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儿科专业住院医师3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人),均按照全国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培养。告知两组学员最终成绩的构成方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结业考核,其结业成绩为最终成绩;实验组实施形成性评价教学活动,最终总成绩构成包括过程考核(35%)、结业考核(50%)、医德医风(5%)、读书报告(5%)、考勤(5%)。通过考核成绩分析及学员自评两种方式评价实施形成性评价教学活动的效果。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表达。结果 实验组学员的过程考核、结业考核成绩与总成绩呈正相关(r=0.953,r=0.966,P=0.00)。在结业考核评定中,实验组的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与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12.03±1.51) vs. (10.83±1.42),(12.03±1.40) vs. (10.83±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自评结果显示,实验组学员临床推理及决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及专业性的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效果。方法 以我院参加2016至2018年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学员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其培训前后的敬业精神、责任感、沟通技巧、文书书写、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与鉴别能力、药物使用、临床技能、计算机运用等行为的评分情况,以及培训前后的理论与技能考试成绩进行搜集、整理和对比;以此分析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的效果。数据比较采用SPSS 22.0进行Z检验及t检验。结果 学员培训前后行为变化评分:敬业精神[(4.775±0.366) vs. (7.475±0.362)]、责任感[(4.800±0.333) vs. (7.850±0.366)]、沟通技巧[(4.575±0.382) vs. (7.550±0.339)]、文书书写[(4.833±0.376) vs. (7.762±0.343)]、病史采集[(4.762±0.314) vs. (7.738±0.316)]、体格检查[(4.434±0.347) vs. (7.565±0.317)]、诊断与鉴别能力[(4.239±0.274) vs. (7.348±0.314)]、药物使用[(4.370±0.261) vs. (8.022±0.246)]、临床技能[(4.370±0.330) vs. (8.217±0.265)]、计算机运用[(4.652±0.260) vs. (8.630±0.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成绩[(70.95±1.165) vs. (89.675±1.164)]、技能考试成绩[(67.575±0.947) vs. (88.15±0.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以加强学员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提高学员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在呼吸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第二军医大学2010级临床医学军校学员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30名),分别以传统教学法及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带教,实习完成后进行出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临床技能、基本操作及综合素质4方面,同时进行带教满意度调查。结果 经过考核,两组理论考试得分[(27.28±0.28) vs. (27.79±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临床技能得分[(27.87±0.30) vs. (26.53±0.39)]、基本操作得分[(27.12±0.52) vs. (25.85±0.31)]、综合素质评分[(9.78±0.07) vs. (8.88±0.09)]以及考核总评分[(92.03±0.83) vs. (89.47±0.9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带教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运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可提高实习带教效果及带教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级40名儿科住院医师分成传统教学组、示教与反示教教学组,每组20人。对其进行执医技能培训,并对教师现场单项技能教学时间、两组学员掌握单项技能的时间、技能操作能力、综合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另外通过问卷星调查师生对示教与反示教系统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示教与反示教教学组教师现场单项技能教学时间[(21.75±3.24)min vs.(48.65±2.91)min]、住院医师单项技能掌握时间[(20.46±3.57)min vs. (30.24±4.73)min]均短于传统教学组(P<0.05)。示教与反示教教学组住院医师临床技能成绩[(92.96±5.21)vs.(84.13±3.28)]及综合能力评分[(91.23±5.06)vs.(85.23±5.72)]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调查问卷显示住院医师对示教与反示教教学持肯定积极的态度:认为其具有便于全维度观看、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好等优势。结论 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在儿童专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能弥补在儿童专科医院少见的成人临床操作学习机会,迅速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技能,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CP)结合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 TBL)教学在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以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妇科轮转的40名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20)采用CP结合TBL教学法,对照组(n=20)采用传统教学法。每轮培训结束后,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专业理论、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并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专业理论、临床实践技能平均成绩分别为(85.55±5.96)分、(89.90±6.40)分,均高于对照组平均成绩(76.36±6.68)分、(75.50±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住院医师对CP结合TBL教学法满意度高,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高。结论 CP结合T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建议在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基于雨课堂的翻转教学在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62名骨科专业规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翻转课堂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每组31人;翻转课堂教学组在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培教学中实施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包括通过雨课堂课前提前学习、课中个性化讨论病例和课后教学三个部分;比较两组学员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及对教学活动的评价。