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本文从临床样本检测胃癌组织中Dest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Destrin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与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Destrin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Destrin在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与胃癌中表达呈递增趋势(P〈0.05);弥漫型胃癌阳性率显著高于肠型胃癌(P〈0.05)。瘤体积≤3.0cm的胃癌中Destrin的表达明显低于〉3.0cm的(P〈0.01)。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1)。TNM分期Ⅲ、Ⅳ期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Destrin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Destrin与胃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且与胃癌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侵袭转移重要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TAT3与WWOX在非小细胞肺癌及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TAT3、WWOX在4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①STAT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肺正常组织(P〈0.01),WWOX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肺正常组织(P〈0.01)。②STAT3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P〈0.01),WWOX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其表达更少或缺失。③STAT3蛋白与WWOX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①非小细胞肺癌中有组成性激活的STAT3信号通路,提示STAT3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②STAT3与WWOX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UC2蛋白在人类胃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胃癌组织、15例正常胃粘膜及25例肠化生粘膜中MUC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胃粘膜中无MUC2蛋白表达,MUC2蛋白在肠化生粘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6.0%和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UC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粘液腺癌较高、低分化腺癌高表达(100%vs54.5%vs50.0%),有淋巴结转移较无淋巴结转移高表达(73.5%vs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死亡患者较尚生存患者胃癌组织MUC2蛋白高表达(80.9%vs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2蛋白在粘液腺癌及伴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表达较高,MUC2蛋白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cdysoneless(EC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Real-timePCR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ECD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ECD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ECD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CR结果显示ECDmRNA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增高。100例胃癌组织中54例(占54.0%)ECD蛋白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ECD表达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ECD表达阳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5.8±1.9)月,显著低于阴性组的(45.2±1.9)月(P〈0.01);ECD表达阳性组的五年生存率为24.1鬈(13/54),低于阴性组的50.0%(23/46)(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Lauren分型可以作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而ECD表达不能作为胃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F=-0.212)。结论:ECD在胃癌中表达增高,其表达水平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且其高表达与胃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
VEGF和抑癌基因masp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抑癌基因masp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它们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2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VEGF和maspin表达水平。结果VEGF在正常胃组织中未见表达,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aspin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率为87.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2.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浆膜浸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有关(P〈0.05),maspin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同时检测胃癌组织中VEGF与maspin表达水平,对判断胃癌浸润转移潜能及评估患者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Her 2/neu,Syndecan 1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胃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2例胃癌组织及40例正常胃粘膜中Her 2/neu,Syndecan 1表达。结果:① 112例胃癌组织和40例正常胃粘膜中Her 2/neu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5%和5%,Syndecan 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4%和100.0%。胃癌组织Her 2/neu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阳性表达率(χ2=5.17,P<0.05),正常胃粘膜Syndecan 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χ2=20.80,P<0.01);② 胃癌组织 Her 2/neu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χ2=4.82,P<0.05),TNM分期(χ2=5.37,P<0.05)、淋巴结转移多少(χ2=6.42,P<0.05)及浆膜浸润(χ2=7.30,P<0.01)均显著相关; ③ 胃癌组织Syndecan 1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χ2=11.83,P<0.01和χ2=13.74,P<0.01);④ 胃癌组织中Her 2/neu阳性表达与Syndecan 1的阴性表达显著相关(χ2=14.25,P<0.01)。