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进行监测,掌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各种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防控对策.方法 对2008年4月-2009年3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223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15.25%),感染例次43例次(19.28%),主要是下呼吸道31例,占72.09%;胃肠道7例,占16.28%;经ASIS法调整后日感染率为6.17‰;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40.54‰;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1.54‰;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0;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G-菌为主.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高,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科学的送检标本及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程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选取温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9例发生医院感染且细菌学培养均为阳性的患者进行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其次是泌尿道、胃肠道等。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结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基础性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加强重视细菌学的送检,根据抗菌药物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6):74-78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1~12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53例感染患者的细菌分离及鉴定,并对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内科住院的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等,分别占66.81%、13.36%和7.51%。标本来源以痰液、尿液、血液为主,分别占61.26%、17.39%和12.25%;共分离病原菌1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6株占76.80%,革兰阳性菌15株占12.00%。真菌14株占11.20%;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属检出率较高,真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部分可达100.0%,而对氨基糖苷类、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等仍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等普遍耐药,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等仍较敏感。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泌尿系感染次之,在分离菌株中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加强细菌学送检,根据感染病原菌体外药敏结果及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有针对性选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5月期间入住NICU的216例患者送检的痰、尿、便、血等451份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检出的399株病原菌中,G-杆菌140株,G+球菌73株,真菌186株。病原菌主要来自于呼吸道。致病菌简单且集中,白色念珠菌和MRSA占所有致病菌的49.9%。药敏结果显示:真菌的临床耐药性较高,MRSA对糖肽类药物敏感性高,G-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敏感性高,G-杆菌对不同头孢类及青霉素类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结论 NICU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真菌及G-杆菌,可能与广谱类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有关。临床应减少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适当增加碳青酶烯类和糖肽类药物的使用,并推荐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头孢他啶作为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发现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于2012年8月21日0∶0024∶00对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678例,发现医院感染25例,现患率为3.6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4%;感染科室以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为主;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感染居首位;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2.60%。结论:通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医院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监测,规范抗菌药的合理使用,从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对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现,获得性感染63例,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占74.6%)。共检出院内感染细菌104株,其中G-菌55株(占52.9%),以鲍曼不动杆菌、洋葱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G 菌31株(占29.8%),以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真菌18株(占17.3%),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较严重,且呈现多重耐药。监测结果表明,临床上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王蓓  苏梅  杨环  陆晨 《医学综述》2014,(16):3055-3057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3年5月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学监测信息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3088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4例(125例次);重症监护病房和血液科是医院感染率较高的科室;呼吸道、手术部位和泌尿道为医院感染常见部位;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34%,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74.20%,联合用药以一联为主,占90.44%;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73.42%。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居前三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在科室系统划分、是否入住监护病房、是否手术、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用药目的、联合用药及是否送检标本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如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科)及高危人群(外科术后患者)呼吸道及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目标性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集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冀州市医院收治的300例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尿液、血液、痰液等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观察、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59.3%(181/330)的病原菌位于下呼吸道,显著高于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及其他部位;真菌(46.1%,257/557)和革兰阴性杆菌(42.0%,234/557)占比均显著高于革兰阳性球菌(11.9%,66/557)。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和阳性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真菌对酮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下呼吸道感染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较为常见,感染病原菌以真菌、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6月该院EICU医院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敏感试验,对致病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E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多为耐药菌,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G-)为主占65.33%、革兰阳性球菌(G )第二占18.29%、真菌第三占16.38%;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主要以葡萄球菌属为主;真菌以白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耐β-内酰胺酶(ESBLs)菌检出率分别为58.06%和30.00%;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为71.87%.结论:加强对E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监测,同时依据细菌病原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新的耐药株的出现,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为主,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09年7月14日全天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11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5%.感染率高的是神经内科,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8%.结论 应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化使用抗生素.降低医院感染现患率.  相似文献   

11.
