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比较分析偏瘫步态下肢关节运动变化与其步行能力(步速)之间的关系,探讨偏瘫患者下肢异常运动影响其步行能力恢复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首次脑卒中后可以安全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单侧偏瘫患者39例,排除其他影响步行能力的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疾病等因素;采用远红外线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对偏瘫步态的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与其步行能力(步速)进行相关分析,分别观测在P<0.05水平和P<0.01水平是否显著相关。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与患侧髋、膝关节活动度之间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0.524,P=0.003;R=0.518,P=0.004),尤其与患侧髋关节伸展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之间的相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0.745,P=0.000;R=0.643,P=0.000);其步行能力与髋关节伸展角度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R=0.541)及膝关节活动度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R=0.432)的相关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下肢伸髋、屈膝异常及其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不对称是影响正常步态恢复的主要原因,提示下肢髋、膝关节控制性训练应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佩戴步态诱发功能电刺激仪的步态训练,每次20min,每周5次,持续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及足印分析法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FAC分级及患侧的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步态训练后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比较分析偏瘫步态下肢关节运动变化与其步行能力(步速)之间的关系,探讨偏瘫患者下肢异常运动影响其步行能力恢复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首次脑卒中后可以安全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单侧偏瘫患者39例,排除其他影响步行能力的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疾病等因素;采用远红外线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对偏瘫步态的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与其步行能力(步速)进行相关分析,分别观测在P&;lt;0.05水平和P&;lt;0.01水平是否显著相关。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与患侧髋、膝关节活动度之间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0.524,P=0.003;R=0.518,P=0.004),尤其与患侧髋关节伸展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之间的相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0.745.P=0.000;R=0.643,P=0.000);其步行能力与髋关节伸展角度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R=0.541)及膝关节活动度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R=0.432)的相关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下肢伸髋、屈膝异常及其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不对称是影响正常步态恢复的主要原因,提示下肢髋、膝关节控制性训练应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下肢运动控制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下肢运动控制训练,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进行评定;足印步态分析法测量患者步行参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L、BBS、FAC及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控制强化训练能进一步促进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放散式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步态时空、对称性参数以及运动学参数的影响。 方法:选取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患侧下肢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2次),连续3周,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安慰性冲击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第三周全部治疗结束后使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器检测并获得两组患者的步态参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腘绳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改良Ashworth分级(MAS)评分,以及患侧下肢的Fugl-Meyer(FMA)评分。 结果:在第三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步频、步幅、步速、患侧摆动相和健侧摆动相、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步态周期、双支撑相、患侧支撑相、健侧支撑相、步长偏差、患侧健侧摆动相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组间对比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步幅、步频、步速、步态周期、步长偏差、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腘绳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MAS评分及患侧下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1,P<0.05)。 结论:放散式体外冲击波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运动学、对称性参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步态的对称性。同时可以降低患侧下肢的痉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应用步态分析,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使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器检测并获得两组患者的步态参数。 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步频、步幅、步速、患侧摆动相和健侧摆动相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步宽、步态周期、双支撑相、患侧支撑相、健侧支撑相、步长偏差、健侧患侧支撑相比值和患侧健侧摆动相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步宽、步态周期、双支撑相、健侧支撑相、健侧摆动相、步长偏差、健侧患侧支撑相比值和患侧健侧摆动相比值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 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步态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步态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恢复作用。方法:51例脑卒中患者分入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运动疗法(PT),实验组加BWSTT。共6周,5次/周,1单元/天,30min/单元。训练前后各行1次评价。结果:训练后实验组FAC评分、FMA下肢评分、步速、步长均明显提高(P<0.05),患侧单肢支撑期明显延长,双侧支撑期明显缩短(P<0.01),而对照组仅FMA下肢评分明显提高(P<0.001)。