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大学新生体检人群中,颈围与血压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某医科大学新入学体检的学生1 797人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收缩压、舒张压、颈围、腰围、身高、体重等指标,按性别分组比较男性和女性的基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和女性颈围与血压增高的关系,最后以ROC曲线分析法判断颈围的切点。 结果 正常血压组有1 190例,血压升高组有607例。血压升高组年龄、学历、体重指数、颈围、腰围等指标均高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学历、身高、体重指数、腰围后,颈围是血压增高的危险因素。男性颈围每增加1 cm,血压增高的风险增加10.3%。女性颈围每增加1 cm,血压增高的风险增加8.0%。ROC曲线分析法得出,男性颈围>34.25 cm或女性颈围>35.25 cm时可以预测血压的增高。 结论 颈围与血压增高之间存在相关性,对血压增高的早期预测和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肌缺血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经查冠脉CTA排除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共85例,首先根据平板运动负荷试验的结果将资料分为有无心肌缺血2组,与其影响因素间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然后再分析其与颈总动脉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室间隔及左室壁的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建立ROC曲线评估颈总动脉的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预测心肌有无缺血的价值。结果颈动脉斑块形成被发现是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OR=4.982,P=0.004),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高血压患者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动脉无斑块形成的高血压患者(χ2=9.317,P=0.002);高血压患者的心肌缺血与室间隔及左室壁的厚度呈正相关(r=0.362,P=0.001;r=0.298,P=0.009),颈总动脉的IMT与室间隔厚度呈正相关(r=0.231,P=0.045);以Crouse评分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肌有无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6±0.061,P=0.001;IM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0.061,P=0.006。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及腰围身高比值(WHtR)对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的预测效果,找出最佳的预测切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重庆市20 000名18~59岁的在职成年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测量身高、腰围、体质量,检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分析3种人体测量指标间以及与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算不同水平的测量指标识别心血管疾病危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曲线下面积,找出ROC曲线距离最短的切点。结果 WHtR与WC腰围相关性最强(男性r=0.938;女性r=0.934,P<0.05)。3个指标中WHtR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男性高血糖、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的ROC曲线下面积BMI与WC比较,BMI与WH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的ROC曲线下面积BMI与WH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的预测值范围男性为23.29~25.38 kg/m2,女性为22.19~23.81 kg/m2;WC预测值男性为83.25~85.25 cm,女性为73.40~75.25 cm;WHtR的预测值为男性0.50~0.52,女性0.48~0.49。结论 WHtR和WC是预测是心血管疾病危险的较理想的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河南省新安县35~74岁常住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6 953人,高血压的粗患病率为33.2%.用2000年全国人口数据标化后,高血压患病率为29.8%,女性高于男性(χ2=81.979,P=0.001).高血压患病串随年龄增加而升高(χ2=1 321.850,P<0.001).在男性中,肥胖(OR=2.952,95%CI=2.443~3.567)、高血压家族史(OR=2.281,95%CI:1.994~2.610)和糖尿病(OR=1.500,95%CI:1.202~1.870)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力活动(OR=0.825,95%CI=0.763~0.891)是其独立保护因素;在女性中,肥胖(OR=2.732,95%CI=2.428~3.075)、高血压家族史(OR=2.573,95%CI:2.320~2.853)和糖尿病(OR=1.334,95%CI:1.131~1.573)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力活动(OR=0.890,95%CI:0.839~0.944)是其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河南农村成年人具有很高的高血压患病率,应控制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从而防治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绝经后女性颈动脉斑块改良Crous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就诊并确诊为冠心病的绝经后女性患者210例,按Crouse评分中位数分为高Crouse组(Crouse评分≥12,n=108)和低Crouse组(Crouse评分<12,n=102),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RDW水平,分析RDW与Crouse评分的相关性,绘制RDW预测高Crouse评分的ROC曲线,确定最佳界点(cut-off)值。结果:高Crouse组的RDW和尿酸高于低Crouse组,而HDL-C、红细胞计数、总胆红素则低于低Crouse组(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RDW与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呈正相关(r=0.314,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RDW是高Crouse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07,P=0.001),红细胞和总胆红素则为保护性因素(B=-0.659,P=0.017;B=-0.087,P=0.013)。