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研究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典型的具有三高因素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组(实验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NO、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NOS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ON、SOD明显升高(P0.05),MDA明显下降(P0.05),而NOS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NO、NOS、SOD和MDA的水平,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对具有三高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104 例典型的具有三高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以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为试验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O、SOD 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1),MDA 含量显著降低(P 〈0.01),tNOS 含量明显升高(P 〈0.05),iNOS 含量降低(P 〈0.05);试验组治疗后NO、SOD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MDA 明显下降(P 〈0.05),而tNOS 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 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能明显改变患者血清NO、tNOS、iNOS、SOD 和MDA 的含量,有助于对具有三高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具有三高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具有三高表现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例给予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NO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1),tNOS含量明显升高(P0.05),iNOS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NOS和iNOS含量2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具有三高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明显改变血清NO、tNOS和iNOS的含量,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对脑梗死患者脑细胞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脑细胞代谢变化、神经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O、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细胞代谢水平,提升神经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44/48)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34/48)(P0.05)。结论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祛痰活络汤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祛痰活络汤治疗,治疗4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A水平均下降,NO、SOD、NOS水平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活络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提高神经功能,改善细胞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络方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益气活络方联合西医治疗,分析自拟益气活络方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为(75.59±2.58)分,对照组为(63.19±2.31)分,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为(5.19±2.31)分,对照组为(10.59±2.58)分,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益气活络方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效果显著,可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化痰通络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1月于我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中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为(10.32±2.12)分,低于对照组的(16.94±2.83)分,Barthel指数为(78.36±9.25)分,高于对照组的(63.59±9.47)分(P均0.05)。结论化痰通络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络汤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榆林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36例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自拟益气活络汤内服,2组均连续用药4周。对比2组治疗的有效率,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及血清因子一氧化氮(N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77.9%(χ2=5.862,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4.62±1.23)分与对照组(8.77±2.04)分相比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F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而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NO水平显著升高,MMP-9、Hs-CRP水平则显著下降,其水平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络汤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肯定,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以增加脑血液灌注及调控NO、MMP-9、Hs-CRP等因子水平以保护神经元有一定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活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活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活络胶囊,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周及4周时,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大活络胶囊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预防性给予血塞通(三七总皂苷)和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 方法: SD雄性大鼠130只,分两部分进行实验,第一部分为低剂量(25 mg·kg-1)比较,设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塞通组、金纳多组;第二部分为高剂量(50 mg·kg-1)比较,也分别设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塞通组、金纳多组.通过研究脑梗死体积、行为学评分、死亡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ransferase)、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C-反应蛋白(CRP)、黄嘌呤氧化酶(XOD)进行评价. 结果: 血塞通低剂量对4,24 h行为学评分,死亡率,SOD,NO,NOS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P<0.05)、体重下降(P<0.05)、MDA含量(P<0.01);高剂量时,对4 h行为学评分,死亡率,SOD,MDA,NO,NOS,XOD,CRP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降低24 h行为学评分(P<0.05)、脑梗死体积(P<0.05),GSH(P<0.01)含量.金纳多低剂量时,对4,24 h行为学评分、死亡率、MDA,SOD,GSH,NOS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P<0.01),NO含量(P<0.05);高剂量时,对 MDA,SOD,GSH,NO,CRP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P<0.05),4,24 h行为学评分(P<0.05),NOS(P<0.01),XOD活性(P<0.01). 