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告27例儿童脊柱侧凸,年龄2~16岁,侧凸角度40~118度。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了6种术式:(1)“U”形棒法;(2)皮下哈氏棒撑开法;(3)单纯哈氏棒撑开加钢丝;(4)双哈氏棒撑开加钢丝;(5)哈氏棒-鲁氏棒联合手术;(6)分期手术。平均矫正率57.6%,平均输血600ml。并发症:脊髓神经一时性功能障碍3例;硬脊膜破裂、心衰肺水肿1例;切口皮缘部分坏死1例。文中详述和讨论了术前准备、术后处理以及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哈氏棒取出术中的微创问题,减少哈氏棒取出术的手术创伤.方法采用上下分段切口,分别处理棒体及上下钩和加强、张力钢丝,后抽出棒体,取出上下钩.结果18例中除2例因固定钢丝太靠近棒体中部而采用大切口外,其余病例均于小切口中顺利取出,出血控制在100-200ML,无须输血.结论利用小切口分段处理,最后取出哈氏棒的方法是一种可行、微创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 本组 66例 ,男 3 9例 ,女 2 7例 ;年龄 2 3~ 65岁 ,平均3 2岁 ;其中左侧胫骨骨折 3 0例 ,右侧胫骨骨折 3 6例。手术方法 :术前需测量X线平片来确定带锁髓内钉的直径与长度 ,消毒备用。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 ,术中不用止血带。于胫骨结节与髌骨下极之间约 5 .0cm处作纵行切口 ,向外侧牵开或正中切开髌韧带 ,于胫骨平台下 1.0cm处用骨锥穿透骨皮质进入骨髓腔 ,视情况适当扩髓 ,将髓内钉连接好把手及瞄准装置 ,然后将髓内钉逐渐推入近侧骨折端 ,手法复位 ,在C型臂X线机下观察复位情况。复位满意后 ,将髓内钉通过骨折线完全…  相似文献   

4.
哈氏棒取出术沿用大力士钳 ,经原切口入路 ,通常咬除棘突时进行断棒 ,手术创伤大。我院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7月 ,采用小切口经上端取棒法共 38例。该手术不需特殊器械 ,方法简便、安全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中 ,男 2 8例 ,女 10例 ,压缩型骨折34例 ,爆裂型骨折 4例 ,单纯哈氏棒撑开固定 32例 ,哈氏棒 +棘突间不锈钢丝结扎固定 6例 ,取棒时间 :术后 1~ (年 ) 34例 ,1.5~ 2 (年 ) 4例。1.2 手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可适当训练患者头颈胸部屈曲的背弓形俯卧体位 ,并进行X线透视定位 ,甲紫液标记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1/3骨折失败的对策.方法:2000年月10月至2005年2月,接收处理了8例股骨中下1/3骨折交锁髓内钉治疗后骨不连、主钉断裂患者,主钉断裂位置均在中下1/3骨不连处往远端;8例患者均经切开,结合膝关节小切口完全取出断裂之内固定系统,重新予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局部取髂骨植骨.结果:8例患者均随访1年至1年半,其中已完全愈合6例,并已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系统,2例目前愈合良好,待取内固定.未见有断钉现象,无畸形愈合,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通过膝关节小切口取出股骨断裂髓内钉,同时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中下1/3及股骨远端骨不连是一种可行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 2 0 0 1年 6月~ 2 0 0 3年 4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共 2 2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2例中 ,男 18例 ,女 4例 ,年龄 2 1~ 5 6岁 ,平均35 .5岁 ,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 7例 ,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 15例 ,闭合骨折 2 0例 ,开放性骨折 2例 ,按 Catilo分类为 型。2 治疗方法2 .1 胫骨骨折 采用 (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带锁骨髓内钉 ,取骨折处切口 ,充分显露骨折端 ,同时将骨折复位 ,用骨折固定器固定 ,然后在胫骨结节与髌骨下缘之间作一约 5 cm纵形切口 ,切开皮肤及髌韧带 ,将髌韧…  相似文献   

7.
许衍挺  李忠辉 《广东医学》2002,23(10):1014-1014
自 1994年下半年以来 ,我们采用矩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 1/3骨折2 7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7例胫骨骨折 ,男2 0例 ,女 7例 ;年龄 19~ 5 4岁。左胫骨 10例 ,右胫骨 17例 ;闭合性骨折 19例 ,开放性骨折 8例。骨折类型 :横断型 8例 ,斜型骨折 7例 ,粉碎型骨折 12例 ,骨折端距胫骨远端关节 5~ 10cm。1 2 手术方法 所使用矩形钉为吴岳嵩设计的可屈形髓内钉。连续硬膜外麻 ,取仰卧位 ,以骨折端为中心作长 5cm左右前外侧纵形皮肤切口 ,逐层切开 ,清理骨折端积血及嵌插的软组织 ,骨膜不剥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长型Gamma3髓内钉联合钢缆治疗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行加长型Gamma3髓内钉联合钢缆固定,观察其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评分法)。结果术后随访15~27(20.6±3.2)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情况良好,骨折愈合时间70~105(84.0±9.1)d。本组患者均无髓内钉断裂或退钉、拉力螺钉切割、钢缆松动或脱落、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4%。结论加长型Gamma3髓内钉联合钢缆治疗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既能发挥髓内钉的生物学特点,又能通过有限切开钢缆固定完成良好的复位,具有微创、固定坚强、并发症少、恢复良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小切口切开复位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51例;结果术后42例随访1~3a,患肢活动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和肢体畸形发生;结论有限切开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操作简易,固定牢靠,实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对129例脊柱侧凸患者,采用哈氏捧(Harrington 氏捧)矫正侧凸畸形,同时取异体冷冻干燥骨加少最自体骨作脊柱融合术。有57例术后6月~3年的患者作了随访,其中52例无严重并发症,植骨愈合良好:2例有融合处假关节形成;1例哈氏棒断裂;2例在骨钩处形成滑囊炎并发感染。植入球干骨的效果相当于自体骨移植,来发生感染和全身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手指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临床应用的4种治疗手指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找出其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取240根新鲜成人指掌骨制作骨折模型,分别用自行设计的可吸收髓内棒加U形钉与临床常用的微型钢板、克氏针、钢丝对骨折进行固定。用牵拉、弯曲、扭转3种静力加载方法测试4种内固定材料与指骨复合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结果:钢 板固定和可吸收髓内棒加U形钉固定2种方法抗弯曲、据转和分离力较强,稳定性好;钢丝交叉固定和克氏钉交  相似文献   

