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患者主要疾病谱,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近2年3906例资料完整的院前急救病例,分别进行病种、年龄、出诊时段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院前急救疾病谱排序分别是创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中毒、妇产系统病、内科其它病及儿科病,其中创伤总计占61.44%:其它病种分别占1.18%~7.42%不等;急救患者年龄显示20—39岁占62.36%,其它年龄段占2.15%~16.90%不等;出诊时间分类显示在0。8h、9~16h、17~24h各时段出车例次无明显差异,占30.21%~35.33%。[结论]创伤是院前急救的主要对象,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及妇产系统病抢救也在院前急救中占重要地位,同时20~39岁患者是急救的主体,因此急诊医师要加强急救技术的培训,加强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科间的合作,而且在24h内各时段急救力量要均衡,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2.
1205例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布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急救中心近两年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分布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间我院急救中心出诊救护车院前急救转运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8个月内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1205例,男女比为1.56:1;年龄(42.06±19.53)岁;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居前5位;每天12:00—16:00和20:00~24:00为出诊高峰时间;急救半径分布不同与出诊地点有一定联系。结论:院前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可根据疾病分类和疾病谱为依据进行重点培训,科学合理地安排院前急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1006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分析我院2004~2006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 ,对我院2004~2006年受理出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目的 主诉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是2004~2006年受理的出诊患者.男女比例1.53:1,高发年龄段为70~79岁及30~39岁.院前急救前5位病种为铁路交通伤(37.28%),心脑血管疾病(10.93%),呼吸系统疾病(8.25%),其他创伤(6.86%),精神疾病(4.87%).12月份出诊患者最多.8:00~10:00为出诊高峰时间.呼救患者主要分布在医院附近辖区和铁路客运相关伤病患者.结论 [1]要重视铁路周边居民的安全教育,提高铁路旅客的安全意识;[2]提高老年患者的常见危重症的院前急救水平意义重大;[3]根据呼叫密度,科学合理安排工作.  相似文献   

4.
徐辉  涂小平 《四川医学》2011,32(4):487-489
目的探讨并分析过去4年中我院院前急救内科疾病病种的分布状况,发病顺序,为院前急救人员培训更具针对性、物资配备更加合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5~2008年我院出诊登记的院前急救内科疾病相关资料,并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8年我院院前急救内科疾病谱4年中各内科疾病分布状况未发生明显改变,第一位以心血管系统急症为主,神经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急性中毒分别排在第2、3、4位。心血管系统急症中,最常见的是冠心病;神经系统急症中,最常见的是脑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意外;呼吸系统急症中,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部感染为主;急性中毒中以酒精中毒、安眠药中毒最常见。结论院前内科性急救疾病目前仍以心血管疾病为主。有目的地加强对本地区院前内科性急救疾病谱的认识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对院前医务工作者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弄清县市120院前急救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及医院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收集、统计、分析本院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院前急救资料。结果:全年出诊3401次,救治患者3019人次,死亡141人;无效出诊619次,占出诊比例的18.2%;欠费755次,占出诊比例的22.2%;呼救比较集中在上午8时后至晚上24时前,中位数16.471;急救半径中位数9.55km;急救反应时间中位数是18.24m in;院前主要疾病依次是创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中毒、小儿内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院前死亡前五位的病因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呼吸系统疾病、中毒及溺水;儿科出诊以新生儿、婴儿及学龄儿童为主。结论:创伤是第一位的出诊原因,心脑血管疾病是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新生儿疾病是小儿内科第一位的出诊原因。县市级医院的急救培训应以创伤急救、心肺脑复苏、心脑血管急救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病种、出诊时间、月份、出诊半径、院前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所有院前急救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15:1,平均年龄54.2±15.1岁,院前急救反应平均时间9.35±2.58分钟,电话呼叫以6:00~9:00和18:00~21:00时为多,一年中以7~8月、1~2月为最多,排列前5名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外伤、急腹症、呼吸系统疾病,出诊半径≥5km者占50.79%,得到有效处理的仅占55.12%,到达现场已死亡患者62例.