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肝宁方对衣霉素诱导的人肝细胞内质网应激条件下的生存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 将肝细胞分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正常组给予正常大鼠血清培养基培养48h,模型组在正常组基础上给予衣霉素诱导48h,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肝宁方继续培养24h。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蛋白ATF6、IRE1α、PERK、GRP78的表达量,分析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肝宁方治疗组与衣霉素诱导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的蛋白ATF6、IRE1α、PERK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GRP78、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的蛋白ATF6、IRE1α、PERK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 衣霉素诱导正常肝细胞后可激活ATF6、IRE1α、PERK及GRP78蛋白的表达,肝宁方对衣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生存信号分子蛋白ATF6、IRE1α、PERK的表达及内质网应激标记蛋白均有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阻止未折叠蛋白的错误激活、抑制肝细胞凋亡,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七叶胆苷ⅩⅦ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 kD,GRP78)、C/EBP的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caspase-3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水平影响。探究七叶胆苷ⅩⅦ对光老化模型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7周龄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VE组)、七叶胆苷组4组,将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七叶胆苷组小鼠进行光老化造模,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生理盐水,七叶胆苷组给相应剂量药液,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滴剂,于造模前60 min灌胃给药。造模完成后,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结构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中GRP78、CHOP、caspase-3。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GRP78、CHOP、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七叶胆苷组GRP78、CHOP、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表皮组织变薄,结构不完整,分层模糊不清;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对照组(VE组)、七叶胆苷组表皮组织略有增厚,结构较为完整,各层细胞分界清楚。结论:七叶胆苷ⅩⅦ可能通过下调GRP78、CHOP、caspase-3等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内质网应激对皮肤组织的损伤,达到拮抗皮肤光老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脓毒性休克大鼠内质网应激模型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和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关系。方法 42只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20 g,随机分为3组:①假手术组;②盲肠造瘘组,按照术后时间长短盲肠造瘘组又分为术后1、2、4、6、8 h等5个亚组;③盲肠造瘘+牛磺酸组(n=6)。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注入肺组织,在术后1、2、4、6、8 h时分别取各组相应大鼠肺脏,牛磺酸干预组于术后6 h取出,生理盐水进行肺灌洗,观察其荧光物质渗透率的变化测量肺毛细血管通透性;Western blot方法测量肺血管内皮细胞GRP78和CHOP蛋白的表达并对各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大鼠盲肠造瘘术后1、2、4、6、8 h后GRP78和CHOP蛋白表达均呈递增趋势[(P(GRP78)<0.05;P(CHOP)<0.05],肺血管荧光物质渗透率也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直线递增的趋势(P=0.006<0.05),盲肠造瘘组各组GRP78和CHOP蛋白的表达与肺血管荧光物质渗透率的改变呈正相关(R2=0.785,P<0.05;R2=0.881,P<0.05);②牛磺酸处理后,6 h点肺血管荧光物质渗透率显著低于单纯盲肠造瘘术后(P=0.007<0.05),GRP78和CHOP蛋白的表达也较盲肠造瘘组低(P=0.004<0.05)。结论脓毒性休克内质网应激参与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发生,GRP78和CHOP蛋白为重要的参与分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探讨退变与正常髓核组织中内质网应激水平的差异.方法 获取正常和退变髓核组织共9例(均为海军总医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住院手术患者),取组织及分离培养髓核细胞,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内质网形态、免疫组化法对髓核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的表达分布进行定性分析,RT-PCR及Western blot对髓核细胞中GRP78、CHOP进行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分析.结果 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退变髓核细胞的内质网扩张、肿胀,正常片状折叠结构消失;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可见退变髓核组织GRP78、CHOP的表达升高;RT-PCR提示较之于正常组,退变组GRP78[(1.076 ±0.13)vs(2.471 ±0.53)]、CHOP[(1.09 ±0.21)vs(6.873±1.4)]明显升高(P<0.05).结论 退变髓核细胞中内质网应激水平较正常髓核细胞升高,提示内质网应激可能在髓核细胞退变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通过缓解内质网应激(ERS)、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2型糖尿病(T2DM)动物KKAy小鼠心脏损害,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机制.方法 11周龄的KKAy糖尿病模型小鼠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葛根组(黄芪注射液3 mL/kg联合葛根素注射液1.3 mL/kg进行治疗),同周龄雄性C57 BL/6 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适应性饲养1周后,于12周龄开始实验干预,在20、24和28周龄分批处理小鼠.