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组及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方法 (UUO)建立肾纤维化梗阻大鼠模型,术后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第7、14、21天,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天,处死,取肾组织做病理检测,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GF-β1和α-SMA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干预第7、14、21天,模型组、洛丁新组、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显著增加,肾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第7、14、21天,洛丁新组和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减轻,肾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可能通过下调TGF-β1和α-SMA的表达来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实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木林洁  董飞侠  姜程曦  程锦国 《中草药》2017,48(7):1380-1385
目的 探讨肾病I号方醋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Shenbingyihao Decoction,EASD)对肾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洛丁新片1.67 mg/kg)组、肾病I号方(生药18.75 g/kg)组、EASD(EASD,300 m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各组ig给药14 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取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TGF-β1、a-SMA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3个给药组大鼠血清Scr、BUN升高(P<0.05),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大鼠的血清Scr、BUN下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下降(P<0.05)。结论 肾病I号方及EASD能够延缓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a-SMA的表达,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组及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方法(UUO)建立肾纤维化梗阻大鼠模型,术后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第7、14、21天,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天,处死,取肾组织做病理检测,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GF-β1和α-SMA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干预第7、14、21天,模型组、洛丁新组、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显著增加,肾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第7、14、21天,洛丁新组和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减轻,肾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可能通过下调TGF-β1和α-SMA的表达来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实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隐丹参酮对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阳性模型SD大鼠抗体水平及TLR4/NF-κB 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隐丹参酮组(0.03 μg/g)、丹参注射液组(6 μl/g)、阿司匹林组(0.04 μg/g)、水溶剂组(与隐丹参酮组相同体积吐温80与0.9%NaCl溶液的混合液)、模型组(与隐丹参酮组相同体积0.9%NaCl溶液)、空白组(与隐丹参酮组相同体积0.9%NaCl溶液)。采用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及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造模,共16日。于造模完成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2周。造模完成后及灌胃结束后采血,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ACA、Anti-β2-GP1水平,再将雌雄大鼠合笼,受孕的第12天将大鼠处死。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计算活胎数。取大鼠子宫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测定Toll样受体4(TLR4) 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①隐丹参酮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ACA、Anti-β2-GP1的水平, 提高大鼠活胎数。②隐丹参酮可以使大鼠子宫蜕膜细胞内TLR4的表达水平降低, 从而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降低妊娠风险  结论:隐丹参酮可有效降低ACA、Anti-β2-GP1阳性大鼠的流产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TLR4/NF-κB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孙玉凤  李媛  李风华  张艺凡  张玉  任荣 《中草药》2013,44(23):3364-3367
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1 mg/kg)阳性对照组,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0.55、1.1、2.2 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sc 40% CCl4橄榄油溶液,每周2次,连续给予6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同时,各给药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10 mL/(kg?d) 1次,连续给药11周。于11周末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smad 3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α-SMA蛋白及TGF-β1、smad 3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和秋水仙碱可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α-SMA蛋白及TGF-β1、smad 3基因的表达,其中以鳖甲煎丸2.2 g/kg的效果更显著。结论 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GF-β1/smad 3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甲基化转移酶(DNMTs)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PANC-1细胞分为对照组、吉西他滨组、姜黄素组和联合组。各组分别干预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DNMTs 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NMT1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①联合组PANC-l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姜黄素组和吉西他滨组(P<0.05)。②吉西他滨组、姜黄素组和联合组DNMT1及DNMT3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联合组低于吉西他滨组和姜黄素组(P<0.05)。③吉西他滨组、姜黄素组和联合组DNMT1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P<0.01),Caspase-3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联合组与吉西他滨组和姜黄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姜黄素可协同吉西他滨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与调控胰腺癌PANC-1细胞癌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1组、TGF-β1+12.5 mg·L-1 PNS组、TGF-β1+25 mg·L-1 PNS组、TGF-β1+50 mg·L-1 PNS组,PNS干预48 h,收集细胞及上清,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炎症因子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TGF-β1诱导后细胞呈梭形改变且呈明显的EMT表现,即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P<0.05),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明显上调(P<0.05),PNS处理后,大部分细胞形态趋向正常并逆转EMT的发生。