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4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培养高水平临床医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点,在培训内容上及课程上亦存在较多重叠部分。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开始对急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试行"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相关文件、文献的学习,对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模型可行性、必要性进行阐述,并结合现有经验对其现状和难点进行分析,对该培养模式在急诊医学领域施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更好的培养高水平急诊医学临床医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首诊于急诊科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5年生存状况以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北京地区AHF注册登记研究中AMI后并发AHF的患者纳入研究,以5年全因死亡作为终点对患者进行随访,构建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探究影响AMI后并发A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计395例患者纳入研究,245例(62%)于5年随访期内死亡。入院时心率(HR=1.006,95%CI:1.001~1.011,P=0.022)、左心室前壁心肌梗死(HR=1.383,95%CI:1.058~1.806,P=0.017)、Killip心功能分级Ⅳ级(HR=1.836,95%CI:1.246~2.704,P=0.002)、并发心房颤动(HR=1.402,95%CI:1.010~1.945,P=0.043)、既往慢性肾脏病(HR=1.753,95%CI:1.235~2.488,P=0.002)、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HR=1.272,95%CI:0.865~1.277,P=0.088)、脑钠肽/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位于第三分位数(HR=1.597,95%CI:1.026~2.486,P=0.038)为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钠水平(HR=0.978,95%CI:0.956~1.001,P=0.064)、接受再灌注治疗(HR=0.558,95%CI:0.412~0.755,P<0.001)、随访期间坚持服用利尿剂(HR=0.626,95%CI:0.433~0.905,P=0.013)、β-受体阻滞剂(HR=0.455,95%CI:0.329~0.628,P<0.001)、抗血小板药物(HR=0.521,95%CI:0.381~0.714,P<0.001)以及他汀类药物(HR=0.650,95%CI:0.477~0.886,P=0.006)为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AMI后并发AHF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及其他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比例偏低,远期预后差,通过规范诊疗措施有希望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4.
心脏骤停发生率高,死亡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一方面大部分患者在院前发生,病因不明确;另一方面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密切相关。当心脏骤停患者经过积极复苏,恢复自主循环( ROSC )进入高级生命支持阶段之后,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提高生存率。美国心脏协会关于《心脏骤停与心血管急症复苏指南》(2005版)[1]在复苏后治疗中推荐:中等强度亚低温治疗,可以减少脏器毁灭性伤害而得到有利的复苏结果。经过循证医学的积累与发展,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推出更新版《心脏骤停与心血管急症复苏指南》(2010版)[2],新版指南明确推荐亚低温治疗,并且认为是目前惟一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措施。但是,围绕如何使用亚低温治疗,还有诸多争议之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浓度能否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以及D-二聚体浓度对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766例脓毒症患者,检测患者入院时的血中D-二聚体浓度(固相免疫层析法),并记录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和临床生理指标.以28 d为终点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系统Ⅱ(SAPSⅡ)评分;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28 d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766例脓毒症患者28 d内共有233例死亡,死亡组血中D-二聚体浓度(μg/L)明显高于存活组[1220.0(789.0,1835.0)比323.0(158.0,642.0),P<0.01].D-二聚体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和SAPS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1=0.643,r2=0.632,均P<0.01).D-二聚体水平预测28 d病死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80,95%可信区间(95%CI)为0.855~0.904,P<0.001,预测28 d病死率的最佳界值为663.5 μg/L.血中D-二聚体>663.5μg/L、APACHEⅡ评分>19.5分和SAPSⅡ评分>39.5分是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值)分别为17.5、15.7、19.6,均P<0.001].D-二聚体< 250.0、250.0~663.5、>663.5 μg/L 3组间28 d病死率(1.4%、12.3%、64.2%)、APACHEⅡ评分[分:11(9,13)、13(11,16)、19(15,22)]、SAPSⅡ评分[分:24(18,29)、31(24,36)、40(33,4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D-二聚体水平是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指标.其预测能力与APACHEⅡ评分和SAPSⅡ评分十分相近;检测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脓毒症患者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6.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尽快实现自主循环的恢复是复苏成功的关键,而心脏按压是临床最常采用也是最有效的急救措施.然而,由于近年来交通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不断增多,急诊医师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诸如多发胸肋骨骨折、"血气胸""连枷胸"的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情况,此时实施心脏按压不仅不会有助于自主循环的恢复,更因为具有导致骨折断端伤及胸膜、肺脏等继发伤害的风险而成为临床禁忌,而开胸直视下心脏按压因所需时间长、创伤大、对术者要求高以及受环境条件限制而不能常规应用,这就使得急诊医师处于两难的境地.