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金仲和  王泽蓉 《四川医学》1996,17(6):368-369
部分性肺静脉异位连接29例报告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10041)金仲和,王泽蓉,朱琦部分性肺静脉异位连接(PAPVC)是指一根或一根以上肺静脉异位连接于右房或右心静脉系统。房间隔缺损(ASD)病人中约10%伴PAPVC。这种先天畸形虽早被认识,...  相似文献   

2.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PAPVC)是指部分肺静脉未能直接与左心房相连接,而与右心房或体静脉系统连接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临床较罕见,占先心病的0.5%~0.7%〔1〕。因其常合并房间隔缺损或其他畸形,故临床诊断困难,不少病例只在手术探查时发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7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陈张根,张善通,曹金红,王人荣,贾兵,王涛,陆新(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心胸外科)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1990年10月~1993年4月间我院连续收治7例,占同期心血管外科手术的1.7%...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心导管术及手术确诊为PAPVC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30例患儿中超声诊断率为60%(18/30)。根据Brody分型,A型3例中超声诊断2例;B型22例中超声诊断15例;C型2例中超声诊断1例;D型1例,混合型2型,术前超声未能做出正确诊断。30例患儿中右侧肺静脉异位引流26例,占86.7%;左侧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占10%,28例(占93.3%)患儿合并房间隔缺损,其中静脉窦型房缺8例(占26.7%),功能性单心房(大型房缺)或单心房7例(占23.3%),继发孔型房缺13例(占43.3%),结论:二维超声心动性单心房(大型房缺)或单心房7例(占23.3%),继发孔心缺13例(占433.3%),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结合朋色多普勒血液显像大部分可以清晰显示肺静脉的回流情况,比较准确地诊断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相似文献   

5.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TAPVC)属于少见先天性心脏病(CHD),占先天性心脏病1%~5%,其中心上型(Ⅰ型)肺静脉异位回流(STAPVC)是最常见的.自1995年至2007年,我院共完成12例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静脉异位引流畸形的超声诊断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25027)黄福光王清扬黄品同郑力1987年8月~1996年5月间我院外科治疗各种先心病共658例,其中肺静脉异位引流畸形(APVD)12例(占1.8%),术前超声明确诊断仅3例,现将该病的超声表...  相似文献   

7.
13例房间隔缺损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例房间隔缺损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者进行了手术治疗。3个月至半年随访,全部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心胸比率缩小,恢复正常活动。表明术前诊断继发房间隔缺损,若右心显著增大者绝大多数可合并有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其纠治方法须用补片修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使彩色多普勒(CDFI)技术在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等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更趋完美,并为心脏外科手术医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5例经CDFI确诊并经手术证实的VSD、ASD、PDA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VSD 23例,ASD和PDA各21例。CDFI对上述疾病的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符合率100%,3例合并右下肺静脉异位引流者漏诊,5例出现术后残余分流。CDFI对各缺损或导管直径的测定值略小于手术测定值,但二者呈正相关。结论:CDFI对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准确性高,对缺口的测定值虽略小于手术中测定,但二者呈明显正相关,为外科医师在制定手术方案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还分析了5例术后残余分流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
不降温或浅低温体外循环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62例,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停跳修补48例,经右胸心脏不停跳修补14例,原发孔型4例,继发孔型58例,其中上腔型4例,下腔型5例,中央型41例,混合型8例;并肺动脉高压者6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者3例,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者4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病例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10年至2016年来我科诊断的房间隔缺损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15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为继发孔型房缺,缺口大小0.8~2.8 cm,其中12例房缺心房顶侧无残边。结论彩色多普勒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房间隔缺损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病例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方法。方法:超声从胸骨上、胸骨旁、剑突下、心尖多个切面,观察肺静脉异位引流的途径,右房、右室的扩大程度,房间隔缺损引流方向及上下腔静脉是否扩张等,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杲:手术证实的28例TAPVC患儿中26例超声诊断为TAPVC,1例超声诊断为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另1例诊断为三房心和TAPVC可能。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符合率为92.86%。28例TAPVC患儿中心上型17例,心内型11例。所有患儿的右房右室扩大,房间隔缺损右向左分流。心内型TAPVC中肺静脉干或4支肺静脉直接入右房或经冠状静脉窦入右房。心上型TAPVC经垂直静脉-左无名静脉-右上腔静脉入右房。结论:超声在胸骨上及剑突下多个切面探查可提高小儿TAPVC的诊断准确性。4支肺静脉各自入右房的TAPVC需与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和三房心鉴别。  相似文献   