同时,与空白组比较,TGF-β1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下降,凋亡率增加(P<0.05),PNS作用后,TNF-α水平下降,IL-10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并且TGF-β1能明显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Ⅰ(LC3Ⅱ/Ⅰ)的表达(P<0.05,P<0.01),而PNS抑制其表达。结论 PNS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自噬来减轻炎症和凋亡,进而抵抗TGF-β1诱导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肾组织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随机将5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OMT对照组、模型组(CLP)、CLP+OMT高、中、低剂量组(52,26,13 mg·kg-1)、阳性对照组(CLP+地塞米松10 mg·kg-1)。光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尿酶法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含量,RT-PCR法测定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肾组织JAK2,STAT3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肾组织匀浆中TNF-α及IL-1β蛋白含量的改变。结果: 不同剂量的OMT能抑制肾组织JAK2,STAT3的活化(P<0.05),减少JAK2,STAT3的蛋白表达(P<0.05)及TNF-α,IL-1β mRNA的表达(P<0.05),降低肾组织匀浆中TNF-α及IL-1β的含量(P<0.05),降低血清BUN含量(P<0.05),改善肾组织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变,并且该作用在OMT高、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的结果相一致。结论: OMT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肾组织TNF-α,IL-1β等促炎因子的表达,进而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肾损伤性病变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不同剂量中药对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模型大鼠小肠及骨髓中黏附分子整合素α4β1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与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120只,应用牛血清白蛋白(BSA)灌胃、CCl4皮下注射、脂多糖(LPS)尾静脉注射等方案的改良法制备IgA肾病大鼠模型后,验证模型成功后,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洛汀新组(63 mg·kg-1)、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中药)低、中、高剂量组(10.4、20.81、41.62 g·kg-1),每组16只,给药7周后处死大鼠,收集相关标本并检验,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小肠固有膜黏附分子α4 β1,VCAM-1,SDF-1和CXCR4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骨髓中黏附分子α4 β1,VCAM-1,SDF-1和CXCR4 m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第10、12、14、16周模型组大鼠的尿红细胞计数均显著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第10、12、14、16周洛汀新组与中药各剂量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对于大鼠尿红细胞计数改善更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固有膜黏附分子α4 β1,VCAM-1,SDF-1和CXCR4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洛汀新组及中药各剂量组大鼠小肠固有膜α4 β1,VCAM-1,SDF-1和CXCR4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剂量组大鼠小肠固有膜SDF-1与CXCR4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髓黏附分子α4 β1,SDF-1 mRNA表达明显下降,VCAM-1,CXCR4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洛丁新组与中药各剂量组大鼠骨髓黏附分子SDF-1,CXCR4 mRNA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通过调节小肠固有膜及骨髓中黏附分子α4 β1与VCAM-1、SDF-1与CXCR4的表达,从而调节浆细胞的归巢效应,可能与Toll样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激活有关,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中药可能通过减少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量从而浆细胞在循环中的增殖,进而减轻IgA肾病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模型,通过观察炎症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探讨补肾利湿法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为补肾利湿法防治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依据  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给予相应干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于末次给药1 h后采用尿酸钠联合氧嗪酸钾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介素6(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各组血清中IL-6与TGF-β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补肾利湿法处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中IL-6的浓度明显下降(P<0.05),TGF-β的浓度有所增加(P<0.05),与秋水仙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痛风舒组和补肾利湿法处方低剂量组血清中IL-6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GF-β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肾利湿法可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IL-6的表达,促进TGF-β的表达,可防治痛风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牛磺酸(taurine,Tau) 对柯萨奇病毒B3及多柔比星(ADR)所致心肌炎后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①以柯萨奇病毒B3建立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及Tau治疗组(1 000、500和250 mg·kg-1·d-1),测定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②以ADR建立大鼠心肌炎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模型组及Tau 治疗组(400、200、100 mg·kg-1·d-1) ,检测大鼠血清中LDH、AST、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的含量及SOD的活性变化;ELISA 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的改变。 结果 ①柯萨奇病毒B3可导致小鼠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组血清中LDH、AST、CK-MB的含量增高、SOD的活性降低,而Tau各剂量治疗组均可降低LDH、AST、CK-MB的含量(P<0.05或P<0.01),Tau治疗组(1 000、500 mg·kg-1·d-1)可增强SOD的活性(P<0.05或P<0.01);电镜显示模型组肌节紊乱、断裂、溶解,肌丝部分溶解,肌膜破损,心肌细胞排列混乱,Tau治疗组心肌组织损伤程度得到改善。