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周飞  王宏轼 《医学教育探索》2000,(6):584-586591
在高压搅拌釜中,利用气体的等容吸收原理测定了60 ̄230℃、0.05 ̄1.2MPa(表压)条件下三相淤浆床环氧乙烷合成过程中的反应及惰性气体组分O2、C2H4、CO2和N2在实验所用的二号液相热载体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O2、C2H4、CO2和N2的平衡溶解度都随压力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同时回归出各气体的溶解度系数Hi与温度T的关联方程。  相似文献   

2.
使用高压搅拌釜,在60~230°C、0.15~1.3MPa条件下测定了文题的反应及惰性组分O2、C2H4、CO2和N2在高沸点溶剂中的溶解度,采用0.15级精密压力变送器,根据高压釜中各纯气体溶解前后压力的变化值计算出该温度及压力下的溶解度。发现,O2、C2H4、CO2和N2的平衡溶解度都随压力增加而增大;O2、C2H4和CO2的平衡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N2的平衡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回归出各气体的溶解度系数Hi与温度t的关联方程。  相似文献   

3.
利用日本ShimadzuUV-24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了间位取代四苯基卟啉H2T(m-x)PP和间位取代四苯基卟啉锌(ZnT(m-x)PPx=CH3,H,OCH3,Cl,NO2)在二氯甲烷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光谱,对吸收峰进行了指派。对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硝酸锌与间位取代四苯基卟啉(H2T(m-x)PP,x=CH2,H,OCH3)的生成反庆(1)进行了热力学研究,并运用光谱地测量不同温度下反应(1)  相似文献   

4.
王元顺  周飞 《医学教育探索》1998,(3):246-249266
使用高压搅拌釜,在60 ̄230℃、0.15 ̄1.3MPa条件下测定了文题的反应及惰性组分O2、C2H4、CO2和N2在高沸点溶剂中的溶解度,采用0.15级精密压力变送器,根据高压釜中各纯气体溶解前后压力的变化值计算出该温度及压力下的溶解度。发现,O2、C2H4、CO2和N2的平衡溶解度都随压力增加而增大;O2、C2H4和CO2的平衡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N2的平衡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回归出各  相似文献   

5.
用自旋-晶格弛豫研究了溶胀的交联聚丙烯酰胺-丙烯酸网络和线型聚苯乙烯溶液中质子的弛豫行为。交联网络中,随着交联度增大,T1CH/T1、CH2的值由1.17逐渐趋于1;,而线型聚苯乙烯溶液中,T1CH/T1CH2的的值由最稀浓度下的1.7过渡到1。  相似文献   

6.
彭俊英  陆召麟 《北京医学》1994,16(6):323-327
本研究以血浆皮质醇(血F)为指标,观察正常人、Addison病、Sheehan综合征及Cushing综合征患者对静注250μgβ1-24ACTH的反应。20例正常人静注β1-24ACTH250μg,血F显著升高。2例Addison病病人对β1-24ACTH刺激3天,均没有反应。10例Sheehan综合征病人,血F对β1-24ACTH反应呈延迟或正常反应。11例Cushing病患者,血F对β1-24  相似文献   

7.
银镜反应实验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年来许多教科书及资料中对银镜反应实验的准确条件及结果分析无统一的认识,使得这一反应从试剂的配制到反应条件的控制均无统一的理论指导,实验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或出现灰黑色浑浊,或形成斑驳黑镜,甚至出现爆炸事故。笔者多年来通过反复验证、条件摸索、资料分析,对有关银镜反应的实验问题得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1银镜反应的机理及银镜的形成银镜反应的反应式为:RCHO+2AgNH32++2OH-→2Ag↓+RCOO-+NH4++3NH3+H2O。银镜反应的实质是银氨络离子作为氧化剂把醛基氧化为羧基,而银氨…  相似文献   