结论:本调查结果可以为建立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学科建设、急救人才培养、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制定急救工作重点、促进120急救指挥系统规范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的疾病谱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最佳的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近2年惠农区120出诊5309例院前急救患者的特点。结果目前惠农区院前急救患者前几位疾病依次是创伤(46.59%)、循环系统(9.88%)、神经系统(9.27%)、院前死亡(8.39%)、急性中毒(7.57%)、消化系统(5.13%)、昏迷待查(4.75%)、呼吸系统(3.87%)。妇产科(0.95%)及新生儿(0.27%)疾病均涵盖在内。其中男性患者65.98%,女性患者34.02%,年龄分布以30~49岁居多(44.45%)。总的发病时段分布呈8:00~12:00(22.70%)、16:00~20:00(19.72%)及20:00~24:00(20.71%)为最多。急救半径以5km以内(50.59%)最多;15~60km占32.41%。结论院前急救主要以创伤、循环、神经系统疾病为主,院前急救应该合理配置急救医疗资源,重视急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全社会普及急救和安全知识。建议人们应该规避相关病因,减少有关因素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肖莉  卓衍华 《西部医学》2010,22(3):452-453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主要疾病谱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选取4761例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资料,对其所属病种、年龄、性别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63:1;院前急救疾病谱前5位依次是创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中毒,占总救治人数88.36%,创伤是院前急救疾病谱的最主要组成部分(42.55%),心脑血管疾病占院前急救疾病谱32.26%;创伤和急性中毒以20~40岁人群为主,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结论以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为依据,应不断加强对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创伤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急救培训,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同时加强各种管理工作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减少创伤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高原地区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云兵 《四川医学》2009,30(1):32-34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3月1日-2008年2月28日高原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死亡病种、急救半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高原地区院前急救患者1484例中,男女比例为2.23:1,平均年龄39.6岁;院前急救的疾病谱前7位依次是创伤728例次(49.06%)、心血管系统疾病167例次(11.25%)、神经系统疾病151例次(10.18%)、急性中毒134例次(9.03%)、呼吸系统疾病118例次(7.95%)、晕厥待查90例次(6.06%)、消化系统疾病70例次(4.72%);出诊高峰时间主要分布在18:00-9:00时间段;出诊里程:8公里以内占60.38%,8公里以外占39.62%,7、8、9月份院前急救人次为最多。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高原地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提高高原地区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惠州市惠阳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惠州市惠阳区2005年-2007年120受理出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的病种等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资料3年120受理出诊的患者。男女比例1.6:1。高发年龄为中老年。创伤患者占第一位(31.2%)。5、6、7、8、1月份出诊患者最多。21∶00-5∶00为出诊高峰时间。结论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完善救援应急措施,可以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沈阳市地区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年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病种、出诊时间、出诊月份及与疾病变化、死亡情况等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沈阳市地区院前急救患者80991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80991例中,平均每天出诊221.89次,男女之比为1.47:1,平均年龄(52.76±18.69)岁;院前急救出车时间(1.00±0.48)min,到达现场时间(7.80±1.87)min,抢救时间(12.87±2.24)min,送达目的地时间(9.62±1.89)min;发生率最高的前6位病种依次为外伤(26.85%)、心血管系统疾病(16.96%)、神经系统疾病(11.51%)、呼吸系统疾病(3.3%)、各种中毒(2.87%)、消化系统疾病(1.76%);出诊高峰时间段为8:00~20:00;月平均急救患者为6749例,5月出现最高峰,心血管系统疾病以12月较多,神经系统疾病以7月较多,呼吸系统疾病以2月较多;院前死亡患者7958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以心血管疾病(35.11%)、神经系统疾病(23.19%)和肿瘤、慢性疾病(21.89%)为主,20~40岁青年则以外伤(7.93%)和中毒(3.68%)为主。结论本调查结果可为建立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制定急救工作重点和促进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院院前急救的疾病谱、出车时间及死亡原因等特点,对我院院前急救疾病就病种分布、院前急救出诊时间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疾病以心脑血管病、各种外伤、各类中毒为主,分别占46.67%、28.89%、8.06%;死亡原因主要以晚期癌症和慢性衰竭为主;出车时间以6:00~12:00、18:00~24:00时间段最多,00:00~6:00最少。说明掌握院前急救发病规律,更好的制定相应急救措施,对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邵慧玲 《中外医疗》2013,(24):155-156
