淀粉样蛋白活性片段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建立Aβ毒性损伤细胞模型。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α-细辛醚组(0.5、1.0、1.5?μg/mL)、β-细辛醚组(6.3、12.5、25.0?μg/mL)、血管活性肠肽(VIP)组,并设VIP拮抗剂对照。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IL)-1、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化因子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和凋亡因子caspase-3、p53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c-Jun氨基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α-细辛醚组、β-细辛醚组和VIP组细胞存活率增加,细胞凋亡率下降,凋亡因子caspase-3、p53和炎症因子IL-1、TNF-α水平下降,IL-10水平升高,氧化因子iNOS和NO水平下降,c-Jun氨基端激酶(JNK)、p38MAPK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VIP拮抗剂干预后,β-细辛醚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凋亡因子caspase-3、p53和炎症因子IL-1、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下降,氧化因子iNOS和NO水平升高,JNK、p38MAPK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α-细辛醚组无显著变化(均P>0.05)。结论:α-细辛醚、β-细辛醚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β-细辛醚可通过促进VIP的分泌,调控JNK/MAPK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因子、氧化因子水平,改善PC12细胞凋亡;α-细辛醚作用机制与VIP分泌水平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9.
啜玉彩  李源  胡玉珍  司瑞  黄春霞  龚卫琴 《医学争鸣》2008,29(14):1256-1258
目的:探讨Aβ25-35(β-amyloid)诱导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氯通道阻断剂Phloretin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LDH(lactate dehydrogenase)活力检测、Hoechst33258染色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正常对照组、Aβ25-35损伤组和Aβ25-35 PMoretin组的PC12细胞存活与凋亡;Western Blot印迹检测3组的JNK,P-JNK蛋白表达.结果:10 mmol/L Phloretin可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减少PC12细胞核固缩、碎裂,降低P-JNK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小剂量氯通道阻断剂Phloretin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性抑制作用,其机制与下调JNK的磷酸化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Aβ_(25-35)寡聚体诱导大鼠神经胶质瘤母瘤细胞C6制备细胞损伤模型,研究17β-雌二醇(E_2)对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6雌激素受体表达,研究E2对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Aβ_(25-35)寡聚体损伤C6后,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凋亡率升高。E_2预处理后,模型细胞存活率明显改善,凋亡率显著性降低,而且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780、G15和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H89均能阻断其神经保护作用。结论:E_2可拮抗Aβ_(25-35)寡聚体诱导C6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与雌激素受体及PKA、PI3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