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意义。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38/SSC设门,对33例MM患者及12例浆细胞反应性增多症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检测,并辅以瘤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形态学检查观察到瘤细胞比例为6.0%-76.0%;流式细胞术CD38/SSC设门后可见到一群CD38强阳性细胞,比例为0.99%-57.54%;多数MM细胞表型为CD38st+CD138+CD19-CD56+(78.8%),部分患者伴有CD20(12.1%)、CD33(15.2%)、CD117(30.3%)、HLA-DR(9.1%)抗原表达,其余抗原表达均为阴性;27例(81.8%)MM患者检测到cκ或cλ的单克隆限制性,其余cκ及cλ均为阴性。结论:利用CD38/SSC设门方法的流式细胞术对MM进行免疫分型,根据细胞表面抗原的异质性,可鉴别良性或恶性浆细胞,为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CD138/Syndecan-1在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建立多发性骨髓瘤(MM)免疫分型的测定方法,分析各种抗原的表达特点,并分选高纯度原代骨髓瘤细胞,应用CD45/侧向角(SSC)设门的三色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CM)测定18例MM患者、2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7例正常人骨髓免疫分型特点;应用抗CD138和免疫磁珠从MM患者的骨髓中分选骨髓瘤细胞.结果表明:骨髓瘤细胞CD45阴性或弱阳性,SSC介于有核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之间,CD138和CD38均阳性,T、B细胞及髓系抗原多为阴性,CD56阳性率为83.3%,HLA-DR阳性率为44.4%.与MM患者相比,AL患者CD138均阴性,而CD38为100%阳性,CD56阳性率为25%.正常人CD138和CD56均为阴性.磁珠分选获得的原代骨髓瘤细胞纯度在73%-95%之间,平均为86%.结论:CD45/SSC设门的三色免疫荧光FCM是测定MM免疫分型的稳定可靠方法,CD138是骨髓瘤细胞表面较为特异的抗原标志,应用抗CD138和免疫磁珠可以获得高度富集的原代骨髓瘤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45/SSC、CD38/SSC及CD45/CD38 3种设门方法在多发性骨髓瘤(MM)免疫表型分析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不同免疫表型与反映MM疾病进展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D45/SSC、CD38/SSC、CD45/CD38 3种设门方法的多色流式细胞术,对20例初诊MM患者浆细胞表面CD138、CD56、CD117、CD13、CD19等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间的差异。另仅使用CD38/SSC设门术,对44例初诊MM患者及12例对照组患者浆细胞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分析浆细胞表面各CD抗原表达与反映MM疾病进展指标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及乳酸脱氢酶(LDH)的相关性。结果 CD38/SSC、CD38/CD45设门组CD56、CD138表达率均明显高于CD45/SSC组(P0.05),CD38/SSC与CD38/CD45设门间各CD抗原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38阳性率在CD45/SSC设门组明显低于CD38/SSC及CD45/CD38组(P0.05),余各组间CD抗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CD38/SSC设门术时,MM组与对照组CD56阳性率(70.5%和8.3%)及CD19阳性率(13.6%和10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M浆细胞典型免疫表型为CD38++CD138+CD56+CD19-,而正常浆细胞为CD38++CD138+CD56-CD19+。CD56+MM患者清蛋白降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D56-MM患者(71.0%vs 38.5%,P0.05),CD13+MM患者比CD13-患者更易出现LDH异常增高(50.0%vs 13.9%,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M患者CD56表达率与Cr水平呈负相关(r=-0.353,P0.05),CD13表达率与LDH水平呈正相关(r=0.359,P0.05),其他CD抗原表达与Hb、Alb、Cr、β2-MG、CRP及LDH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中采用不同设门方法圈定浆细胞的有效性不同,CD38/SSC及CD45/CD38设门明显优于CD45/SSC设门,常规临床检测可使用CD38/SSC设门技术。MM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特征,选用恰当方法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对MM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不同预后分层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采用流式细胞仪多参数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45/SSC和CD38/SSC联合设门,对62例初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标本标记CD45、CD38、CD138、CD56、CD19、CD117、CD13、CD20、CD22、CD34、Kappa和Lambda进行检测,并通过ISS分期及细胞遗传学特征进行预后分层,分析和比较不同预后分组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结果显示:异常浆细胞均表达CD138(100%)及CD38(100%),而CD19^+(6.5%),CD45^+(22.6%),CD56^+(59.6%)及单克隆轻链抗原表达(82%)相对常见,其他CD117^+(27.4%),CD13^+(17.7%),CD20^+(16.1%)存在个体差异;经预后分层后显示,标高、高危组CD56表达率低于低危组(P=0.02),而CD117表达率高于低危组(P=0.011)。