目的了解郑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2012年全年间"120"接诊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分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是全年"120"受理接诊患者。全年接诊109863例,构成接诊前五大疾病依次是:除车祸以外外伤38645例(23.82%),车祸外伤30209例(18.62%),脑血管疾病15816例(9.75%),一般内科疾病14165例(8.73%),酒精中毒7413例(6.75%)。日接诊在8:00-24:00除12:00-14:00稍有回落外,均处在高峰。全年出诊自3月份后一直持续在高水平,并于12月份达到最高峰。结论①重视创伤急救技术的培训和普及。②根据出诊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和班次,保证院前急救的质量。③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成都双流机场院前急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种、发病时间、发病季节、发病原因和死亡情况等,探讨机场急救患者的患病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出诊病历共1523例,描述性分析院前急救患者发病相关因素与其患病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1)双流机场院前急救患者,男776例,女747例,男女比例1.04:1;年龄1~85(44.56 ± 16.68)岁.2)排名前5的疾病是:外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出诊高峰期在6~8月和11月~次年1月,平均出诊169次/月.外伤以6~9月最多,主要为车祸伤,其次为意外伤害;神经系统以2、6月较多;消化系统疾病以7月居多;呼吸系统以7、12月居多;心血管系统以8、11月较多.3)医务人员出诊到达时间(6.01 ± 1.26)min.4)死亡12例,其中,2例为肿瘤晚期病人,6例为心脏性猝死,4例为脑血管意外.结论 机场院前急救主要以外伤为主,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特点,应加强病患多发季节和对应航班的保障工作,加强意外伤害管理和防治,以及加强乘机相关疾病的旅行宣讲.暑运期间、西藏自治区旅游旺季为旅客疾病多发时间段,意外伤害为机场等公共场所特殊高发病种,通过对机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特点调查分析,有利于急救人员针对性培训,做好旅行医疗宣讲,更好地分配急救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各类疾病以及出诊量与时间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2007年1-12月急救中心出诊的全部有效急救患者4109例,按照目前国内急诊科一般专业设置将其分类为内外科及其他疾病,分析急诊出诊与季节、月份、工作日以及24小时各时点的关系。结果(1)春夏秋冬内科与外科出诊量无显著差异(p=0.051),但春季出诊量多于其他季节(p=0.035),见表1。(2)院前急救出诊量月份分布,见图1,内科出诊量以3月及12月较多,外科出诊量以2月明显较多。(3)内外科出诊量非工作日与工作日无显著差异(p=0.285),见表3。(4)24小时出诊时点分布状况,见图2,凌晨1-6时时段内外科出诊少于全天其他时段出诊量。(5)疾病谱分析表明,4109例病人疾病谱排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48.4%)、循环系统疾病(17.0%)、消化系统疾病(8.1%)、呼吸系统疾病(6.4%)、精神和行为障碍(5.2%),其他疾病(14.9%)。结论根据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变化规律与时间因素特点,合理调节急救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兰州市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自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中125天的院前急救出诊病历,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兰州市院前急救患者中男性是女性的1.72倍,以40~49岁组(18.49%)、20~29岁组(14.14%)及70~79岁组(13.63%)为主,其主要疾病为创伤(30.05%)、神经系统疾病(20.29%)、心血管系统疾病(15.41%);兰州市院前急救的呼救高峰时间是14:00~18:00;平均院前急救时间为(24.55±2.06)min,平均急救服务半径为(2.239±1.763)km。结论:根据兰州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强化重点人群安全意识,合理调配人员设备,加强急救体系建立及重点时段的急救医疗资源配置,不断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的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9616例“120”出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院前急救状况。结果院前急救的特点为:“120”呼救出诊逐年增多,外伤以车祸为主,内科以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占多数,院前猝死主要是心源性猝死,“120”急救半径5km以内出诊频率最高,抢救效果较好。结论快速高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院前急救的重要保证。必须强化急救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法律意识,严格掌握急救护理原则,熟练运用各种急救护理技能,尤其是心脏电击除颤术,各类创伤的紧急救治和安全转运,同时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护患沟通。  相似文献   

18.
