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PL2(tumor progression locus 2)为一种激酶,虽然最初是作为一种致癌基因被发现,但其在机体的炎症反应中也起重要作用。TPL2激酶可通过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介导多种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影响炎症反应和免疫过程的多个环节,参与多种炎症性相关疾病的发生。炎症性肠病(IBD)作为一种以肠道慢性炎症反应为特征的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未有治愈药物。近年来,随着对IBD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相关发病因子、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备受关注。TPL2激酶通过其在炎症反应过程的作用,参与IBD的发病。未来,TPL2激酶可能成为IBD治疗药物研究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
程艳梅 《北京医学》2006,28(1):38-40
环氧合酶-2(COX-2)是炎症过程中催化前列腺素合成的一个关键诱导酶,在某些炎症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COX-2参与多种肿瘤特别是消化系统肿瘤的细胞增生、抗凋亡和血管生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因此,COX-2与炎症及肿瘤的关系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关于COX-2在反流性食管炎症中的致病作用以及COX-2在食管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机制等仍处于探讨阶段.我们仅对近年来COX-2与反流性食管炎及食管肿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炎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慢性炎症或组织损伤导致的持续性炎症反应通过基因损伤或促炎性因子促进细胞转化,从而诱发慢性炎症以及肿瘤生长。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炎症反应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恶性转化、浸润和转移等。炎症也影响了免疫监视和对治疗的反应。该文就炎症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巨噬细胞是一类可塑性大、异质、免疫功能多样且多变的固有免疫细胞群体.巨噬细胞作为人体肿瘤中最主要的肿瘤浸润白细胞,又称之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因在炎症和肿瘤的相互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近来备受关注.肿瘤间质中的巨噬细胞即TAM通过替代激活途径发生M2型的活化,通过提供特有的肿瘤微环境,参与肿瘤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肿瘤炎性微环境与“癌毒”病机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炎性微环境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的肿瘤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由可控性炎症到非可控性炎症的转化过程,最终将肿瘤周围环境塑造成适合其生长的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及免疫逃逸。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根据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创新性地提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癌毒与痰浊、瘀血、湿浊、热毒等病理因素胶结存在、互为因果、兼夹转化、共同为病。我们研究认为"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炎性微环境密切相关,癌毒的形成过程及病机特点与肿瘤炎性微环境中"炎症——肿瘤"的转化过程具有相似性;癌毒与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的特点与肿瘤炎性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一致性。在此,我们从中西医2种理论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认识出发,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将有可能阐明"癌毒"病机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临床运用"癌毒"病机理论治疗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赐慧 《医学综述》2012,18(23):3953-3956
炎症与相当一部分肿瘤密切相关,近年来炎症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于肺癌中的炎症研究仍相对较少。炎症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促进血管生成、细胞增殖、转移,从而促进肺癌的进展。其主要通过炎性因子、炎性信号通路及上皮间质转化而发挥作用。现就近年来炎症及炎性微环境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朱氏盆炎汤对慢性盆腔炎(SPID)模型大鼠免疫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烧伤造模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包括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变化。结果朱氏盆炎汤中剂量即临床常用量对于 SPID 模型大鼠治疗作用显著,能有效降低大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 IL-2、IL-6、TNF-α含量。结论朱氏盆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作用机制与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8.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据功能表型不同将TAMs分为M1型和M2型。M1型TAMs通过产生各种促炎因子参与炎症、清除体内病原体、参与抗肿瘤免疫而具有抗肿瘤作用,而M2型TAMs产生各种抗炎细胞因子来抑制炎症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大多数TAMs是M2样表型,其为OSCC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所以靶向TAMs在未来可成为一种新的治疗OSCC的方法。本文主要对TAMs在OSCC侵袭转移、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和靶向TAMs治疗OSCC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是近期发现的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作用的细胞因子,属于IL~(-1)家族中的一员。IL-37可抑制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固有免疫应答引起的炎症反应,并被证实参与了多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其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时间存在相关性。本文主要对IL-37的蛋白质结构、表达、作用机制、生物学效应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相关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在鼻咽血管纤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扩展性生长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ng-2在30例鼻咽血管纤维瘤和2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Ang-2蛋白在鼻咽纤维血管瘤的阳性率为76.67%,高于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30.00%(P<0.05)。临床分期中,Ang-2蛋白在Ⅲ-Ⅳ期的阳性率为90.00%,明显高于Ⅰ-Ⅱ期的阳性率50.00%(P<0.05)。CD34在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表达低于其在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P<0.05)。结论Ang-2参与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血管生成,这与其临床分期和肿瘤的扩展性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11.
卵巢恶性肿瘤的病因是多元的,病理学机制复杂。流行病学研究以及临床研究证实,炎症尤其是慢性炎症具有致癌作用。侵入肿瘤微环境的炎性细胞主要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肿瘤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TAMs的致瘤作用包括表达生长因子、基质蛋白酶,促进血管生成、基质重塑以及抑制获得性免疫。研究TAMs在肿瘤的功能状态和动态变化有重要意义,TAMs有望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4,(7):918-919
<正>肿瘤与炎症关系肿瘤与炎性关系密切,癌症的发生大约20%与慢性炎症有关[1]。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作为宿主正常保护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清除病原体,但是它也同时促进肿瘤的发生。致瘤性的病原体能够损坏宿主免疫使得低度而慢性的炎症持续存在。持续存在的慢性炎症能导致机体处于免疫失调及自身免疫性状态,最终促进肿瘤的发生。然而,肿瘤发生后也可引起炎症的产生。研究表明,有些肿瘤可以通过分泌一些急性分子来促进  相似文献   

