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采用间接ELISA检测23名肾移植受者血清巨细胞病毒(CMV)抗体,共检出18名(78%)活动性CMV感染,其中10名(44%)为原发性感染。结果证实CMV-IgE和IgA具有较好的血清诊断价值,优于CMV-IgM。  相似文献   

2.
对60例已排除甲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CV、抗-HEV、抗-HEV-IgM、HDV-Ag、抗-HDV-IgM,抗-HDV、抗-CMV-IgM及抗-EBV-IgM,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CV-RNA。结果表明:13.3%(8/60)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61.7%(37/60)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  相似文献   

3.
为了正确评价临床常用的检测抗巨细胞病毒(CMV)抗体的临床意义,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了50例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患儿血白细胞中CMV早期抗原(EA)和晚期抗原(LA)、血白细胞及尿沉渣CMV-DNA,阳性率分别为58%、22%、68%、62%。同期检测抗CMV-IgG、抗CMV-IgM,并观察IgG急性期/恢复期是否升高4倍以上(IgG↑↑),阳性率分别为86%、34%及46%。仅检测1次IgG,14%的患者会漏诊;动态监测IgG,43.9%的活动性CMV感染者会漏判;仅检测1次IgM,58.5%的活动性CMV感染者会漏判。79%的IgG阳性患者为活动性感染(EA、LA、IgG↑↑或IgM任何1项阳性);原发性及继发性活动性CMV感染者的IgG↑↑、EA、IgM阳性率分别为100%、42.9%、28.6%和47.0%、76.5%、44.1%,表明原发感染诊断主要依靠IgG↑↑,而继发活动感染则需多种指标。同期检测了22名健康CMV感染儿童的上述指标,与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159例乙型肝炎患者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5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CMV-DNA),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CMV-IgM,以CMV-DNA和(或)CMV-IgM阳性为活性为CMV感染诊断标准。结果显示:CMV-DNA和CMV-IgM阳性率分别为30.19%,14.47%,乙肝患者活动性CMV感染率为33.7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5.43%,其中急性肝炎,慢性轻  相似文献   

