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柏艳  孙抒  金华  杨万山  刘树森 《山东医药》2008,48(19):118-120
应用MTT法检测虎杖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抑制增殖作用的影响,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AO/EB荧光显微镜的方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果 显示,虎杖提取物在体外对A549人肺癌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发现,虎杖提取物作用后出现凋亡细胞.认为虎杖提取物在体外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有显著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提取液(CSE)对糖尿病(DM)小鼠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四氧嘧啶(Alloxian)建立DM小鼠模型,将DM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CSE保护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及维生素E保护组。利用极谱法在线粒体水平测定以琥珀酸(S)为底物的呼吸控制:态3呼吸速率(R3)、态4呼吸速率(R4)、呼吸控制比(RCR)和磷/氧比(P/O);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O2的生成量;通过荧光素-荧光素酶的方法测定H+-ATP酶合成活力;比色法测定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模型组小鼠线粒体呼吸链RCR、P/O、ATP合酶活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01),态4、O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CSE保护组呼吸链RCR、P/O、ATP合酶活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DM组,态4、O2含量显著低于DM组(P0.01),保护作用优于维生素E组。结论 CSE对DM肝线粒体的氧化应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线粒体呼吸链角度分析中药冬虫夏草提取液对糖尿病引起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1998-03/2000-07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膜与膜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雄性昆明小白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虫草组、维生素E组和糖尿病组小鼠用四氧嘧啶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口服虫草提取液(1mL/只)和皮下注射维生素E溶液(4mg/kg),糖尿病组不用任何保护作用药物。利用比色法从线粒体水平测定抗氧化酶活性,用铁氰化钾脉冲法测定线粒体呼吸活链Ⅱ Ⅲ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偶联状况(H /2e)。结果:32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小鼠谷胱甘肽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比值:糖尿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虫草组、维生素E组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01)。②丙二醛含量:糖尿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虫草组、维生素E组低于糖尿病组(P<0.001)。③糖尿病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 Ⅲ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总比值、净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降低了24.76%,32.31%(P<0.001)。虫草组、维生素E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 Ⅲ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总比值、净比值显著回升,高于糖尿病组(P<0.001)。结论:线粒体呼吸过程产生的自由基在糖尿病的肝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与电子漏增加、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脱偶联有关;同时也证明了虫草提取液能有效的拮抗由糖尿病引起的肝线粒体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与蝶腭动脉结扎术有关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鼻出血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常见疾病,常经各种保守治疗仍反复出血不止,以致不得不行动脉结扎止血,常用的有颈外动脉结扎术和筛动脉结扎术。遇顽固性鼻后部出血行蝶腭动脉结扎有良好止血效果。蝶腭动脉结扎术首先由Seifert[1]于1928年报道,以后未推广...  相似文献   
5.
叠氨钠对培养神经细胞微管结构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Ⅳ(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抑制剂叠氮钠(NaN3)对神经细胞微管结构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探讨线粒体缺陷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将叠氮钠与传代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共同孵育,用微测量法测定线粒体复合体Ⅳ活性,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激共聚集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观察细胞微管结构。叠氮钠16 ̄64mmol/L与培养的神经细胞共孵育1h,剂量依赖性导致细胞线粒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非循环无作功Langendorff灌流装置灌注大鼠心脏作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病理模型,应用动力学方法测定了此时己糖激酶活性的变化。实验分为:对照组、缺血组(10分、20分、40分);再灌注组,各缺血组均再灌  相似文献   
7.
