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ε��ܽ�ʯ����ʱ����ѡ��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2年因肝胆管结石行手术治疗457例的胆管炎发作史,再手术史,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等情况。结果:457例中急症期内行手术治疗21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47例(22.1%),死亡3例,术后结石残留率37.3%;择期行手术治疗24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31例(12.7%),死亡2例,术后结石残留率21.7%。结论:严格掌握肝胆管结石手术时机,避免急症期内被动手术和减少再次手术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残留结石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式与疗效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评价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式与疗效关系。 方法 面询或问卷调查10年间因肝胆管结石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例。按术式分组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10年间因肝胆管结石接受手术治疗者859例,随访537例(占62.5%),手术至随访时间4年7个月~11年6个月(平均8年4个月)。T管引流、胆肠吻合、联合肝段/叶切除术式术后胆管炎复发率分别为48.6%、22.7%和20.4%(χ  相似文献   

3.
肝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附1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合理选择肝胆管结石的术式,预防或减少肝胆管结石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对180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肝胆管结石术后1~30d内79例(43.9%)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术后并发症有残余结石(21.7%)、切口感染(11.1%)、胸水(10.0%);在不同的术式中,单纯T管外引流术后并发症率为50.0%,胆肠内引流术为46.9%,肝叶段切除 T管外引流术为31.0%,肝叶段切除 胆肠内引流术为60.0%,肝叶段切除术后并发症率较低且易于处理;全组手术死亡率1.7%。结论肝胆管结石手术并发症多,发生率高,结石部位和手术术式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肝区段切除术既能达到治愈肝胆管结石及由其引起的肝胆病理改变的目的,又能获得较低的术后并发症率;对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提出预防措施,探讨手术技巧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术和纤胆镜联合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9月~2003年6月共380例手术和纤胆镜联合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8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应用纤胆镜技术后。残留结石率由38%降到12.9%,132例术中纤胆镜发现合并肝内胆管狭窄,其中30例为假性狭窄,经纤胆镜扩张后治愈,其余采用了相应的手术方式。49例残留结石的病人术后均采用纤胆镜取石,残留结石率为1.9%,4例因多次取石费用高而放弃,3例因胆道出血而放弃。结论 肝胆管结石的手术中联合应用纤胆镜可使肝内结石的诊断更明确、取石更有效,并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术后经T管窦道纤胆镜取石是治疗肝H日管残留结石的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至2000年10月采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4例。结果 肝内结石以左肝较多见,共40例占90.9%。肝切除以左外叶为主,术后残余结石13例占29.5%,复发结石1例,复发率2.3%。结论 肝段肝切除的联合手术能有效降低术后的残石发生、症状复发和再手术率,是当前治疗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STHG)与皮下盲襻型肝胆管空肠吻合术(SLCJ)后结石复发情况。方法:追踪随访5年间因肝胆结石接受这两种手术方式治愈的病人,观察其胆管炎发生率和胆管结石复发率。结果:共有134例病人获得随访,手术至随访时间平均4年2个月。STHG组与SLCJ组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1%、21.2%,胆管结石复发率分别为4.1%、17.6%。STHG组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和胆管结石复发率均明显低于SLCJ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STHG术后疗效优于SLCJ。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间因肝胆管结石接受外科治疗的237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和分组比较其疗效。结果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5年间因肝胆管结石接受手术治疗者237例,随访210例(占88.6%),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3年6个月。肝切除组与胆道探查组的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再手术率分别为6.3%和19.2%(χ2=6.14,P0.05)、8.2%和23.1%(χ2=6.87,P0.01)、7.6%和19.2%(χ2=4.48,P0.05);使用纤维胆道镜组与未使用纤维胆道镜组的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再手术率分别为5%和23.5%(χ2=13.3,P0.01)、6.3%和27.5%(χ2=14.9,P0.01)、5.7%和25.5%(χ2=14.1,P0.01)。结论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可明显提高肝胆管结石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评价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因肝胆管结石接受外科治疗的469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和分组比较其疗效.结果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5年间因肝胆管结石接受手术治疗者469例,随访412例(占87.8%),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3年6个月).肝切除组与胆道探查组的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再手术率分别为5.1%和14.8%(x^2=9.32,P<0.01)、4.5%和14.8%(x^2=11.24,P<0.01)、5.1%和16.0%(x^2=11.48,P<0.01);使用纤维胆道镜组与未使用纤维胆道镜组的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再手术率分别为4.4%和16.1%(x^2=15.17,P<0.01)、3.8%和16.1%(x^2=17.98,P<0.01)、4.1%和18.3%(x^2=21.52,P<0.01).结论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可明显提高肝胆管结石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减少肝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的方法,降低术后结石残余率。方法:回顾分析112例肝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病例的胆管造影X线片,观察残余结石的分布情况。结果:胆总管残余结石者11例(9.8%),左肝管残余结石者15例(13.4%),右肝管残余结石者34例(30.4%),尾叶支肝管残余结石者20例(17.9%),左右肝管、胆总管残余结石者32例(28.6%)。