结论:① Her 2/neu高表达显示胃癌恶性程度高、分期晚、预后不良;② Syndecan 1属保护性因素,在恶性程度高、分期晚的患者中表达降低;③ Her 2/neu阳性表达的胃癌组织中Syndecan 1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VD)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22例癌旁正常组织、20例胃良性疾病组织中血管生成素(Ang-2),以CD34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结果 Ang-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75%,在癌旁正常组织和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7%、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g-2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Ang-2阴性表达者5年总生存期明显高于Ang-2阳性表达组(分别为50.00%及18.75%,P〈0.05);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胃良性病变组织中MVD分别为33.69±11.60、10.65±3.00和17.20±1.98,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犯无相关(P〉0.05);MVD≤33的胃癌患者总生存期较MVD〉33患者明显延长(分别为45.45%及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Ang-2阳性表达率与MVD呈正相关(r=0.618,P〈0.01)。结论 Ang-2的表达和MVD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PTEN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和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胃癌患者癌细胞PTEN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PTEN蛋白表达缺失患者的1.5年生存率低于PTEN蛋白表达患者(P〈0.01);生存期≥1.5年的胃癌患者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67.6%)高于生存期〈1.5年者(22.6%)(P〈0.05);无转移的胃癌患者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有转移者(P〈0.05)。结论 PTEN蛋白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有价值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胃癌和20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1.1%(32/45),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4.4%),差异有显著性(P〈0.01)。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高分化癌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癌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癌(P〈0.05);Survivin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Survivin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凋亡,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阳性的胃癌有较强的侵袭性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胃癌组织P53、PCNA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良崇  章圣辉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172-1174
目的探讨P53、PCNA蛋白表达和胃癌细胞凋亡关系及其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TUNEL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60份胃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细胞凋亡和P53、PCNA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01);P53、PCN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1)。胃癌P53阳性组细胞凋亡率低于P53阴性组,而PCNA平均荧光强度高于P53阴性组。低分化胃癌病例其P53、PCNA蛋白高于高中分化的病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其P53、PCNA蛋白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结论胃癌组织中癌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胃癌组织中P53高表达及细胞增殖活跃状态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VEGF、PCNA和M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以及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和34例癌旁组织中VEGF、PCNA和MRP的表达水平。结果64例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生存、年龄明显相关(P〈0.05)。PC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生存无关(P〉0.05)。MR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生存无关(P〉0.05)。VEGF、PCNA和MRP在胃癌中表达无相关性。结论VEGF、PCNA、MRP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蒋伟  张成  罗元  黄启芳  朱小东 《吉林医学》2010,(34):6188-6191
目的:通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以及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探讨该蛋白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亲和素-过氧化酶法(SP法)检测105例患者鼻咽癌组织中放疗前Survivin的表达情况,取10例正常鼻咽黏膜标本做对照。所有患者均行首程根治性放疗。随访5至7年,随访率95%。所有资料经SPSS13.0软件统计包处理,进行χ2检验、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①105例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与正常鼻咽组织中阳性表达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颅神经麻痹、颅底侵犯、茎前与茎后侵犯、VCA-IgA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临床上,Survivin蛋白阴性表达比阳性表达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低表达比高表达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但生存曲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Cox回归模型表明Survivin蛋白的表达对鼻咽癌患者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在对鼻咽癌中有较高的表达,其与肿瘤的临床特征关系不是十分密切,虽然Survivin蛋白表达均阴性的鼻咽癌患者较阳性表达的患者有更长的5年生存率,但要得到可信的结论仍需要较多病例数,较长时间的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NA bind-ing,I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ID-1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口腔鳞癌患者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ID-1的表达。结果:①口腔鳞癌组织中可检测到ID-1的表达,而正常口腔黏膜组中未检测到ID-1表达(P<0.001)。②高、中、低分化口腔鳞癌ID-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0%、71.43%、88.89%(P<0.05);ID-1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s=0.389)。③ID-1表达阳性率在Ⅲ~Ⅳ期组、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中分别明显高于Ⅰ~Ⅱ期组、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P<0.05)。④ID-1阴性表达的口腔鳞癌患者3年生存率(64.29%)明显高于阳性者的32.25%(P<0.05)。