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胃溃疡穿孔修补术用硬膜外麻醉时,辅助麻醉用药对胃的牵拉反应抑制效果.方法:40例男性ASA Ⅰ~Ⅱ级胃溃疡穿孔病人行穿孔修补手术,随机分成二组:在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分组静脉给药.DPK组:哌替啶0.86 mg/kg,异丙嗪0.43 mg/kg,氯胺酮0.43 mg/kg单次静脉注射.TCI组:TCI泵以异丙酚1.5 μg/ml为初始靶浓度静脉注入,至患者的镇静深度稳定于OAA/S评分3 min后开始手术,手术至关腹后停用异丙酚.分别记录各时段病人SpO2、R、P、BP;记录手术时间、术毕苏醒例数、术中躁动数、追加辅助用药例数、术中恶心、呕吐例数.记录药物的副作用.结果:两组对胃牵拉反应的抑制效果均满意.TCI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DPK组,TCI组术毕患者清醒程度优于DPK组.结论:当胃手术选用硬膜外麻醉时,为抑制牵拉反应,异丙酚靶控方法安全,效果确切,可作为主要的辅助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剖腹产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时,辅助麻醉用药镇静及对牵拉反应抑制效果。方法选择行剖腹产手术产妇60例在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随机分两组各30例。Ⅰ组: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单次静注。Ⅱ组:氯胺酮28.5mg,咪达唑仑1.42mg单次静注。分组记录用药前,1min,5min,15min及术毕产妇SpO2、RR、HR、MAP值;记录手术时间、术毕苏醒例数、术中恶心躁动例数;记录术毕产妇OAA/S评分;记录新生儿娩出时Apger评分。结果两组术中镇静、抑制牵拉反应效果均满意。两组RR、BP、HR、SpO2均平稳;术毕两组OAA/S评分均为4-5分;新生儿Apger评分均正常。结论两组方法效果确切,对产妇和新生儿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胃穿孔修补术时选用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BM)与哌替啶异丙嗪(简称杜非合剂,DP)单次静注对手术中胃牵拉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40例胃穿孔行穿孔修补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杜非(DP)组和布咪(BM)组,每组20例。在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DP组:哌替啶注射液50 mg和异丙嗪注射液25 mg混合液于切皮前5 min单次静脉注射。BM组:布托啡诺0.02 mg/kg,咪达唑仑0.04 mg/kg混合液于切皮前5 min单次静脉注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RR(呼吸频率)、HR(脉率)、MAP(平均动脉压)值。术毕分别记录两组清醒程度。观察记录病人术中牵拉反应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对胃牵拉反应的抑制效果BM组优于DP组。BM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DP组,BM组术毕患者清醒程度优于DP组。BM组还有抗寒颤作用。结论:布托啡诺咪达唑仑用药后表现为无须反复给药、用药量小,简单实用,安全方便,易掌握,可作为硬膜外麻醉抑制胃肠牵拉反应的首选辅助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丙泊酚辅助小儿硬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中下腹部手术患儿 30例 ,随机分为两组 :丙泊酚 -硬膜外麻醉组 (DE组 ) ,以 0 .5mg/kg丙泊酚 1min静注诱导 ,接着以 2mg(/kg·h)持续微泵静注维持 ;氯胺酮 -硬膜外麻醉组(KE组 ) ,以 1.0mg/kg氯胺酮 1min静注诱导 ,以后视麻醉效果以每次0 .5mg/kg间断维持。观察围术期循环动力学、呼吸变化 ,记录牵拉反应、术中谵妄、恢复期躁动、清醒时间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注辅助药前比较 ,DE组在静注丙泊酚1min后血压下降 ,心率减慢 (P <0 .0 5 ) ,KE组在静注氯胺酮后血压和心率持续有增高表现 (P <0 .0 1或 0 .0 5 ) ,与DE组比较增高显著 (P <0 .0 1或 0 .0 5 )。两组呼吸和SpO2 变化不明显。KE组围术期谵妄、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DE组 (P <0 .0 1或 0 .0 5 )。DE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KE组。结论 丙泊酚辅助小儿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氯胺酮  相似文献   

5.