两组间对比,仅FMA下肢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均为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BWSTT可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步速、步长,增加患侧单肢支撑期,减少双侧支撑期,改善步态对称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寻找偏瘫患者步态特点,比较分析步行能力与运动学和动力学之间的关系,从运动力学角度探讨偏瘫患者异常步行的原因,寻找康复治疗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方法:选择首次脑卒中后可以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右侧偏瘫患者20例为实验组,正常健康中老年人16例为对照组。采用Vicon和AMTOR6-7进行三维步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检测和分析。结果: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卒中患者与健康中老年人在步频、跨步时间、双腿支撑时间、步时、离地比率、步长、跨步长和步速同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侧离地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和健侧单腿支撑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矢状面上同侧髋关节伸展角度、膝关节屈曲角度和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角度比较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侧髋关节屈伸力矩、同侧膝关节伸直力矩和患侧踝关节背伸力矩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步行能力(步速)与患侧髋关节伸展、健侧膝关节屈曲、双侧膝关节伸展、双侧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相关,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也和双侧髋关节屈伸、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伸力矩相关(P<0.01)。结论:①步长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异常的重要参考指数;②髋关节和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是步态异常的重要表现;③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肌群和踝关节背伸肌群的力量是影响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胡军  徐艳  王兰珍  林海燕  王传刘   《护理与康复》2017,16(2):103-106
目的观察脑卒中早期双侧下肢运动康复管理对改善偏瘫步态及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两组均进行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健侧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两侧下肢交替运动和姿势管理康复疗法。在康复训练前后对患者进行FAC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治疗1个月后测定患者的步行参数,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比较,对治疗后的步行参数进行组间比较,并且分析步行参数和两种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AC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步行参数,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在患侧步长上显著提高,在步宽和左右步幅差上显著下降,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10 m步行速度所用时间显著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在步行参数与两项评分的相关性高于对照组,其中患侧步长与评分呈现正相关,步宽、左右步幅差、10 m步行速度呈负相关。结论双侧下肢康复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偏瘫步态和运动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偏瘫患者的步态特点。方法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对22例老年偏瘫患者进行步态分析。结果老年偏瘫患者的双侧下肢站立相百分比增大,健侧较患侧明显,摆动相百分比减小,步频减小;步长、跨步长及步速减小;头部前倾,躯干基本保持直立位;患侧上肢较健侧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角度变化范围缩小(P<0.05);患侧肩关节屈曲内收、肘关节屈曲角度较健侧增大(P<0.05);患侧髋膝踝关节角度变化范围较健侧缩小(P<0.05)。结论老年偏瘫患者步行功能下降,上肢痉挛,步行时出现视觉代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步态的时空参数与骨盆的运动学变化特征,从而为其康复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运用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步态者进行步态分析,与其基本情况相匹配的健康者10例作为对照。评价两组间在时-空参数、步态周期方面的差异及偏瘫步态者骨盆运动在矢状面、横断面与冠状面上的运动变化特征。结果:脑卒中偏瘫步态者步行速度减慢,步频降低,步宽加大,步长缩短,且健侧步长缩短更为明显。患侧双支撑期在步态周期中所占的比例增加,单支撑期所占的比例减少。健侧支撑期、双支撑期在步态周期中所占的比例增加,摆动期所占的比例减少,健侧在步行中起代偿作用。偏瘫步态骨盆运动表现为骨盆横断面上的旋转度增加和矢状面上倾斜度的增加。结论:三维运动解析系统测试可定量评价与分析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定量评价偏瘫患者骨盆运动变化,从而有益于治疗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结合常规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的贴扎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及足印分析法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FAC分级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患侧的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肌内效贴结合常规运动疗法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价下肢机器人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襄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康复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机器人组、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康复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步态纠正训练,机器人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下肢机器人进行步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两个疗程(4周为一个疗程)后应用tma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测试所有患者步行能力,包括步态时空参数、步态时相参数、下肢关节活动度、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等。结果三维步态分析显示,治疗前两组步态时空参数、步态时相参数、下肢关节活动度、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等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后各项参数、关节活动角度、地面反作用力均显著改善(P 0. 05);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机器人组步速、步频、跨步长显著高,步宽明显小(P 0. 05),患侧下肢支撑期百分比明显高,健侧与患侧支撑期比值、双支撑期百分比明显低(P 0. 05),最大髋关节、膝关节屈伸角度与最大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明显大(P 0. 05),向前地面、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占体重百分比明显高(P 0. 05)。