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采用黄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观察药物对患者血浆中的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1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7例。治疗组使用治疗药物为黄芪注射液,对照组使用治疗药物为生理盐水注射液,两组均进行穴位注射。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每2周抽血检查IL-2和TNF-α。结果:治疗组IL-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2、TNF-α含量接近正常值。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优于生理盐水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4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对照组用抗菌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比单用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sepsis)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对SIRS患者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37例SIRS患者及25例sepsis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4h,于CBP治疗前0h,CBP治疗后6、12、24、36h,测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IL-6,同时观察治疗组CBP前后的APACHEⅡ、血乳酸、胃黏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28d存活率。结果接受CBP的SIRS患者TNF-α在6、24及36h后,IL-1在36h后以及IL-6在12和36h后明显低于0h(P〈0.05);接受CBP的sepsis患者TNF-α及IL-6 36h后明显低于0h(P〈0.05),IL-1在12、36h后明显低于0h(P〈0.05):在36h,治疗组TNF-α、IL-1、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SIRS患者在36h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sepsis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乳酸、Pg-aCO2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28d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90%vs26.67.%,P〈0.05)。结论CBP有良好的清除细胞因子效果,改善SIRS、sepsis患者的预后:在血液净化选择时机上应尽可能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微炎症状态指标水平的变化及中药外贴双侧华佗夹脊穴的干预作用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8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和双侧华佗夹脊穴激光点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贴双侧华佗夹脊穴。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的水平;分析HLA—B27阳性和阴性的AS患者血清微炎症状态水平和中药外贴对其的干预作用。结果:AS患者血液微炎症状态指标CRP、IL-6、IL-8、TNF—α的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5),且HLA—B27阳性患者血液微炎症状态指标水平较HLA—B27阴性显著为高(P〈0.05);经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IL-8、TNF-α的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AS患者处于微炎症状态,血液存在高水平的CRP、IL-6、IL-8、TNF-α;HLA—B27阳性患者炎症病理损伤程度要大于HLA—B27阴性患者;中药外贴法能消除AS患者炎性因子IL-6、IL-8、TNF—α的刺激,抑制CRP的释放,从而改善其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NF-α和IL-6水平与冠心病不同表型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uSA)测定5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稳定型心绞痛14例)和23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NF-α和IL石水平。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AMI组和UAP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和UAP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P〈0.01)。TNF—α水平与IL-6成正相关(r=0.271,P:0.042)。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狭窄组(P〈0.05);IL-6水平重度组和中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并且两组均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高水平的TNF-α和IL-6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与稳定性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中TNF—α、IL-4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对71例Graves病(GD)非突眼患者(45例未治疗的初诊患者为GDI组,26例治疗缓解患者为GDⅡ组)、3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及36例正常者(对照组)检测了血清中rrNF—α、IL-4的表达水平和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水平。TNF—α、IL-4测定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血清总T3(TT3)、总T4(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TNF—α、IL-4显著增高(P〈0.05,P〈0.01)。GDI组的IL-4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TNF-α/IL-4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GDII组的IL-4显著低于GDI组(P〈0.01)。HT组的TNF—α较GD组显著增高(P〈0.01);IL-4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P〈0.05,P〈0.01);TNF-α/IL-4比值显著高于GD组(P〈0.01)和对照组(P〈0.05)。各组中TNF—α和TNF-α/IL-4比值与TgAb、TmAb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TNF—α、IL-4共同参与AITD的发生。GD非突眼患者以IL-4升高为主,提示Th2所介导的体液免疫占优势;HT患者以TNF—α升高为主,提示Th1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占优势。  相似文献   

7.
王玉秋 《中原医刊》2011,(22):27-2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血管紧张素U(AⅡ)、血红蛋白(Hb)、白细胞介素(IL)-10及IL-4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TNF-α、AⅡ、Hb、IL-10、IL-4的水平,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Hb水平逐渐降低,IL-10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程度加重高而降低,血清TNF-αA11水平呈进行性升高(P〈0.05)。血清IL-4水平在各心功能分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Hb水平、血清IL-10浓度与血清TNF-α、AⅡ的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上述指标变化与心功能分级及炎症因子密切相关。积极纠正贫血,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上述指标变化,改善其心脏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40例健康组、40例慢性肝炎组、40例肝硬化组,且肝硬化组按Child—pu出分级分为A、B、C级,用放免法检测血清中IL-1、IL-6、TNF-α、透明脂酸(HA)、层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前胶原(C-Ⅳ)的含量。结果:慢性肝炎组血清IL-1、IL-6、TNF-α、HA、LN、PC-Ⅲ、C-Ⅳ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高于慢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各组比较,B级高于A级(P〈0.05),C级高于A级(P〈0.01),C级高于B级(P〈0.05);IL-1、IL-6、TNF-α与HA、LN、PC—Ⅲ、C-Ⅳ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IL-1、IL-6、TNF-α是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之一,可判断肝病发展的程度,可作为临床动态观察慢性肝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也为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清TNF-α、IL-1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及心脏彩超指标和血清TNF-α、IL-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6个月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内径缩短率(FS)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血清TNF-α、IL-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1水平,疗效优于单加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Ⅲ型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AP/CPPS)]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50例临床诊断为Ⅲ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及TNF-α水平。结果: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EPS中ⅢA型组TNF-α水平与ⅢB型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B型组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A型组IL-8水平与ⅢB型组、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UB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所有患者EPS中TNF-α【水平与WBC计数无明显相关性(r=-0.167。P〉O.05),IL-8水平与WBC计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呈正相关(r=0.836,P〈0.01)。结论:检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及TNF-α水平可能有助于Ⅲ型前列腺炎的分型诊断,并口『作为了解病情和评价治疗效果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IL-18(白细胞介素-18)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30mg长春西汀.9天为一疗程.