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具有异质性,在初诊的中、高危患者中CD56表达较低,而CD117表达较高,这可能与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免疫表型的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以CD45/SSC配合CD38+/CD138+联合设门,对5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CD38、CD138、CD19、CD56、CD117、CD200标记检测,并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细胞中骨髓瘤细胞比例为0.2%~52.9%,而在细胞形态学检查中,发现骨髓瘤细胞比例为2.0%~85.5%,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686 4,P0.05)。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各免疫表型阳性率如下:CD38为100.00%(52/52),CD138为100.00%(52/52),CD19为9.62%(5/52),CD56为80.77%(42/52),CD117为40.38%(21/52),CD200为26.92%(14/52)。其中CD56在两种轻链型和不同类型免疫球蛋白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κ链型患者CD56的阳性率比λ链型低,CD56的阳性率在IgM型中最低。在筛选细胞方面,流式细胞术比细胞形态学更灵敏,但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骨髓瘤细胞结果比流式细胞术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初诊和微小残留疾病的检测意义。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通过CD138或CD38抗原标记识别7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浆细胞,联合CD45、CD56、CD19、CD20、CD117表面抗原标记及胞浆Kappa和Lambda轻链鉴别异常骨髓瘤细胞。结果 44例初诊病例中,CD138在可检测的病例中均呈阳性表达,同时CD19阴性,42例病例(95%)CD45阴性或弱阳性,其他表面抗原标记CD38、CD56、CD20、CD117的检测率分别为98%、93%、45%、41%,胞浆Kappa和Lambda轻链均呈限制性克隆型表达。14例病例用于评估初诊及治疗过程中免疫表型的变化,其中11例病例(79%)出现至少1个及以上异常表型的变化,4例(29%)病例化疗后抗原标记荧光强度显著增加,7例(50%)病例荧光强度显著降低。CD45、CD19、胞浆免疫球蛋白轻链为最稳定的标记,未见显著抗原标记的变化,2例CD38(14%)、7例CD56(50%)、4例CD20(29%)及2例CD117(14%)病例呈现显著的抗原密度的变化。30例已治疗病例用于评估MRD的免疫表型,其中25例检测出异常的瘤细胞,5例病例未见显著的限制性轻链克隆型表达,Kappa与Lambda比值在0.5~2,认定MRD阴性。结论流式细胞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疗效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胞浆免疫球蛋轻链的检测可提升微小残留检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及胞浆内轻链的表达。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仪,用CD45-APC/SSC及CD38/CD56联合设门,对45例MM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CD38、CD56、CD19、CD138、CD45、轻链(κ链、λ链)及胞浆内轻链(cκ链、cλ链)的检测。结果 45例骨髓瘤患者中分泌型为37例(其中IgG型为27例,IgA型为10例),轻链型为5例(λ链型4例,κ链型1例),不分泌型3例,其免疫表型出现的频率为:其中表型为CD38+CD56+CD19-CD45-:分泌型为37/37(100%),轻链型2/5(40%),不分泌型0/3(0%),表型为CD38+CD56-CD19-CD45-:轻链型3/5(60%),不分泌型3/3(100%),CD138+:45/45(100%),膜表面轻链(κ链、λ链):0/45(0%),胞浆轻链(cκ链、cλ链):45/45(100%),其中分泌型:cκ链10/37(27%);cλ链:27/37(73%);轻链型:cκ链1/5(20%);cλ链:4/5(80%);不分泌型:cκ链1/3(33%);cλ链:2/3(67%)。结论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细胞免疫表型及胞浆轻链的表达对骨髓瘤的临床诊断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不分泌型的骨髓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表型特征,浆细胞特异标志物有CD38、CD138和CD56,其中CD138对MM患者骨髓浆细胞浸润的评估有临床价值,CD56有望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预测病程进展及预后的指标。髓系抗原CD117和CD33的表达可能与MM的预后相关。CD28的表达与MM疾病进展存在相关趋势。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监测微小残留病灶可考虑作为MM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P-FCM),采用CD138/CD45/SSC设门,检测40例MM患者和20例正常献髓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结果 MM患者抗原异常表达率由高到低分别为CD45~(dim+/-)(95%)、CD81~(dim+/-)(80%)、CD56~+(70%)、CD27~(dim+/-)(50%)、CD200~(++)(48%)、CD33~+(40%)、CD28~(++)(35%)、CD117~+(18%)、CD19~+(5%)和CD20~+(3%)。CD56+、CD200~(dim+)、CD28~(dim+)在正常浆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10%、10%和5%。结论应用MP-FCM检测MM细胞免疫表型,可准确地鉴别良恶性浆细胞,有助于MM的诊断、预后判断及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0.