心脏电极起搏为此类患者的抢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及时有效地起搏能够最大可能的挽回患者的生命,而经皮穿刺钢丝电极紧急心脏起搏被认为是能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心脏起博的重要方法[1].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血压灌注心搏骤停猪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脑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电刺激建立猪心室纤颤(室颤)模型,室颤4 min后给予标准心肺复苏(CPR),将ROSC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只.高血压灌注组立即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E)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室颤前血压的130%;正常灌注组给予NE维持MAP为室颤前水平;两组均监测4h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于室颤前及ROSC后1h、3h用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扫描大脑顶叶皮质,观察脑功能成像的动态变化;于复苏后24 h制备脑组织切片,观察顶叶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灌注组比较,高血压灌注组于ROSC后不同时间点心率(HR,次/min)、MAP(mm Hg,1 mm Hg=0.133 kPa)、心排血量(CO,L/min)、冠状动脉灌注压(CPP,mm Hg)均出现升高趋势(ROSC 30 min HR:167±8比140±15,ROSC 1 h MAP:131 ±9比108±10,ROSC 1 h CO:4.9±0.1比3.4±0.5,ROSC 2 h CPP:118±12比88±1,P<0.05或P<0.01).两组复苏前后DWI未见明显异常;复苏后大脑皮质表观弥散系数(ADC)均呈下降趋势,正常灌注组下降趋势较高血压灌注组明显.光镜下观察高血压灌注对脑的保护作用优于正常灌注组.结论 高血压灌注可引起心搏骤停猪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增加脑血流量,对脑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标准胸外按压(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TD-CPR)和腹部加压联合胸外按压(interposed abdominal 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AC-CPR)的方法对窒息性心脏骤停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复苏效果和复苏方法进行初步评估。方法 健康实验用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18只,通过气管夹闭法制作8 min窒息型心脏骤停模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分别实施STD-CPR和IAC-CPR,记录基础状态、CPR期间和复苏后15 min心率(heart rate, HR)、主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计算主动脉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冠状动脉灌注压(coronary perfusion pressure, CPP),观察2组动物的自主循环恢复率(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和复苏后合并症。结果 STD-CPR组与IAC-CPR组比较,MAP(46.30±13.49)mmHg vs (54.04±13.07) mmHg(P>0.05, 1 mmHg=0.133 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P(20.44±19.63)mmHg vs (29.56±11.5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动物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实验动物都出现了明显胸腹部的合并症,包括肺出血、肺梗死、肋骨骨折、癫痫发作、腹部脏器的缺血坏死。结论 在心肺复苏初期,腹部加压联合胸外按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CPP,但并不能改善ROSC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床旁快速检测与传统实验室方法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收治已确诊的346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和吸烟史等基本人口资料,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 CKMB MYO)、D二聚体、NTproBNP、心脏彩超EF等实验室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应用床旁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患者,在急诊滞留时间(急诊就诊到接受介入或保守治疗之间用时)、入院到住院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心衰、室颤、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的不同.结果 床旁快速检测组的急诊滞留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均低于常规实验室检测组(p=0.000),且急诊滞留时间越长,早期肌红蛋白和D二聚体测定值越高,EF测定值越低,28 d死亡风险越高.结论 床旁快速检测比常规实验室检测能缩短ACS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二聚体能否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危险程度的预警信号,以帮助急诊医生对心梗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急诊入院的3134例患者病历资料,记录其年龄、性别、既往史,未接受治疗前的D-二聚体、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电图变化,以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药物溶栓治疗2h后的CK-MB、cTnⅠ、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和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及发病至死亡时间;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拟合曲线,分析治疗前D-二聚体与心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R)=1.109,95%可信区间(95% CI)为(1.073,1.147),P=0.000]、是否行急诊PCI[OR =4.162,95% CI (1.980,8.748),P=0.000]、治疗前D-二聚体[OR=1.001,95%CI(1.000,1.002),P=0.001]、LVEF[OR=0.946,95% CI (0.928,0.964),P=0.000]和治疗2hcTnⅠ[OR=1.011,95%CI(1.004,1.018),P=0.002]与28 d死亡相关.ROC曲线显示,年龄[曲线下面积(AUC)0.796、P=0.000]、是否行急诊PCI(AUC 0.704、P=0.000)、治疗前D-二聚体(AUC 0.797、P=0.000)与28 d死亡呈正相关,LVEF(AUC 0.261、P=0.000)与28 d死亡呈负相关;进一步绘制治疗前D-二聚体与发病至死亡时间及LVEF拟合曲线显示均不存在线性相关.结论 D-二聚体与心梗患者早期预后相关,但与发病至死亡时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早期D-二聚体升高对提示心梗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