8.
以肝细胞场(H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组织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嵌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组织中的HBVDNA和HCVRNA。在69.2%(18/26例)的HCC患者中检出了3.65-89.06ng不等的AFB1/g肝组织;HBVDNA和HCVRNA检出率分别为90.5%(57/63例)和12.7%(8/63例)。其中,AFB1和HBVDNA重叠检出率为61.5%(16/26例),HBVDNA和HCVRNA重叠检出率为7.9%(5/63例),4例HCC患者重叠检出了AFB1、HBVDNA和HCVRNA;同步检测对照组5例,无1例出现这种情况。结果表明,上述3种因素均与人类肝癌密切相关,并且可能存在协同致癌效应。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性肝癌(HCC)与HBV整合密切相关,为研究HBV-DNA各片段在HCC发生中的作用,用HBV全长基因探针通过Southern转膜杂交分析了17例HCC标本中HBV-DNA的存在状态,并用HBV片段基因探针和N-ras、p53探针检测了其相应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发现,52.9%HCC标本为纯整合型,47.1%的标本为混合型。17例HCC中,Pres、HBs、HBx、HBc转录率分别为47.1%、58.8%、70.5%和41.2%。9例纯整合型HCC中,上述基因转录率分别为11.1%、44.4%、55.6%和11.1%,其中HBx较HBc、Pres差异有显著性(P<0.05),HCC标本N-ras、p53总转录率分别为82.3%、64.7%。提示HBV-DNA在HCC细胞内主要以整合于染色体上的方式存在,而且整合片段可作为转录的模板,其蛋白产物可能通过影响N-ras、p53在细胞调控中的功能促进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Bacatin-Ⅲ在紫杉醇化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其结构主要由波谱解析法推导和鉴定的。但文献中Bacatin-Ⅲ的氢谱和碳谱的各峰归属上存在不少矛盾,给紫杉醇化学研究带来问题。为此,我们测定了baccatin-Ⅲ的高分辨1H-NMR,13C-NMR,DEPT,1H-1HDQCOSY,1H-13CHETCOR和HMBCNMR各谱,并据此对bacatin-Ⅲ的1H-NMR和13C-NMR的各信号峰作了归属。  相似文献   