四色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细胞免疫表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了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常规设门及二次设门策略选取的29例MDS患者的骨髓细胞悬液中,CD34^+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MDS的进展(RA/RAS→RAEB→RAEB—T),根据CD45/SSC图中选取的原始细胞群中,CD34^+细胞比例逐渐增高.分别为8.0%、46.4%、76.8%,各亚型之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②在CD45 vs SSC散点图上,设门所取的原始细胞抗原表达随着RA/RAS→RAEB→RAEBT的进展,HLA—DR、CD13、CD33、CD117表达逐渐增高,CD15表达逐渐减低,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③在CD45VSCD34散点图上二次设门取CD34^+原始细胞行抗原表达的分析,同样异常表达HLA—DR及髓系抗原CD13、CD33和CD117,比例高于常规分析法(P〈0.05),CD15比例减低,在RA/RAS中CD13、CD33、CD117和HLA—DR的表达较常规分析的原始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相关抗原的表达率在各亚型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常规设门法能反映MDS疾病的进展,而二次设门策略则更能反映MDS原始细胞的生物学特征,CD34的异常表达代表原始细胞的不成熟性和异质性,在临床高度怀疑但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不能诊断时,原始细胞免疫分型对MDS的诊断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外周血及骨髓组织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Treg)细胞表达水平,初探MM中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状态以及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3例MM患者、44例MGUS患者和30例健康者外周血以及6例MM患者骨髓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水平.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MM患者血清清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 MM组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细胞表达高于MGUS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中稳定期患者组外周血细胞水平较初诊患者组和复发、难治患者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ISS分期的MM患者外周血细胞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展期MM患者中,CD4+CD25+CD127low/-T细胞表达在Ⅲ期高于Ⅰ期+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同一初诊MM患者骨髓CD4+CD25+CD127low/-T细胞水平低于其外周血T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细胞表达异常可辅助鉴别良、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监测MM的进展以及疾病的活跃程度,并为进展期MM患者及时进行临床干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采用三角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对20例MM患的骨髓标本进行了免疫分型检测。研究结果发现,每例病人骨髓细胞中均可见一群异常的细胞;CD45/SSC值较有核红细胞大;CD45阴性或弱阳性;CD38强阳性;CD19均为阴性;多数标本CD56阳性;少数标本胞浆k(ck)或胞浆λ(cλ)阳性及CD20阳性。检测的所有标本除三分之一为CD56^-外,均无正常浆细胞的表型(CD19阳性,CD56阴性)。结论:流式细胞术是确定MM细胞的有用的方法,对MM患骨髓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MM的准确诊断及治疗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中CD19(+)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数目及疗效的关系,探讨MM骨髓CD19(+)细胞变化特点。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3例初诊MM患者骨髓中CD19(+)细胞、CD38(++)CD45(-)细胞、CD38(++)CD45(-)CD56(+)细胞的比值,分析不同分期、不同分型上述细胞比值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43例初治时骨髓中CD19(+)细胞、CD38(++)CD45(-)细胞、CD38(++)CD45(-)CD56(+)细胞的比值变化与经过VADM、VD方案治疗4个疗程后疗效的关系。结果表明,63例初治患者骨髓中CD19(+)细胞比值Ⅱ期高于Ⅲ期,CD38(++)CD45(-)CD56(+)细胞比值Ⅲ期高于Ⅱ期;IgA组CD19(+)细胞比值明显高于IgD组且有高于其他组的趋势,IgA组CD38(++)CD45(-)、CD38(++)CD45(-)CD56(+)明显低于其它组;63例初治患者骨髓中CD19(+)细胞与CD38(++)CD45(-)、CD38(++)CD45(-)CD56(+)细胞的比值均呈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0.3304,p=0.0052;r=-0.2414,p=0.0441)。分析43例患者(总治疗组)及VD方案治疗组(VD组)中的有效组CD19(+)细胞比值均分别高于无效组,VD组中有效组CD38(++)CD45(-)比值明显低于无效组,CD38(++)CD45(-)CD56(+)有低于无效组的趋势;总治疗组中有效组CD38(++)CD45(-)、CD38(++)CD45(-)CD56(+)均有低于无效组的趋势。结论:MM患者骨髓中CD19阳性细胞的比值与病情、分期有关,对于判断MM预后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病理生物学特性,以探讨MSC在MM骨损伤发生中的作用,取11例初治MM病人和5例正常人骨髓,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MSC。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M骨髓MSC表型,MTT法检测MSC增殖能力,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能力。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浓度。