电镜观察心肌形态改变,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p53凋亡上调基因(p53 up-regulate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细胞核、内质网和线粒体肿胀,黄芪葛根组较模型组情况显著改善;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3个周龄段模型组GRP78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黄芪葛根组GRP78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P和PUMA的基因和蛋白表达,3个周龄段模型组较正常组均增加(P<0.05),24、28周龄黄芪葛根组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可缓解内质网应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对ApoE-/-鼠心脏内质网应激( ERS)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5周龄雄鼠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取5周龄雄性ApoE-/-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ApoE-/-对照组:ApoE-/-小鼠饲以普通饲料配方饮食;高蛋氨酸组:ApoE-/-小鼠饲以高蛋氨酸饮食;干预组:ApoE-/-小鼠饲以高蛋氨酸饮食同时加0.006%叶酸和0.0004%维生素B12。喂养20周后处死,行主动脉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主动脉是否有斑块形成;取心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RP78、CHOP、Caspase-12 mRNA的变化;巢式降落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GRP78和CHOP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及ApoE-/-对照组斑块不明显,高蛋氨酸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增大,主动脉内膜可见灶性病变部位隆起突入动脉腔内,干预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高蛋氨酸组有所减轻。与ApoE-/-对照组比较,高蛋氨酸组GRP78、CHOP、Caspase-12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干预组GRP78、CHOP mRNA水平较高蛋氨酸组降低(P<0.05)。与ApoE-/-对照组比较,高蛋氨酸组GRP78、CHOP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降低(P<0.01),干预组GRP78、CHOP甲基化水平较高蛋氨酸组有所升高( P<0.05)。结论 HHcy可能通过影响DNA甲基化程度引起ERS相关基因表达改变,进而导致心肌细胞凋亡,补充叶酸与维生素B12可有效缓解HHcy所引起的ERS和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及稳定表达狂犬病毒糖蛋白的重组新城疫病毒(recombinant avirulent NDV LaSota strain expressing the rabies virus glycoprotein,rL-RVG)对胃腺癌HGC细胞内质网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HGC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DV组和rL-RVG组,分别转染PBS、NDV和rL-RVG 24 h,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检测糖调节蛋白78 (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 GRP78)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表达。再将HGC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4-苯基丁酸钠盐(sodium phenylbutyrate, 4-PBA)组、rL-RVG组和4-PBA+rL-RVG组,4 PBA组和4-PBA+rL-RVG组分别加入4-PBA预处理4 h,然后rL-RVG组和4-PBA+rL-RVG组分别转染rL-RVG,对照组和4-PBA组转染PBS,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GRP78、CHOP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感染HGC细胞24 h后,NDV组及rL-RVG组GRP78和CHOP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rL-RVG组明显高于NDV组(P<0.01)。4 PBA预处理后,4-PBA+rL-RVG组GRP78、CHOP、caspase-3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较rL-RVG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rL-RVG较NDV更易引起胃腺癌HGC细胞内质网应激,且与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1-脱氧甘露糖野尻霉素(1-deoxymannojirimycin,DMJ)对高尔基体中α-甘露糖苷酶Ⅰ活性的抑制作用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人肝癌SMMC7721细胞经DMJ诱导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中的重要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X盒结合蛋白1(X 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us protein,CHOP)及caspase-12的表达变化。结果GRP78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升高;XBP1的mRNA发生剪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从33000变为54000;CHOP蛋白表达量上调;caspase-12剪切激活。结论DMJ可诱导SMMC7721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缺氧合并肥胖导致小鼠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C组)、慢性间歇性缺氧组(RH组)、肥胖组(HC组)和慢性间歇性缺氧合并肥胖组(HH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肾功能,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TUNEL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组织中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RC组比较,RH组、HC组、HH组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均升高,肾脏形态结构均紊乱,其中HH组最显著(P<0.05)。与RC组比较,HH组凋亡细胞增多,内质网应激凋亡因子(肌醇需求酶1α、剪切后的X盒结合蛋白1、C/EBP同源蛋白、c-Jun氨基端激酶、cleaved-Caspase-3)mRNA或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慢性间歇性缺氧合并肥胖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加重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滋补脾阴方药含药血清对内质网应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N-糖链抑制剂衣霉素(tunicamycin,Tm)刺激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euro2a建立内质网应激模型,滋补脾阴方药含药血清为干预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观察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和凋亡促进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BP homologousprotein,CHOP)的mRNA表达;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试验观察Tm、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STS)刺激Neuro2a细胞后的LDH泄漏率。结果:各浓度滋补脾阴方药含药血清预处理组GRP78及CHOP mRNA表达与Tm(5μg/ml)组相比,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滋补脾阴方药含药血清可以抑制Tm诱导内质网应激时GRP78及CHOP mRNA的表达。各浓度滋补脾阴方药含药血清预处理组与Tm组相比,LDH泄漏率明显下降(P<0.05),因此滋补脾阴方药含药血清可以降低Tm和STS刺激后的LDH泄漏率。