13.
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2,CXCR2)属于趋化因子受体的一种,为7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等细胞表面.CXCR2与其配体结合后,参与机体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感染、创伤愈合和肿瘤发生等过程,其在恶性肿瘤演进中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通过直接促进肿瘤生长、转移以及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形成、白细胞浸润,共同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CXCR2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CXCR2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抗肿瘤的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PL)通过调控环状非编码RNA(circRNA)0003353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炎症和细胞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我院风湿科住院RA患者50例和正常人30例,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及血清,检测circRNA 0003353的表达、免疫炎症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anti-CCP、IgA、IgG、IgM、C3、C4]和计算DAS28评分;采用最佳浓度10 ng/mL TPL处理RA-FLS,并转染circRNA 0003353过表达质粒。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RA-FLS细胞活力、迁移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4、IL-6、IL-17;RT-qPCR法检测circRNA 0003353、Western blot检测p-JAK2、p-STAT3、JAK2、STAT3蛋白。结果 circRNA 0003353在RA患者PBMCs中表达升高,在协助诊断RA方面有良好效能(AUC=90.5%,P<0.001,95% CI:0.83-0.98),circRNA 0003353与ESR、RF、DAS28呈正相关(P<0.05);TPL呈时间依赖性降低circRNA 0003353表达,抑制RA-FLS的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降低促炎细胞因子IL-6、IL-17,升高抑炎细胞因子IL-4(P<0.01);TNF-α刺激后,RA-FLS中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升高,而TPL干预后降低(P<0.01);在TPL干预基础上,转染circRNA 0003353过表达质粒,RA-FLS中circRNA 0003353表达升高,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升高,IL-4降低,IL-6、IL-17升高,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升高(P<0.01)。结论 circRNA 0003353在RA-PBMCs和RA-FLS中表达均升高,TPL可通过circRNA 0003353,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RA-FLS炎症和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15.
IL-2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能影响其它诸多细胞因子或促进血细胞生成、分化与增殖,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或低分子量糖蛋白,它作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蛋白介质,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防止肿瘤生长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1抗肿瘤机制肿瘤的生成是  相似文献   

16.
孙艳  潘文胜  张骏 《浙江医学》2019,41(2):192-196,201
巨噬细胞是慢性炎症中的一类重要细胞,其中活化的M2亚型分泌一系列炎症因子,参与炎性微环境的调节,也参与肿瘤微环境的调控。肿瘤形成后浸润在肿瘤组织的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能维系肿瘤微环境,促进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加速肿瘤上皮间质化进程,有利于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表达不同表面抗原的TAMs对肿瘤临床预后的影响不尽相同,靶向TAMs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可能是有希望的抗肿瘤手段。本文将从TAMs介导的微环境入手,对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简述,并探讨靶向TAMs防治肿瘤的可能性,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 2, SMYD2)是SMYD家族成员,其功能是对组蛋白和非组蛋白进行甲基化修饰,调节下游的靶基因和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肿瘤、炎症及免疫失调等疾病。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肿瘤发生的潜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甲基化的异常调节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SMYD2参与多个信号通路的调控进而影响肿瘤干细胞、肿瘤细胞增殖与转移以及耐药等生物学特征。因此,本文对SMYD2在常见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SMYD2的机制研究及其抑制剂用于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炎症调节失调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标志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小体在调节肿瘤的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等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NLRP3作为最具特征性且研究最深入的炎症小体,其激活的失调参与了肿瘤的发病机制.NLRP3在肿瘤发生和抗癌免疫中起着双刃剑的作用,这取决于肿瘤的类型以及下游的效应分子.NLRP3在肿瘤中作用的临...  相似文献   

19.
对肝癌炎性微环境的研究近况及中医药调节肝癌炎性微环境的疗法进行概述。肝癌的炎性微环境由细胞成分与非细胞成分组成,涉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肝星状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及促血管生成因子、炎性因子等非细胞成分,这些相关成分可以通过激活复杂的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血管生成、癌肿的侵袭和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调节肝癌炎性微环境的中医药疗法主要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益气、扶正固本等疗法。  相似文献   

20.
MTA1与肿瘤淋巴管血管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淋巴管血管生成在肿瘤发生及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既往研究显示,MTA1在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侵袭及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在肿瘤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该文对MTA1在肿瘤淋巴管血管生成及其促进肿瘤侵袭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