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J管拔除困难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  史明春  刘栾进 《中外医疗》2009,28(36):69-69
目的探讨双J管拔除困难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双J管拔除困难的原因。5例双J管结石形成,1例放置不到位,1例双J管上端被可吸收线误缝合,1例术后遗忘拔管3年致双J管断裂。采用门诊非手术方式,包括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后拔管,局麻输尿管镜拔管,延期拔管等方法处理。结果除1例双J管断裂患者要求转上级医院外,其余均成功拔除双J管。结论双J管拔除困难有多种原因,其中,结石形成多见,找明原因,以针对性处理,门诊非手术治疗多可成功拔管。针对原因进行预防是减少双J管拔除困难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urapidil)对老年患者胸腔镜围手术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26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65~81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乌拉地尔组,每组13例.在双腔气管插管前和拔管前乌拉地尔组经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5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气管拔管前和气管拔管后不同时期的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双腔气管插管和拔管时对照组心血管反应明显增强,乌拉地尔组心血管反应相对稳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拉地尔能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胸腔镜围手术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3.
周容 《中外医疗》2011,30(17):163-163
目的探讨拔除双腔气囊尿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留置双腔气囊尿管的男性患者采用AB2种不同的拔管方法,对其拔管后严密观察有无血尿、尿痛、尿胀、排尿困难等。结果给予护理干预掌握好拔管时机及操作方法可以减少拔管后并发症及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郑欣颖  郝春艳 《吉林医学》2009,30(12):1075-1076
目的:通过对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拔管困难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护理,预防并解决拔管困难问题。方法:选择我科2003年8月~2007年8月400例留置双腔气囊尿管发生拔管困难的4例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注入液体、置管时间、产品材质、护理进行记录。对拔管困难患者采用在尿道口处剪断、导丝进入气囊引出液体、穿刺等方法顺利拔除尿管。结果:拔管困难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注入液体及量、置管时间、产品材质、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症拔除后,无不良反应,结论:在双腔气囊尿管置管前检查测试,置管中正确操作,置管后正确护理是防止拔管困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双腔支气管导管不同拔管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拔管方式对插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患者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0例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的胸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更换单腔气管导管组,B组为瑞芬太尼组,A组患者术毕时将双腔支气管导管更换为单腔气管导管,B组患者手术结束时将双腔支气管导管退至总气管,同时静脉给予瑞芬太尼0.05μg/(kg.min),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改良OAA/S评分,拔管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改良OAA/S评分大于等于3分的病人数无显著性差异,拔管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插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患者拔管时静脉给予0.05μg/(kg.min)的瑞芬太尼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了乌拉地尔(urapidil)对老年胸腔镜围手术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老年胸腔镜手术26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65~81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乌拉地尔组,每组13例。在双腔气管插管前和拔管前乌拉地尔组经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5 mg/kg, 对照组静脉注射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气管拔管前和气管拔管后不同时期的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双腔气管插管和拔管时对照组心血管反应明显增强,乌拉地尔组心血管反应相对稳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乌拉地尔能有效地预防老年胸腔镜围手术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双J管内引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对207例输尿管腔内碎石术中应用双J管内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J管内引流与支撑效果良好.置管后主要并发症为血尿、尿路感染、双J管移位、管周及管腔结石生成、双J管堵塞及拔管后输尿管狭窄.结论 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缩短了住院时间.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一般较轻,正确置管,适时拔管,及时处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全麻拔管期易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尤其使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出现心肌氧供失衡[1].目前临床上多注意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的防治.本研究拟在观察乌拉地尔、艾司洛尔静注对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抑制的效果,以减少拔管期因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而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9.
