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应用中药灌肠,探讨清热利湿中药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浆MMP-1及TIMP-1的影响。方法观察我院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灌肠组30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疗程4周;中药灌肠组30例给予我院自拟中药汤剂保留灌肠。另选择30例来自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UC患者血浆MMP-1、TIM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药灌肠组MMP-1及TIMP-1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UC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对比,可明显降低血浆MMP-1及TIMP-1,是治疗UC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浆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 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抚顺中医院自拟中药灌肠,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灌肠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浆P-选择素.结果 治疗前UC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P-选择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中药灌肠治疗UC,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比较,可有效降低血浆P-选择素水平,从而阻抑血小板活化,可能是治疗UC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郭威  于洋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863-864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8例,其中58例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6.0 g/次,3次/d,15 d后减量至4.5 g/次,3次/d,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煎剂保留灌肠,1次/d,为研究组。两组疗程均为20 d,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L-2、CRP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64,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2、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其机制可能与血清IL-2水平升高、CRP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自拟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难治性便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灌肠方治疗UC难治性便血73例为治疗组,并设50例应用柳氮磺胺吡啶、地塞米松、环丙沙星治疗作为对照组.1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7.3%和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提示自拟灌肠方与柳氮磺胺吡啶、地塞米松、环丙沙星治疗UC活动期难治性便血比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自拟清腑止泻汤联用中药和柳氮磺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清腑止泻汤联用中药和柳氮磺胺吡啶灌肠治疗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果 临床治愈67例显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3%.结论 自拟清腑止泻汤联用中药和柳氮磺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8、IL-10和TNF-α的影响。方法: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IL-8、IL-10及TNF-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的81.2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DA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D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柳氮磺胺吡啶与微生态制剂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有效的抑制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自拟中药保留灌肠加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238例U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28例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加SASP口服,对照组110例用SASP加思密达口服治疗。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43.0%,显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分别为27.3%、20.9%和70.91%。两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加SASP口服治疗UC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王艳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3):349-351
目的:研究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组35例,给予柳氮磺吡啶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肠镜检查情况,以及患者血清中IL-8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0.7%)明显高于对照组(75.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IL-8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NF-α与IL-8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利福平、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福平、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平、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柳氮磺胺吡啶的治疗效果,治愈率明显得到提高,缩短了病程,能够有效地改善症状,疗效显著,该方案是溃疡性结肠炎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惠梅  张洪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386-138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7例,运用中药白及加琥珀酸氢化可的松保留灌肠,配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组26例,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为80.8%,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物合用治疗UC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口服自拟方联合溃结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8例患者每日给予自拟方联合溃结灌肠液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每日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0%)高于对照组(78.13%)。结论口服中药联合溃结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罗寿军  赵华  陈伦虎 《西部医学》2012,24(2):315-316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替硝唑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替硝唑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P〈0.05);观察组腹痛、便血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替硝唑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与西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予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口服,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80%)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改善症状显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清热化湿法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86病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医清热化湿组)44例和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42例,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和结肠镜下黏膜炎症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清热化湿法治疗活动期UC疗效显著,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合理中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中药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同时予白头翁汤、理中汤灌肠治疗,地塞米松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同时给予地塞米松灌肠治疗。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中药组有效率90%,地塞米松组80%,经ridit分析,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头翁汤合理中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肠栓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及复方清肠栓治疗组。用TNBS100mg/kg灌肠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第3d开始,除正常组外,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柳氮磺胺吡啶、清肠栓灌肠处理,7d后处死动物,分别检测大鼠肠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凋亡和血清IL-1β、IL-13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与治疗组血清IL-1β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IL-13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L-1β、IL-13含量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肠栓可能通过促进淋巴细胞凋亡,降低血清IL-1β含量,上调血清IL-13含量,从而达到缓解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加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可显著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和柳氮磺胺吡啶灌肠,对照组只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与对照组81.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灌肠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柳氮磺吡啶联用锡类散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柳氮磺吡啶组20例、柳氮磺吡啶联用锡类散中药煎剂保留灌肠组20例,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柳氮磺吡啶联用锡类散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率分别为100%、62.5%,单独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率分别为54.5%、33.3%。结论:柳氮磺吡啶联用锡类散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炎性溃疡性结肠炎,属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近年来,采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与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并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片进行对照比较,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按照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制订的UC诊断标准选择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