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3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治疗8周前后,采静脉血用酶法测定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结果:氟伐他汀治疗8周后肱动脉FMD(12.3%±1.4%)较治疗前(5.1%±1.2%)及对照组(5.4%±1.9%)均显著改善(P<0.05),而肱动脉NMD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具有改善UA患者血管FMD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 (CHD)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检测通心络胶囊治疗 80例冠心病患者 12周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与对照组 80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12周前后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增加 [(4 .1± 10 .5 ) % :(8.7± 1.0 ) % ] (P <0 .0 1) ,对照组 12周前后无显著意义 [(4 .1± 1.2 ) % :(4 .3± 1.0 ) % ] (P >0 .0 5 )。结论 通心络胶囊具有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血清NO浓度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用高分辩超声技术检测各组对象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测定血清NO浓度,药物干预8周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减退(P<0.01),血清NO浓度降低(P<0.01)。辛伐他汀可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8.12±4.26)%vs(2.64±1.35)%,P<0.01],升高血清NO浓度([68.35±18.34)μmol/Lvs(48.64±15.97)μmol/L,P<0.01],并且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善与血清NO浓度的增加正相关(r=0.827,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减退,血清NO浓度降低。辛伐他汀通过增加血清NO浓度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该作用可能是他汀类调脂药防治冠心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郑峰  姜燕  江蕾  洪海娟  臧秀娟 《安徽医学》2017,38(4):411-414
目的 探讨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对长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 以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诊治的7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血液透析(HD)33例(HD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治疗40例(HP+HD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4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肱动脉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MD)及微炎症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D组、HP+HD组透析前肱动脉FMD均低,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比较,HD组透析后肱动脉FMD下降[(7.10±1.52)% vs (4.75±1.65)%](P<0.05),而HP+HD组则上升[(7.08±1.60)% vs (8.40±1.53)%];HP+HD组透析后肱动脉FMD大于HD组,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肱动脉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多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单纯血液透析加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能有效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及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
陈锋  乔晋  张力 《河北医学》2016,(10):1607-1610
目的::对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病( HTN)临床疗效、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Hcy)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分析。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HTN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50例)。前者予降压药物治疗,后者予降压药物联合叶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浆Hcy 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血浆Hcy水平均有降低,但研究组血压、血浆 Hcy 水平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P<0.05);两组ET-1水平均有所降低,NO、EID、FMD水平均升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P<0.05),但研究组ET-1水平比对照组低,NO、EID、FMD水平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P<0.05)。结论:叶酸治疗老年HTN可显著降低Hcy 水平,使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叶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叶酸加常规治疗组(叶酸5mg口服,2次/d,n=26)和常规治疗组(n=14),服药3月后复查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作用,观察比较服药前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口服叶酸3月后的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FMD)为(12.12±3.12)%,较治疗前的(8.89±4.57)%有显著改善(P<0.001);对照组FMD治疗前后分别为(8.87±2.05)%和(9.06±1.90)%,二者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治疗3月后,叶酸组的FMD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叶酸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探讨叶酸、维生素B12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80例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80例,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80例患者分为干预Ⅰ组和非干预Ⅰ组,每组40例;将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80例患者分为干预Ⅱ组和非干预Ⅱ组,每组4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内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内皮型NO合成酶(eNOS)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干预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干预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FMD及血清NO、eNO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低于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P<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IMT及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且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高于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P<0.01)。干预Ⅰ组治疗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Ⅰ组,NIHSS评分低于非干预Ⅰ组(P<0.01);干预Ⅰ组治疗1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Ⅰ组,NIHSS评分及血清Hcy水平低于非干预Ⅰ组(P<0.01)。干预Ⅱ组治疗2周后、治疗1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Ⅱ组,NIHSS评分及血清Hcy水平低于非干预Ⅱ组(P<0.01)。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患者血清NO水平与血清Hcy水平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0和-0.79,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叶酸、维生素B12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探讨叶酸、维生素B12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80例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80例,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80例患者分为干预Ⅰ组和非干预Ⅰ组,每组40例;将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80例患者分为干预Ⅱ组和非干预Ⅱ组,每组4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内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内皮型NO合成酶(eNOS)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干预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干预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FMD及血清NO、eNO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低于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P<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IMT及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且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高于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P<0.01).干预Ⅰ组治疗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Ⅰ组,NIHSS评分低于非干预Ⅰ组(P<0.01);干预Ⅰ组治疗1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Ⅰ组,NIHSS评分及血清Hcy水平低于非干预Ⅰ组(P<0.01).