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eutrophil to albumin ratio,NA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收治的2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精神分裂症组,选取同期于该院健康体检者113人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NAR、NLR、MLR、PLR、SII,并分析其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评分的相关性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的变化。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患者的NAR、NLR、PLR、MLR、SI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AR、NLR、SII与阳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精神分裂症组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各炎症指标均有所下降,但NAR、MLR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存在免疫炎症激活状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NAR、MLR水平下降不明显,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持续存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s to lymphocytes ratio,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s to lymphocytes ratio,MLR)联合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oluble growth ST 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预后评价价值.方法 纳入2018-12/2020-06月医院收治的156例ACS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在术后24 h检测外周血NLR、PLR、MLR、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血清sST2水平.术后随访至2021-01月,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PLR、MLR及血清sST2对ACS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结果 截至随访时间,156例患者中4例失访,113例预后良好,39例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外周血NLR、PLR、MLR、BNP水平、血清sST2水平、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global register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Killip分级Ⅳ级占比均较预后良好组升高,预后不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预后良好组降低(P<0.05).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NLR、PLR、MLR、血清sST2及GRACE评分均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LR、MLR及sST2联合检测对ACS患者预后的灵敏性为90.27%、特异性为64.10%、准确度为87.6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71,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性、准确度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外周血NLR、PLR、MLR及血清sST2均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且4项联合检测对ACS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价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MDSC)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外周血中MDSC所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的比例,使用IL-6试剂盒检测血清IL-6,采用Pearson法检验相关性。结果 NLR和PLR与喉鳞癌的预后相关(P<0.05)。NLR、PL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2、744.17,高NLR、高PLR的喉鳞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生存率更低;喉鳞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及血清中IL-6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5);NLR、PLR越大时,外周血中MD...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前血液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在胶质瘤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3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ROC曲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等方法评估术前NLR、PLR、MLR在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 结果 术前NLR、PLR和MLR的表达均与肿瘤分级相关(均P<0.05),三者预测生存的最佳分界值分别为2.40、127和0.24,生存曲线显示高NLR组、高PLR组和高MLR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NLR组、低PLR组和低MLR组(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为预测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8)。 结论 术前血液炎症指标NLR检测方便、快捷,是影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莹  杨波  张競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4):554-557,576
  目的  探讨宫颈癌ⅠA2~ⅡA2期患者治疗前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纳入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为宫颈癌ⅠA2~ⅡA2期的患者196例。求患者NLR、PLR、LMR、SII的最佳截断值,并分高、低值组。观察高、低值组4项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比较高、低值组生存时间(OS)差异。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检验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效度,建立列线图。  结果  NLR与组织学类型和淋巴脉管间质浸润(LVSI)相关、PLR与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大小相关、SII与组织学类型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R、PLR、SII高值组及LMR低值组的OS 3.5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LR、SII、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预测效度:PLR>SII>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AUC:73.2%>71.9%>65.1%>37.0%)。列线图预测准确度较高(OS 3年、OS 5年AUC为90.7%、79.1%)。  结论  治疗前PLR、SII值可成为术前预测ⅠA2~ⅡA2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等外周血炎症指标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百色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7例初诊MM患者和77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NLR、MLR、PLR并比较差异。再以均值为临界值将初诊MM患者分为高NLR组、低NLR组、高MLR组、低MLR组、高PLR组、低PLR组,比较各组患者预后情况以及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time,OS)的关系。结果 初诊MM患者的NLR、MLR、PL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NLR和高MLR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较低NLR和低ML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高MLR组和高PLR组患者OS较低NLR组、低MLR组和低PLR组患者短,预后较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国际分期体系(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分期、肌酐(creatinine,Cr)、β2-MG、白蛋白(albumin,ALB)、NLR、MLR及PLR与总生存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MLR、PLR不是影响初诊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患者伴有影响预后的炎症指标(高NLR、高MLR、高PLR)数量,将患者分为0或1个危险因素组,2个危险因素组和3个危险因素组,3组患者OS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伴有的预后危险因素数量越多,OS越短。结论 初诊MM患者炎症指标升高与患者OS短、预后差有关,它们可能作为评估初诊MM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8.