叶巧亮  曾智慧  许志建  唐卫明 《医学综述》2014,(10):1856-1859,F0003
目的分析漳州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构成和特点,为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提高院前急救的反应速度、现场急救处理能力以及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从急救中心Anchor系统数据库中导出病例资料建立流调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疾病谱规律。结果患者男性高于女性,年龄以2140岁最多;疾病谱以创伤最多、且在2140岁最多;疾病谱以创伤最多、且在2150岁比例较高,其次为循环、神经系统疾病比例最多,且两者在51岁以上比例较高;时间以每日18:0050岁比例较高,其次为循环、神经系统疾病比例最多,且两者在51岁以上比例较高;时间以每日18:0024:00最多,其中创伤在18:0024:00最多,其中创伤在18:0024:00比例较高,妇产科在0:0024:00比例较高,妇产科在0:006:00比例较高,循环系统在6:006:00比例较高,循环系统在6:0012:00比例较高,呼吸系统在6:0012:00比例较高,呼吸系统在6:0012:00、18:0012:00、18:0024:00比例较高;患者总数月份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出现创伤和消化、呼吸系统比例逐年下降,循环和神经系统疾病比例逐年上升趋势;循环和神经、呼吸系统疾病比例在冬春季比较高,创伤和消化系统疾病比例在夏秋季节比较高。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专业化、专职化的急救队伍;针对疾病谱特点强化急危重症早期识别、急救技能培训、安全健康教育,建立完善可行的创伤快速急救通道以及心脑血管院前院内绿色通道;针对出诊峰时及季节性的发病特点,加强弹性排班。疾病谱的变化规律为政府的应急预案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急诊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2006~2007度绵阳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待征。方法依据事先确定的入组标准,以2006~2007年度经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受理的城区急救患者为调查对象,以疾病谱、日期、时间、季节等作为观察指标,将资料建立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2843人次接受院前急救,男7500人次,女5343人次,30~50岁的人群占52.52%。疾病谱依次为车祸伤、非车祸所致外伤、昏厥、酒精中毒、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系统疾病等。全年无急救高峰季节(r=0.0530,P>0.05),一天中急救的高峰时间段是10∶28~24∶00(r=0.2056,P<0.05)。结论绵阳市城区院前急救有自身流行病学特点,加强急救系统建设,合理调配急救资源,强化公众安全意识,强化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方能满足急救需求,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广州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分析2010年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广州市中心城区所有院前急救患者的资料,观察急救出车的时间分布情况,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谱和死亡原因等。结果:2010年,1、7、8、9月份是出车急救的高峰,9:00~10:00和20:00~23:00是出车的高峰时段;广州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患者110652例;男女比例为1.51:1:70岁以上(23.14%)、31~40岁(14.93%)、21~30岁(19.83%)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前5位疾病依次为创伤类(34.79%)、神经系统急症(21.79%)、循环系统急症(8.92%)、常见急性中毒(7.28%)、呼吸系统急症(6.90%)。结论:提高创伤院前急救的技术水平,建立绿色通道;对有猝死高危因素的患者启动快速现场急救反应,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根据呼叫出车密度和疾病谱.科学合理地安排院前急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