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将PBL教学方法应用于解剖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探析其应用意义。方法本文抽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60名医学专业学生纳入实验对象资料,参照不同的解剖实验教学方法分组实验,传统教学方法在对照组学生中应用,PBL教学方法在实验组学生中应用,研究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实验综合考试成绩、教学满意统计值。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实验综合考试成绩比对对照组学生,P0.05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统计值比对对照组学生,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解剖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采取PBL教学方法具有显著效果及意义,值得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3、5、7、9、13、17班学生共150名,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结束后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其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达到92.0%,实验组实验考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景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人体彩绘在本科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杉达学院护理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17级120名学生,在解剖学教学中采用理论大课+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实验组为2018级120名学生,采用理论大课+彩绘辅助实验教学方式,并在每次课后计算每位学生的彩绘成绩。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填图考试成绩、标本指认考试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问卷评分进行比较,并对实验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填图考试成绩、标本指认考试成绩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平均分、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学生的彩绘成绩与填图考试成绩、标本指认考试成绩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均呈正相关。结论将人体彩绘引入本科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创新式实验教学模式对生理学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方法:分别将随机选择的400名学生等分为传统式实验教学组和创新式实验教学组,通过不同的授课模式,以学生反馈和生理学理论考试成绩评价创新式实验教学对生理学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结果:创新式实验教学组学生考试成绩为76.93±7.76明显高于传统式实验教学组学生考试成绩71.27±8.74,且创新式实验教学组学生反馈反映满意。结论:创新式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目标教学的教学效果,郧阳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实施了以目标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方法为,随机选取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315名学生,按照班级将其分为实验组129人和对照组186人,实验组采用目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教学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与学习态度。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人体解剖学考试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实验组学生参加自由实验的人数、课后答疑提问、图书馆开放查阅资料等人数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实践证明,目标教学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结合护理专业特点,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方法 将2013级护理专科一、二班学生设为研究对象。一班为实验组110人,二班为对照组110人。实验班通过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采用考试成绩评价及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t检验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验平时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及总分成绩。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47.80±7.30) vs. (44.85±8.38)]、实验平时成绩[(15.48±1.76) vs. (14.55±2.19)]、实验考试成绩[(15.52±2.22) vs. (14.35±2.64)]、总分[(78.80±8.99) vs. (73.75±10.53)]均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 80%以上的学生认为实验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结论 实验教学改革能够明显提高学生人体解剖学成绩,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结合传统实验教学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校2018级眼视光学专业59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实验组进行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和虚拟仿真技术实验教学方式相结合。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成绩,并做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实验成绩和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测试学生在实验可视感、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与临床联系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对虚拟教学的认同度超过80%。结论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不同,可以设置虚拟仿真实验与传统实验教学相结合,互相补充各有的优缺点。深化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我院高职护理专业200名学生为例,分为1、2班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两组的教学情况,就两组学生的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及总评成绩分数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学生平时成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学生理论成绩显著优于研究组,但研究组实验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但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为目标,探索基于学习产出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以学校中医学专业为试点,通过参考OBE教育模式,分析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确立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并以全国中医学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成绩为依据,比较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掌握率,说明OBE教育模式下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成果。[结果]学校中医学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多元化培养与师资现状之间的矛盾加剧等不足,而参考OBE教育模式,即可确立"细化实验教学目标,定义学习产出"等改革措施。通过实践,在全国中医学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中,学校中医专业学生解剖学科认知层次的掌握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3.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掌握率。[结论]基于OBE的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运用、综合等高阶层认知能力,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室利用率,能较为全面评价医学生岗位能力培养效果,从而有效促进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较法在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09级口腔医学专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人。实验组采用病理解剖学与组织学比较的实验教学法,对照组沿用传统实验教学法。对两组的实验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并对实验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实验考试平均成绩为(88.38±5.68)分,对照组的实验考试平均成绩为(78.35±4.86)分。两组实验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部分学生赞同采用比较教学法。结论比较教学法是可行的,其实施过程强调温故而知新,加强了基础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元教学法在中医药院校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甘肃中医学院2013级针灸推拿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A班为实验组,采用多元教学法,B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学期末评价2个班级的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实验组学生在本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必学章节的理论考核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及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从问卷调查结果可得出,多元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对正常人体解剖学的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拓宽视野、获取知识的能力、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多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考核方法及其对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方法实验组采用让学生在尸体标本上指认具体人体结构的方法进行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结果从技能掌握情况来看,室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加入实验考核环节,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纪亮  张鹏  姜杨  姚立杰  刘富  沙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121-121,123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手段用于断层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06级66名影像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人。对照组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采用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课程结束后评价效果,并进行考试。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法满意度较高。结论多元化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影像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翻转教学联合反思日志在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1名护理本科生分为实验组(56名)和对照组(5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翻转教学联合反思日志教学方法。授课结束后,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操作考试成绩和实验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显著(P<0.01)。实验组94.64%的学生对翻转教学联合反思日志教学模式满意,98.21%的学生认为能促进操作技能的掌握,96.43%的学生认为其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92.86%的学生认为其能增强技能训练的主动性,91.07%的学生认为拥有较多的自主学习时间,100.00%的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教学形式。结论翻转教学联合反思日志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技能考试成绩,受到学生广泛认可,在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制作模拟肺动脉空气栓塞演示模型,解决病理解剖学肺动脉空气栓塞实验教学的难题.方法根据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空气栓塞发生的原理设计制作模型,以本校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23名学生随机分为动物实验对照组及模型教学研究组,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实验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模拟肺动脉空气栓塞演示模型教学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实验考试成绩,并能反复重复使用,激发学生实验学习兴趣,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实验教学综合管理系统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效果。方法:抽取我校护理学院2012级及2013级4个班的学生,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组以实验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进行互动教学,并通过两组学生期末基础护理学的操作考试成绩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操作成绩为(85.35±9.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操作成绩(77.86±8.91)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型实验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对护理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并建立一种新的适用于人体解剖学本科教学的教学和考核模式,并与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模式进行比较。方法在本科生中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模式,实验组采用新的教学和考核模式,双盲法出题和阅卷,比较2组学生在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外科学、妇产科学中运用解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检测2组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各科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的考核和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所学人体解剖学知识掌握较好,运用人体解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论文式实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对改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进行探讨。方法学生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正常组学生按常规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实验组学生书写论文式实验报告。并在实验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实验考试。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均有明显提高。结论通过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以明显改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合作性学习模式在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合作性学习模式与传统实验授课模式的教学效果,为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方法将2007级护理专业1班和2班随机分成实验班(43名)和对照班(46名),对照班采用传统实验授课模式,实验班采用合作性学习模式。比较2班内科护理学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班内科护理学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作性学习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因人施教法在医学形态学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因人施教法在人体解剖学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人体解剖学实习课中,将实习学生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因人施教法;在病理学理论课教学中,对每个大班分别采用一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因人施教。结果在进行人体解剖学实验前,各类型学生学习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则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实验前。在病理学教学中实施因人施教法的学生成绩与其他类型学生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