ROC曲线计算RDW预测高Crouse评分的最佳切点值为11.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9%和52.0%,曲线下面积(AUC)为0.657(95%CI:0.59~0.72,P<0.001)。结论:RDW是绝经后女性颈动脉斑块改良Crouse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颈围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研究颈围对预测该病的价值并寻找最佳筛查值。方法以2009-06~2012-06因睡眠打鼾、高血压、糖尿病要求了解睡眠状况,在我中心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测的≥18岁患者为对象,PSG检测前进行颈围、腰围等指标的测量。以PSG为金标准监测,分析颈围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值之间的关系,并利用ROC曲线分析颈围对OSAHS的诊断价值,从中选择出最佳敏感度与特异度的颈围值。结果符合研究条件的受检者2167例,年龄18~89(45.0±14.34)岁,颈围21.0—58.0(38.17±3.567)cm。男性颈围大于女性颈围[(39.13±3.029)cmVS(34.07±2.683)cm,P=0.001]。轻、中、重度OSAHS患者之间颈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86±3.474)cmv8(38.24±2.935)cmV8(39.87±3.043)cm,P=0.000]。AHI与颈围呈正相关(r=0.109,P=0.000)。以PSG.AHI≥5、10、15次/h为金标准制作颈围筛查ROC曲线,显示PSG—AHll5次/h为金标准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男性颈围≥39.25cm时,敏感度为50.O%,特异度为52.5%;女性颈围≥34.75cm时,敏感度为75.5%,特异度为58.6%。结论颈围与OSAHS的AHI呈正相关,颈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筛查OSAHS的指标,男性颈围〉139.25cm时,女性颈围≥34.75cm时,可以预测中重度OSAHS。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神经重症脑卒中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重症急性脑卒中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38例,其中建模组237例,验证组101例,分析神经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年龄增长(OR=1.025,95%CI:>1.000~1.051,P=0.049)、有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OR=6.155,95%CI:2.841~13.332,P<0.001)、气管插管机械通气(OR=49.415,95%CI:9.944~245.567,P<0.001)、误吸风险(OR=13.134,95%CI:5.320~32.429,P<0.001)及血乳酸升高(OR=1.657,95%CI:1.087~2.526,P=0.019)是神经重症脑卒中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表明,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为0.885(0.840~0.930),...  相似文献   

8.
陈丽妹  赵洛沙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19-272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甲状腺功能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拟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65例围绝经期女性,计算Gensini评分。排除低T_3综合征患者后,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110例)和冠心病组(5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甲状腺功能、血脂、血肌酐的差异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甲状腺功能与Gensini评分以及血脂的相关性。结果两组FT_3、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FT_3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OR=0.335,95%CI:0.166~0.677),TG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1.545,95%CI:1.007~2.371);Gensini评分与FT_3呈负相关(r=-0.488,P<0.05),甲状腺功能与血脂无相关性。结论在非低T_3综合征的围绝经期女性中,FT_3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FT_3减低可能是影响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中检测甲状腺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Shen H  Yao CL  Tao ZG  Xi BS  Lun X  Shi DW  Sun Z  Tong CY  Wei L  Wang CS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2):2994-2998
目的 探讨预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主动脉夹层36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转归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高血压病史(OR 0.465,95%CI 0.229-0.947,P=0.035),急性病程(OR 7.897,95% CI 1.874~33.275,P=0.005),Stanford A型(OR 2.758,95%CI1.054~7.213,P=0.039),神经系统症状阳性(OR 0.275,95% CI 0.140~0.541,P<0.001),手术与否(OR 8.206,95%CI 4.205~16.012,P<0.001)与转归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急性病程(OR8.178,95% CI 1.796~37.242,P=0.007)、Stanford A型(OR 3.236,95% CI 1.104~9.487,P=0.032)、神经系统症状阳性(OR 0.350,95% CI 0.159~0.770,P=0.009)以及手术与否(OR 9.429,95% CI 4.456~19.952,P<0.001)对预后有重要影响.结论 高血压病史、急性病程、Stanford A分型、神经系统症状阳性是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死亡预测因素,手术与否是患者转归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背景 低剪切力能诱导血管炎症反应,从而引起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雌激素可以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的途径调节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对高血压具有保护作用。 