解丽  王松  王巧民  余跃 《安徽医学》2022,43(12):1378-138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214名U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改良Mayo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90例)和中重度组(12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重度UC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危险因素。根据患者疾病状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NLR、PLR、MLR及SII各指标对UC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MLR和SII是中重度UC患者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LR、PLR和SII预测UC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762、0.706和0.764(P<0.00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49、0.274、112.167和680.399;NLR预测UC严重程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81%和63.33%,MLR为79.03%和63.33%,PLR为87.10%和42.22%,SII为58.87%和82.22%。结论 UC患者血清NLR、MLR、PLR和SII水平对UC疾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CRP、MLR和SII是中重度UC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9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A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B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C组)、糖尿病微血管合并大血管病变组(D组)。收集各组相关资料,分析NLR、PLR、MLR在各组间的差异;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B、C组NLR、MLR、PLR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NLR、MLR、PLR均高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NLR、MLR、PLR预测2型糖尿病微血管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703和0.71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R为2型糖尿病微血管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MLR、PLR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NLR、PLR是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炎症指标包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对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34例肝细胞癌患者的术前炎症指标资料及术后3年随访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复发的截距值并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肝细胞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均衡分组后比较组间差异,并进行组间生存分析。结果:ROC曲线分析得到NLR预测复发的最佳截距值2.88,PLR的最佳截距值138.09,MLR的最佳截距值是0.48。据此,分别将纳入患者分为高/低NLR组、高/低PLR组和高/低MLR组。单因素分析显示甲胎蛋白(AFP)、NLR、PLR和MLR是肝细胞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AFP、NLR和PLR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亚组间差异均衡(P>0.05)。匹配后组间生存分析显示,高NLR组3年复发率22.8%,低NLR组3年复发率10.4%(P<0.05);高PLR组3年复发率32.3%,低PLR组3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一个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0年3月~2021年3月24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直肠癌手术治疗。收集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影像报告、血清肿瘤标志物及手术标本病理信息。先用单因素分析比较所纳入危险因素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相关性,再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对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一个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T分期、肠腔狭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pre-albumin ratio,FPR)、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ory index,SII)、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ncer antigen 199,CA199)及影像淋巴结大小(lymph node size,SIZE)相关;与性别、年龄、贫血、预后营养指数(PNI)及肿瘤据肛门距离无明显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EA、CA199、SII、SIZE及T分期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结论 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作为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淋巴结转移的一个重要工具,给直肠癌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 LMR)在NAC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12月—2020年10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NAC的10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作为NAC疗效的评判指标,并对化疗前NLR、PLR及LMR水平与pCR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在102例乳腺癌患者中,有24例(23.53%)接受NAC后达到pCR。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分子分型以及Ki-67水平与NAC后是否达到pCR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疗前外周血NLR、PLR水平与是否达到pCR显著相关(均P<0.05),低NLR组的患者达到pCR率显著高于高NLR组(P=0.010,95%CI:0.145~0.768),低PLR组的患者达到pCR率显著高于高PLR组(P=0.014,95%CI:0.153~0.808);而LMR水平与是否达到pCR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乳腺癌患者NAC前外周血NLR、PLR水平与NAC后是否达到pCR显著相关,对局部晚期乳腺癌NAC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胡明超  袁雄  王强  吴嘉旭  俞文渊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0):119-122, 126
目的 探讨术前基线炎性反应标志物,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收集肿瘤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及5年生存率。分析NLR和PLR值在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基线NLR和PLR值偏高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NLR高值组的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NLR低值组(P<0.05),PLR高值组的5年生存率低于PLR低值组(P<0.05)。结论 术前基线炎性反应标志物NLR和PLR高值的胃癌患者与其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并且可以用于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pcyte ratio,PLR)、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放疗前血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头颈放疗科行放化疗的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NLR和PLR的最佳截断值,并据此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依据ROC曲线,放疗前NLR和PLR的最佳截取值分别为1.99、154.94。在单因素分析中N分期、临床分期、放疗前NLR及PLR与患者预后相关(均P<0.05);放疗前低NLR组的生存时间为(62.26±1.88)个月,优于放疗前高NLR组[(51.17±3.94)个月,P=0.048];相较于放疗前高PLR组,放疗前低PLR组生存时间更长(P=0.014);而Cox多因素分析中临床分期、N分期、放疗前PLR水平是影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  结论  放疗前PLR水平可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患者独立预后预测因子,推荐其作为辅助手段参与患者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6.