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  张庆 《实用全科医学》2006,4(2):158-159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力月西,Midazolam)与芬太尼(Fentanyl)联合在硬膜外麻醉中的镇静程度、遗忘及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作用。方法将择期腹部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Ⅰ,Ⅱ组)各30例,Ⅰ组静注咪唑安定(力月西)0.04 mg/kg,2 min后静注芬太尼0.75μg/kg;Ⅱ组静注氟哌定0.05 mg/kg 芬太尼0.75μg/kg。两组术中酌情追加首次剂量的1/3~1/2。注药后不同时段记录镇静情况,以改良警觉/镇静观察评分法(OAA/S),观察HR、SBP、DBP和SPO2及术中牵拉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术中的镇静效果无差异,术毕Ⅰ组较Ⅱ组苏醒快,能产生较深的遗忘作用,且能更好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结论只要加强术中管理,咪唑安定(力月西)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中能够替代芬氟合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级小儿眼科手术4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A组,n=20)和安定组(B组,n=20).A组肌注氯胺酮4 mg/kg负荷量,加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4ml/(kg@h)连续输注,B组肌注氯胺酮4 mg/kg负荷量,加静注安定0.2 mg/kg,以0.1%氯胺酮4 mg/(kg@h)连续输注.分别观察两组MBP、HR、SpO2变化、术毕清醒时间、氯胺酮使用总量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心血管反应轻微,术毕清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氯胺酮使用总量比B组少(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有效性.方法 选择120例ASAⅠ~Ⅱ级,妊娠6~9周且自愿终止妊娠孕妇,随机分成4组.A组(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5 mL,1 min后静注丙泊酚2 mg/kg;B组静注氯胺酮0.2 mg/kg、丙泊酚1.5~2 mg/kg;C组静注氯胺酮0.3 mg/kg、丙泊酚1.5~2 mg/kg;D组静注氯胺酮0.4 mg/kg、丙泊酚1.5~2 mg/kg.观察术中各组SBP、DBP、HR、SpO2的变化及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记录各组丙泊酚用药总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 术中丙泊酚总用量A、B两组明显多于C、D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D组明显长于A组(P<0.05),离室时间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丙泊酚诱导后2 min SBP、DBP、HR与诱导前有显著差异(P<0.05),C、D两组麻醉过程中心率、血压比较平稳.B、C、D 3组麻醉、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术后恶心反应也少于A组(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合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镇痛效果好,并发症少,0.3 mg/kg氯胺酮与丙泊酚复合应用尤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卢增停  廖历兴 《河北医学》2005,11(3):219-222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异丙酚、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曲马多或氯胺酮四种麻醉方法,探究人工流产手术合理的异丙酚麻醉配方。方法:200例ASAⅠ~Ⅱ级、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四组:P组,单纯异丙酚麻醉组;F组、T组、K组在异丙酚诱导前分别静注芬太尼 0.75μg/kg、曲马多1mg/kg、氯胺酮0.2mg/kg。术中连续监测 MAP、HR和 SpO2。记录各组病人异丙酚的首剂量和总剂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术中术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P组、F组 MAP、HR、SpO2 均下降(P<0.05、P<0.01);T组、K组 SpO2 无下降(P>0.05);F组、T组和 K组异丙酚首剂量、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明显低于 P组(P<0.01);F组离院时间长于其余三组(P<0.05)。各组满意率100%。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曲马多或氯胺酮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均可获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中小剂量氯胺酮或曲马多复合异丙酚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胺酮、丙泊酚辅助硬膜外或神经阻滞在小儿外科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30例择期手术小儿分两组,每组15例。基础麻醉后行硬膜外或神经阻滞,A组间断静注氯胺酮1.1.5mg/kg,B组丙泊酚4mg/kg、氯胺酮2mg/kg持续微量泵输入。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0min、30min、40min及术毕患儿的MAP、SpO2、HR、患儿体动次数及总用药量,术毕苏醒时间。结果与结论氯胺酮、丙泊酚组围术期平稳,氯胺酮用药量少且苏醒快、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11):1596-1598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氯胺酮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72例,ASA分级I~Ⅱ级,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地佐辛+氟比洛芬酯+氯胺酮组)和对照组(芬太尼+丙泊酚组),各36例。开放静脉通路后,观察组术前15min给予地佐辛10mg、氟比洛芬酯50mg,术前5min予氯胺酮0.05mg/kg静注;对照组术前5min予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5~2.5mg/kg静注。患者入睡后开始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T0)、扩宫时(T1)和手术结束后5min(T2)MAP、HR、SpO2、RR变化,记录术中分别追加麻醉药的次数,以及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术后5min(T0)、10min(T1)和20min(T2)VAS评分,并进行相应对比分析。结果: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患者T1和T2时MAP、HR、RR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36例患者中,5例术中追加氯胺酮0.05mg/kg,且仅需追加1次,百分比为13.8%;对照组22例患者术中追加丙泊酚1.5mg/kg,其中8例患者需追加丙泊酚2次,百分比为61%;两组相比对照组追加药物次数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毕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T0、T1时VAS评分,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氯胺酮在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文彤 《河北医学》2009,15(1):15-17