12.
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ue JR  Luo Y  Cheng P  Cao RW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5):1066-1068
目的 探讨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治疗的效果,提高术前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1997至2006年收治的38例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的病例资料.38例患儿术前均行超声检查,部分结合行右心导管造影或高螺旋CT检查,结合术中探查确诊;本组患儿均行手术治疗,补片修补扩大后的房间隔缺损将异位引流的肺静脉隔入左心房或者将垂直静脉与左心房直接吻合或用同种血管连接,矫正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同时纠正合并畸形.结果 1例患儿死于术后严重低心排;2例术后分别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和肺动脉高压危象,治疗后康复;术后随诊3个月~7年,37例患儿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较易漏诊,超声应重视对肺静脉开口位置及血流的观察,必要时结合食管超声或造影检查,CT及核磁共振检查对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有更高的确诊率;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二维伪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IVSD)1000例,其中膜周部缺损854例,漏斗部缺损131例,肌部缺损15例。经手术证实,CDE诊断IVSD的敏感性达100%;对缺损的定位准确率为98%;对缺损大小的估侧与手术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893,P<0.001)。与心导管测值比较,用连续波式多普勒技术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与之具有良好相关性(r=0.838,P<0.001);结合M型超声测量右心室腔内径、肺动脉与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MPA/Ao),发现MPA/Ao>1.27和右心室增大常提示肺动脉高压。随访表明:IVSD自然闭合率26.3%,自然闭合情况与缺损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矫正性大动脉转位(CTGA)合并心内畸形的病理解剖学特点及外科手术要点。②方法手术治疗3例CTGA合并室间隔缺损和(或)肺动脉狭窄的病人。其中2例术前根据心脏超声及心室造影诊断为CTGA合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1例术前仅诊断为室间隔缺损。2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及人工血管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外通道建立,1例行单纯室建隔缺损修补术。③结果3例均手术治愈。随访90d~1年,2例心功能恢复I级,1例Ⅱ级。④结论CTGA合并心内畸形应手术治疗,熟悉掌握其病理解剖特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31例X线平片分析高祥林(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放射科,257034)关键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我院自1982至1986年7月已做了房间隔缺损10例,室间隔缺损11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共31例。...  相似文献   

16.
山茱萸对延长大鼠异位心脏移植存活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山茱萸水煎剂对大鼠异位移植心脏排异的抑制作用。方法:异位移植心脏的大鼠分成4组:Ⅰ组为对照,喂生理盐水;Ⅱ组喂山茱萸水煎剂20g/(kg·d);Ⅲ组喂环孢菌素A(CsA)5mg/(kg·d);Ⅳ组喂CsA5mg/(kg·d)和山茱萸水煎剂20g/(kg·d)。结果:Ⅰ组(n=13)移植心脏存活137±37d;Ⅱ组(n=10)存活285±62d,另有2只移植心脏存活>1a;Ⅲ组(n=7)存活401±69d,另有1只存活5个月;Ⅳ组(n=7)存活497±80d,另有1只存活5个月,1只存活>8个月。Ⅱ组与Ⅰ组间、Ⅳ组与Ⅱ组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Ⅳ组与Ⅲ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山茱萸水煎剂能抑制排斥,显著延长大鼠异位移植心脏存活;山茱萸与CsA联合应用比单用CsA或山茱萸效果更好,二者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外科治疗27例部分型房共通道(PAVC)痊愈26例,3例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CAVB),1例死于术后出血。提出PAVC解剖上具有完整的房间隔长度,缺损是由于相对小的房间隔及部分心室注入道缺损形成。手术中二尖瓣大瓣裂的修复以间断和水平褥式缝合为佳,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同时行二尖瓣盛开或瓣膜置换术。修补房间隔缺损(ASD)时用补片,当窦隔发育良好时在冠状窦(CS)的前下方缝合补片,CS位于右房侧;窦  相似文献   

18.
16层CT双动脉期扫描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才钧  宾怀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482-2484
目的:探讨多层CT双动脉期扫描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多层CT及心脏彩超资料,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所有CT图像均由2名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分析。结果:手术证实畸形共52处。按心脏解剖分为3种,心脏部分:包括心脏异位、心间隔缺损等共计17处畸形。心脏与大血管连接部分:包括各型大动脉转位、心室双出口、主动脉骑跨、肺静脉畸形连接等共计13处畸形。大血管部分:包括共同动脉干、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起源异常、狭窄等共计22处畸形。彩超诊断准确率90.4%,多层CT诊断准确率88.5%。结论:16层CT双动脉期扫描对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联合彩超检查可提高心内外畸形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心房间隔高位缺损伴室间隔缺如一例姜文霞汤如勇附属甘泉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65)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尸体解剖分类号R361.1新生儿尸解发现先天性心脏严重畸形—心房间隔高位缺损伴室间隔缺如较罕见,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性,出生后112h...  相似文献   

20.
室间隔膜部瘤的外科治疗肖德绵谷春久张显清包伟珂(第一临床学心脏外科,沈阳110001)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室间隔膜部瘤室间隔膜部瘤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我科16年间手术11例,其中术前只确诊3例,8例在术中得到诊断,现将其临床表现、诊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