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后TNF-α、MCP-1、IL-18水平均较前下降,且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①长春西汀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②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在降低炎症因子TNF-α、MCP-1、IL-18水平及改变血液流变学的特点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16例,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三组,SAP组39例、UAP组109例、AMI组68例,另选4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TNF-α及IL-8等,同时检测并比较各组PCI术前、术后TNF-α和IL-8表达水平,并分析TNF-α和IL-8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三组冠心病中TNF-α和IL-8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而冠心病三组间TNF-α和IL-8水平比较,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1),UAP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三组冠心病中PCI术后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PCI术前(P〈0.01),且PCI术前、术后IL-8和TNF-α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冠心病患者TNF-α和IL-8水平明显增高,接受PCI术后其增高更明显,且两者之间有密切相关,TNF-α和IL-8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炎性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探讨促炎因子TNF-α、IL-6和抑炎因子IL-10的临床意义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22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CBP联合肺泡灌洗,用放免法检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组和无感染患者组(对照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液(BALF)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并检测血气分析。结果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血清及BALF中的TNF-α、IL-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BALF中的TNF-α、IL-6明显高于血清中水平(P〈0.05);血清及BALF中治疗前TNF-α、IL-6明显高于治疗后24 h(P〈0.01);治疗前BALF和血清中的IL-10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 BALF和血清中的IL-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BALF中IL-10明显高于血清(P〈0.01);治疗后24 h 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CBP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机械通气,可降低炎性介质对肺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早日脱离机械通气,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放射性碘(^131 I)治疗Graves病过程中的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初诊甲亢患者(初诊组,n=61)以及甲亢患者131I治愈后(治愈组,n=65)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sIL-2R、IL-5、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68)比较;分析各种细胞因子水平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初诊组及治愈组患者血清IL-1β、sIL-2R、IL-5、IL-6及TNF-α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P〈0.01);治愈组的血清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及TNF-α与初诊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而TNF-α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与FT4,sIL-2R与TRAb,以及TNF-α与TRAb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以及TNF-α水平与甲状腺的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判甲亢患者131 I治疗效果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对50例PIH患者(观察组)治疗前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进行测定,另选择3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s-CRP、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血浆IL_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hs-CRP、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PIH患者体内存在血浆炎症因子平衡失调。通过调节血浆炎症因子的水平,可为PIH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四逆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免疫法造模,采用Q-PCR技术检测实验大鼠结肠组织IL-1β、TNF-α、IL-4和IL-10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IL-1β(7.84±1.18)、TNF-α(2.45±0.19)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IL-4(0.34±0.09)、IL-10(0.59±0.08)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组、柴芍枳组和柴芍组IL-1β、TNF-α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IL-4、IL-10 mRNA表达则显著升高,P〈0.01;与四逆散组比较,柴芍枳组TNF-α(1.37±0.12)mRNA表达明显高于四逆散组(1.08±0.03)(P〈0.05),柴芍组(0.79±0.03)明显低于四逆散组(P〈0.05),柴芍枳组(1.09±0.05)(P〈0.05)和柴芍组(1.33±0.15)(P〈0.01)IL-4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结论:四逆散干预实验性UC的作用机理可能为抑制促炎因子IL-1β的移行和TNF-α的分泌,促进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分泌,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方中君臣配伍作用尤为突出,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及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初发未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病例组,体检中心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分别用CB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Th1细胞因子ATh2细胞因子,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NK细胞表面NKG2D含量。分析上述指标的不同表达水平在肺癌患者中的意义。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外周血中IL-2、IFN—γ、IL-10、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4、IL—6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KG2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III-IV期肺癌患者IL-2、IFN—YANKG2D的表达明显低于I-II期患者,IL-4的表达则相反;(3)在不同病理分型中,鳞癌、腺癌及小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IFN—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95,P〈0.024),其余指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TNF—α在男性患者中表达高于女性患者(t=2,087,P=0.04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所检测指标在吸烟与否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在对照组中,IL-2与IL-4、IL-10、TNF-α呈正相关;在病例组中,IL-2与IL-4、IFN—γ、TNF-α呈正相关,IL-4与IL-6、IL—10、IFN—γ、TNF-α呈正相关,IL-6与IL—10正相关,IFN—γ与IFN-α呈正相关,上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肺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ANKG2D在外周血中低表达,Th2型细胞因子高表达,且与肺癌的分期有关;(2)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ANKGaD的下调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失调,是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3)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可为临床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者(治疗组)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2mL/次,2次,d,连用1周,另选择同期入选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周后,患者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肺功能指标FVC、FEV1和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针刀干预L3横突综合征兔对IL-1β、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前后对兔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兔24只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阻滞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于15d、21d时进行针刀和阻滞治疗干预,检测各项指标。结果:15d时,针刀治疗组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与阻滞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1d时,针刀治疗组和阻滞对照组结果与15d时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干预能有效地抑制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改善腰部损伤软组织的局部微循环,恢复腰椎软组织周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