结论: 高剂量的血塞通和金纳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治疗效果比低剂量可能更有效,相同剂量时,血塞通与金纳多疗效并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肾强肝活血法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tamate,Glu)、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大鼠模型,以尼莫地平为对照,用补肾强肝活血法经验方“回春偏瘫方”治疗14天后观察其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Glu、SOD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出现明显Glu和MDA含量升高(P〈0.05),SOD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回春偏瘫方中、高剂量组脑组织Glu有不同程度的下降,SOD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但从MDA水平看,西药组和回春偏瘫方中、高剂量组有明显下降(P〈0.05),但回春偏瘫方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补肾强肝活血法可通过降低Glu和MDA水平,提高SOD含量,减轻兴奋性谷氨酸所致细胞毒性和自由基损伤作用,可有效减轻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心温胆汤治疗对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疗效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地西泮和托吡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清心温胆汤治疗2个月,2组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2组疗效、Fugl-Meyer评分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氧化应激水平,并分析观察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其疗效的关系。统计比较2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升高(P0.05),且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个月和1年的血清SOD和GSH-Px水平升高而同期血清MDA水平则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和1年的血清SOD和GSH-Px水平升高而同期血清MDA水平则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变较优(P0.05)。与治疗无效患者比较,其治疗有效患者治疗2个月和1年的血清SOD和GSH-Px水平升高而同期血清MDA水平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SOD、MDA、GSH-Px水平均与其治疗有效率密切相关(r=0.822,-0.805,0.874,P0.05)。且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清心温胆汤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溶血磷脂酸(LPA)及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解放军281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功能评分及血清SOD、MDA、LPA、ET-1的含量。结果:观察组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7 d时,2组的中风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MDA、LPA、ET-1含量均明显降低,血清SOD含量均明显升高(P 0. 05)且观察组的中风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及血清MDA、LPA、ET-1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SO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能够改进疗效、改善症状并减轻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ACI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联合丁苯酞治疗。统计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变化情况;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r I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MRS评分与MDA、ox-LDL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NIHSS、MRS评分与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和SOD、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丁苯酞治疗可有效改善ACI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轻氧化刺激反应,减轻脑缺血损伤,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且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黄连解毒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JD)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立普妥组(0.2 mg·kg-1),HJD低、高剂量组(6,12 g·kg-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连续ig 8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JD各组能明显降低实验大鼠血清TC,TG,LDL-C,MDA含量,显著提高HDL-C含量和SOD,GSH-Px活性,并能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结论:HJD能有效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肝组织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大鼠INF-γ与IL-13的影响,揭示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AR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采用随机区组法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扑尔敏治疗组、麻黄细辛附子汤低剂量组、麻黄细辛附子汤高剂量组,每组8只,造模分为2个阶段,即基础致敏与鼻内激发。基础致敏:实验组使用5%OVA混悬液致敏,腹腔注射,日1次,共7次;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5%OVA混悬液,方法和步骤同实验组。鼻内激发:实验组从第15天起,以5%卵清蛋白(ovalbumin,OVA)混悬液100μL双侧滴鼻,每侧50μL,日1次,共7次;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5%OVA混悬液,方法和步骤同实验组。麻黄细辛附子汤低剂量组:使用麻黄细辛附子汤2 m L·次~(-1)(每毫升含生药0.2 g),1日2次灌胃,共21 d。麻黄细辛附子汤高剂量组:以麻黄细辛附子汤2 m L·次~(-1)(每毫升含生药0.4 g),一日2次灌胃,共21 d。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2 m L·次~(-1),日2次灌胃,共21 d。扑尔敏治疗组:0.01%扑尔敏溶液2 m L·次~(-1),日2次灌胃,共21 d。检测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后血浆INF-γ与IL-13的含量。结果:模型组INF-γ含量(17.4±2.7)μg·L-1显著降低,IL-13(50.3±2.6)μg·L-1显著升高,治疗后麻黄细辛附子汤低剂量组和麻黄细辛附子汤高剂量组INF-γ含量(22.6±3.0;20.4±2.5)μg·L-1含量升高,IL-13(35.0±3.0;34.2±3.3)μg·L-1含量降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组、扑尔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R大鼠INF-γ含量较低,而IL-13含量较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可以调节免疫失衡功能,通过使INF-γ含量升高,使IL-13含量降低纠正体内Thl和Th2表达失衡而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18.
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大鼠脑缺血45分钟再灌注3天后血清及脑组织MDA、SOD、NO及NOS的变化及补阳还五汤的保护作用。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清及脑组织MDA和NO含量显升高;脑组织SOD活性显降低;NOS活力显升高,补阳还五汤能有效的防止这些变化。表明补阳还五汤可通过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及降低NO含量及NOS活力而发挥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异黄酮类化合物羟乙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的影响,为羟乙葛根素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实验资料。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缺血再灌注组;尼莫地平0.4 mg·kg-1·d-1组;羟乙葛根素30,60,120mg·kg-1·d-1组。以大脑中动脉栓线阻断法(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组织中的NO水平,以化学比色法测定总NOS活性,并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观察羟乙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水平和NOS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大鼠脑缺血1 h,再灌注48h后,脑组织中NO水平显著升高,总NOS和iNOS活性显著增加。羟乙葛根素30,60, 120 mg·kg-1·d-1均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含量和总NOS,iNOS活力。结论羟乙葛根素可能通过降低 NO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毒性作用而发挥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