结论:滋补脾阴方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及线粒体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牛磺熊去氧胆酸钠(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 sodium,TUDCA)在间歇性低氧(intermittent hypoxia,IH)模型小鼠肺组织中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32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UDCA组、IH组和IH+TUDCA组,每组8只。将C57小鼠放入低氧舱中进行IH处理4周 (氧气浓度从21%下降到10%,再从10%恢复到21%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的时间为90s),每天持续8h。4周IH处理后,Western印迹检测caspase-12和cleaved caspase-3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同时,Western印迹、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PCR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 和CCAAT/增强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TUDCA组相比,IH组小鼠肺组织中caspase-12,cleaved caspase-3,GRP78和CHOP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而在IH+TUDCA组中,TUDCA能够显著地减少上述蛋白的表达(均P<0.05)。结论:慢性的IH能够导致肺组织中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而TUDCA可以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的激活来降低细胞的凋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栝楼桂枝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皮质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余操作相同。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不同剂量的栝楼桂枝汤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混悬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干预7 d。采用Longa神经学评分法评定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RTq PCR法检测大鼠缺血侧皮质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活化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及其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3(Caspase-3)m 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大鼠皮质组织中GRP78、ATF4、CHOP、Caspase-3 m RNA表达明显提高(P<0.01,P<0.05),Bcl-2 m 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大鼠皮质组织中GRP78、ATF4、CHOP、Caspase-3 m 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Bcl-2m RNA表达提高(P<0.05)。结论栝楼桂枝汤对MCAO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表达,降低内质网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与自发逆转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ERS标志性蛋白CHOP、GRP78的表达;RT-PCR法检测CHOP、GRP78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HOP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CHOP、GRP78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停止CCl4诱导4周和8周后CHOP、GRP78表达降低(P<0.05)。结论 ERS存在于大鼠肝纤维化进程中,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和逆转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在D-氨基半乳糖(D-Galn)/脂多糖(LPS)联合腹腔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中内质网应激介导肝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为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以雄性巴比塞(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腹腔注射D-GalN 800 mg/kg联合LPS 10μg/kg建立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动物实验分组:对照组(仅给予相应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急性肝衰竭模型组和4-丁酸苯酯(4-PBA)干预组(建模前6 h尾静脉注射)。同时将急性肝衰竭模型组按照给药时间进一步分为1 h、5 h、7 h三个亚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亚组与对照组间内质网应激蛋白标志物78 kDa糖调节蛋白(GRP78)、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蛋白转录因子C/ERP的同源蛋白(CHOP),促凋亡因子Caspase-1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评估肝脏功能,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评价肝损伤程度。结果 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内质网应激蛋白标志物GRP78、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蛋白转录因子C/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雄性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帕霉素组、阳性药物(瑞伐他汀)组。高脂饮食12周后灌胃干预4周。处死后取主动脉斑块组织油红O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斑块脂质情况、斑块面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外周血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白介素-6(IL-6)和转化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表达情况。[结果]雷帕霉素组斑块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炎症因子方面,雷帕霉素组能有效降低外周血TNF-α、INF-γ、IL-6表达,增加IL-10、TGF-β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通过增加抗炎因子含量、降低促炎因子含量来调控炎症反应,进而抑制斑块发展,降低血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海马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aspase-12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表达及其在早期脑损伤(EBI)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36只)与SAH组(36只)。将假手术组和SAH组分别于1、6、12、24、48、72h,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6只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后处死。