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共聚维酮-Soluplus喷雾干燥微球包合肉桂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焕焕  王云  张振海  何丹丹  鞠建明 《中草药》2020,51(22):5723-5729
目的 考察共聚维酮-Soluplus(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喷雾干燥微球包合肉桂油的适用性,并与传统β-环糊精包合技术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包合物的包封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对包合物进行表征;采用体外释放试验和加速稳定性试验考察包合物的溶出度和稳定性;采用药动学和镇痛药效试验考察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结果 空白微球的包封率为(98.38±0.30)%,β-CD的包封率为(86.51±0.52)%;TEM下观察包合物呈现均匀的类球状结构,分散均匀;SEM下观察,包合物为表面有内凹的球形;DSC图中肉桂油的吸热峰和XRD图中衍射峰均消失,肉桂油以非聚集的形式分散包合于包合物中;体外溶出实验肉桂油、微球包合物和β-环糊精包合物累积释放率分别为为97.05%、93.36%、80.26%;60℃加速稳定性显示,微球包合物挥发油损失率明显低于肉桂油和β-环糊精包合物;药动学显示,肉桂油、微球包合物及β-环糊精包合物AUC0基本一致;药效学显示,3组肉桂油镇痛率分别为53.0%、47.5%、21.1%。结论 肉桂油经共聚维酮-Soluplus喷雾干燥微球包合后增强了其稳定性,体外释药、生物利用度和镇痛药效与肉桂油基本保持一致,优于β-环糊精包合物,且聚维酮-Soluplus微球包合物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为挥发油的包合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姜黄色素-共聚维酮共研磨粉体性质及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坤  汪晶  仝萌  于翔羽  胡子奇  黄一平  张振海 《中草药》2020,51(23):5949-5955
目的 以姜黄色素为模型药物,考察辅料共聚维酮在共研磨过程中的应用特性及共研磨产物提高难溶性药物姜黄色素体外溶出方面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共研磨法,在姜黄色素粉末中分别加入0%、1%、3%共聚维酮,制成不同比例的共研磨物,通过激光粒度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粒径形态进行考察;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PD)鉴别药物在共研磨物中的物相状态;测定姜黄色素原料药、物理混合物和共研磨物在2种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度,并考察其加速稳定性。结果 与原料药相比,共聚维酮共研磨物粉末粒径减小,吸湿性和DSC无明显变化;XRPD中姜黄色素主要峰强度有所减弱,结晶度降低;共研磨物中姜黄色素的主要成分溶出度显著提高,在加速条件下放置3个月后溶出未发生变化,稳定性较好。结论 共聚维酮作为新型辅料,其与姜黄色素共研磨后得到的产物能有效改善难溶性药物姜黄色素的溶出度,且稳定性较好;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刘丹  张露  张振海  贾晓斌 《中草药》2017,48(16):3377-3383
目的根据银杏黄酮生物药剂学性质及其临床释药行为的特点构建银杏黄酮组分自微乳-微丸释药系统。方法根据溶解度,筛选出合适的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采用水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出合适的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质量比(Km值);以粒径、Zeta电位和溶液澄明度为指标,在选定的Km值下进行混合乳化剂与油相比例的筛选;采用HPLC法测定自微乳中银杏黄酮的量;根据筛选出的制剂处方制成自微乳,再加入适当的辅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成微丸;评价微丸的溶出行为。结果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分别为肉豆蔻酸异丙酯(IPM)、聚山梨酯-80和无水乙醇;Km值为3∶1;聚山梨酯-80和无水乙醇总质量与IPM质量比为9∶1,银杏黄酮加药量0.202 5 g,制得的自微乳粒径均小于30 nm;自微乳中银杏黄酮的量为13.32 mg/m L,以自微乳作为自黏合剂制备载药量为25%的自微乳-微丸释药系统,显著提高了银杏黄酮的溶出。结论以自微乳作为前制剂制成的微丸性质较稳定,且银杏黄酮的溶出能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木犀草素胶束经透明质酸包裹后的肿瘤靶向性。方法: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透明质酸包裹的木犀草素胶束 (HA-LE-MC),以包封率和粒径为优化指标对处方进行筛选,测定其表观形态、载药量、包封率和粒径,最后进行了肺癌移植瘤小鼠活体成像实验与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 泊洛沙姆407(F127)与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最佳质量配比为9 ∶1,HA-LE-MC粒径为(140.0±1.8) nm,包封率为(61.2±2.4)%,载药量为(74.0±1.2) μg/mL。活体成像实验表明胶束尾静脉注射后集中分布在肿瘤部位,说明胶束具有较强的肿瘤靶向性。体内抗肿瘤实验显示,HA-LE-MC对Lewis肺癌移植瘤有抑制作用,与原料药组相比,小鼠瘤重显著降低(P<0.01),与顺铂相比对体重的影响减小,且能增加荷瘤小鼠的脏器指数。结论: 制备的HA-LE-MC具有靶向性,抗肿瘤活性增强,且能增强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改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5.