收集MSC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按梯度浓度加入人SKO007骨髓瘤细胞系培养体系中,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人骨髓MSC比较,MM患者骨髓MSC的表型无改变,均一表达CD29、CD73、CD166和HLA-ABC,不表达CD45和CD31;MM患者骨髓MSC增殖和分化能力正常,且具有相似的成骨和成脂肪分化功能;MM骨髓MSC分泌IL-6和SCF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MM来源的MSC培养上清显著促进SKO007细胞的增殖。结论:MM患者骨髓MSC的增殖分化功能正常,MM时骨损伤可能与MSC分化功能无关,而IL-6和SCF高表达为骨髓瘤细胞提供了必要的生存信号。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循环骨髓瘤细胞(circulating myeloma cells,CMC)和骨髓骨髓瘤细胞(marrow myeloma cells,MMC)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5例MM患者同时检测CMC和MMC的百分率,并结合患者的β2微球蛋白(β2-MG)、血浆白蛋白(Alb)水平、染色体核型、肾功能等预后相关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将患者分成4组:A组为同时检测到CMC和MMC患者;B组为仅检测到MMC患者;C组为仅检测到CMC患者;D组为未检测到瘤细胞患者。结果发现:与其他各组相比,A组的β2-MG和肌酐浓度显著增高,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下。就上述预后因素而言,在检测到与未检测到骨髓瘤细胞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发、复发/难治患者的CMC和MMC百分率明显高于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的患者。骨髓瘤患者CMC与MMC显著相关。结论:骨髓瘤患者CMC和MMC百分率不仅反映肿瘤负荷,而且预示病情进展,特别是同时检测到CMC和MMC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MM的遗传学背景和细胞增殖特点。应用直接免疫磁珠法分选19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骨髓瘤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瘤细胞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表明:19例患者中4例骨髓瘤细胞为超二倍体,15例骨髓瘤细胞均为二倍体;正常人浆细胞处于S+G2/M期细胞的比例为(1.15±0.60)%,MM患者骨髓瘤细胞处于S+G2/M期细胞比例为(10.06±12.6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初治组患者出现超二倍体比例为11.76%,复治组患者为100.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35);初治组骨髓瘤细胞处于S+G2/M期的比例为(7.12±4.98)%,复治组为(35.10±32.5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MM患者骨髓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提示了该病遗传背景的复杂性和细胞增殖的异常。而此与病程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0/CD40L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MM患者30例,作为MM组,同期选取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30例为正常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人员血清中化疗前后CD40/CD40L的水平,分析其与MM患者淋巴细胞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MM组患者血清中CD4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MM组患者血清中CD40L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M组患者化疗前后的CD40、CD40L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s细胞及NK细胞水平在MM组患者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总B淋巴细胞、Th细胞、Th/Ts占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0水平与MM组患者血清总B淋巴细胞水平存在相关性(r=0.877,P=0.005),CD40L与MM患者血清中Th细胞存在相关性(r=-0.783,P=0.035);Ⅲ-Ⅳ期MM患者血清CD40表达高于Ⅰ-Ⅱ期MM患者,不同时期MM组患者血清CD40L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0高表达MM患者生存率低于CD40低表达的MM患者(χ^2=1.639,P=0.201)。CD40水平高表达为MM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95%CI:1.156-4.125)。结论:MM血清中CD40水平升高与患者病理分级有关,接受化疗能够降低CD40水平,CD40升高是MM患者预后较差的重要因素,CD40L水平与MM治疗及预后无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微环境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AP-1家族成员基因的调节作用。采用免疫磁珠方法分选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138+的瘤细胞并与破骨细胞共培养,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与破骨细胞共培养的瘤细胞和与破骨细胞共培养的瘤细胞AP-1家族成员c-jun、junD、fos和fosB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破骨细胞培养液培养后10-14天形成破骨细胞,瘤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后与未与破骨细胞共培养相比较,细胞活力明显增高,c-jun、junD、fos和fosB表达量均降低。结论:骨髓微环境可抑制AP-1家族成员的表达,促进MM瘤细胞存活,抑制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