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所有学员均完成了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及效果评价。结果显示翻转课堂教学组学员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分数分别为(88.7±10.3)分、(26.8±2.2)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79.2±18.6)分、(20.4±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翻转课堂教学组学员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包括参与度、满意度、积极性及学习效果,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中应用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学习成绩、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满意度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PDCA循环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科研基础知识学习中的效果,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员临床科研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4至7月在儿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应用PDCA循环对其进行临床科研基础知识课程培训,培训时间为3个月。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培训前、后住院医师临床科研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同时问卷调查住院医师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结果 ①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住院医师科研基础知识水平明显提高[(54.14±23.06) vs. (73.63±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部分临床科研基础知识点学习有欠缺,培训前后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对临床科研基础知识培训课程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满意,但对培训时间安排不满意。结论 基于PDCA循环的培训方法可明显提高儿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临床科研基础知识水平,值得在住院医师临床科研能力培养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腹腔镜手术教学在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妇产科规范化培训的学员46名。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 PBL 教学联合腹腔镜手术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以考试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组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或t检验。结果 观察组学员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78±2.73) vs.(85.09±3.78);(89.13±2.90) vs. (80.8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腔镜操作考试通过率高于对照组(91.30% vs. 65.21%,P=0.035);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16.74±3.08) vs. (20.43±3.94),P=0.001];观察组学员在临床应变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学习积极性、带教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在相同课时内,PBL教学联合腹腔镜手术教学能更有效地提高住院医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住院医师与医学生在沟通课程前对不同医患沟通环节的自评和医患定位,为不同对象开展针对性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开设临床医患沟通课程的331名八年制医学生及308名住院医师,使用两个自评问卷的方式进行课前评估,包括医患沟通技能和职业实践的信心问卷和医生患者定位问卷。应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对不同沟通目标的排序,住院医师和八年制医学生均为:收集患者完整的病史评分最高[(4.340±0.756)vs.(4.050±0.707)],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次之[(4.310±0.740)vs.(4.030±0.790)],和患者讨论治疗方案再次[(4.050±0.812)vs.(3.600±0.823)],告知坏消息最低[(3.850±0.897)vs.(3.260±0.907)]。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4.310±0.740)vs.(4.030±0.790),P<0.01]、收集患者完整的病史[(4.340±0.756)vs.(4.050±0.707),P<0.01]、和患者讨论治疗方案[(4.050±0.812)vs.(3.600±0.823),P<0.01]、告知坏消息[(3.850±0.897)vs.(3.260±0.907),P<0.01]、整体的医患沟通能力[(4.230±0.796)vs.(3.700±0.808),P<0.01]的信心评分方面,住院医师组均高于八年制医学生组。医生患者定位量表提示,住院医师组“以医生为中心”的倾向高于八年制医学生组[(60.630±7.665)vs.(3.760±0.828),P<0.01]。结论 住院医师对于医患沟通的自信高于八年制医学生,而“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弱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教学的重点在两个群体分布特点相似,八年制医学生教学中需要兼顾其经验不足,住院医师则需要强调共情和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模拟临床实践技能培训结合情景案例分析提高急诊住院医师的急诊急救临床实践能力。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218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134人,采用模拟临床实践技能培训结合情景案例分析对住院医师进行培训;对照组84人,采用传统授课结合教学视频演示的方式对住院医师进行培训。比较两组住院医师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并对上述两种教学模式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 进行t 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住院医师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5.27±5.59)和(84.11±7.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技能考核成绩(89.42±6.63),明显高于对照组(71.3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医师对指导教师和教学方法的非常满意比例分别占70.90%和80.60%,优于对照组的23.81%和33.33%。