对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与卵磷脂、β-谷甾醇、玉米醇溶蛋白共组装制备的三七总皂苷玉米脂蛋白纳米粒(PNS-lipid-zein nanoparticles,PLZ-NPs)进行了体外细胞实验,以及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效学研究。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了PLZ-NPs,运用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显微镜对纳米粒进行表征,MTT法评价了纳米粒的细胞毒性,激光共聚焦和流式细胞术分析了Caco-2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情况。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构建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连续3 d灌胃给药后,取脑组织进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并检测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炎症因子IL-1β、TNF-α、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水平。结果显示,PLZ-NPs平均粒径为(116.4 ± 0.81)nm,PDI为0.048,Zeta电位为-(31.5 ± 0.31)mV。MTT实验表明,玉米脂蛋白载体的生物安全性良好,且能显著提高Caco-2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纳米粒组在4 h时细胞摄取量提高至游离组的1.76倍)。TTC染色中,PNS和PLZ-NPs组的梗死面积比模型组均有减少,另外MDA、IL-1β、TNF-α、Bax的含量明显下降,Bcl-2含量增加,而且PLZ-NPs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PNS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备的玉米脂蛋白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药物负载能力和生物安全性,能显著提高肠上皮细胞对药物的摄取,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中药肝毒性问题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目前,肝细胞系、亚细胞、三维培养、模式动物等体内体外模型在中药肝毒性的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系统观和整体论的引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网络毒理学等新方法开始逐步应用于中药肝毒性标志物挖掘和肝毒性预警等方面。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中药肝毒性研究领域的成果,分析和探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结合病/证模型和网络毒理学的中药量-效-毒关系研究"的新思路,同时也对该课题组开展的淫羊藿潜在肝毒性的初步研究进行了概述,希望能为中药肝毒性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指导原则提供理论基础,推动中药肝毒性研究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筛选淫羊藿组分缓释片的处方,建立体外释放评价方程.采用胶态二氧化硅辅助喷雾干燥淫羊藿组分,并以其为主药制备缓释片.以主要成分宝藿苷Ⅰ的溶出度为评价指标考察骨架材料类型、填充剂、致孔剂、润滑剂等辅料对缓释片质量的影响,并采用干法压片工艺制备出淫羊藿组分缓释片.所筛选的缓释片处方为主药35%,羧甲基纤维素HPMC K4M20%和HPMC K15M10%为骨架材料,微晶纤维素31%,PEG6000 2%,硬脂酸镁2%.该处方条件下制备的淫羊藿组分缓释片体外持续8h释药达80%.零级方程、一级方程及Higuchi方程等都能较好模拟缓释片体外释放特征,其相关系数r均大于0.96.其中一级方程与体外释放特征最相似,其相关系数r为0.995 0.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处方筛选结果真实可靠,可为淫羊藿组分缓释制剂的生产制备提供思路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该实验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实验、家兔体外凝血4项实验和大鼠心肌缺血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丹酚酸组分中3个代表性成分的药效活性的差异,并利用CRITIC权重法评价代表性成分的药效贡献率;结果得到丹酚酸组分中代表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素的贡献率分别为28.85%,30.11%,41.04%。采用摇瓶法测定了丹酚酸组分在水以及不同p H缓冲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进一步以质量权重系数和药效贡献率相结合的方法整合表征了该组分整体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丹酚酸组分在正辛醇-水/p H 1.2的盐酸溶液/p H 2.0,2.5,5.0,5.8,6.8,7.4,7.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表观油水分配系数0.32,1.06,0.89,0.98,0.90,0.13,0.02,0.20,0.56。该实验为组分整体性质的表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晚期胃癌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7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多西紫杉醇+希罗达+奥沙利铂联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5-氟尿嘧啶+四氢叶酸钙+表阿霉素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2.85%高于对照组51.42%,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贫血、腹泻、过敏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希罗达+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冰片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冰片的贮存条件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冰片中龙脑的含量,并系统考察在密闭条件下的光照、温度和空气对合成冰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将冰片密闭贮存12月,其龙脑的含量仍大于55%,而樟脑的含量未检测;在低温、充氮和避光保存,其龙脑的含量比高温、不充氮和光照的含量高。结论:冰片经密闭贮存12月,龙脑的含量是保证的,且温度、空气和光照对冰片的稳定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