目的 为了解女性高血压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探究剪切力、雌二醇与女性高血压的相关性及在不同剪切力下雌二醇对高血压的影响,进而探究雌二醇与剪切力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8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纳入288例女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并从湖南省人民医院体检科随机抽取296例女性非高血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抽取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采用彩超多普勒进行血管彩超检查计算剪切力。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高血压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高血压预测模型,对雌二醇进行四分组分层分析,探究不同剪切力二分组下各雌二醇分组对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利用相乘交互作用模型评价雌二醇和剪切力之间的交互作用。 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受教育程度、BMI、绝经、高血压家族史、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雌二醇、尿酸(UA)、肌酐(Scr)、尿素氮(BUN)、剪切力、血液黏稠度(WB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172,95%CI(1.361,3.468)〕、绝经〔OR=14.940,95%CI(1.938,115.176)〕、高血压家族史〔OR=1.614,95%CI(1.014,2.570)〕、BMI 24~28 kg/m2〔OR=3.454,95%CI(2.072,5.758)〕、BMI>28 kg/m2〔OR=6.750,95%CI(2.380,19.146)〕、TG 1.30~1.83 mmol/L〔OR=1.980,95%CI(1.114,3.520)〕、TG>1.83 mmol/L〔OR=2.311,95%CI(1.308,4.082)〕、TC 4.29~5.12 mmol/L〔OR=2.222,95%CI(1.250,3.950)〕、TC>5.12 mmol/L〔OR=1.884,95%CI(1.062,3.341)〕、LDL-C>2.81 mmol/L〔OR=1.546,95%CI(1.150,2.078)〕、HDL-C>1.17 mmol/L〔OR=0.140,95%CI(0.065,0.301)〕、BUN>5.47 mmol/L〔OR=3.249,95%CI(2.380,4.434)〕、Scr>69 μmol/L〔OR=1.166,95%CI(1.126,1.207)〕、UA>324 μmol/L〔OR=1.040,95%CI(1.029,1.050)〕、WBV<3.39 mPa·s或>4.41 mPa·s〔OR=3.456,95%CI(2.557,4.671)〕、雌二醇10.60~<15.39 ng/L〔OR=0.053,95%CI(0.015,0.183)〕、雌二醇15.39~<23.99 ng/L〔OR=0.022,95%CI(0.006,0.077)〕、雌二醇>23.99 ng/L〔OR=0.005,95%CI(0.001,0.020)〕,剪切力>8.21 dyne/cm2〔OR=0.033,95%CI(0.017,0.062)〕是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预测模型诊断高血压的ROC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882,0.923),P<0.01〕,灵敏度79.60%,特异度87.90%。模型1、2在剪切力≤8.21 dyne/cm2人群中,随着雌二醇水平的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呈下降趋势(P趋势=0.001)。在剪切力≤8.21 dyne/cm2人群中,雌二醇≥15.39 ng/L与高血压风险降低的关系更显著〔OR=0.037,95%CI(0.017,0.079),P<0.05〕,在剪切力>8.21 dyne/cm2人群中,雌二醇≥15.39 ng/L与高血压降低的关系更显著〔OR=0.012,95%CI(0.005,0.019),P<0.05〕。 结论 雌二醇≥10.60 ng/L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在低剪切力下雌二醇对高血压的保护作用更大;剪切力与雌二醇对高血压具有相乘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人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及性别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方法 2005年2月至2010年8月间在高血压诊疗研究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064例,均行整夜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高血压合并OSA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性别中的临床特征及睡眠监测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eGFR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64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1537例,合并OSA患者1221例;女性527例,合并OSA患者350例。男性OSA患病率(χ2=36.631,P<0.001)、舒张压(Z=-7.776,P<0.001)均明显高于女性,而eGFR(Z=-3.010,P=0.003)明显低于女性。男性AHI(Z=-8.727,P<0.001)、呼吸暂停指数(Z=-9.252,P<0.001)、低通气指数(HI)(Z=-4.868,P<0.001)均明显高于女性,而最低血氧饱和度(t=-3.325,P=0.001)明显低于女性。在不同性别组中,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合并OSA组患者的eGF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434,P<0.001;Z=-18.762,P<0.001)。男性人群中HI与eGFR呈负相关(r=-0.006,P=0.017),女性人群中AHI、HI与eGFR呈负相关(r=-0.108,P=0.013;r=-0.094,P=0.032)。经校正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SA和氧减指数4分别是男女高血压患者eGFR降低的危险因素(OR=1.383,95%CI=1.010~1.905,P=0.045;OR=1.013,95%CI=1.002~1.024,P=0.021)。结论 高血压患者合并OSA后eGFR降低,且OSA和氧减指数分别是男女高血压患者eGFR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及民族差异性。 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6年7月住院的EH患者812例。根据Hcy≥10 μmol/L分为H型高血压组(维吾尔族254例,汉族294例),Hcy<10 μmol/L为单纯高血压组(维吾尔族149例,汉族115例)。检测Hcy、肌酐等指标,分析Hcy与肾功能的关系并比较民族差异。 结果 维吾尔族、汉族同民族间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肌酐、胱抑素C水平及早期肾损害率均明显升高(P<0.05),eGFR明显下降(P<0.05)。