5.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是引起人类先天性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应用ELISA法对鞍山市的119对母婴止进行了HCMV-IgM、HCMV-IgA的检测。检测表明,鞍山市孕母HCMV近期复发及原发感染率为29.4%,新生儿HCMV先天感染率为13.4%,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同时检测HCMV-IgM、IgA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可以提高感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广西地区795名献血员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ELISA法测定广西地区795名献血员血清HCMV-IgG及HCMV-IgM。结果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23%、3.4%。提示:广西地区献血员HCMV感染普遍,活动性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ELISA法检测孕妇巨细胞病毒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楣 《广西医学》1997,19(3):331-333
应用ELISA技术,对60名正常育龄妇女,58名正常孕妇、53名有异常妊产史孕妇进行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G、CMV-IgM检测,结果正常孕妇及异常妊产史孕妇的CMV-IgM检出率分别为12.1%和17%,明显高于正常育龄妇女的CMV-IgA检出率1.7%,CMV-IgG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将市售HCV-IgG诊断试剂盒加以改良,建立了HCV-IgM抗体检测方法,与抗HBc-IgM,抗HBs-IgM,抗CMV-IgM,抗RV-IgM,RF及抗核抗体(ANA)阳性血清均不起反应。正常人群中抗HCV-IgM阳性率为1.5%(1/68),抗HCV-IgG阳性的43例血透患者检出抗HCV-IgM14例(32.6%),12例输血后肝炎抗HCV-IgM全部阳性。以上结果表明,抗HCV-IgM可作为输血后HCV感染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用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浩 《广西医学》1998,20(1):1-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2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CMV-DNA)诊断CMV活动性感染、同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CMV-IgM的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CVM-DNA阳性率为32.80%,同于CMV-IgM阳性率15.02%,各型肝炎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血清CMV-DNA阳性率分别为19.05%,35.29%。血清CMV-DNA阴性的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献血员血清抗-HCV-IgM与HCV感染的关联性。方法献血员血清836份。以HCV混合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微孔,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M单克隆抗体为酶标抗体,建立ELISA检测血清抗-HCV-IgM。以第二代ELISA法检测抗-HCV-IgG,以PCR检测血清抗-HCV-IgG或抗-HCV-IgM阳性样品中的HCV-RNA。结果2-巯基乙醇破坏试验及HCV抗原抑制试验结果显示,以所建立的ELIAS检测到的为HCV特异IgM,批内变异系数为3.47%,批间变异系数为7.06%。836份献血员血清中,有2份抗-HCV-IgG阴性而抗-HCV-IgM和HCV-RNA均阳性。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ELISA可较好地用于检测血清抗-HCV-IgM、献血员筛选及防止丙型肝炎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病人术后并发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院内感染48例病人的资料,分析术后并发院内感染时间、类型、部位及治疗方法。结果:48例院内感染病人中,肺部感染23例,泌尿系感染14例,颅内感染5例,消化道感染6例。经治疗。感染控制41例,死亡5例。结论: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存在高的感染率,及时积极治疗可使感染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弥勒市人民医院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0名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25例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抗生素的治疗方式,15例患者采用鞘内以及静脉抗生素注射的治疗方式治疗,10例患者采用鞘内抗生素注射、静脉治疗以及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然后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治疗患者中37例患者痊愈、8例患者显效、3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来说,要想最大可能地降低其颅内感染的几率,就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服用抗生素,然后根据感染程度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压氧科气管切开患者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药敏情况,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科2011年5月-2013年2月共收治气管切开患者427例,所有患者均取痰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对院内肺炎感染情况、易感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共出现肺部感染113例,感染发生率为26.46%。其中,ICU转入316例,感染104例,感染发生率为32.91%。113例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显示,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共71株,占62.84%,其次为革兰阳性(G+)菌与真菌,分别为33株与9株,占29.20%、7.96%。G-菌感染前5位的排列顺位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G+菌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G-菌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低,普遍耐药,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但鲍曼不动杆菌对以上两种抗生素敏感性仅为50%。G+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敏感性较高。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应加强气道的护理,阻断病原菌的侵入,同时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定期痰培养,可在感染早期及时发现,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上海局部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为确立核酸筛查和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重点人群提供中医体质学说依据。方法 设计中医体质量表,对上海市花博园安徽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通过中医临床数据采集平台录入一般资料和体质调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0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无症状感染者中,全程无症状感染病例163例,无症状感染者转化为轻型者57例。163例全程无症状感染者中,平和质141例(86.5%),偏颇质22例(13.5%),57例无症状感染者转化为轻型者中,平和质3例(5.3%),偏颇质54例(94.7%)。两组平和质、偏颇质分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无症状感染者的平和质分布率显著高于无症状感染者转化为轻型者(P<0.05)。全程无症状感染者出现频率超过10%的体质类型仅有平和质,而无症状感染者转化为轻型病例出现频率超过10%的体质类型有4种,分别是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全程无症状感染者的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分布率显著低于无症状感染转化为轻型者(P<0.05)。结论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由无症状感染者转化为轻型者的发病过程与体质偏颇、基础疾病密切相关;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平和质者的隐蔽性强,是优先进行核酸筛查和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收治地震灾区伤员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收治地震灾区伤员的特点,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工作,提高地震灾区伤员救治的成功率。方法成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制订、完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与方案,细化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操作规程。结果收治的76名地震伤员中,开放性创面感染率较高,为多种细菌和霉菌混合感染,呈多重耐药性,且合并有尿路及肺部感染。经过有效的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全部伤员痊愈出院,实现了危重感染零死亡、无菌手术零感染的目标。结论加强地震灾区伤员收治过程中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是提高医学救治效果极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CRP对妇产科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妇产科感染疾病患者60例为感染组,其中的52例为局部感染患者、8例为严重感染患者,此外收集4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进行WBC计数并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感染组WBC计数以及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相对于局部感染组,严重感染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学指标CRP能够提示妇产科感染,且能够更好的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有望成为妇产科的感染尤其是严重感染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曾涛 《当代医学》2014,(1):121-122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300例住院患者感染的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2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18例,感染发生率为6%。其中,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率最高为10例,脑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其他3例。感染部位中,以肺部的感染9例,泌尿系的感染4例,消化系统3例,其他2例。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住院时间、其他内科性疾病、外科的侵入性操作等。治疗措施主要是进行药敏试验后的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的控制伴发性的内科疾病、注意无菌操作、加强医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掌握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本院收治的66例并发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归纳,从患者感染率、致病因素、致病菌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感染率达到92.4%,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导致感染的比例为47.5%,革兰氏阳性球菌导致感染的比例为41%,真菌导致感染的比例为11.5%。患者容易出现感染的部位为上呼吸道、肺部及口腔。本文通过临床调查发现,感染的因素往往同患者年龄、相关治疗及病原体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外患者骨髓增生的程度及粒细胞的数目同样对感染有着重要的影响。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属于易出现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充分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脑弓形虫感染的MRI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艾滋病合并脑弓形虫感染的20例MRI表现。结果病灶多发者18例,病变侵犯基底节区13例,侵犯小脑半球12例,额颞顶枕叶皮髓交界16例;MRI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内信号不均。增强扫描,多种病灶形态共存15例,有花环状强化19例,小结节状增强14例,片状增强9例。经抗弓形虫治疗后病变吸收好转。结论艾滋病患者增强扫描见花环状强化,高度提示脑弓形虫感染,MRI可以判断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受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受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发病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752例肾移植术后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52例病人中分为3组,应用环孢素A、骁悉、强的松治疗226例为环孢素A组,应用FK506、骁悉、强的松治疗386例为FK506组,应用FK506、雷帕霉素(Rap)、强的松治疗140例为雷帕霉素组;观察3组肺部感染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分析肺部感染的原因、诊断和治疗.结果 752例病人中发生肺部感染53例,治愈50例,死亡3例.环孢素A组肺部感染发病率为7.08/226),死亡1例;FK506组发病率为7.25%(28/386),死亡2例;Rap组发病率为6.43%(9/140),无死亡病例.53例病人中混合感染者17例,单纯细菌感染24例,巨细胞病毒感染9例,真菌感染1例,病原菌不明2例;检出的细菌中G(革兰氏阴性)细菌占68.35%.结论 G菌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术后前6个月是肺部感染的高危时段.环孢素A组、FK506组、雷帕霉索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肾移植术后重视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避免排斥反应发生和生物制剂的应用.是预防肺部感染的主要手段;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重症肺炎死亡率提高人肾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