急性运动中骨骼肌线粒体活性氧生成与解偶联的反馈调节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线粒体呼吸链电子漏是运动性内源活性氧(ROS)生成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的研究表明,线粒体呼吸链“温和解偶联”机制也参与了线粒体内的抗氧化防御过程。本研究拟证实运动是否也不同程度地诱导和/或启动了线粒体呼吸链“温和解偶联”生物抗氧化机制,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调节作用和生理意义。方法:以SD大鼠三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为实验模型,分别选取安静态、运动45、90、120和150min为实验观察点(timecourse),测定骨骼肌线粒体ROS生成、线粒体态4呼吸速率、骨骼肌解偶联蛋白3(UCP-3)mRNA和线粒体UCP-3蛋白表达。结果:运动过程中ROS生成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运动至45、90、120min时均较安静时显著升高(分别为P<0.05、P<0.001和P<0.001),于120min达到峰值,随后(150min时)显著下降(与120min组相比,P<0.001);态4呼吸速率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并行性变化趋势,其中运动90、120min较安静时显著增加(分别为P<0.01和P<0.001),并于120min达到峰值,随后(150min时)显著降低(与120min组相比,P<0.001);UCP-3mRNA在运动至90、120、150min时均较安静时显著升高(分别为P<0.001、P<0.01和P<0.01),其蛋白表达水平则相对滞后1个时间段,先后在运动至120、150min时较安静时显著增加(均为P<0.001)。结论:线粒体态4呼吸速率、ROS生成和UCP-3表达随运动时间的变化表明,ROS可能贡献于运动中骨骼肌线粒体UCP-3的激活和/或诱导表达;运动中UCP-3表达增加的意义在于抑制ROS生成,并且由ROS→UCP-3→质子漏→ROS形成一个复杂而精确的激活、诱导表达与抗氧化的反馈调节环路,使线粒体能够尽早预防运动可能引发的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维持线粒体及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次耐力性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线粒体ROS生成与UCP3表达与线粒体生物力能学改变的关系,及其在线粒体能量转换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3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实验模型,分别以安静态、运动45min、90min、120min和150min时为实验观察点(time course),测定骨骼肌线粒体ROS生成,膜电位水平,态4呼吸速率,ATP合成速率,线粒体解偶联蛋白3(UCP-3)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运动过程中ROS生成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运动120min时达峰值,其中运动45min、90min、120min和150min时ROS生成均较安静时显著升高(P<0·05,P<0·001,P<0·001和P<0·01),运动150min时ROS生成较120min时显著下降(P<0·001)。态4呼吸速率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并行性变化趋势,其中运动90和120min时较安静时显著增加(P<0·01和P<0·001),并于120min时达到峰值,150min时较120min时显著降低(P<0·001)。各实验观察点大鼠线粒体膜电位无显著差异(P>0·05)。ATP合成速率于运动45min时增加随后减小,150min时较45min时显著减小。UCP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总体呈升高趋势,其中UCP3mRNA表达在运动至90min、120min及150min时均较安静时显著升高(P<0·001,P<0·01和P<0·01),其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相对滞后一个时间段,在运动至120min及150min时较安静时显著升高(均P<0·001)。结论:一次性耐力运动初期ROS大量产生这一过程使线粒体膜维持适宜的跨膜电位,线粒体ATP合成速率降低是ROS线粒体能量转换过程调节线粒体功能的初始环节。随着ROS大量生成,其可能通过“ROS-质子漏”和“ROS-UCP3-质子漏”两条途径在运动中线粒体能量转换的精确调控中起“分子开关”作用,并作为始动因素参与了呼吸链电子传递与能量转换的能量分配的反馈调节,调控ATP生成。  相似文献   
9.
咽部节细胞神经瘤一例刘树森,周存余,徐晔节细胞神经瘤亦称神经节瘤,起源于神经峪的交感系统,发生于咽部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55岁。左咽部牵拉感伴咽干18年,声音嘶哑17年,于1985年1月23日入院。患者18年前无诱因出现左咽部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运动、外源性补充辅酶Q (coenzymeQ ,CoQ)以及运动合并补充CoQ作为干预手段 ,观察线粒体CoQ结合含量、质子跨膜势能与活性氧产生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一步探讨运动性内源活性氧生成和代谢的线粒体膜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 :(1)安静对照组 (R ,n =6 ) ;(2 )运动中对照组 (Em ,n =6 ) ;(3)力竭对照组 (Ei,n =6 ) ;(4 )安静补药组 (QR ,n=6 ) ;(5 )运动中补药组 (Qm ,n =6 ) ;(6 )力竭补药组 (Qi ,n =6 )。采用三级递增负荷力竭运动模型 ,测定心肌线粒体CoQ9及CoQ10 结合含量、ROS产生速率以及线粒体膜质子泵出与电子传递比值(H+/ 2e)。结果 :(1)Em和Qm组心肌线粒体ROS产生、H+/ 2e和CoQ结合含量分别比R和QR组显著增高 ,并且 ,Qm组三项指标显著高于Em组。 (2 )相关分析表明 ,CoQ结合含量分别与H+/ 2e和ROS产生速率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以外源性补充CoQ10 和 /或运动应激作为干预手段时 ,心肌线粒体CoQ含量升高导致建立高质子跨膜势能 ,并进而增加活性氧生成 ,进一步支持“活性氧循环”与Q循环和质子循环并存和共同运转可能是运动性内源活性氧生成及代谢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