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背景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临床对ARDS呼吸生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和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认识,目前多选择以肺复张、小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PEEP)等为核心内容的肺保护通气策略,但肺复张后PEEP的选择尚存在争议。目的 分析床旁超声导向的最佳PEEP对ARDS患者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RDS患者60例,按照肺复张后PEEP设置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对照组采用最大氧合法,观察组采用床旁超声导向法,以确定最佳PEEP。观察两组最佳PEEP、氧合指数、动态顺应性变化,监测两组肺复张前、肺复张后15 min及1、2 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水平。结果 观察组最佳PEEP为(15.5±1.6)cm H2O,高于对照组的(13.3±2.4)cm H2O(t=4.103,P<0.001)。处理方法与时间对氧合指数、动态顺应性存在交互作用(P<0.001);处理方法对动态顺应性的影响,主效果显著(P<0.05);时间对氧合指数、动态顺应性的影响,主效果均显著(P<0.001)。观察组肺复张后15 min及1、2 h的氧合指数、动态顺应性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方法与时间对CVP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肺复张15 min后的HR、CVP水平均高于肺复张前,MAP水平低于肺复张前(P<0.05);观察组肺复张15 min后的CV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复张后采用床旁超声确定最佳PEEP,对于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及动态顺应性具有较好效果,且对机体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邓扬嘉  吴倩  杜磊 《重庆医学》2018,(4):548-550
目的 探讨不同肺复张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顺应性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ARDS患者63例,根据不同肺复张方法将63例ARDS患者分为3组,分别以控制性肺膨胀法(A组,n=22)、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递增法(B组,n=20)、定压控制通气(PCV)法(C组,n=21)进行肺复张,观察患者肺顺应性和血压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静态肺顺应性值最小,PEEP水平最小;B组患者静态肺顺应性值最大;A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水平最高,中心静脉压最低;C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最高,平均动脉压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PEEP递增法肺复张,可达到较大的肺顺应性,且对血压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态与动态压力-容积(P-V)曲线低位拐点(LIP)的相关性,为临床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提供简捷的方法。方法记录1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准静态及动态肺P-V曲线,确定P-V曲线上的LIP及高位拐点(UIP),将PEEP设定在动态P-V曲线的0、LIP/2、LIP 2 cm H2O、(LIP UIP)/2和UIP,各水平PEEP分别维持30 min后测血气分析及静态顺应性(Cst)、气道峰压(PIP)、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结果14例ARDS患者准静态LIP和动态LIP分别为(6.5±1.7)cm H2O和(4.5±1.7)cmH2O,两者经相关性检验呈正相关(r=0.76,P<0.05)。当PEEP为LIP 2 cm H2O时,PaO2/FiO2及Cst均显著提高(P均<0.01),动态肺顺应性达最高,且对CVP及MAP无明显影响。继续增加PEEP,虽PaO2/FiO2有增高,但Cst及MAP下降,CVP、MAP及平均气道压明显升高。结论动态P-V曲线的LIP 2 cm H2O作为最佳PEEP水平时可获较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Wu XY  Zheng RQ  Liu HG  Huang DY  Huang YZ  Qiu HB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3):3086-3089
目的 研究以膈肌电活动( EAdi)指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复张后呼气末正压(PEEP)的选择.方法 盐酸吸入法复制兔ARDS模型,充分肺复张后分为EAdi法选择最佳PEEP组(EAdi组)、最佳氧合法选择最佳PEEP组(最佳氧合组),两组潮气量(VT)维持6 ml/kg,分别机械通气3h.观察两组在基础、成模、机械通气1、2、3h时的呼吸力学、气体交换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EAdi组PEEP为(10.4±1.0) cm H2O,最佳氧合组为(9.7±2.1) cm H2O,组间比较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力学:机械通气1、2、3h,EAdi组与最佳氧合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体交换:机械通气1、2、3h,EAdi组氧合指数(PaO2/FiO2)较成模时显著升高(P<0.05),EAdi组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最佳氧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机械通气1、2、3h,EAdi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与基础、成模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最佳氧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Adi法选择PEEP能够明显改善ARDS低氧血症,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可指导ARDS最佳PEEP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床边肺超声对ARDS肺复张的监测效果。