目的:观察阁下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效能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B组为单纯丙泊酚组。两组病人均为ASAI级,病情、孕期无差异。两组病人常规术前准备,开通静脉,静注阿托品0.5nag。A组术前静注丙泊酚2mg/kg(30s)及氟胺酮0.5mg/kg,术中根据患者躁动情况追加丙泊酚1mg/kg。B组静注相同剂量丙泊酚。分别记录丙泊酚的用量、术中的SpO2、BP、HR、病人躁动情况、清醒时间及术后患者VAS评分。结果:用上述麻醉方法,两组病人均能顺利完成手术。A组丙泊酚平均用量为2.5mg/kg,个别患者需要追加,均未出现呼吸抑制,SpO2 92~99%,HR60~902K/min,术中BP稳定,5例发生躁动(10%),追加丙泊酚后平静,术毕清醒时间为11min。B组丙泊酚用量为4.5mg/kg,术中均需要追加丙泊酚,均无呼吸抑制,SpO2最低93~99%。HR60~1303次/min,以操作时增快明显,BP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躁动25例(50%),术毕VAS评分两组病人均为0,清醒时间为12min。结论:阈下剂量氯胺酮(0.5ms/kg)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具有高度的安全性,比单一使用丙泊酚更平稳,清醒同样彻底和快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用于防治硬膜外阻滞下内脏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在硬膜外阻滞下行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度冷丁组(D组);麻醉完全后K组静注氯胺酮0.5mg/kg、咪唑安定0.05mg/kg,然后以氯胺酮15ug.kg-1/m in,咪唑安定0.8-1.5ug.kg-1/m in静脉持续滴入,D组则用度冷丁1mg/kg、氟哌啶醇2.5mg缓慢静滴。记录两组病人给药前、给药后15、30、60m in、术毕的MAP、SpO2、HR、术中病人对手术牵拉内脏时的反应和镇静效果的评价。结果在给药后15m in两组病人的MAP较给药前均有下降(p<0.05),以D组更为明显(p<0.01);K组在给药后15m in HR较给药前升高(p<0.05);两组病人术中镇静效果评级(Ram say评级)与给药前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内脏牵拉反应抑制的有效率K组为95.00%,D组为82.50%,K组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用于防治硬膜外阻滞下内脏牵拉反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辅助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胃窦癌行毕Ⅰ式管状吻合器吻合加三腔胃肠管留置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胃窦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T8~T9常规硬膜外阻滞,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4~L1后静注哌替啶1 mg/kg、氟哌利多0.05 mg/kg.于消毒铺巾时候,Ⅰ组静注氯胺酮1 mg/kg+安定0.1 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1/2首量1~2 次;Ⅱ组连续静脉输注异丙酚-氯胺酮(2:1)混合液,按异丙酚剂量2~4 mg/(kg·h),关腹膜时停止输注.两组术毕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观察术中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术毕清醒情况、术中知晓及术后疼痛情况等.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术后疼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呼吸抑制、术中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Ⅰ组唤之能睁眼,Ⅱ组手术结束10~13 min清醒.结论 硬膜外辅助静脉麻醉用于胃窦癌行毕Ⅰ式管状吻合器吻合,加三腔胃肠管留置术麻醉效果良好.Ⅱ组异丙酚-氯胺酮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较好的复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薛倩  王楠  李兰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6):724-725,734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的应用。方法:ASA I~级自愿选择无痛终止妊娠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2 mg/kg,静脉缓慢推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组),氯胺酮0.25mg/kg,丙泊酚2mg/kg,静脉依次缓慢推注。根据手术时间长短及病人对疼痛反应,追加丙泊酚,按0.5mg/kg给药。观察记录术前、术中(手术开始1min)、术毕的MAP、HR、SpO2变化。视觉模拟评级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P组术中MAP、HR、SpO2有所波动,与K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效果K组明显优于P组(P<0.01),P组肢体活动发生率明显高于K组。不良反应,恶心,下腹痛发生率P组高于K组(P<0.01)。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安全、有效。并且减少了两药的用药剂量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鹏  王亚军 《河北医学》2007,13(8):942-944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对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内脏牵拉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50例,手术进腹前K组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氯胺酮0.5mg/kg;F组静注氟哌啶2.5mg、芬太尼0.05mg,观察各组牵拉反应情况及用药后HR、SPO2、SBP、DB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抑制牵拉反应有效率K组96%,F组74%,K组明显高于F组(P>0.01).