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对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APACHE Ⅱ评分与SIRS评分,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ODS及预后分成2组,分别比较2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结果: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越严重,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下降越明显。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反映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甲状腺激素水平越低,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脓毒症病人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与病情演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例脓毒症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法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重症脓毒症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变化无显著性(P〉0.05),非重症脓毒症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死亡组FT3、FT4、T3、T4含量低于存活组(P〈0.05)。脓毒症病人APACHE Ⅲ评分不同数值下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脓毒症患者死亡组APACHEⅢ评分数值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重症脓毒症患者多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脓毒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可以作为病情严重及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HNGB-1水平对多发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预警价值.方法 将60例入住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创伤中心的多发伤后SIRS患者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MODS组)和非MODS组、存活组和死亡组,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试验组入院24 h、第3、5、7天和对照组血清HMGB-1浓度,并进行APACHE Ⅱ评分.结果 SIRS组入院后HNGB-1浓度进行性上升,各时间点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ODS组和死亡组HMGB-1浓度分别明显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5).MODS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1),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在SIRS患者中,HNGB1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938,P<0.05).结论 HNGB-1作为脓毒症的重要促炎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多发伤后SIPS的发生,并且对这类患者的病情发展转归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2组患者基本资料、TH及其他生化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评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存活组160例,死亡组108例。2组男女比例、体质量指数(BMI)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氧合指数均低于存活组,而脉搏、血糖、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T3、FT3、APACHEⅡ评分是影响严重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TT3:OR=0.817,95%CI=0.697~1.012,P=0.014;FT3:OR=1.010,95%CI=0.873~1.145,P=0.001;APACHEⅡ评分:OR=1.563,95%CI=1.198~2.633,P=0.010]。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TT3、FT3降低,死亡组明显低于存活组;血清TT3、FT3可作为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一项临床指标;APACHEⅡ评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性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自主神经活动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关系,筛查判断SIRS预后的有用指标。方法对受试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同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用频域和时域两种方法分析SIRS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COR)浓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①与非SIRS组比较,SIRS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1); SIRS组中死亡组两种评分均较生存组明显升高(P均<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SIRS组、SIRS组HRV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5),而SIRS组较非SIRS组降低更明显(P<0.05);SIRS死亡组HRV较生存组明显下降(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与全部正常NN间期标准差(SDNN)呈负相关,与APACHEⅡ评分和MODS评分呈正相关(P<0.01和P<0.05)。预后良好的预测准确率81.1%,预后不良的预测准确率74.5%。HRV中SDNN≤55 ms可作为预后的临界值,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76.2%、76.7%、90.4%和52.6%)。③与非SIRS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SIRS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而COR浓度升高,T3、T4、COR浓度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或P<0.01)。④SIRS组血清T3、TSH与HRV呈正相关,COR浓度与HRV呈负相关(P<0.05或P<0.01)。⑤死亡组血清T3、T4、TSH与HRV均呈明显正相关,COR与HRV呈负相关, MODS评分与COR浓度呈正相关,COR与SDNN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对SIRS严重程度、器官功能的预后有重要影响。SDNN、COR浓度、APACHEⅡ和MODS评分,可作为评价SIRS患者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226例,调查患者年龄,计算APACHE Ⅱ评分,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FT3、FT4和TSH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功能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死亡患者的FT3、FT4和TSH显著低于出院患者。结论APACHE Ⅱ评分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作为危重症患者死亡率预测指标。 APACHE Ⅱ评分越高,危重症患者死亡率越高;甲状腺激素水平越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越高。低甲状腺激素水平,高APACHE Ⅱ评分与高死亡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APACHEⅡ评分将69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入院第2天采血检测血清甲状腺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 APACHEⅡ评分与T3(r =0.46,P<0.01)、FT3(r =0.44,P<0.01)和T4(r=0.29,P<0.05)呈正相关,与FT4和rT3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T3、FT3、T4的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血清T3、T4水平越低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体内存在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特点及脂蛋白水平与SIRS病情加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6-06~2007-10入住急诊ICU的SIRS患者45例作为试验组,将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脂蛋白水平; 根据SIRS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将试验组分为APACHEⅡ评分≥20分和APACHEⅡ评分<20分两组,比较两组的脂蛋白水平和死亡率.