留置导尿是妇科病人手术时的一项常规护理操作,拔除尿管又是留置尿管护理中的一个内容,而尿管拔除后易发生尿潴留.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比膀胱空虚时拔除尿管能明显减少尿潴留[1~3],但对于何时膀胱能尽快充盈促首次自行排尿成功减少尿潴留的拔管时机报道甚少.自2001年2月至2002年4月,笔者对80例留置尿管病人的拔管时机作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护士在临床护理与治疗过程中,曾遇到一次性双腔或三腔气囊导尿管不能拔除5例,现将处理方法分析如下。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应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3例,应用一次性三腔气囊导尿管2例)。2例男性患者行良性前列腺增生汽化电切术,术后应用一次性三腔气囊导尿管冲洗,压迫止血5 d后,拔管时不能拔除;余3例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术前应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2 d后,拔管时不能拔除(其中男1例,女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J管拔除困难的常见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双J管拔除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双J管结石形成,3例放置不到位或上移,1例双J管上端被可吸收线误缝,1例术后遗忘拔管2年致双J管断裂.12例均经微创治疗方式成功拔除双J管.结论 双J管拔除困难有多种原因,针对原因进行预防是减少双J管拔除困难发生的关键,应联合多种手段,以达微创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硫酸镁预防双腔管拔管后咽喉痛的有效性。方法:择期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下行开胸手术患者48例,年龄42~65岁,ASA I~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硫酸镁组(M组)各24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咽喉喷雾生理盐水2 ml或硫酸镁500 mg(2 ml),30 s后行气管插管。观察双腔导管拔除后0、2、4、24 h咽喉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M组患者导管拔除后各时间点咽喉痛的发生率及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结论:硫酸镁可以有效预防双腔管拔管后咽喉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较长时间(1~3个月)留置的输尿管内双J管拔管时管壁沉积结石成分的分析,为临床预防拔管困难,预防结石形成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年1月~2008年6月该院腔镜中心膀胱镜室或手术室拔除的128例输尿管双J管管壁沉积结石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与原有结石标本化学分析报告,尿常规pH值及白细胞数,置管前、拔管前进行比较.结果 双J管沉积结石中尿酸结石、尿酸铵结石明显高于原尿石标本中相应成分(P<0.01).尿常规pH值无显著改变(P0.05),白细胞计数有显著改变(P<0.01).结论 双J管管壁沉积结石与膀胱内环境、原有结石病史、导管材质、留置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4.
随着胸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对麻醉的要求日益增高.双腔管由于其隔离完善、方便术中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中.但是双腔管管径比一般单腔管要粗,插拔管时对患者的副损伤相对较大,且相对昂贵.临床中,某些患者因为身材特别矮小或经济条件较差,限制了双腔管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套管的拔除方法和拔管困难的对策.方法分析128例气管套管拔管的体会.结果多数均可不经堵管或换管而直接拔除,仅见3例拔管困难.结论气管套管在条件许可时应尽早拔除,昏迷不是绝对禁忌证,通常可直接拔除,对小儿和痰液多者可逐步更换细管,对置管时间太长者宜施行拔管后渐进性封闲法,确实拔管困难者可带管出院或延期堵管和拔除.  相似文献   

16.
气管导管插管全麻病人,需置入喉镜,插入气管导管,术后拔除气管,可引起心血管副反应,表现为血压上升、心率增快,甚至心律失常,影响循环的稳定.我们观察了静注艾司洛尔对插管、拔管时病人心血管反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丁德容 《海南医学》2008,19(1):101-102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对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全麻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术毕达到拔管标准后,对照组静脉注射NS10ml;观察组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4mg/kg,5分钟后拔管.结果 观察组拔管后心血管反应较稳定,对照组BP、HR、RPP明显升高(P<0.01).结论 乌拉地尔对气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双腔气囊尿管由于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固定牢固等优点,现已广泛使用于临床.近年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极少数双腔气囊尿管在拔管过程中出现拔管困难.我院妇产科一病区自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于妇科手术后使用双腔气囊尿管留置尿管5d以上,出现拔管困难患者9例,现将这9例患者拔管困难发生的原因、处理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制取管钩在上尿路结石术后拔除D-J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自制取管钩,为68例女性尿路结石术后患者拔除D-J管.结果:66例门诊拔管成功,其中40例一次拔管成功,26例重复2~3次操作拔管成功,操作时间5~480s,平均30s,2例反复操作未能成功,后改膀胱镜下拔管.结论:自制取管钩拔除D-J管,具有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无需腔镜设备,不增加额外费用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预防双腔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胸科手术行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艾司洛尔组(E组),每组20例。术毕患者完全清醒拔管前,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E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0mg/kg,2min后进行吸痰、拔管。记录用药前、拔管时刻、拔管后1、3、5minHR、SBP、DBP、心肌耗氧量(RPP)。结果E组拔管即刻DBP较用药前高(P〈0.05),C组HR、SBP、DBP、RPP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3min高于用药前(P〈0.01)和E组(P〈0.05),C组HR、RPP拔管后5min较E组高(P〈0.05)。结论艾司洛尔可有效预防双腔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