11.
向金属氯化物(Ⅰ)的水溶液中通入CO_2气体,以期制备相应的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在常温常压下,体系的△G>0,反应几乎是不可能的。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有机溶剂(S),使生成的HCl即被萃取,可促进Ⅰ的继续转化。分析计算表明,S对HCl必须有很强的萃取能力,其K_萃须在10~5以上。研究了加入有机溶剂N_(235)前后,体系的热力学状态、函数及其变化。加入N_(235)后,K_萃值增大了5个数量级。考察了温度、时间和通气次数对系统热力学性质的影响。根据反应的耦合原理和热力学分析,提出萃取剂选择的原则。结合实验数据的估算说明:溶剂萃取法由Ⅰ和CO_2制备碳酸盐的工艺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水洗过程中F_(22)和C_2F_4产品的损失,对这两个物质在水、HCl及NaCl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进行了研究。利用微量气体吸收器测定了这些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电解质有明显的盐析效应。本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F_(22)和C_2F_4的Henry常数和盐析系数。并满意地关联为温度与电解质浓度的多项式。也计算了其它的一些热力学常数。还应用气体溶解度的分子热力学模型通过拟合实验数据得到这些气体的分子参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硫脲、盐酸和亚硫酸氢钠催化下马来酸单甲酯的构型转化反应。方法 :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盐酸用量和反应时间对结果的影响具统计学差异 ,而硫脲和亚硫酸氢钠的用量对结果的影响不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 :盐酸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马来酸单甲酯的构型转化反应均有高度显著性影响 ,而硫脲和亚硫酸氢钠的用量则无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观察内源性一氧化氮(NO)在大鼠胃内灌注0.15mol/L HCl+15%乙醇对GMBF和胃粘膜损伤影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单纯胃内灌注0.15mol/LHCl+15%乙醇后GMBF增加,胃粘膜损害程度较轻;(2)预先静脉注射NO生物合成抑制剂L-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可阻断胃内盐酸酒精引起的GMBF增加效应,并使胃粘膜损伤加重,动脉血压升高;(3)预先静脉注射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美蓝同样可阻断胃内盐酸酒精引起的GABF增加效应并使胃粘膜损伤加重。以上结果提示:胃内灌注盐酸酒精后GMBF增加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是由内源性NO介导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大鼠盐酸吸入性急性肺损伤(ALI)模型中的含量变化及意义,并观察异丙酚的影响。方法通过气管内吸入盐酸(0.1 mol/L,2 mL/kg)建立大鼠ALI模型。将35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盐酸组(HCl组)、异丙酚组。按异丙酚100 mg/kg腹腔注射时间再分为5个亚组:盐酸吸入前24 h注射异丙酚(T24b组),盐酸吸入前12 h注射异丙酚(T12b组),盐酸吸入即刻注射异丙酚(T0组),盐酸吸入后1 h注射异丙酚(T1a组),盐酸吸入后3 h注射异丙酚(T3a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组织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7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IL-17表达水平和部位;测定肺组织及BALF中IL-8浓度,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计算IL-17与MPO、IL-8的相关性。结果大鼠于盐酸吸入后很快出现呼吸急促、发绀、氧合指数降低、肺水肿、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肺出血等典型ALI表现;与对照组比较,HCl组大鼠肺组织匀浆及BALF中IL-17含量均显著升高[(106.03±13.90)pg/mg pro比(23.16±8.18)pg/mg pro;(65.99±19.02)pg/mg pro比(7.69±2.94)pg/mg pro,P均〈0.01];IL-17在HCl组大鼠肺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主要表达在肺泡上皮细胞及肺间质单个核细胞,而正常大鼠仅在肺泡上皮细胞少量表达;HCI组大鼠肺组织匀浆IL-17升高与肺组织匀浆IL-8升高(r=0.98,P=0.003)及与MPO升高(r=0.981,P=0.003)均显著正相关,IL-8与MPO也显著正相关(r=0.961,P=0.009)。各时点异丙酚组大鼠氧合指数、肺水肿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T24b组改善最明显;T24b组大鼠与HCl组比较,肺组织匀浆和BALF中IL-17[(81.28±10.68)pg/mg pro比(106.03±13.90)pg/mg pro,P=0.011;(33.08±7.94)pg/mg pro比(65.99±19.02)pg/mg pro,P=0.003]及IL-8[(7.77±1.08)pg/mg pro比(11.7±1.48)pg/mg pro;(2.91±0.65)pg/mg pro比(6.39±0.59)pg/mg pro,P均〈0.01],以及肺组织MPO活性[(1.10±0.85)单位/克湿片比(1.51±0.25)单位/克湿片,P〈0.01]均显著下降,其他异丙酚组与HC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L-17在大鼠盐酸吸入性ALI中显著升高。肺泡上皮细胞、肺间质单个核细胞可能是产生IL-17的主要细胞。IL-17可能通过刺激IL-8的产生,进而引起肺组织中性粒细胞的聚集而参与ALI的病理过程。预先给予异丙酚能明显减轻盐酸吸入大鼠肺损伤程度。降低IL-17的水平可能是异丙酚减轻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化学反应与膜分离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关联,建立并求解了一维数学模型,根据异相烷脱氢反应速率方程和膜反应器模型对反应器中的异丁烷脱氢反应进行了具体分析,模拟了操作条件(反应温度、原料气空速、吹扫气流量、原料气组成和原料气村力)对异丁烷转化率增量的影响,模拟值与实验值相比较,在数值上虽有一定的偏差,但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对以脱油沥青(DOA)为原料的气流床气化炉内多相反应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氧油质量比、蒸汽加入量和气化压力对气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氧油质量比(mO2/mDOA)增大,气化炉内温度逐渐升高;当mO2/mDOA=0.93时,有效气含率达到最大值0.837。随蒸汽量增大,气化炉出口气体温度降低,而有效气含率在蒸汽、油质量比(mH2O/mDOA)为0.48时达到最大值;操作压力对气化炉出口有效气含量和温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利用Aspen Plus对PTA氧化反应系统中与空压机组密切相关的工艺流程建立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空压机和尾气膨胀机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探讨了空压机级压比、空压机一级进气温度、尾气膨胀机一级和二级进气温度对各自功率的影响,确定了降低空压机功率需求和提高尾气膨胀机输出功率的优化方案,为节能改造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石蜡无催化剂氧化改性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空气流量和反应时间对石蜡氧化过程的影响,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同性能要求的氧化蜡产品。此外,对氧化蜡的性质与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石蜡的氧化尾气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 C30 2型铜基催化剂上由 CO、CO2 与 H2 合成 CH3OH的本征反应动力学。为使本征动力学模型能应用于三相床甲醇合成过程 ,实验所用原料气中 CO浓度较高 ,范围为 y CO=0 .0 8~ 0 .2 6 ,压力和温度均在合成甲醇工业操作的范围内。选用双速率的 Langmuir- Hinshelwood方程来描述系统的本征反应速率 ,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