实验组住院医师对自身学习的非常满意比例达到64.93%,高于对照组的39.29%。结论 采用模拟临床实践技能培训结合情景案例分析,能够显著提高急诊住院医师的急诊急救临床实践能力,有望应用于未来的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氟哌利多复合芬太尼、布比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病人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Ⅱ级下腹部手术后病人5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25例。A组:镇痛药为0.25%布比卡因含4μ/mL芬太尼;B组:0.125%布比卡因含4μg/mL芬太尼、50μg/mL氟哌利多。使用PCA泵持续泵入硬膜外腔,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B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镇痛液中加入氟哌利多产生了明显的镇静、镇吐作用,而且镇痛效果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整体铸造在可摘义齿修复中,尤其在双侧游离缺失,对胎异常、邻牙,缺失间隙均异常情况下修复的效果.方法对临床1558例病人采取整铸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设计合理的卡环类型,设计为混合支持式或者牙支持式.结果整体铸造式的可摘义齿,符合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有良好的固位,良好的稳定性,良好的支持,高质量的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结论整体铸造在可摘局部义齿运用中,对口腔软硬组织健康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由于使用的带模铸造这一精密的铸造技术,加上义齿自身的优点,能够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游泳对新生儿健康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 15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游泳组 ,同期分娩的孕母年龄、孕周、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出生时体重相近的 15 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新生儿出院时体重、经皮胆红素测定情况。结果 :两组出生时体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出院时两组体重有显著差异。剖宫产儿游泳组平均体重 (3134± 35 6 )g ,对照组平均体重 (3170± 4 10 )g ,P <0 0 0 1;阴道分娩儿游泳组平均体重 (330 4± 335 )g ;对照组平均体重 (312 3± 4 0 0 )g ,P <0 0 0 5。产后 4d经皮胆红素测定游泳组为 (7 6 1± 2 2 )mg/L ,对照组为 (8 13± 2 4 )mg/L ,有明显差异 (P <0 0 0 5 )。结论 :新生儿游泳有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健康保证活动  相似文献   

15.
痤疮的病位在皮,肠腑损伤,腑病及肺,肺主皮毛,故肠道菌群失调会参与或加重痤疮的发病。皮生痤疮,内合于肺,肺病及肠,又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二者紧密联系,存在相关。本文基于 “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痤疮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以及肠道菌群在中医中药干预痤疮治疗中的作用,为痤疮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秋水仙素终浓度(0. 2μg/ml,0. 3μg/ml,0. 4μg/ml)在不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6 h,8 h,10 h)作用下对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的影响。结果秋水仙素终浓度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分裂指数(F=11. 982,P=0. 000 0. 05)和分裂相合格率(F=4. 632,P=0. 004 0. 05)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简单效应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0. 3μg/ml秋水仙素处理8 h后,染色体分裂指数和分裂相合格率均较高,分别为58. 8%和55. 8%。结论对秋水仙素终浓度和处理时间定量控制,试验重现性良好,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数目充盈,形态良好,染色体畸变分析更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免疫抑制模型的小鼠,分5组给药7天后,处死测定小鼠体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空斑实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结果姜黄素对免疫抑制小鼠的体重无影响,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增加B细胞产生抗体能力,姜黄素能够增强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值。结论姜黄素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对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锋清 《医学与社会》2012,25(10):95-97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性,导致医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有效解决医学生就业不理想的问题,已成为医学院校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医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探讨从政府、学校、学生3个层面提高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实可能性,即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吸引学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通过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医学生择业的观念转变,为其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9.
以学习者开发并参与资源审核的思想为指导,设计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资源超市平台.在分析数字化资源超市特点的同时,介绍了移动学习资源超市平台、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原则及鼓励学习者参与资源建设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四川医学》2012,33(3):561-56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肝脏手术护理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共纳入180例患者,随机分别分为临床路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等。采用SPSS 12.0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hi-square检验。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均显著性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临床护理路径组的患者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明显降低肝癌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最终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