商善良  张霄  杨建华 《浙江医学》2019,41(9):870-875
目的探讨循环免疫细胞比值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卵巢癌患者116例,检测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PLT,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LT/淋巴细胞比值(PLR)。采用ROC曲线评价NLR、PLR预测患者预后的能力,确定最佳截点值,并以此分为高、低NLR及PLR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高、低NLR及PLR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RFS)和总生存时间(OS),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NLR、PLR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LR、PLR预测OS的最佳截点值为3.25和184,且两者呈正相关(r=0.69,P<0.05)。NLR与卵巢癌患者的病理分级、FIGO分期、肿瘤病灶减灭是否理想、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PLT均有关(均P<0.05),PLR与卵巢癌患者的FIGO分期、肿瘤病灶减灭是否理想、淋巴细胞计数和PLT均有关(均P<0.05)。高NLR组患者RFS(HR=2.231,95%CI:1.511~3.825,P<0.05)和OS(HR=2.112,95%CI:1.431~4.016,P<0.05)均明显低于低NLR组;高PLR组患者RFS(HR=1.621,95%CI:1.225~3.224,P<0.05)和OS(HR=2.021,95%CI:1.251~3.722,P<0.05)均明显低于低PLR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晚、肿瘤病灶减灭不理想、高NLR和高PLR均为卵巢癌患者术后RFS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均P<0.05),病理分级差、FIGO分期晚、肿瘤病灶减灭不理想、高NLR和高PLR均为卵巢癌患者术后OS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循环免疫细胞比值NLR和PLR与卵巢癌预后密切相关,具有较好的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牛秋丽  张鑫  王晶  王长远 《医学研究杂志》2021,50(9):124-126,132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收治14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访30天,根据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32例和生存组115例。分别比较两组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WBC)、PLR、NL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评分的区别;比较PLR、NLR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同时比较PLR、NLR和PCT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别。结果 死亡组与生存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5),死亡组PCT、NLR、PLR和APACHE Ⅱ评分均大于生存组(P<0.05);PLR、NLR与APACHE Ⅱ评分均有相关性(r=0.334,0.248,P<0.01)。PLR预测死亡的AUC为0.705(95% CI:0.619~0.791),PCT的AUC为0.728(95% CI:0.634~0.822),NLR的AUC为0.716 (95%CI:0.620~0.811),NLR、PLR的AUC与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0,0.726),NLR、PLR预测死亡的AUC均小于APACHE Ⅱ评分(P=0.006,0.001)。结论 PLR和NL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价值,PLR和NLR升高提示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但预测价值仍小于APACHE Ⅱ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头颈部肿瘤病人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之前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对于病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头颈部肿瘤病人,分析NLR、PLR对病人OS的影响,探讨与病人OS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证明病人治疗前NLR、PLR均明显影响病人OS(P<0.01)。通过ROC曲线算出NLR、PLR的截断值:NLR=2.554(AUC=0.732,P<0.01),PLR=213.931(AUC=0.780,P<0.01)。根据截断值将病人分为NLRhigh、NLRlow、PLRhigh、PLRlow 4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LRlow及NLRhigh病人OS分别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 index, PNI)对非转移性肾细胞癌术后患者预后的意义,并将PNI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SII)等血液学指标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28例非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各个血液学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根据最大约登指数(Youden index)确定其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术后生存曲线,Cox回归模型分析PNI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的相关性。结果:根据RO...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炎症因子评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5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GP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mGPS根据C 反应蛋白和白蛋白分为0、1、2分组,NLR、PLR分别以中位数为截取值分为低分组和高分组。回顾性分析炎症评分指标与患者临床特征、化疗近期疗效及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关系。将可能影响疾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客观有效率,mGPS 0分组高于mGPS 1分组和2分组,NLR低分组高于NLR高分组(P<0.05);PLR低分组与高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mGPS 0分组高于mGPS 1分组和2分组,NLR低分组高于NLR高分组,PLR低分组高于PLR高分组(P<0.05)。PFS在mGPS 0、1、2分三组间,低分组较高分组延长(P<0.05);NLR低分组较NLR高分组延长,PLR低分组较PLR高分组延长(P<0.05)。NLR和PLR高分组发生胸膜转移者较低分组明显增多(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mGPS是NSCLC患者PF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62,95%CI:1.417~2.716,P<0.05)。结论: 炎症因子评分mGPS、NLR、PLR均与NSCLC患者预后有关,其中mGPS评分是晚期NSCLC患者PF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