方法采用临床研究方法,收集ARDS患者20例,床边超声频率为2~4MHz,分12个肺区扫查肺野,用超声评分法判断肺损伤程度并测定肺复张容积,比较肺损伤程度超声评分与氧合指数诊断一致性和提高PEEP肺复张后肺含气增加超声评分与肺复张容积相关性。结果经Kappa检验,超声评分与氧合指数诊断一致性K=0.512,诊断一致性好。经直线回归分析提高PEEP肺复张后肺含气增加超声评分与肺复张容积相关性好。结论床边肺超声能反应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肺超声肺含气增加评分与P-V曲线法测定肺复张容积具有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控制性肺膨胀(S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吸痰后肺复张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三峡医院急救ICU科2012年9月~2014年1月的AR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P0、P1、P2、P3、P4组,每组各8例,分别采用0、30、35、40、45 cm H2O(1 cm H2O=0.098 kPa)压力进行肺复张。记录患者吸痰后SI肺复张的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①P1、P2、P3、P4组肺复张后肺容积、肺动态顺应性(Cd)值明显高于P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P2、P3、P4组肺复张后肺复张后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均压(Pm)、气道平台压(Pplat)明显低于P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P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1、P2、P3、P4组实施SI后其平均动脉血压(MAP)、平均肺动脉压(PAP)、中心静脉压(CVP)与P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P4组心率(HR)分别与P1、P2、P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35 cm H2O为实施SI治疗ARDS患者的适合压力。  相似文献   

7.
高频震荡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开放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以高频震荡通气(HFOV)与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两种模式实施肺复张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肺损伤指标、氧代谢指标及气压伤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行机械通气及有创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20例,随机实施HFOV或CPAP模式肺复张,每隔4h复张1次,每次持续40s。HFOV组实施持续肺充气(SI),先将平均气道压(MAP)调至比常规机械通气时的MAP高2cm H2O,将MAP快速升高至35cm H2O,持续40s后回到SI前的水平。CPAP组呼气末正压(PEEP)在10s内升至35cmH2O,持续40s,于5s内PEEP降至10cm H2O,恢复基础通气模式。记录复张前后的肺损伤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复张时的心排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PaO2/FiO2均明显改善,而HFOV模式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IL-6水平均呈下降趋势,HFOV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行肺复张时两组CI均轻度下降,CVP均轻度增加。HFOV组复张第20s CVP开始升高,并维持高水平至复张后30s,复张第40s时CVP值与复张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I在复张第20s开始下降,第40s下降值与复张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于停止复张后60s基本恢复至复张前水平。CPAP组CI及CVP出现相似变化,但在第20s即出现显著差异(P<0.05),并于停止复张后120s基本恢复至复张前水平。两组均无气压伤发生。结论肺复张策略对于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HFOV模式进行ARDS肺复张治疗对血流动力学的干扰、肺的损伤及氧合的改善优于CPAP模式。  相似文献   

8.
罗旭  桂水清  欧阳瑛 《河北医学》2010,16(4):390-392
目的:评估肺复张后,呼气末正压(PEEP)递减试验选择的最佳PEEP维持氧合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2例已行机械通气1.2±0.4d的ARDS/ALS患者,镇静后采用控制性肺膨胀方法(CPAP40cmH2O,维持40s)给予肺复张,最多3次,使PaO2/FiO2升高〉20%。肺复张后,PEEP设定为20cmH2O,然后降低FiO2直到SpO2为90%-94%,然后逐渐降低PEEP,每次2cmH2O,直到SpO2低于90%。在SpO2低于90%之前的PEEP被认为是最佳PEEP。再进行一次肺复张后,PEEP和FiO2设定在试验所得的水平进行机械通气,并观察6h。结果:肺复张后,所有病人的PaO2/FiO2均提高50%以上。最佳PEEP下的PaO2/FiO2是211±79mmHg,复张前为135±37mmHg(p〈0.001),并且PaO2/FiO2维持了6h。FiO2复张前为0.54±0.12,6h为0.38±0.12(P〈0.001),PEEP复张前为11.9±3.0cmH2O,6h为9.1±4.7cmH2O(P〈0.011)。结论:肺复张改善氧合的效果可以被PEEP递减试验测定的最佳PEEP有效维持6h。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疗效欠佳时加用肺复张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3例ARDS患者(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38±21岁)经基本治疗及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氧合改善不明显,进行肺复张术治疗,分别观察患者肺复张前、肺复张后4h和48h的氧合指数、肺顺应性、中心静脉压以及肺复张中止和发生并发症的原因。