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弹簧圈介入治疗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适应证及治疗技术要点。方法:所有病例经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插管,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弹簧圈介入治疗。结果:经动脉途径成功栓塞5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经静脉途径成功栓塞2例颈动脉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畸形,1例为岩下窦途径,1例为眼静脉和岩下窦途径。结论: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可以用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是一项极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经静脉人路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其中女性14例,男3例;Banow A型1例,B型1例,C型1例,D型14例.结果经岩下窦人路栓塞海绵窦9例,经眼静脉人路栓塞6例,经两种人路栓塞1例(双侧瘘).12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4例虽海绵窦闭塞,但仍残留少许岩下窦的引流(2例为眼静脉人路者)和翼丛引流(2例).1例面静脉-眼静脉人路,插管过程中面静脉痉挛,手术失败,患者在5 d后自发症状缓解,7 d后动脉造影显示CCF已自愈.结论经静脉入路栓塞颈动脉海绵窦瘘,特别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效果确实,操作风险小.  相似文献   

3.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治疗的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全部治愈.21例一次栓塞成功,2例两次栓塞成功.颈内动脉通畅率为91.3%.随访10月至7年 ,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操作方便、损伤小、安全可靠,可作为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少见类型颈部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外伤性伴有基底动脉瘤的基底动脉-海绵窦瘘、白发性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窭瘘和自发性和外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外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各1例;分别采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电解微弹簧圈(GDC)和法国Balt公司的可脱性球囊技术,对4例CCF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外伤性伴有基底动脉瘤的基底动脉-海绵窦瘘和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有椎动静脉瘘分2次栓塞,自发性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窦瘘、自发性和外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间瘘一次性完成栓塞,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管内栓塞仍是治疗少见类型颈部动脉海绵窦瘘的最好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采用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7例,可脱球囊加微弹簧圈栓塞1例,微弹簧圈加NBCA胶栓塞2例,静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1例。所有病例完全恢复。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首选经动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对部分难治性病例应选择不同途径和材料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经静脉入路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260例颈动脉海绵窦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例为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采用经静脉入路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18例,另24例经动脉入路栓塞。结果18例经静脉入路栓塞组中15例达到完全临床治愈,治愈率为83.3%(15/18),3例部分栓塞,血管造影示瘘口仍显影,但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本组栓塞术后短期并发症有:暂时性眼眶内胀痛、头痛,短暂性眼外肌麻痹。随访3-24个月,均无复发。24例经动脉入路栓塞组中,治愈率为62.5%,其栓塞术后并发症相对较经静脉入路栓塞组多。结论经静脉入路栓塞有明显临床症状的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风险低,且优于经动脉入路栓塞;对部分用球囊或弹簧圈经动脉入路栓塞失败的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可选择静脉入路用弹簧圈栓塞。  相似文献   

7.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方法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共 12例 ,经颈外动脉以微粒栓塞 3例 ;以正丁基氰基丙烯酸异丁酯 (NBCA)栓塞 2例 ;经颈外动脉插入海绵窦以NBCA栓塞1例 ;经岩下窦以机械可脱性弹簧圈 (MDS)栓塞 1例 ;经眼上静脉以MDS栓塞 5例。结果 瘘口完全消失 8例 ;瘘口残留 4例 ,其中 2例瘘口残留患者 3个月后症状好转。结论 根据不同的类型 ,经静脉栓塞和经动脉栓塞均可作为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岩下窦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岩下窦栓塞治疗的C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岩下窦显影14例,未显影岩下窦3例。经颈内静脉的起始段探查显影或未显影岩下窦,进入海绵窦后栓塞CSDAVF。首先微导管送至前端眼静脉开口内,用弹簧圈栓塞眼静脉开口,再通过微导管注射液体栓塞剂Onyx-l8栓塞海绵窦,观察置管的成功率、安全性和栓塞的疗效。术后6月门诊或DSA随访。结果17例中,2例出现短暂的动眼神经麻痹,2月后完全缓解,其他未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1例未经患侧岩下窦引流患者,经对侧岩下窦进入患侧海绵窦内,但未能进入引流动静脉瘘的海绵窦分隔内而失败。其余16例患者均顺利置管,并成功栓塞。所有患者栓塞后即刻造影均未见异常静脉窦早显,瘘口消失,达到了影像学上治愈。置管成功率及治愈率均为94%(16/17)。术后6月对6例患者进行DSA 随访,无1例复发;对其余患者进行门诊随访,临床症状均好转或消失。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CSDAVF是一种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方法,可作为CSDAVF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可脱性球囊经动脉途径栓塞治疗2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结果:21例患者中,瘘口栓塞17例,闭塞颈内动脉4例,均治愈。其中瘘口栓塞后1例并发球囊早泄瘘口复发,经再次球囊栓塞成功。颈内动脉通畅率为80.9%。