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充血、出血、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肾综合征出血热70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肾综合征出血热(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又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其临床特点主要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特征,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为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属有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HS),临床上以短期发热、出血、低血压、继之出现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为其特征。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virus,EHFV)又称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  相似文献   

4.
近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o fever with renalsyndrome, HFRS)是一个集合名称,包括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hagic fever, EHF)、出血性肾病肾炎(Hemorrhagic nephroso-nephritis, HNN)、朝鲜出血热(Korean hemorrhagic fever, KHF)、流行性肾病(Nephropathiaepidemica, NE)、流行性肾炎(Epidemic nephritis, EN)和鼠病毒肾病(Gajdusek,1982)。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疾病.本文通过对69例HFRS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体积的测定,以探讨HFRS患者肾损害与血小板参数间的关系,为HFRS病情的监测和预后的判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易银  李威  张薇  代丽丽  郭彩萍 《北京医学》2011,33(12):1021-1022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发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典型病例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3大主征及发热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期经过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
近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一个集合名称 ,包括流行性出血热 (Epidmeic hemorrhagic fever,EHF)、出血性肾病肾炎 (Hemorrhagic nephroso-nephritis,HNN)、朝鲜出血热 (Korean hemorrhagic fever,KHF )、流行性肾病 (Nehpropathiaepidemica,NE)、流行性肾炎 (Epidemic nephritis,EN)、鼠病毒肾病 (Gajdusek,1 982 )和汉坦病毒肾病(Nephropathia hentaanvius,NHV) .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HF) ,是由病毒引起 ,以鼠为主要传染源 ,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热(EPidemic haemorrhagic fever简称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血压下降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为临床主要特征。临床过程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根据出血热的临床及病理上的损害特点,可分为有肾损综合征型和无肾损综合征型两种类型。流行性出血热即为有肾损综合征型;我国新疆地区所发现的出血热则为无肾损综合征型,也称新疆出血热、由蜱传播,国内已分离出病毒。  相似文献   

9.
高宇  黎燕 《海南医学》2013,24(11):1704-1705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syndrome,HFRS)亦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地方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三大主症,妊娠合并流行性出血热少见,且症状不典型,现将我院2010年收治成功1例患者的资料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  相似文献   

10.
<正>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简称EHF)或称肾脏综合征出血热,是以发热、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出血、低血压和肾脏损害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死亡率较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临床上在治疗EHF的实践中,寻找出了许多价廉、易得到、使用方便且疗效确切的药物,特别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的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11.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nn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特征.在发病早期易被误诊误治.葫芦岛市中心医院传染科于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病例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由鼠类传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急性肾功能损害和免疫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HFRS流行于世界上近40个国家和地区,我  相似文献   

13.
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明锋  高学中 《医学综述》1999,5(4):171-174
<正>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Syndrome,HFRS)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由多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经多种传播途径传播而引起的以发热、出血及肾损害为特征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有关该病的研究较多,现将研究的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hdrome,HFRS),是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现已查明,本病由汉坦病毒 (Hanta Virus,HV)感染引起的,世界上分布较广,发病数较多,危险性较大的一种病;  相似文献   

15.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Hatan virus)引起,以鼠为主要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功能损害为特征。本病分布广,发病多,病情重,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发病人数占世界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的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aemorrhagic fever,EHF)是指出血热类疾病中伴有严重损伤者,即伴有肾脏综合征的出血热(Haemorrhagic fever Withrenal Syndrome)。目前,国内外公认本病为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通过与啮齿动物、宿主昆虫或病人排泄物接触而感  相似文献   

17.
<正>流行性出血热,其临床特点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特征,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本病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全年高度散发性,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增加趋势,现将我院2004—2012年收住院的70例HFRS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为我院2004—2012年收治的  相似文献   

18.
尤丽 《吉林医学》2011,(7):1422-1422
<正>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al syndrome,HFRS)由汉坦病毒引起以发热、中毒、充血、出血和休克为基本特征的一组自然疫源性疾病,重型、危重型患者合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较多,病死率高,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愈后,护理人员除掌握一般护理常识外,还应了解本病的各期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规律特殊性,从而有其特殊护理原则。笔者就20多年收治的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在特殊护理原  相似文献   

19.
<正>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ol syndrom HFRS)是一组以发热、出血、休克和肾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它的病原体属汉坦病毒。呈地区流行性发病,死亡率较高。为了降低病死率,现对25例死亡病例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自1992年12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共  相似文献   

20.
王萍 《海南医学》2012,23(7):91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播疾病,亦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特征[1]。由于EHF是泛嗜性感染,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发病特点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病情多变,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据各地报道,EHF误诊率比较高。就我院2011年发现1例EHF,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