结果肺复张术实施后氧合指数、肺顺应性明显改善,中心静脉压变化不大。结论肺复张术对基本治疗及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欠佳的ARDS患者具有改善氧合迅速,肺顺应性增加明显,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特点。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中止指征,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肺复张手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的最佳时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肺复张手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家兔的最佳时间.方法利用肺泡灌洗法建立家兔ARDS模型,以5倍的平均气道压作为复张压力,维持复张时间为5~40s.分别监测肺复张手法前,复张期间及复张后2min、5 min家兔血流动力学、肺力学、肺气体交换和肺损伤指标.以改善氧合和肺容积最显著,不加重肺损伤,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的复张时间为最佳时间.结果复张时间达到10 s以上,动脉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随着时间延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增加.20s组和30 s组复张前后的PaO2差值(△PaO2)分别为(80±31)mmHg(1 mmHg=0.133 kPa)和(66±8)mmHg,显著高于5 s组的(16±14)mmHg(均P<0.05).20s组复张前后动态肺顺应性增加最明显,达到(2.15±0.21)ml@(cmH2O)-1(1 cmH2O=0.098 kPa),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20s组复张前后肺容积改变最显著,达到(45.0±4.2)ml@kg-1,明显高于5 s组的(25.6±6.7)ml@kg-1(P<0.05).采用肺复张手法后,各组肺损伤均显著低于ARDS模型组.在肺复张过程中,家兔的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中心静脉压显著上升.结论 ARDS家兔采用肺复张手法的最佳时间是20s.  相似文献   

11.
Zhan QY  Sun B  Tong ZH  Guo LM  Xu L  Zhu X  Jia XJ  Wang C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6):3262-3266
目的 总结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所致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经验,探讨其应用指征.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北京及天津地区5家医院5个ICU收治的18例接受ECMO治疗的危重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设计统一表格,由具有ECMO操作经验的医师采集资料并填写表格,主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ECMO前一般情况、ECMO疗效及并发症、机械通气应用情况和临床转归.以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共有18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所致重症ARDS接受ECMO治疗,男性及女性各9例(女性均为孕产妇),平均年龄(33±11)岁,其中8例并发有气压伤(6例为气胸).接受ECMO前,平均应用无创正压通气ld,有创通气60h.ECMO前2~6h生理学指标:平均氧合指数为(53±14)mm Hg,呼气末正压(PEEP)为(17±5)cm H20,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3.80±0.29,pH值7.38±0.10,血乳酸(3.3±2.3)mmol/L,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16±8.均采用静脉-静脉ECMO(VV-ECMO)方式,ECMO前、ECMO后2h机械通气参数设置分别为:呼吸道峰压(31±7)、(25±6)cm H2O,呼吸频率(15±4)、(22±6)次/min,吸入气氧浓度0.8~1.0、0.35~0.50,PEEP(16±5)、(12±4)cm H20.与ECMO前6h相比,ECMO后2h及24h动脉血气指标(pH,PaO2及PaCO2)均显著改善(P<0.05).ECMO支持时间2~168 d,平均为8d.11例成功脱离ECMO(其中8例存活出院,1例仍在ICU接受治疗,2例在ICU内死亡),7例ECMO治疗过程中死亡.结论 对于常规机械通气难于支持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所致重症急性ARDS,ECMO可显著改善这类患者的氧合与通气状况,使肺充分休息,为治疗原发病争取足够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压力-容积曲线选择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参数的影响,并选择最佳PEEP范围.方法选择16例确诊为ARDS患者,根据压力-容积曲线,设下拐点压力为PLIP,设上拐点压力为PUIP.分别选择PEEP为0、PLIP/2、PLIP、(PLIP+PUIP)/2和PUIP,测量肺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参数的变化.结果当PEEP为PLIP/2时,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PaO2/FiO2)及Cst虽然较未加用PEEP时有改善(P<0.05及P<0.01),但尚未达到正常水平;当PEEP为PLIP时,PaO2/FiO2及Cst较PLIP/2时有显著提高(P<0.01),接近正常范围;当PEEP为PUIP时,PaO2/FiO2较(PLIP+PUIP)/2时显著增高(P<0.01),但Cst较PLIP时反而有所降低(P<0.01),MAP下降(P<0.01),CVP升高(P<0.01),同时Pip增高(P<0.01).结论ARDS患者行呼吸机治疗时,在PLIP~PUIP之间可有效纠正低氧血症,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淫羊藿黄酮对β-淀粉样肽(Aβ)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淫羊藿黄酮小剂量(0.03 g/kg)、中剂量(0.1 g/kg)、大剂量(0.3 g/kg)组.