H型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中维吾尔族、汉族比较,eGFR和早期肾损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Hcy (OR=2.201,95%CI:1.066~4.543,P=0.033)、胱抑素C (OR=1.475,95%CI:1.303~1.699,P<0.00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475,95%CI:1.436~4.268,P=0.001)、血尿素氮(OR=1.277,95%CI:1.054~1.547,P=0.013)是维吾尔族E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LnHcy (OR=3.804,95%CI:1.855~7.798,P<0.001)、胱抑素C (OR=1.655,95%CI:1.433~1.911,P<0.00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059,95%CI:1.208~3.509,P=0.008)、血尿素氮(OR=1.222,95%CI:1.018~1.468,P=0.032)、吸烟(OR=1.993,95%CI:1.082~3.671,P=0.027)是汉族E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Hcy是维吾尔族和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共同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率在两民族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广西地区中年打鼾者颈围、体质指数(BMI)、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三参数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及筛查OSAHS的价值.方法 2009年5月至2014年6月,广西4家医院2 955例30岁≤年龄< 60岁打鼾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人体测量参数及ESS评分.比较OSAHS和非OSAHS差异.对OSAHS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最优离散化选最佳颈围、BMI及ESS切分值,根据Logistic回归系数对三参数进行赋分,男性颈围≥38.5 cm(积3分),BMI≥25.7 kg/m2(积5分),ESS评分≥9分(积1分);女性颈围≥34.5 cm(积5分),BMI≥24.5 kg/m2(积2分),ESS评分≥7分(积1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最佳敏感度和特异度积分值.结果 符合研究标准者2 803例,其中男2 366例,女437例.平均颈围、BMI、ESS评分分别为(38.7 ±3.5)cm、(27.3±3.6) kg/m2、(8.6±5.4)分.男、女性颈围、BMI、ESS评分均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呈正相关(r=0.389、0.485、0.293和0.386、0.439、0.291,均P<0.001).男性积分≥6时,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65.5%,阳性预测价值为91.1%;女性积分≥3时,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63.6%,阳性预测价值为66.3%.结论广西地区中年打鼾者,颈围、BMI、ESS评分与OSAHS有相关性,与AHI存在正相关.用三参数积分综合筛查OSAHS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男性效果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效率与糖尿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某院呼吸科睡眠医学中心接受睡眠监测,并符合OSA诊断及纳入标准的2360名患者。所有患者根据睡眠效率比例不同分为≥85%,80%~84.9%和<80%3个组别,以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睡眠效率与DM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所有OSA患者中,校正相关因素后,与睡眠效率≥85%相比,睡眠效率<80%组其发生DM的概率明显升高(OR 1.476,95%CI 1.073~2.030,P=0.017)。年龄<60岁、男性以及BMI≥25kg/m2患者中,校正相关因素后,睡眠效率<80%与DM的发生存在独立相关性(OR 1.619,95%CI 1.094~2.398,P=0.016;OR 1.712,95%CI 1.161~2.524,P=0.007;OR 1.500,95%CI 1.043~2.158,P=0.029)。结论 在OSA患者中,睡眠效率差与DM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尤其在年轻男性及肥胖的人群中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铁及凝血功能异常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对脓毒症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铁及凝血功能异常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103例患者,其中男69例,女34例;生存组62例,死亡组4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O2(%)越低(OR=0.163,95%CI:0.013~0.330,P=0.001),血清铁<2.0μmol/L(OR=0.115,95%CI:0.009~0.425,P=0.001),CRP(OR=2.986,95%CI:1.124~6.925,P=0.006)、IL-1β(OR=3.442,95%CI:1.416~7.327,P=0.003)、PT越高(OR=4.117,95%CI:1.984~5.924,P=0.004)和凝血功能异常(OR=5.788,95%CI:1.087~9.874,P=0.009)的患者,脓毒症后死亡的风险越高。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铁对脓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分别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 MIS)和透析客观营养评价法(Objective Score of Nutrition on Dialysis, OSND)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同时测量人体指标、血生化指标作为客观营养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血清白蛋白<35g/L为营养不良标准,对MIS、OSND行ROC曲线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营养不良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根据OSND评价标准,98例血透患者中营养状态正常44例(44.9%),营养不良54例(55.1%);根据MIS评价标准,营养状态正常56例(57.1%),营养不良42例(42.9%)。相关性分析显示MIS与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 thickness, TSF)、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存在负相关,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存在正相关;OSND与上臂围(upper arm circumference, MAC)、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 ALB)、胆固醇(cholesterol, TC)存在正相关,与CRP存在负相关。MI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95%CI 0.625~0.838);OSN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 0.762~0.926)。