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灸治疗胞宫相关疾病取穴规律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索42部针灸古代文献及1979-2007年CNKI期刊数据库的294篇针灸治疗胞宫相关疾病的现代文献,统计归纳出针灸治疗胞宫相关疾病的取穴规律,以期利于临床的规范用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现存范新孚发表的相关学术论著进行分析,整理出范老对常见眼病的认识规律及治疗经验,为范氏眼科流派经验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明胶软胶囊囊皮配方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0软件挖掘明胶软胶囊囊皮配方的组合规律。方法软胶囊囊皮配方来源于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及相关专利文献,筛选出与明胶软胶囊皮配方相关的文献41篇,整理其中出现的囊皮配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囊皮配方组合规律进行挖掘。结果筛选出明胶软胶囊囊皮配方的核心组合为甘油-明胶-水,外围组合包括山梨醇、柠檬黄、二氧化钛、氧化铁、PEG400、羟苯乙酯等。结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可以进行明胶软胶囊囊皮配方规律的挖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含三七的保健食品的组方规律并对其潜在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检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药智网含三七的保健食品,采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基本信息及组方规律。通过检索TCMSP等数据库、整理相关文献获得三七相关化学成分及潜在靶点;根据保健功能频次分析结果,从GeneCards等数据库中筛选相关的潜在靶点信息;借助R语言相关软件包、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等筛选出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随后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根据度(degree)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核心靶点和关键成分的作用亲和力。结果 共收集含三七保健食品345个,保健功能频次出现最多的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获得三七相关化学成分684个,其中有效成分339个及靶基因2 078个,获得免疫力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症候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及相关资料的整合分析,筛选出与VD相应的119项症状及应脉象,制定出统一的VD证候学科研观察表,在全国五个中心进行了367例VD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研究.结果初步总结出VD早期轻中度VD的基础症状、核心症状、周边症状,提出了7个基本证实,归纳总结出DV证候学动态变化特点和相应的演变规律及三期特点及发展趋势.结论肾毒,瘀内阻是VD发展基础;痰浊壅滞,化热生风,为VD病情波动的重要原因;浊邪壅积,酿生浊毒为VD下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N)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结构、功能或临床指标异常的疾病。中医在治疗DN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DN进展及缓解相关并发症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此文将对DN的中医药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包括DN的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并深入探讨其相关证治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DN及相关科研工作提供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乳痈方剂的药物配伍相关规律,更好地继承古人用药经验,指导当代临床用药.方法 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乳痈病的方剂及其药物,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对治疗乳痈的方剂从单味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结合临床辨证处方角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组方用药规律。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中医药方剂治疗肝癌的相关文献,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肝癌的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分析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99个治疗肝癌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以及药物间的关联结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以用于方剂组方规律的分析,为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晶 《四川中医》2011,(9):54-55
查阅《中华医典》医案类书籍,筛选出1328例古代情志相关医案,将脉象相关信息构建数据库,对一般情况、情志、六部脉象、情志相关六部脉象进行了频数分析,以探讨情志相关医案的脉象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相关古籍中针灸治疗胁痛的内容进行总结,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的角度,探析古代医家针灸治疗胁痛的思路,归纳总结出胁痛的治疗原则、取穴规律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匈牙利中医针灸组织、教育机构、针灸诊所、立法及著名人物的研究,和对中医前辈、同仁的查询求证,发掘相关历史线索、梳理历史资料,较为客观地呈现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并初步总结出发展的规律。填补匈牙利中医针灸发展研究的空白,为欧盟及世界各国的中医针灸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规律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沈舒文  张越华 《陕西中医》1993,14(8):353-354
作者主要从老年性痴呆的基本发病规律、基本调治思路和随证应变的调治特点三方面浅析了“形神相关”理论对本病的指导意义,把出治肾、治肝、治心、治脑之常法与变法及用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证候分型及临床演变规律。方法:通过历代文献复习及相关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筛选出CVA临床可常见到的62项症状及舌脉象,制定出统一的证候学科研观察表,对265例CVA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与研究。结果:初步总结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核心症状及周边症状的基本特征性表现,并提出了以风邪犯肺为核心证型,其余5个基本证型(寒邪侵肺、热邪蕴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肺气亏虚)可互为兼夹的证候学动态变化特点及相应的演变规律。结论:风邪犯肺,肺失宣肃是咳嗽变异性哮喘致病的关键所在,疏风治疗必须贯穿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针刺特定穴治疗哮喘的临床选配穴规律。方法将近10年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筛选出临床常用特定穴位配伍。结果国内外数据库检索出相关文献共62篇,根据排除标准排除42篇,剩余有效文献为20篇。其中交会穴及背俞穴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五腧穴。结论针刺特定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使用频次远高于非特定穴,本研究得到的穴位配伍规律,可为临床治疗哮喘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样本随机取样法,分析集安市仙鹤草生物量与植株各构件重量的相关性,挖取单个植株进行调查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盛花期,仙鹤草生物量与根、茎干重之间的相关程度为线性函数,表现出同速增长规律.与叶片的干重之间的相关程度为指数函数,遵循着异速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与总结近5年间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用药及组方规律,为今后黄褐斑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检索2015—2019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相关文献,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进行数据挖掘构建数据库,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出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处方特点及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129篇文献,其中方剂共有204条;共有179味中药,其中频次最高为当归。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为主;归经多见于肝经。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出新方12个。结论:目前黄褐斑发病主要以肝郁、气滞、血瘀为主要病因,治疗应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扶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相关中英文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取穴、针法规律。方法:广泛收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Pub 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灸治疗SPAS临床随机对照文献,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整理,并进一步总结出治疗、取穴及针法规律。结果:共筛选出178个处方,共包含148个腧穴。并进一步总结出腧穴运用频次、腧穴-经络频次、特定穴频次、腧穴配伍关联规则、经络配伍关联规则。结论:针灸治疗SPAS的治则规律多以标本兼顾,注重"通"、"养"为主;取穴规律多以重取阳明、少阳两经腧穴,辅以膀胱经及脾经,具体腧穴当多以特定穴为主,尤其以五腧穴、原穴、下合穴为主,以调理脏腑为先;针法规律多以重取阳经腧穴,平衡跷脉。但需今后纳入高质量临床证据以完善数据挖掘结果。  相似文献   

18.
全息诊疗法治疗脑梗塞后头痛58例山东医科大学附院(250012)唐占府,马玉梅关键词脑梗塞,头痛,全息诊疗法全息医学是80年代由李莱田教授提出的,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生物全息相关规律、精神全息相关规律、物质-精神全息相关规律及时间全息相关规律为理...  相似文献   

19.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营分证为温热病邪内陷、劫灼营阴及心神被扰而表现出的证候,基本病机为营热阴伤,扰神窜络,是温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深重的层次。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营分证和血分证的用药规律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探讨黄芪临床用量及常用配伍中药和相关症状的规律.方法 收集文献及临床中关于黄芪使用的医案755例,通过对数据进行建库、筛选、去噪、转化等整理后,采用数据统计和数据挖掘的方法,计算出临床中黄芪使用剂量的范围,及黄芪临床使用中的配伍中药和相关症状.结果 黄芪的临床实际用量相比药典中规定的药量要偏大,并且发现黄芪大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