干预Ⅱ组治疗2周后、治疗1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Ⅱ组,NIHSS评分及血清Hcy水平低于非干预Ⅱ组(P<0.01).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患者血清NO水平与血清Hcy水平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0和-0.79,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叶酸、维生素B12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伴发抑郁障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状态。方法对56例临床症状稳定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障碍评估,根据SDS标准分分为抑郁障碍组(n=20)、非抑郁障碍组(n=36),分别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同时检测血浆NO、ET-1水平,比较两组之间血管内皮功能的差异。结果56例慢性缺血性心衰患者中抑郁障碍发生率35.7%;抑郁障碍组FMD参数即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5.97±0.78)%\]、血浆NO水平\[(48.90±9.82) μmol/L\]低于非抑郁障碍组\[(6.66±0.83)%、(55.13±10.32) μmol/L,均P<0.05\],血浆ET-1水平\[(83.35±13.39) ng/L\]高于非抑郁障碍组\[(74.67±10.95) ng/L,P<0.05\]。结论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障碍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程度较非抑郁障碍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关系。方法纳入10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10例正常人(健康对照组),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NTG),并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PAI-1水平。结果(1)脑梗死组FMD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弱[(9±5)%vs(11±4)%,P<0.01)],而2组N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8)%vs(20±8)%,P>0.05];(2)脑梗死组血浆PAI-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3±10)ng/mlvs(44±8)ng/ml,P<0.01],而血浆t-PA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2±4)ng/mlvs(13±3)ng/ml,P<0.05];(3)脑梗死组血PAI-1与血管内皮功能呈显著负相关(r=-0.65,P<0.01)。结论(1)脑梗死患者血浆PAI-1活性与血管内皮功能呈负相关,PAI-1活性增高导致血浆纤溶活性降低,可能是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引起脑梗死的中间环节;(2)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可改变纤溶活性,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使用两种不同的扩张方法(球囊扩张器或筋膜扩张器)在建立经皮肾镜标准通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e)、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查找纳入对比球囊扩张器和筋膜扩张器在建立经皮肾标准通道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研究(CCT),同时手动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人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总共纳入8项研究,包括788例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使用球囊扩张器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标准通道建立与使用筋膜扩张器相比,标准通道建立所需时间短(WMD=-6.63,95%CI=-7.55~-5.71,P<0.01)、输血率低(OR=0.49,95%CI=0.27~0.91,P=0.02)、平均血红蛋白丢失量少(WMD=-4.04,95%CI=-6.41~-1.68,P=0.0008)、一次性清石率高(RR=1.19,95%CI=1.07~1.31,P=0.0008)、总手术时间缩短(WMD=-8.23,95%CI=-13.66~-2.80,P=0.003),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2,95%CI=0.87~0.43,P=0.50).结论 使用球囊扩张器建立经皮肾标准通道与使用筋膜扩张器相比,通道建立时间和总手术时间更短、输血率降低、平均血红蛋白丢失量更少、一次性清石率更高.但是鉴于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研究较少,未控制混杂因素对结局的影响,故建议临床上谨慎选择,需待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科学规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鼻及经口球囊扩张术治疗环咽肌弛缓症的可行性比较。方法:将60例脑卒中及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经鼻球囊扩张术,试验组给予经口球囊扩张术,两组均同时辅以吞咽电刺激疗法、间接训练法及直接训练法。实施该操作50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心率增加的次数、患者接受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扩张治疗后心率增加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接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球囊扩张术较经鼻球囊扩张术可行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黄锐  伍刚  蒋佶朋 《西部医学》2013,25(3):434-435
目的探讨利用胆胰共通道冲洗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1月治疗的92例胆管扩张综合征患者治疗情况。对照组46例行扩张胆总管、胆囊切除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对胆管狭窄者加做胆管成形术并行胆胰共通道冲洗;所有患者均采用时序分组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痛、黄疸等胆道感染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黄疸元复发,远期疗效较好。结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肝内胆管狭窄进行成形治疗并冲洗胆胰共通道,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提高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53例孕10~15周需行钳刮者手术前16~18小时放置一次性宫颈扩张棒,与250例相同孕期术前给予12或14号导尿管置入宫腔深度2/3的对照组比较,一次性宫颈扩张棒安全、有效、简便,出血量少,能明显减轻受术者痛苦及人流综合症发生,降低手术难度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扩张治疗食管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8例行扩张治疗的食管狭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治愈,2例出现食管气管瘘。结论 扩张治疗食管狭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中发生心室纤颤是极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当,死亡率高达37—60%[文献统计],近十年来在普心手术中遇到四例,经复苏抢救均获成功。今对本文病例的发生原因、复苏方法及预防措施作分析和讨论,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胃镜行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 对1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胃镜直视下应用气囊扩张器行扩张术治疗,术后行胃镜或X线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 18例患者均获一次性扩张成功,扩张显效18例(100.0%),无效0例.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胃镜引导下行气囊扩张术是有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非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内镜下球囊扩张术、胸腔镜Heller手术及开胸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内镜/钡餐检查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的53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组(扩张组)14例,胸腔镜Heller手术治疗组(胸腔镜组)11例,开胸Heller手术治疗组(开胸组)28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症状、食管中下段直径及食管pH值;以首次扩张治疗后6个月~1年为中期疗效、1年以上为远期疗效,计算该疗法的中远期有效率。结果开胸组和胸腔镜组近期疗效均优于扩张组(P均<0.05),三组中期疗效及胸腔镜组远期疗效均达100%,开胸组远期疗效为97.73%,扩张组远期疗效为86.96%。3例复发再次扩张治疗后症状缓减。无食管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球囊扩张术、胸腔镜Heller手术及开胸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均具有良好的中远期疗效。球囊扩张术可经门诊治疗、操作简便、疗效确切、费用低廉、创伤小,是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为最有效的方法,但不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淑萍  王长杰  宋其海 《医学综述》2009,15(9):1425-1426
目的总结食管扩张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在内镜或X线监视下,用探条或气囊/水囊对18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进行扩张治疗。结果18例患者经扩张治疗后症状均获显著改善,能进普食或半流质饮食,近期有效率达100%。结论食管扩张术以其微创、痛苦小、见效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费用低廉,适合各级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20.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②方法 回顾调查36例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病人的临床资料。③结果 36例中发生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61%,其中术后血肿2例,扩张器外露2例,术后感染1例,扩张皮瓣远端坏死1例,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均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④结论 正确细致的手术操作及必要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