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效果,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应用经股静脉-岩下窦人路和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人路两种静脉人路对25例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28侧海绵窦进行了栓塞治疗,其中经股静脉-岩下窦人路16侧,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人路12侧。用电解可控弹簧圈(GDC、EDC)、游离弹簧圈和丝线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病变侧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术后3到24个月对10例进行了脑血管造影复查。对其他15例进行了电话随访。结果 20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5例虽将海绵窦闭塞,但仍残留岩下窦的引流(3例)和翼丛引流(2例)。栓塞术后常见症状为头痛伴呕吐。5例残留瘘口的患者中4例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复查,其中2例残留瘘口消失,1例残留岩下窦引流,1例残留翼丛引流。6例瘘口完全闭塞患者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未发现复发,其余14例瘘口完全闭塞患者经电话随访未出现症状。结论 经静脉人路栓塞治疗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安全有效,对于经动脉途径治疗失败的颈动脉海绵窦瘘,经静脉入路栓塞可作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介入性栓塞治疗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的临床疗效。方法  6例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患者 ,采用经皮股动脉径路、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其中 1例伴颈外动脉 -海绵窦瘘患者 ,结合颈外动脉颗粒性栓塞。结果  6例 CCF栓塞均获成功 ,其中 2例栓塞后保持颈内动脉通畅 ,另 4例结合同侧颈内动脉栓闭。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CF的介入治疗创伤小、疗效好 ,是 CCF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21例均采用超选择插管栓塞,其中4例同时静脉入路微弹簧圈海绵窦内栓塞。结果:17例瘘口完全消失;4例栓塞后瘘口有残留,结合颈动脉压迫法治疗后2例瘘口消失。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脉瘘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经眼上静脉途径栓塞治疗自发性海绵窦硬膜动静脉瘘9例导管可直接插入海绵窦(CS)推入栓塞材料,2个月后9例症状全部消失,也不影响测颈内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14.
海绵窦血栓静脉炎,又称海绵窦血栓形成和海绵窦栓塞是海绵窦及其周围静脉的化脉性血栓静脉炎,常伴有败血症和脑膜炎.本文自2002年3月~2007年7月耳鼻喉科住院病案统计1485人,其中9例病人诊断为海绵窦血栓静脉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海绵窦瘘几种治疗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经不同方法治疗2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CCF),就其结果进行了评价,方法:颈总动脉切开肌肉片“放风筝”4例,开颅穿刺海绵窦马尾填塞6例,股动脉穿刺微导管球囊栓塞10例,眼上静脉穿刺弹簧圈栓塞1例。结果:“放风筝”治愈1例,既闭塞瘘口又保持动脉通畅,2例颈动脉闭塞,1例瘘口及海绵窦部分闭塞,开颅穿刺海绵窦马尾填塞4例,CCF消失,颈动脉保持通畅,2例CCF大部分栓塞,6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可脱性球囊介入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价值.方法 30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据术中造影瘘口部位及大小分别选用不同型号的球囊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治愈者27例(90%),24例1次1个球囊栓塞成功,3例两个球囊栓塞成功.单纯瘘口闭塞而保持颈内动脉畅通者23例(76.7%).结论选择性DSA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可脱性球囊介入栓塞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8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术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眼部护理、栓塞前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护理。结果:8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和研究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部分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方法 回顾 2 4例用微弹簧圈或结合其它栓塞材料栓塞治疗的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18例经动脉入路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 ,3例经岩下窦入路 ,另 3例经眼静脉入路。 7例首次用弹簧圈栓塞 ,另 17例弹簧圈结合球囊、NBCA(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等栓塞材料栓塞。结果 栓塞术后血管造影结果示 ,7例较前改善 ,17例达到治愈。临床结果 :2 1例(87.5 % )治愈 ,3例 (12 .5 % )明显改善 ,无恶化者。随访时间为 6 - 2 4个月临床均达治愈 ,无复发。结论 球囊栓塞困难的小瘘口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可选用微弹簧圈栓塞 ,其疗效可靠且安全。对复发或多次治疗后形成的复杂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也可选用弹簧圈或结合其它栓塞材料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可脱性球囊介入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价值。方法 30例颈同动脉-海绵窦瘘患者据术中造影瘘口部位及大小分别选用不同型号的球囊进行栓塞。结果 治愈者27例(90%),24例1次1个球囊栓塞成功,3例两个球囊栓塞成功。单纯瘘口而保持颈内动脉畅通者23例(76.7%)。结论 选择性DSA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可脱性球囊介入栓塞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静脉途径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策略和疗效。方法27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分别经岩下窦、面静脉和眼上静脉等静脉途径介入栓塞治疗。结果23例临床治愈,4例症状明显缓解。术后即刻造影提示22例瘘口完全消失,5例虽将海绵窦致密填塞,但其中2例仍有少量翼丛引流,1例通过海绵间窦向对侧引流,2例存在少量岩上窦后引流,压颈1个月后消失。栓塞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呕吐,3例出现轻度复视,后自行恢复;无1例出现永久性介入相关并发症。临床随访5个月~6年,患者无临床症状复发。结论多静脉途径介入栓塞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