结果 SIRS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水平降低(P<0.01),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与对照组相近(P>0.05).APACHEⅡ评分≥20分组TC、HDL水平更低(P<0.05,P<0.01),LDL、LP(a)水平也较低(P>0.05),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及死亡率更高(P<0.01),而TG、VLDL水平则较APACHEⅡ评分<20分组高(P<0.05,P<0.01);HDL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1),TG、VLDL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P<0.01),TC、LDL、LP(a) 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SIRS患者血清HDL、TG及VLDL水平与病情加剧相关,脂蛋白代谢紊乱可能是SIRS病情加剧而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抵抗素和Hs-CRP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中的预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抵抗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将100例入住急诊ICU的SIRS患者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MODS组)和非MODS组,存活组和死亡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抵抗素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分别检测血清抵抗素和Hs-CRP浓度,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SIRS患者抵抗素和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ODS组和死亡组抵抗素和Hs-CRP浓度和APACHEⅡ评分分别明显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1)。SIRS患者抵抗素和Hs-CRP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1,0.79,P值均<0.01),SIRS患者抵抗素浓度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77,P<0.01)。结论在SIRS患者中早期检测血清抵抗素和Hs-CRP浓度对患者病情和预后有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计数和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在评定和预测脓毒症中的意义.方法 对151例脓毒症患者于入院第1天进行血小板计数测定和APACHEⅡ评分,并按APACHEⅡ评分分为A组(<15分)、B组(15~20分)、C组(>20分),分析各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预后.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和APACHEⅡ评分.结果 A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B、C组(P<0.01),B组明显高于C组(P<0.01).A组死亡率明显低于B、C组(P<0.05),B组明显低于C组(P<0.05).生存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结论 血小板计数和APACHEⅡ评分能准确反映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及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住本院急诊科(包括普通病房及急诊重症监护室 EICU)、感染科的109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入院24 h 内 PCT 值、白细胞计数 WBC 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APACHEⅡ评分等)。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临床结局(存活组和死亡组)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MODS 组和非 MODS 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中各指标差异,分析 PCT 与 APACHEⅡ评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评价 PCT、APACHEⅡ评分和 APACHEⅡ评分+PCT 在评估患者预后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价值,及分析 PCT 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效应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脓毒血症组中 PCT 值、APACHEⅡ评分均低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严重脓毒症组均低于脓毒性休克组,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血症组中 WBC 明显低于脓毒性休克组(P <0.05)。死亡组较存活组中的 APACHEⅡ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 PCT 值、WBC、Neut%在两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 MODS 组中 APACHEⅡ评分、WBC、Neut%、PCT 值均显著低于 MODS 组(均 P <0.05)。PCT 与 APACHEⅡ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s =0.403,P <0.01)。通过绘制 PCT、APACHEⅡ评分、APACHEⅡ评分+PCT 三者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情况,得出三者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7、0.899、0.917,而APACHEⅡ评分、APACHE Ⅱ评分+PCT 的预后评估价值均较 PCT 高(均 P <0.01),且 PCT、APACHEⅡ评分的截断值(cut-off)、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3.40 ng/mL、88.24%、38.04%)和(20分、94.12%、81.52%)。同样 PCT、APACHEⅡ评分、APACHEⅡ评分+PCT 三者评估脓毒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 AUC 分别为0.824、0.796、0.871,PCT 分别与 APACHEⅡ评分、APACHEⅡ评分+PCT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 PCT、APACHEⅡ评分的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6 ng/mL、88.24%、63.79%)和(17分、64.71%、87.93%)。PCT 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 COR、AOR 分别为1.008、1.014,性别与 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CT 值、APACHEⅡ评分能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三者间均呈正相关关系。APACHEⅡ评分、APACHEⅡ评分+PCT 较 PCT 能更好评估患者预后,且 PCT 不能作为预后评估的独立指标;而 PCT、APACHEⅡ评分、APACHEⅡ评分+PCT 对脓毒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评估效能均较好。PCT 研究需考虑混杂因素,性别与 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内科危重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内科危重病患者及体检的健康人群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人群血清甲状腺激素差异、观察危重病患者死亡与存活者、入院时与好转出院血清甲状腺激素APACHEⅡ的变化。结果:危重病患者血清T3、FT3低于体检的人群(P<0.05),T4、FT4、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危重病患者死亡18例,存活102例,死亡患者T3、FT3、T4、FT4均低于存活组(P<0.05),而TSH无明显差异(P>0.05);危重病患者好转出院T3、FT3、T4、FT4均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异常是内科危重病患者的伴随症状,对病情估计,判断预后及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在危重患者的变化及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12月我院加强监护病房住院的92例合并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危重症患者,记录一般情况,计算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检测入科次日甲状腺激素.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是否有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1.16±0.24)nmol/L、甲状腺素总量(TT4)(68.93±24.11)n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3.76±0.21)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16.40±2.74)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1.58±1.01)mU/L低于非脓毒症休克组TT3(1.50±0.25)nmol/L、TT4(91.70±21.90)nmol/L、FT3(4.24±0.45)pmol/L、FT4(17.98±3.28)pmol/L、TSH(2.43±2.76)m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脓毒症休克组FT3、FT4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694、-0.613,P均<0.05).