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光镜及电镜下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改变、CHOP、GRP78、caspase-12相对表达水平、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水平、脑水肿严重程度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情况。结果 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CHOP、GRP78和caspase-12的表达,SAH组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在12、24、48、72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SAH后24h达到峰值。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显示,SAH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在6、12、24、48、72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电镜下,SAH后24h节点可见明显的神经元凋亡。SAH组12、24、48、72h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脑水肿程度明显重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在24h达高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组大鼠的CHOP、GRP78和caspase-12 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与脑水肿严重程度及神经元凋亡结果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SAH后72h内确实造成了EBI,同时发生了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与EBI严重程度之间均呈正相关,揭示内质网应激在SAH后EBI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强骨抗萎膏对尾吊大鼠骨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探讨强骨抗萎膏防治模拟失重状态下骨丢失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拟失重组、强骨抗萎膏组、阿仑膦酸钠组,骨疏康颗粒组,每组12只。采用尾部悬吊模拟失重状态,尾吊28 d;对照组和模拟失重组给予每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其它3组复制模型,分别每日给予中药强骨抗萎膏2.4 g/kg,阿仑膦酸钠0.007 g/kg,骨疏康颗粒0.26 g/kg灌胃。持续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TUNEL法检测骨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中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依赖性激酶1α(IRE1α)、活化转录因子6(ATF6)及C/EBP同源蛋白(CHO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TUNEL结果显示模拟失重组骨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加,强骨抗萎膏可抑制骨细胞凋亡。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模拟失重组PERK基因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强骨抗萎膏组较模拟失重组PERK基因表达量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拟失重组的GRP78、PERK、CHOP和ATF6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MFN2蛋白表达降低(P<0.05),强骨抗萎膏组较模拟失重组GRP78、PERK、CHOP和ATF6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MFN2表达量升高。结论 强骨抗萎膏可以改善模拟失重大鼠骨细胞凋亡,通过抑制骨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PERK、ATF6 和CHOP,上调MFN2表达,从而改善失重条件下的骨丢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调肝导浊方对apoE-/-小鼠血脂及主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apoE-/-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调肝导浊组并予以高脂饮食12周,C57BL/6L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12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油红O染色评估主动脉斑块的范围;小动物超声仪检测主动脉的斑块面积及狭窄程度。[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TC、TG、HDL-C、LDL-C均升高(P<0.05或P<0.01);调肝导浊组与模型组相比,LDL-C水平降低(P<0.05),TC、TG、HDL-C无明显差异。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的斑块范围最大,其次是调肝导浊组,最后是对照组。B超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的斑块面积及狭窄程度明显增大(P<0.01);调肝导浊方干预后,斑块面积减小(P<0.05),狭窄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 调肝导浊方可以降低apoE-/-小鼠的血清LDL-C水平,减少主动脉的斑块面积,并改善血管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大黄酸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凋亡作用及探讨其机制。应用MTT法评价大黄酸对L-02细胞的活性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黄酸诱导L-02细胞的凋亡;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内质网应激蛋白及caspase-4、caspase-3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大黄酸能够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L-02细胞活性,增加L-02细胞凋亡率;诱导细胞ROS水平增高,NAC预给药可显著降低其水平;大黄酸能显著上调L-02细胞内的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 78)、活化转录因子4(ATF-4)和C/EBP同源蛋白(CHOP)基因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GRP 78,磷酸化c-jun 氨基末端激酶(p-JNK),CHOP蛋白表达;NAC不能抑制大黄酸诱导的GRP 78,p-JNK,CHOP蛋白表达上调,亦不能抑制大黄酸诱导的caspase-4及caspase-3活性增加。表明大黄酸能够诱导L-0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非活性氧依赖性的内质网应激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RP78和GADD15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心肌保护的内质网应激途径。方法 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干预组24只[灌喂20mg/(kg.d)]、模型对照组24只(0.9%氯化钠溶液灌喂2ml/d)和假手术组6只(0.9%氯化钠溶液灌喂2ml/d),制作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RP78和GADD153表达变化。结果相邻各时间点比较,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明显比模型对照组减少(P<0.01)。在相应时间点,干预组的GRP78蛋白表达水平比模型对照组升高(P<0.05),同时GADD15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比模型对照组下降(P<0.01或P<0.05)。结论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可能是阿托伐他汀发挥在心肌再灌注后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