灌胃给药14d后,行右侧脑室注射Aβ1-40造模,继续给药7 d,进行Morris水迷宫、避暗实验和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Aβ1-40侧脑室注射模型小鼠出现学习记忆障碍.淫羊藿黄酮中、大剂量组在Mom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40.12±4.15)s.(34.99±5.49)s]和游泳距离[(648.36±88.42)cm,(781.57±104.41)cm]明显缩短.与模型组逃避潜伏期(65.45±5.15)s,游泳距离(1142.66±96.80)em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避暗实验中可延长模型小鼠的潜伏期[(255.40±11.00)s,(257.46±19.50)s]并降低其错误次数[(0.80±0.14)次,(0.77±0.17)次],与模型组潜伏期[(196.27±25.47)s],错误次数[(1.47±0.31)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自主活动实验中,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淫羊藿黄酮能明显提高Aβ脑室注射致AD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银杏叶、蓝莓提取物与复合营养素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15月龄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和干预组大鼠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及添加复合营养素的自制饲料,同时灌胃蒸馏水或植物提取物混合液.灌胃剂量为4ml·kg-1·d-1,实验期10周,干预结束后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然后处死动物.荧光法测定血清维生素E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采用DTNB法测定.结果 干预组老龄大鼠水迷宫实验训练期及检测期逃避潜伏期[分别为(7.74±1.84)s,(6.85±0.82)s]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14±2.05)s,(9.92±2.30)s],差异具有显著性(t=4.506,t=4.300,P<0.05).干预组老龄大鼠血清VitE含量[(16.22 ±5.03)μg/ml]高于对照组[(7.52±4.24)μg/ml],差异具有显著性(t=6.058,P<0.05).干预组老龄大鼠血清T-AOC、GSH-Px活性[分别为(13.01±9.36)U/ml,(47.27±8.60)活力单位]高于对照组[(6.51±1.39)U/ml,(33.48 ±3.19)活力单位],差异具有显著性(t=4.113,t=7.679,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老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得到改善;血清维生素E含量增加;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提高;GSH-Px活性升高.结论 银杏叶、蓝莓提取物与复合营养素对老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改善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脉压变异(APP)是否可反映呼气末正压(PEEP)及液体复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ALI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20例.所有患者镇静并应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潮气量=8 mL/kg,吸气/呼气=1:2,维持PaCO2在35~45 mm Hg;随机先后设定PEEP为5 cm H2O及15 cm H2O;应用经肺热稀释法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当PEEP导致心排指数(CI)下降>10%时,予羟乙基淀粉(HES)500 mL进行液体复苏,并监测CI及△PP的变化.结果 2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均先后应用5 cm H2O和15 cm H2O的PEEP.PEEP15时CI较PEEP5时显著降低(P<0.05),△PP显著增加(P<0.05).其中14例患者应用PEEP15时导致CI下降>10%,予羟乙基淀粉(HES)进行液体复苏,CI从(3.01±0.57)L·min-1·m-2升高至(3.62±0.68)L·min-1·m-2(P<0.01),△PP从(17±3)%降至(10±2)%(P<0.01).PEEP15导致的CI变化与PEEP5时△PP值相关(r=-0.91,P<0.01),并与PEEP15导致的△PP增加相关(r=-0.79,P<0.01);而且液体复苏导致CI变化与复苏前△PP值相关(r=0.96,P<0.01),并与液体复苏导致的△PP降低相关(r=-0.95,P<0.01).结论 对于ALI进行机械通气应用PEEP的患者,△PP是预测并评价PEEP及液体复苏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简便且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在急性肺损伤(Au)伴腹内高压(IAH)时不同的呼吸末正压(PEEP)对家猪呼吸系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只家猪进行麻醉、气管切开后接呼吸机辅助通气,采用容量控制通气,潮气量(VT)8mL/kg,呼吸频率16次/min,吸入氧浓度(FiO2)0.40,PEEP5cmH20。基础状态维持30rain后,先用稀盐酸法制造ALI模型,再通过自动控制气腹机腹腔内注入氮气复制20mmHg的IAH模型。6只家猪均在同一呼吸机参数下选择不同的PEEP水平(5、10、15、20cmH2O)维持机械通气1h,观察以上4种不同PEEP水平下的肺氧合、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PEEP15和PEEP20的Pa02/FiO2分别为(172±23)mmHg和(200±34)mmHg,明显高于PEEP5的(90±11)mmHg和PEEPIO的(102.4-10)mmHg(P〈0.05),而PEEP15与PEEP2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P15和PEEP20的胸壁顺应性(Ccw)分别为(76±15)mL/cmH20和(85±14)mI.,/cmH20,均明显高于PEEP5的(26±3)mL/emH20(P〈0.05)。4组不同PEEP水平的肺顺应性(C 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P15和PEEP20的平台压(P山)分别为(36-I-2)cmH20和(38±4)emH20,明显高于PEEP5的(30±3)cmH20和PEEPIO的(31.4-2)emH2O(P〈0.05),而PEEP15与PEEP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P15和PEEP20的心率分别为(147.4-30)次/min和(160.4-30)次/min,均明显高于PEEP5(113±17)次/min(P〈0.05),而PEEP15和PEEP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P20的心排指数(CI)为(3.5±0.6)L·min-1·m-2,较PEEP5的(4.5±0.6)L·min-1·m-2明显下降(P〈0.05),而PEEP5、PEEPIO和PEEP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P15和PEEP20的中心静脉压(CVP)分别为(17±2)mmHg和(18±3)mmHg,明显高于PEEP5的(12±2)mmHg(P〈0.05),而PEEP15和PEEP20?  相似文献   

