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针灸干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肾阳虚型反复移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肾阳虚型RIF、拟再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激素替代方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月经第2天行温针灸治疗,针刺取关元、归来、气海、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地机、太冲,其中关元、足三里予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子宫内膜厚度、内膜血流及内膜形态分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治疗前后肾阳虚症状体征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形态及血流分型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日治疗组子宫内膜血流指数PI、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肾阳虚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和常规激素替代方案可能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内膜血流参数,改善肾阳虚症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行IVF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IVF-ET周期中因不明原因子宫内膜生长不良而受孕失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从月经第5 d起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干预,至下次月经来潮为1疗程,2个疗程后,第三个月经周期自月经第五天开始每日一次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直至排卵日,排卵后给与黄体酮100 mg/d黄体支持,排卵后三天行胚胎移植术;对照组于复苏周期当月月经第5天起每日口服戊酸雌二醇2 mg,口服12 d后加用黄体酮100 mg/d进行黄体支持,两组移植术后都加用HCG2000U,im,qod,连用3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复苏周期移植前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类型、子宫粘膜下血流参数、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移植前厚度及内膜类型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子宫内膜下血流参数中,观察组阻力指数(RI)及波动指数(P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滋肾填精方对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肾阴虚型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滋肾填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卵泡发育成熟时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以及妊娠率。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PI、R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PI、R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PI、R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3例出现乳房胀痛,2例出现阴道少量出血,5例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针刺配合滋肾填精方治疗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可促进子宫内膜增长,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养精种玉汤治疗反复移植失败肾阴虚证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与遗传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反复种植失败(RIF)肾阴虚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长方案进行超促排卵,观察组于移植前1个月的月经周期第5~14天服用养精种玉汤,并于移植当月月经周期第5天继续服用至移植日,对照组不服用中药。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两组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分泌物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获卵数、受精率及胚胎移植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单纯西药组明显改善(P 0. 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型内膜占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PI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I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移植日观察组VEGF,IL-1β及LI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获卵数、受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养精种玉汤可显著缓解RIF肾阴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了RIF患者A型子宫内膜形态,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优化子宫内膜种植条件,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8例,治疗组行中药周期疗法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休息3月,均再行IVF-ET常规方案胚胎移植。观察前后2个周期HCG注射日子宫内膜血流、子宫动脉血流、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HCG注射日子宫内膜血流指数及子宫动脉血流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治疗组为39.3%,对照组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能改善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血流,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相关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评价,并观察中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EMs不孕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于IVF-ET胚胎移植前连续服用中药3个月;对照组20例,不予药物治疗。并以3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于窗口期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布类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EMs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中药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亦无明显变化(均P0.05);EMs不孕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PI)均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Ⅰ型血流分布约23.33%(7/30),对照组Ⅰ型血流分布占25.00%(5/20),正常组为66.67%(20/30),明显高于EMs不孕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RI、P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内膜及内膜下血流Ⅰ型分布提高至60.00%(18/30)。治疗组正常妊娠率约46.67%(14/30),对照组正常妊娠率为30.00%(6/20)。结论 EMs可能影响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中药治疗可提高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IVF-ET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电针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薄型子宫内膜型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月经周期第5 d开始口服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红片;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配合电针治疗。月经周期第10 d开始监测卵泡,待卵泡≥18 mm时,停止治疗,排卵后指导合房(输卵管堵塞者予试管移植),同时给予地屈孕酮片治疗14 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如受孕者停止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子宫内膜厚度、形态类型,并统计疗效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3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PSV升高,RI、PI均降低(P0.05),且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SV、RI、PI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厚(P0.05),治疗后2组组间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型子宫内膜比例升高(P0.05),C型子宫内膜比例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C型子宫内膜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及随访3个月内,治疗组妊娠率36.7%,对照组妊娠率16.7%,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配合电针治疗可有效改善薄型子宫内膜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改善子宫内膜局部血运,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改善内膜形态,提高了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提高了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序贯针灸联合补肾活血方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分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序贯针灸及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形态分型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A型子宫内膜形态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C型子宫内膜形态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PI和R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序贯针灸联合补肾活血方能增加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形态及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滋肾调周法对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70例RI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滋肾调周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各35例。滋肾调周治疗组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温肾养血颗粒,第10天改为培育颗粒,连用15天。空白对照组不用药。