结论步态纠正训练基础上应用下肢机器人进行步行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且三维步态分析可作为疗效的客观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偏瘫型脑瘫患儿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3~10月,3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神经肌肉激活技术30 min,每周5次,共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的D区、E区,Fugl-Meyer评定中的平衡功能部分,以及足印分析法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88 D区、E区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步长、步宽、步速均显著优于治疗前(t7.31,P0.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08,P0.05)。结论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能进一步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核心稳定性训练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3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作业疗法、平衡训练等康复干预。在此基础上A组于入组后第2周介入核心稳定性训练,B组于入组后第4周介入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采用 Holden功能步行分类(FAC)及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等步态分析参数评定步行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FAC评分及步长、步宽、步速等步态分析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A、B组更高于C组(P<0.05),A组更高于B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且介入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足下垂助行仪训练联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8)和观察组(n=18)。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步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佩戴足下垂助行仪。30 min/次,1次/d,5 d/周,共6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L)、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和足印分析法评定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步态。结果治疗前,两组FMA-LL评分、FAC分级、步态参数(步速、步宽、两侧步长差)均无显著性差异(t0.765,Z=0,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FAC分级和步速均有提高,两侧步长差与步宽均减小(t2.190,Z3.630,P0.05);观察组FMA评分、FAC分级、步速及两侧步长差均优于对照组(t2.030,Z=-2.560,P0.05),但两组间步宽无显著性差异(t=0.570,P0.05)。结论足下垂助行仪联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同步治疗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用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动反馈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减重平板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减重平板训练时辅以运动反馈,每次训练10~20min,每周训练6次,共持续训练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步态分析系统评估各组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及下肢关节活动度。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步速、步宽、患侧及健侧摆动相百分比、步态不对称性指数及髋、膝关节最大屈曲活动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发现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步宽[(20.79±4.03)cm]、患侧及健侧摆动相百分比[分别为(40.52±6.21)%和(37.91±8.34)%]、步态不对称指数(0.06±0.08)、髋、膝关节最大屈曲活动度[分别为(12.62±3.84)°和(41.57±13.52)°]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减重平板训练结合运动反馈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对提高其步行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弹力带训练方式对偏瘫患者异常步态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48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均进行以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为主的治疗,观察组加以弹力带抗阻、环绕式扭曲法进行步态矫正训练。训练前后分别对患侧下肢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进行改良Ashworth评分及下肢FMA评分,躯干骨盆控制能力、患腿负重能力及步行能力进行评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连续训练6周后,观察组患者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Ashwort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FMA评分和患肢负重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5);躯干骨盆控制能力和步行速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加用弹力带抗阻、环绕式扭曲法训练可显著矫正异常步态,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时空及关节运动学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时空及关节运动学参数,为临床康复评估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24例自愿参加本研究;其中脑卒中组男15例,女9例,脑出血5例,脑梗死19例,年龄(57.75±5.57)岁;对照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56.54±6.02)岁.应用Gait Watch步态分析系统评估步态的时空参数和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所有受试者由同一医师进行2次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组的步频、步速显著降低,患侧步长显著缩短,步态周期和患侧支撑相均延长,患侧摆动相缩短.脑卒中组患侧髋关节的最大伸展角度明显受限(P=0.001),髋关节屈伸运动的平均角速度明显降低(P<0.001),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亦明显受限(P<0.001),膝关节屈伸运动的平均角速度明显降低(P<0.001),髋关节的最大屈曲角度和足偏角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患者的步行能力显著下降.结论:Gait Watch步态分析系统可定量测量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特征和下肢的关节运动学参数,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评估具有较高敏感度.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中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行走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病程为8个月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配到实验组(VR+基本药物+常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基本药物+常规康复治疗),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步速、步宽、支撑相百分比、膝关节活动度等步态参数。 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步速明显提高、步宽缩小,患健侧支撑相比值、步态不对称性指数、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等参数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VR技术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时空参数和步行中关节活动角度,对提高步态稳定性、改善步行能力、提高运动功能康复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