17.
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外科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ng W  Han FH  He YL  Peng JJ  Cai SR  Li HM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5):2485-2487
目的 比较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外科在结直肠肿瘤根治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手辅助腹腔镜的手术安全性及适应证。方法 前瞻性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64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分别进行手辅助腹腔镜及腹腔镜于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安全性、根治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64例结直肠癌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死亡病例。2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肿块大小等临床病理特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手辅助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127±31) min比(184 ±71) min,P=0.022];术中出血量及术后48 h平均引流量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150±42) ml比(82 ±31) ml、(208±58)ml比(170±52) ml,P=0.008、0.020];Trocar使用数少于腹腔镜组(2.4个比5.0个,P=0.015)。腹腔镜组和手辅助腹腔镜组在肠段切除长度[(19±5)cm比(18±4)cm]、淋巴结清扫数量[(16±4)个比(16±3)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 (4/32)比25.0%(8/32)]、术后排气时间[(1.7±0.9)d比(1.8±0.7)d]、术后耐受半流时间[(2.9±1.3)d比(2.8±1.2)d]、住院费用[(4.8±0.6)万元比(4.9±0.4)万元]及术后住院时间[(6.7±2.3)d比(6.6±2.3)d]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有效性,是结直肠癌于术治疗的良好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下颈部横径的低辐射剂量颈部增强MDCT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拟诊为颈部病变的患者行颈部CT检查,根据患者下颈部横径的大小分为三组,分别采用120kV、100kV和80kV管电压行螺旋CT扫描。对三组不同辐射剂量扫描图像进行评价,记录三组不同扫描方案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比较三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的下颈部横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F=137.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1.62,P0.01);CTDIvol分别为(9.30±1.82)mGy,(5.77±2.70)m Gy,(2.88±0.00)m Gy,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1.856E+32,P0.01)。三组之间两两比较DLP及CTDIvo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Kappa一致性检验示两名医师对颈部图像质量的评分一致性较高(三组Kappa值均0.70),中等横径组与小横径组分别与大横径组比较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36,P0.05),三组的图像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下颈部横径的大小采用不同管电压并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行颈部增强CT扫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而不影像图像的诊断质量,该扫描方案在显示颈部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254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行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O)或经耻骨后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的疗效。结果显示TVT-O组与TVT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9±4)min,(27±6)min;P〈0.01]、并发症明显减少(2.9%,8.8%;P〈0.01);术中出血[(19±6)ml,(31±8)ml]、住院时间[(4.1±1.5)d,(4.5±1.8)d]、Grouts-Blaivas评分法评定的术后24h(93.6%,91.2%)和末次随访治愈率(94.5%,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法均为治疗女性SUI的有效方法,但TVT-O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