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中医证候,检测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子宫螺旋动脉的平均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及进入体外受精(IVF)周期后的临床妊娠率。结果滋肾调周治疗组临床妊娠率虽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调周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分型A型显著增加,C型呈下降趋势,子宫螺旋动脉PI和RI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滋肾调周法可改善RIF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穴位埋线疗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00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补肾活血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与对照组(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治疗)各50例。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性激素[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以及抗缪勒管激素(AMH)、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指数(RI、PI)、中医症状积分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FSH、LH、PI、RI和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2、AMH水平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大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 补肾活血汤联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临床疗效良好,能有效保护卵巢储备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1.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与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观察组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和口服安慰剂治疗,经皮电刺激穴取足三里、梁门、太冲等;对照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分散片、多潘立酮、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和经皮穴位电刺激安慰治疗,经皮穴位电刺激安慰治疗的刺激部位在观察组所选穴位外3~4 cm处,刺激量未达到治疗量.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各症状评分、血浆胃动素(MTL)浓度和生长抑素(SS)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的上腹痛、反酸、嗳气、腹胀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均能升高血浆MTL浓度和降低SS浓度(均P<0.001),且观察组的血浆MT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S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药物治疗更能减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上腹痛、反酸、嗳气、腹胀等症状,并升高患者的血浆MTL浓度,降低SS浓度,从而改善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肾虚痰瘀型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纳入64例拟行IVF-ET治疗的肾虚痰瘀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在进入IVF-ET前采用电针针刺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经周期;对照组患者空白等待1个月经周期后进入IVF-ET治疗。在扳机日检测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参数及内膜形态分型,比较两组患者的获卵数、受精卵数、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评价两组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及临床妊娠率。  结果:研究过程中,观察组2例患者脱落或剔除,对照组1例患者脱落,最终观察组30例、对照组31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扳机日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参数PI、S/D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获卵数、受精卵数、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质胚胎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观察组患者的HC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电针针刺治疗能够改善IVF-ET肾虚痰瘀型患者的子宫内膜血流,提高卵巢反应性,增加优质胚胎数,进而提高患者的HCG阳性率,改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张建伟 《世界中医药》2009,4(5):248-250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二至天癸颗粒对控制性超排卵周期卵泡膜及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6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控制性超排组,n=33)和对照组(控制性超排组,n=33)。借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FI),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卵泡膜及子宫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卵泡膜与子宫内膜血流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组HCG日卵泡膜RI及子宫内膜PI、RI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二至天癸颗粒改善控制性超排卵周期卵子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可能与增加卵泡膜及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瑾  赵虎斌  陈琳  张星星  滑玮 《陕西中医》2022,(8):1106-1109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透药疗法在薄型子宫内膜(TE)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06例TE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加阴道用雌二醇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透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液流变学、转化日性激素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血流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 治疗组PI、RI、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移植周期所占比例、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透药疗法可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内膜容受性和冻融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新方法。方法将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0 d后、治疗3个月后HBN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和治疗3个月后HBN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0 d后和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60.0%和8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贺必梅  杨博 《中国针灸》2008,28(3):219-221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靶控输注(TCI)在全麻中镇痛效应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TCI组(简称复合组)和单纯TCI组(简称TCI组),每组30例。复合组患者先行经皮穴位电刺激麻醉诱导30min,然后行TCI静脉全身麻醉,经皮穴位电刺激持续刺激至手术结束;TCI组单纯行TCI静脉全身麻醉。通过对全麻药血浆靶控浓度的影响,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的镇痛效应。同时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术中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复合组及TCI组患者术中平均所需的丙泊酚量分别为226.67mg及272.22mg,平均所需的芬太尼量分别为0.11mg及0.14mg,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复合组切皮前后心率、血压的波动均较TCI组小,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术中具有一定的麻醉镇痛作用,可相对减少17%丙泊酚用量及14%芬太尼用量;同时,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减轻手术切皮对患者所致的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并可加快患者的苏醒。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20,(2):140-144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合谷、内关穴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经皮电刺激合谷、内关穴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以及两组术后麻醉效果、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全程血压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后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血氧饱和度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部麻醉成功,但对照组Ⅲ级麻醉患者比例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1 h、4 h、12 h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循环干扰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滋阴助阳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PCOS患者,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滋阴助阳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比较2组临床妊娠率及生化妊娠率。结果:治疗后,2组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睾酮(T)及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FSH、LH、T及AM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子宫螺旋动脉PI、R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子宫螺旋动脉PI、R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化妊娠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42.22%;观察组临床妊娠率为55.56%,高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助阳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可有效调节患者的激素水平,增加其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螺旋动脉PI、RI,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