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能安全有效地预防硬膜外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婴幼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把患儿分为3组,每组15例。各例患儿均给予基础麻醉药物后:Ⅰ组即刻开始手术;Ⅱ组追加氯胺酮2.0 mg/kg;Ⅲ组追加罗库溴铵0.1 mg/kg。术中观察患儿HR及SpO2情况;记录发生气道痉挛、屏气、呛咳的例数及采用回升原则的例数;记录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追加丙泊酚的剂量。结果 Ⅲ组患儿术中HR低于Ⅰ组和Ⅱ组,SpO2高于Ⅰ组和Ⅱ组;应激反应例数Ⅲ组低于Ⅰ组和Ⅱ组;手术满意程度Ⅲ组高于Ⅰ组和Ⅱ组。结论 使用0.1 mg/kg罗库溴铵应用于婴幼儿气道异物取出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应激反应少,手术满意程度高,可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丙泊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上腹部手术牵拉反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异丙酚静脉输注预防硬膜外阻滞下行上腹部手术内脏牵拉反应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上腹部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异丙酚组)和B组(芬氟组),每组35例。A组患者在切皮前静注异丙酚1.5 mg/kg,再以4 mg(kg.h)静脉维持;B组在切皮前静注芬太尼1μg/kg,氟哌啶0.05 mg/kg。记录患者术中HR、MAP、SpO2及牵拉反应情况。结果A组内脏牵拉反应及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两组患者用药前后HR和MAP无显著差异。B组SpO2在注药后5 min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异丙酚能明显预防上腹部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复合臂丛阻滞在基层医院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实用性。方法选择1—6岁上肢手术患儿共40例,均分为两组。两组均肌注氯胺酮5mg/kg,入睡后人手术室,Ⅰ组用0.2%布比卡因1ml/kg常规行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Ⅱ组于手术开始前2min静注氯胺酮0.5mg/kg,术中予0.1%氯胺酮按2mg·kg^-1·h^-1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两组术中视情况间断静注氯胺酮(0.05—0.1)mg·kg^-1,以氯胺酮基础麻醉后5rain时的心率(Ha)为基础,记录氯胺酮基础麻醉后5min(T0)、手术切皮即时(T1)、手术30min(T2)及术毕时(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麻醉效果评级,统计术中氯胺酮总用量,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与T0时比较,Ⅰ组T1、T2、T,时SBP、DBP、HR、Sp0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T1、T2、T3时SBP升高(P〈0.05),HR增加(P〈0.01);组间比较,Ⅱ组较Ⅰ组T1、T2、T3时SBP增高(P〈0.05),HR增加(P〈0.01),氯胺酮总用量大(P〈0.01),术中麻醉效果评估Ⅲ级病例多(P〈0.01),术后苏醒时间长(P〈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上肢手术中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术中心率、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麻醉效果好,术毕苏醒时间短,有利于术中及全麻苏醒期病情管理,在基层医院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氯丙嗪复合氯胺酮用于婴儿眼科手术麻醉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清醒状况,探讨一种理想的婴儿眼科手术麻醉方法.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眼科手术的婴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n=21)于手术切皮前 30 min 肌注氯丙嗪 1 mg/kg;B组(n=19)于手术切皮前 2 min 静脉注射丙泊酚 1 mg/kg,然后以2~4 mg/(kg·h)持续微量泵静注,术毕前 10 min 停用.术中酌情静脉加用小剂量氨胺酮.监测HR,MAP,RR及SpO2的变化,并记录术中氯胺酮的用量、术后清醒情况及清醒时间.结果 A组患儿MAP在手术开始后的第5分钟明显低于术前基础值(P<0.05);在手术开始后的第5,10分钟,B组MAP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术中HR,RR,SpO2与基础值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术中A组7例(19.0%)、B组3例(5.3%)需吸痰处理(P<0.05).B组术中氯胺酮的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1),术后清醒时间亦明显短于A组(P<0.01).结论与氯丙嗪复合氯胺酮相比,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能更好地保持呼吸循环的稳定,且术后患儿易于清醒,是一种理想的婴儿眼科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鲁刚  赵光岩  杨希革  赵恒兰  麻海春 《吉林医学》2007,28(13):1477-147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腺瘤或单纯乳腺切除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SAI~Ⅱ级择期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氯胺酮组(K组),常规监测MAP、SpO2、HR、ECG,咪唑安定0.1mg/kg静脉滴注、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R组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μg/kg,继而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K组静脉滴注氯胺酮1mg/kg,继而输注氯胺酮100μg/kg.min,术中酌情追加异丙酚,术毕停止泵注瑞芬太尼或氯胺酮。监测入室后(T0)、麻醉后(T1)、切皮后(T2)、切皮后5min(T3)及术毕(T4)的MAP、HR、SpO2,记录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术毕停药后患者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患者术中及苏醒期并发症例数。结果:T1时点R组患者HR及MAP显著降低于T0时点(P<0.05),且较K组低(P<0.05);R组患者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K组(P<0.05),苏醒期躁动也少于K组(P<0.05),但R组呼吸抑制的发生明显多于K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安全用于乳腺腺瘤或单纯乳腺切除手术患者,并可明显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