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ID-1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ID-1阳性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GF(表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4在浆膜浸润胃癌(T3)中的表达,及其与浆膜浸润胃癌(T3)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浆膜浸润胃癌(T3)组织中EGF、VEGF和CD34(以MVD值表示)的表达,对检测结果与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浆膜浸润胃癌(T3)组织中EGF和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1%和53.8%;EGF阴性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15.3%,而EGF阳性表达中VEGF阳性表达率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值与EGF和VEGF的表达呈显著相关(P<0.01);EGF、VEGF的表达和MVD值与淋巴结转移、Borrmann分型、肿瘤分化程度和生长方式相关(P<0.05)。EGF阴性和阳性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月数分别为55.1和27.8个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阴性和阳性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月数分别为51.8和27.1个月,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 1)。对进入COX回归模型的因素(包括EGF、VEGF、MVD值、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生长方式)进行分析,表明:VEGF表达、MVD值和肿瘤生长方式为浆膜浸润胃癌(T3)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浆膜浸润胃癌(T3)中EGF和VEGF两者呈正相关;EGF和VEGF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VP(主要穹窿蛋白)在口咽鳞癌中的表达及与口咽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73例口咽鳞癌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MVP表达,分析MVP表达与口咽鳞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MVP在口咽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7.1%,MVP表达阳性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MVP表达阴性患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病例总体5年生存率为24.2%,MVP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和51.7%,差异有显著性(P〈0.001),MVP表达与口咽癌病理分化,年龄,性别和T分期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MVP表达是口咽鳞癌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MVP在口咽鳞癌中表达水平较高,MVP表达阳性口咽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升高,MVP表达可以作为口咽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胸苷酸合成酶(TS)、胸苷磷酸化酶(TP)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S和TP在77例胃癌组织和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TS和T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1%及59.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24.0%及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T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胃癌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S和TP在胃癌根治术后5年内发生复发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和78.6%,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TS、TP阴性表达者较之阳性表达者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TS、TP的高表达,其表达与胃癌复发转移及预后呈负相关,可作为预测侵袭转移及评估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2~2011年江苏盛泽医院79例未经放、化疗的胃癌患者组织中HER-2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79例胃癌患者,男女比例为2.59:1,中位年龄为67岁,HER-2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不相关.Survivin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Laure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不相关.HER-2在Survivin阳性的表达率(70.59%)明显高于在Survivin阴性表达组(9.09%)(P<0.05)结论 胃癌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Survivin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其与HER-2表达正相关,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大肠癌标本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情况;随访统计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7%及68.3%;二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VEGF及KDR阳性5年生存率分别为43.2%及51.2%;阴性5年生存率分别为87.0%及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差,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大肠癌手术患者腹腔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生存率。方法:将42例胃癌、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灌注化疗组(IPC组)与静脉化疗组(IVC组),采用MMC、5-FU的方案进行化疗,并比较:1两组术前化疗后腹腔游离癌细胞阴转率;2白细胞术前、术后化疗后的变化;3术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R)的浓度比较;4恶心、呕吐、乏力、脱发等不良反应。结果:1术前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者,IPC组14例,IVC组8例,经术前化疗后手术,开腹时IPC组10例转为阴性,而IVC组8例仍为阳性。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2周外周血白细胞下降,腹腔灌注化疗组较静脉化疗组轻微,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 IPC组术后10d左右血清SIL-2R水平低于术前(P<0.01),IVC组血清vSIL-2R水平低于术前(P<0.05);4恶心等消化道反应IPC组3例,IVC组13例,乏力、脱发等反应严重的患者IPC组3例,IVC组7例。结论:腹腔灌注化疗能直接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并抑制腹腔内不能用肉眼发现的微小病灶,副作用少,可提高癌症手术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CK18在胃癌组织及周围淋巴结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CK18对于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0例胃癌样本,包括黏液腺癌30例,乳头状腺癌34例,管状腺癌27例,低分化腺癌44例,印戒细胞癌15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周围淋巴结中CK18的表达水平,阐明CK18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K18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不存在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的类型与CK18的表达无关(P>0.05);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CK18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CK18的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的个数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及周围淋巴结组织中CK18的表达情况,有助于胃癌预后的评估,提高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为进一步判断TNM分期,完善胃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