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LB(OR=3.700,95%CI=1.258~10.886,P=0.017)、HB(OR=6.346,95%CI=2.192~18.373,P=0.001)、CRP(OR=4.693,95%CI=1.603~13.743,P=0.005)是MIS筛查营养不良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ALB(OR=24.781,95%CI=6.970~88.110,P=0.000)、BMI(OR=5.345,95%CI=1.462~19.543,P=0.011)是OSND筛查营养不良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MIS、OSND都适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评价,比较而言,OSND更适合。血透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多,需要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的影响因素,并明确应对策略,旨在缩短院前延迟时间。 方法 经Pubmed、Embase等十大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用NOS量表评价纳入文献19篇,均为流行病调查研究,以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通过Meta分析将影响因素归纳为3大类。①社会因素:年龄[OR=1.090,95%CI(1.060~1.130),P<0.001]、性别[OR=1.180,95%CI(1.050~1.330),P=0.006]、文化水平[OR=1.410,95%CI(1.190~1.670),P<0.001]、居住地区[OR=1.350,95%CI(0.990~1.840),P=0.060];②临床因素:糖尿病史[OR=1.380,95%CI(1.220~1.560),P<0.001]、心绞痛史[OR=1.370,95%CI=1.050~1.770,P=0.020]、心肌梗死史[OR=1.080,95%CI(0.640~1.830),P=0.760]、PCI史[OR=0.760,95%CI(0.670~0.860),P<0.001];③其他因素: 夜间发病[OR=1.630,95%CI(1.340~1.970),P<0.001]、就诊方式[OR=0.640,95%CI(0.570~0.710),P<0.001]、未将症状归因于心脏[OR=3.100,95%CI(1.620~5.940),P<0.001]。 结论 高龄、女性、糖尿病史、心绞痛史、夜间发病、未将症状归因于心脏是其危险因素,高学历、PCI史、EMS就诊是其保护因素,居住地区、心肌梗死史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无关。采取切实有效地干预措施,能够缩短院前延迟时间,降低患者院外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卢婷  应燕萍  徐谊  赵慧函  何雨  凌瑛 《重庆医学》2021,50(7):1104-1108
目的 探讨握力测量在恶性肿瘤患者入院时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西两家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490例.收集握力及人体测量学指标,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握力及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营养风险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风险的预测指标;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预测营养风险的临界值.结果 体重、体重指数(BMI)、小腿围、臂围、握力与患者营养风险状况呈负相关(P<0.01),而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握力是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预测因子.握力预测营养风险状况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P<0.05),男性青年握力小于32.2 kg,男性老年小于26.9 kg,女性青年小于21.3 kg,女性老年小于20.5 kg可判断存在营养风险.结论 握力测量简单、方便、快捷且经济,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入院时是否存在营养风险状况的筛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128-132+136
目的 了解开腹大手术术后在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探讨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并评价模型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本院2015年8月~2019年4月择期行开腹大手术的患者676例,其中男284例,女392例,年龄20~82岁,体重指数(BMI)15.2~32.6 kg/m2,ASAⅡ~Ⅲ级。依据氧合指数≤300 mmHg与否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估术后在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ROC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开腹大手术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共187例(27.7%)发生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1.029,95%CI 1.010~1.049)、高血压(OR=3.388,95%CI 2.214~5.185)及麻醉时间(OR=1.006,95%CI 1.002~1.011)、血红蛋白(OR=0.985,95%CI 0.971~0.999)与呼气末正压通气(OR=0.526,95%CI 0.292~0.947)是其保护因素。ROC曲线下面积0.760(95%CI=0.719~0.801,P0.001)。结论 重视围术期血压控制,合理减少手术及麻醉时间,改善贫血情况并增加呼气末正压通气使用,可能对减少开腹大手术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AFLD)患者颈围与相关测量指标的关联性,并分析其在NAFLD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161例NAFLD患者(研究组)及167例非NAFLD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比较两组人体成分测量指标(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颈围、颈围/身高比)及相关临床测定指标(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分析各人体测量指标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以颈围的均值四分位数分组,比较各组中NAFLD及合并代谢异常组分的患病率;以ROC曲线分析法判断颈围的切点. 结果研究组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颈围、颈围/身高比、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 P<0. 05 );男性和女性颈围与胰岛素抵抗均有相关性,且女性更为密切;随着颈围的增加,NAFLD合并代谢异常组分的患病率均升高( P<0. 05 );对于NAFLD,男性颈围的切点是37. 4 cm,女性颈围的切点是34. 0 cm. 结论 颈围与NAFLD存在显著关联性,但是否能预测NAFLD有待更大样本量支持及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