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方案是降低肝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肝胆管结石再手术原因及处理:附81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原因及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8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手术的方法主要包括肝叶切除、肝肠Roux en Y盆式内引流、肝叶切除加肝胆管Roux en Y盆式内引流。结果 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包括胆管狭窄和结石残留、胆管变异、合并胆管细胞癌等 ,再次手术后经胆道造影证实残留率为 6.2 % ,随访术后病人优良率为93 .8%。结论 清除结石、解除狭窄、矫正崎形、切除病肝、通畅引流系肝胆管结石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疗效及进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2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5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回顾性分析了1985年1月~1999年12月手术治疗的20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对照组)的资料,并比较了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残石率(18.5%)显著低于对照组(43.3%),P=0.000,疗效优良率(89.6%)显著高于对照组(71.6%),P=0.000,再手术率(5.7%)低于对照组(14.8%),P=0.026,而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529。结论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的提高与发病情况的变化、新诊疗技术的应用及肝叶切除术应用比例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肝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对近13年来19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发现肝内胆管结石18例,胆肠吻合口狭窄5例、左肝管口狭窄11例、右肝管口狭窄6例、左肝外叶萎缩7例、右肝后叶萎缩2例。原肠肠吻合口呈T形5例、倒Y形2例。上行肠袢30、60cm各1例、居于结肠前位4例。合并胆管癌3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选择正确的术式,并注意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是预防肝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探讨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肝胆管结石病在我院进行再次手术的病例136例,其中男60例,女76例,平均年龄55.3岁。肝胆管结石分型:Ⅰ型101例(74.3%),Ⅱa型5例(3.7%),Ⅱb型27例(19.8%),Ⅱc型3例(2.2%)。结果再次手术的原因为:①前次手术时结石残留31例(22.8%);②结石再生52例(38.2%);③肝内胆管狭窄未纠正23例(16.9%);④肝外胆管囊状扩张未处理18例(13.2%);⑤初次手术为急诊手术12例(8.8%)。再次手术方式分别为:①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33例(24.3%);②单纯肝叶(肝段)切除术3例(2.2%);③胆管切开取石+胆道口括约肌成形术5例(3.7%);④胆管切开取石+肝叶(肝段)切除+T管引流术29例(21.3%);⑤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40例(29.4%);⑥胆管切开取石+肝叶(肝段)切除+胆肠吻合术26例(19.1%)。手术后并发症包括:胆漏6例(4.4%),膈下脓肿形成3例(2.2%),胆肠吻合口出血1例(0.7%),肺部感染2例(1.5%),切口感染7例(5.1%)。围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0.7%。术后结石残留14例(10.3%)。再次手术后的胆管结石复发率为18.8%。结论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前应对疾病状态进行充分评估和准备,尽可能选择以肝叶(肝段)切除为基础的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减少术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多发、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多发性、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近8年来的23例多发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诊治经验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这些病例手术后残留结石率高达65.2%,比一般的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留率30.36%高得多,且严重并发症发生并死亡率高达17.4%。结论多发、复杂性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诊治是长期来难以突破的重大临床问题,术前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和术式选择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结石126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我院施行的126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13.5%),其中胆漏3例,胆道出血5例,肺部感染2例,胆道严重感染1例,切口裂开2例,切口脂肪液化4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对于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间接受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6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358.60±45.6)min,术中出血量为(598.2±95.6)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5±2.7)d。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18.3%),其中切口感染5例(8.3%),胆瘘1例(1.7%),右侧胸腔积液3例(5.0%),肺部感染2例(3.3%)。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残留结石3例(5.0%),经T管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2例(3.3%)复发,再次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再次手术率3.3%)取净结石。结论:精准肝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残石率、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肝胆管结石诊治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肝胆管结石的定位诊断、术式选择和治疗结果。结果 术前检查与术中所见符合率B超为80.8%,CT为87.5%,B超联合CT为93.8%;局限于左肝管或右肝管结石行相应肝段/叶切除治愈率96.4%;双侧肝胆管结石行-侧肝段/叶切除 高位肝胆管切开取石 术后胆道镜取石治愈率达72.7%。结论 ①B超联合CT在肝胆管结石的术前定位诊断中优于单-B超或CT检查。②以切除含病灶的肝段/叶为基本的方案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③肝段/叶切除 术后胆道镜取石能提高双侧肝胆管结石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附17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178例中:T管引流术107例(其中并肝左叶或肝方叶切除7例);胆肠吻合手术71例(其中并肝左外叶或肝方叶切除11例)。结果术后胆管炎复发率分别为49.5%和24%,再手术率分别为28.7%和8%。结论解除胆道狭窄,去除病灶,通畅引流是预防胆管炎复发,减少再手术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