734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先芳  付秀全  谭鸿  陈琳 《西部医学》2010,22(6):1081-1083
目的分析2008年医院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资料与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原因、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3831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34例,感染率3.08%,感染例次756例,例次感染率3.1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1.91%;其次为上呼吸道和泌尿道,分别占18.94%和4.2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常见的有肺炎克雷伯氏菌(11.56%),大肠埃希菌(12.14%);革兰阳性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6.65%;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25.72%,感染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最高。结论切实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加强环境质量的控制,加强感染病原菌的分析鉴定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态监测,加强医务人员宣传教育,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周丹 《基层医学论坛》2015,(9):1229-1230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运行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13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反馈。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237例,医院感染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26%。存在医院感染的科室为神经外胸外科、神经内科和骨科;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检出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33%,而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53.19%。结论本次调查基本反映了我院医院感染现状,及时发现了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该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的监控,继续规范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院连续3年医院感染发展趋势,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某院2015-2017年某日所有住院病人现患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结果某院2015-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2.33%,各年现患率分别为2.65%、2.34%、2.03%。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布居前3位的科室:呼吸科(5.38%)、心胸外科(4.29%)、综合内科(4.27%);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各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2.02%、24.46%、17.85%,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的科室:呼吸科(54.84%)。结论某院连续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有下降趋势,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及重要病原菌检出情况,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为主,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人员配合,统一培训调查人员,采取床旁询问、病史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院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1%,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血液科、骨科,高发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手术切口、皮肤软组织、泌尿道,分离病原菌分别为13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MRSA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59%,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41%.以治疗为目的 抗菌药物的细菌培养率为58.13%、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感染标本送检率为17.94%.应加强对医院感染多发科室、多发部位、易感因素、标本送检等监测,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以协助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以回顾性方法分析从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本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56.5%,革兰阳性球菌为27.8%,真菌为15.7% .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但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大多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最低,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以条件致病菌为主.真菌占一定比例,耐药率不断提高,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深部痰液做病原菌培养,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出病原菌分布比例及敏感率。结果从62份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株78株,其中G-杆菌42株(53.8%),G+球菌28株(25.6%),真菌8株(10.3%),同时获得两种以上细菌的20株(25.6%)。对Gˉ杆菌敏感性在50%以上的药物有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93.8%。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混合病原菌,MRSA感染较多,且存在多重耐药,动态监测细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5年我院医院感染发生与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为改进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7月31日0:00-24:00住院的患者进行调查,以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调查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调查1252例患者,实际调查1252例,实查率100%;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59%,例次感染率为4.07%;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重症医学科(ICU)、烧伤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0.78%;治疗性用药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为59.2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5.93%,预防性用药比例占抗菌药物使用的38.96%;主要分离菌为革兰阴性菌,占56.76%。结论:我们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感控监测,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肿瘤介入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肿瘤介入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参照卫生部编印的《医院感染诊断(试行)》采集病例,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统计与分析。结果:共监测1 786例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13例(37.14%),其他部位6例(17.14%),泌尿道感染5例(14.29%)。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21例(60.00%),真菌9例(26.67%)。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放化疗、介入等侵入性操作多、广泛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是减少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施茜 《中国医药导报》2012,9(7):110-111,114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情况,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为制订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及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1年9月7日我院住院患者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977例,感染现患率为2.46%,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ICU,占41.6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12例占34.29%;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及变形杆菌属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10%,其中,治疗用药占72.25%,预防用药占22.25%,治疗加预防用药占5.50%,抗菌药物一联、二联使用率分别为82.20%、16.49%。结论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低于全国水平,感染部位与致病菌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院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2008年4月-2008年12月收住的535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12.34%,例次感染发生率14.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和颅内感染为主,占全部感染的73.40%,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59.02%,其次是G+菌,占29.51%,真菌占11.47%.结论 采取综合性的防范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加强环境微生物监测,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清洁消毒,手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是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