结论 重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革兰阴性菌(G-)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90例G-脓毒症患者(G-脓毒症组)、40例单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单纯SIRS组)、38例革兰阳性菌(G+)脓毒症患者(G+脓毒症组)和40例体检健康人员(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PCSK9水平,同时检测载脂蛋白M(apoM)、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乳酸(LAC)、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脓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G-脓毒症预后的效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单纯SIRS组、G+脓毒症组、G-脓毒症组血清LAC、PCSK9水平明显升高,但apoM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单纯SIRS组和G+脓毒症组比较,G-脓毒症组血清PCSK9、LAC水平明显升高(P<0.05);G-脓毒症组血清apoM水平明显低于单纯SIRS组(P<0.05)。随着G-脓毒症病情的加重,PCSK9水平呈增高趋势,但apoM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血清中PSCK9、PCT、LAC、CRP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而血清apoM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SK9、apoM、APACHEⅡ评分是G-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oM和PCSK9预测G-脓毒症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8和0.7940,低于APACHEⅡ评分的0.8771。但PCSK9的特异度(94.44%)高于APACHEⅡ评分(90.74%),apoM的灵敏度(86.49%)高于APACHEⅡ评分(78.38%)。结论血清PCSK9、apoM与APACHEⅡ评分是G-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用于G-脓毒症病情的判断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赵华杰  宋诗铎  刘毅 《临床荟萃》2011,26(10):845-847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水平,探讨HMGB1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及多种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发病24小时内临床及实验室参数,计算APACHEⅡ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及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结果对照组HMGB1(44.8±16.2)μg/L,脓毒症组HMGB1(83.7±25.6)μg/L,严重脓毒症组HMGB1(146.0±32.8)μ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18,P〈0.05),与其他临床参数未显示相关性(P〉0.05),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血小板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而血清HMGB1水平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HMGB1水平明显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但尚不能作为预测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清钙水平与ICU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ICU2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在SIRS发生48h内开始监测PTH及血钙水平。并在1周内每天检测两组PTH及血钙水平。病情严重程度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来评估。将两组PTH和血钙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APACHEⅡ评分与PTH、血钙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第1天PTH平均水平生存组患者66.7%高于正常,死亡组患者100%高于正常;血钙平均水平生存组患者77.8%低于正常,死亡组100%低于正常。死亡组PTH水平在第1~6天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血钙水平在第1~5天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并且APACHEⅡ评分与PTH水平(r=0.969,P〈0.05)呈正相关,与钙水平(r=-0.827,P〈0.05)呈负相关。结论:低钙血症及高PTH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很常见,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并可能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老年重症监护病房(GICU)中危重患者67例,依据APACHEⅡ评分将这些患者分为危重组(〈16分,n=47)和极危重组(≥16分,n=20);同期住院的普通老年患者(非危重组)37例;门诊体检的健康老年人(正常对照组)34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上述各组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非危重组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危重组甲状腺素总量(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明显低于危重组及正常对照组,TT4(64.42±15.97)nmol/L vs(91.69±20.00)nmol/L、(98.05±21.04)nmol/L(P〈0.01),FT3(1.52±0.52)pmol/L vs(2.33±0.75)pmol/L、(4.41±0.95)pmol/L(P〈0.01),FT4(12.51±3.61)pmol/L vs(15.61±5.55)pmol/L、(16.64±2.19)pmol/L(P〈0.01)。死亡组(n=17)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TT3)、TT4、FT3和FT4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n=50),TT3(0.60±0.22)nmol/L vs(0.78±0.28)nmol/L(P〈0.05),TT4(63.25±16.75)nmol/L vs(90.39±20.13)nmol/L(P〈0.01),FT3(1.47±0.52)pmol/L vs(2.30±0.75)pmol/L(P〈0.01),FT4(12.13±3.71)pmol/L vs(15.48±5.42)pmol/L(P〈0.05)。结论老年危重患者病情越重,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幅度越大,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可用于评估老年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脓毒症致AKI患者63例作为A组,同期收治的69例脓毒症无AKI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PCT以及APACHEⅡ评分,并分析AKI患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与患者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PCT以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PCT水平与SCr、BUN以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B组PCT水平与SCr、BUN以及APACHEⅡ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血清PCT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患者PCT水平显著升高;应用ROC曲线分析PCT对AKI患者死亡预测作用,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95%可信区间为(0.719~0.939)(P〈0.05)。【结论】PCT对于脓毒症致AKI患者具有着较高的诊断和预测价值,能够较好预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S-ChE)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重症肺炎患者86例(重症肺炎组),根据住院期间内是否死亡将研究对象分为存活组(46例)和死亡组(40例)。并同期选择普通肺炎患者100例(普通肺炎)及健康体检者124例(对照组)为对照。采集所有病例进入ICU后24 h内S-ChE水平,并计算其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S-Ch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重症肺炎患者组的S-ChE含量为(3 679 ± 1 433)U/L,普通肺炎组为(5 142 ± 1 884)U/L,对照组为(8 469 ± 1 377)U/L,重症肺炎组的S-ChE含量明显低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P均<0.05)。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组的S-ChE含量明显低于存活组[(2 748 ± 826)U/L vs.(4 489 ± 1 360)U/L,t=7.041,P<0.001],而APACHEⅡ评分[(26 ± 5)分vs.(16 ± 5)分,t=8.540,P<0.001]、MODS评分[(8.15 ± 2.49)分vs.(4.35 ± 2.01)分,t=7.832,P<0.001]则分别明显高于存活组。同时,重症肺炎患者S-ChE含量与APACHEⅡ评分(r=-0.437,P<0.05)、MODS评分(r=-0.337,P<0.05)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的S-ChE含量明显降低,其高低能反映重症肺炎患者病情的轻重,并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