12.
自1962年哈氏棒、鲁克氏棒问世后,脊柱畸形的矫正获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近年来脊柱畸形的病例用哈氏棒、鲁克氏棒矫正或对麻醉,及术怎样中管理的体会报道如下。本文来自1986~1995年住院的132例脊柱畸形病例。男95例(71.97%),女37例(28.03%),年龄15~68岁。外伤畸形73例,用哈氏棒加后融合21例,哈  相似文献   

13.
哈氏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性骨折脱位86例。均在全麻后先行骨折上下两端对抗牵引、推背摆动,将骨折稍加复位,以纠正部分侧方移位和后突畸形,再行全椎板减压加哈氏棒或单纯哈氏棒内固定.复位程度根据X残片进行测量,被压缩椎体的正常高度标准则依上、下邻位椎体的高度之平均值为准。决定撑开哈氏棒竹节的多少,再经棒上下两端正常棘突根部钻孔,用钢丝横行捆扎两侧哈氏棒,这样复位满意,钩棒滑脱率低,骨折复位满意达86%.随访1年~3年67例中24例单纯骨折病人恢复了日常工作;31例不全截瘫病人中治愈71%.好转29%;12例完全截瘫病人中好转45%.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病理性骨折和即将发生的病理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2例肱骨干转移性肿瘤患者进行肱骨带锁髓内钉固定,其中病理性骨折10例,潜在病理性骨折2例;顺行穿钉法9例,逆行穿钉法3例,2例患者用骨水泥加强,所有患者均进行辅助治疗(放疗或化疗)。结果4例出现并发症,2例为逆形穿钉时术中发生骨折,1例为术后锁钉处骨折,1例患者出现远端锁钉困难。另有2例局部病变进展恶化。75%的患者使用带锁髓内钉使肱骨获得稳定。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转移性肿瘤,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逆行穿钉法增加术中并发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34例股骨交锁髓内钉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为减少股骨交锁髓内钉术后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手术中的要点、方法及术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34例应用交锁髓内钉、术中采用不同复位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分析术后骨折愈合及延迟愈合情况。结果34例经至少1-2年的随访,27例骨折一期愈合;7例骨折延迟愈合,其中5例锁钉动力化后骨折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结论正确地选择髓内钉入点位置及把握干骺端松质骨骨道方向;小切口切开满意复位、严重粉碎性骨折尽可能闭合复位穿钉以保护血运;合理的早期髓内钉动力化;可有效地减少股骨交锁髓内钉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髓内钉应用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已有数十年历史 ,1940年德国 Kuntscher设计“V”形钉以及以后应用的梅花钉等髓内钉抗弯能力差 ,且不能控制旋转及重叠移位等缺点 ,其适应证只限于成人股骨中上 1/ 3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带锁髓骨内钉的问世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提高了骨折愈合率。 1997年 12月~ 1999年 12月我们采用 Grose- Kempf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2 4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17例 ,女 7例。年龄 2 1~ 5 8岁 ,平均 38岁。左侧 15例 ,右侧 9例。新鲜骨折 13例 ,其中横断骨折 3例 ,斜形骨折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切口切开 闭合复位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胫骨多段骨折采用近端骨折处切开复位、远端骨折处闭合复位、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 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及骨不连、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近端骨折处小切口切开、远端骨折处经过手法复位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多段胫骨骨折损伤小,固定牢,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脊柱侧弯应用不同材料与治疗方法效果。方法 本组52例,分别采用哈氏棒、鲁格氏棒,经椎弓根矫正侧弯。结果 本组52例中,46例内固定已确切,矫正侧弯理想,出现哈氏棒脱钩3例,断棒2例,MossMiami脱钩1例。结论 从材料与手术方法的比较,哈氏棒及鲁格氏棒、椎弓根钉3种材料,后者为理想内固定材料。剃刀背矫形,从以往的肋骨提升到现在直接切除部分肋骨,后者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提高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的效果。方法 总结用第三代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90例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男7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岁(17—84岁)。结果 8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3个月,术中并发症6例(7.3%),其中术中骨折2例(2.4%),远端锁钉未穿过锁孔2例(2.4%),胫骨内翻畸形1例(1.2%),胫骨外翻畸形1例(1.2%);术后并发症7例(8.5%),其中胫骨内翻畸形1例(1.2%),骨不连1例(1.2%),伤口感染3例(3.7%),髓内钉断裂1例(1.2%),远端锁钉退出1例(1.2%)。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严格按规程操作。  相似文献   

20.
<正> 丁某,男,50岁,于1989年12月在胫骨下1/3,距胫距关节上方5cm处斜形粉碎性骨折,腓骨下1/3斜形骨折而急诊入院。采用胫骨钢板内固定,腓骨克氏针髓内固定。术后加用石膏托作外固定,创口一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