②大鼠心肌炎Tau (400、200 mg·kg-1·d-1)治疗组的LDH、AST 、CK及MDA的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增强,Tau (400、200、100 mg·kg-1·d-1)治疗组TGF-β1及TNF-α含量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HE 染色显示,ADR模型组心肌纤维增生,排列紊乱,肌浆肿胀,细胞内水肿,线粒体结构损害,Tau 明显减轻ADR所引起的心肌损伤。结论 Tau 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柯萨奇病毒B3、ADR所致心肌炎发挥保护作用,并抑制TGF-β1及TNF-α的表达,降低ADR心肌炎继发的心肌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Wnt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组及清化固肾排毒方高、中、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方法(UUO)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术后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给药第7、14、21日后,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d,处死,取手术侧肾组织做病理检测,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Wnt4及TGF-β1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结果:经Masson染色后,模型组与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胶原纤维蓝染部分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肾纤维化程度显著加重;与模型组比较,清化固肾排毒方各剂量组和洛丁新组大鼠肾组织胶原纤维蓝染部分明显减少,肾纤维化程度相对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清化固肾排毒方各剂量组和洛丁新组大鼠肾组织Wnt4及TGF-β1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清化固肾排毒颗粒能有效改善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纤维化程度,其可能通过下调Wnt4、TGF-β1改善肾功能,从而达到改善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乳癌术后方及其拆方对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萤火虫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乳腺癌肺高转移细胞4T1(4T1-luc)接种于小鼠第二对乳房脂肪垫建立乳腺癌肺转移模型;于接种后第5 天随机分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全方组、益气组、冲任组、解毒组,每组10只。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以“乳癌术后方”及其拆方进行干预,共30天。计算肿瘤抑制率,以生物发光成像系统监测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生长过程,通过肺转移灶定量分析观察小鼠肺转移情况,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原位瘤中Foxp3、TGF-β1、CD4+等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瘤重、肺转移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全方组比较,益气组、冲任组瘤重、肺转移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解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原位瘤组织中Foxp3、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CD4+蛋白表达水平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与全方组比较,益气组、冲任组Foxp3、TGF-β1、 CD4+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解毒组Foxp3、TGF-β1、 CD4+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癌术后方及其拆方对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小鼠均有抑瘤和抗肿瘤转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微环境中Foxp3、TGF-β1、CD4+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葛根素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乙醇等混合液,2次/d)、阳性对照组15只(乙醇等混合液+复方鳖甲软肝片,1 g·kg-1·d-1)、葛根素大剂量组15只(乙醇等混合液+葛根素片1.5 g·kg-1·d-1 )、葛根素小剂量组15只(乙醇等混合液+葛根素片0.75 g·kg-1·d-1 ),8周后抽取股静脉血并处死,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肝组织TGF-β1α-SM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和肝纤维化积分与其他各组相比都有显著性改变(P<0.05);葛根素大、小剂量组肝组织TGF-β1α-SM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葛根素大剂量组α-SM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组织TGF-β1α-SMA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葛根素对其有调控作用,葛根素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加减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0.001 g·kg-1),大黄(庶虫)虫丸加减大、小剂量组(19,9.5 g·kg-1)。术后第15天处死各组大鼠,收集血清,酶法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收集24 h尿液,连苯三酚红钼终点法测定24 h尿蛋白量(24 h-Upro);留取结扎侧肾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连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GF-β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Upro,SCr,BUN含量明显增高(P<0.01),光镜下肾组织损伤严重,TGF-β1,FN,α-SMA含量明显升高(P<0.05),TGF-β1,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庶虫)虫丸加减大、小剂量组24 h-Upro,SCr,BUN明显降低(P<0.05),肾脏组织损伤减轻,TGF-β1,FN,α-SMA含量明显降低(P<0.05),TGF-β1,p-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加减方可通过降低FN,α-SMA的高表达,下调p38 MAPK信号通路中的p-p38 MAPK,TGF-β1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肾脏固有细胞损伤来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祛瘀清痹方熏洗结合关节镜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8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两组均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及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同时结合祛瘀清痹方熏洗,疗程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和疼痛评分,及关节液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3、MMP-13水平  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2.7%;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关节液TNF-α、IL-1β、MMP-3、MMP-1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祛瘀清痹方熏洗可调控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患者局部炎性介质水平以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当归芍药散对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应激所致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模型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性周期正常的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模型制备组40只。模型制备组以灌胃雷公藤多苷片(50 mg·kg-1)联合随机应激法建立模型,时间15 d,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3.96,7.92,15.84 g·kg-1)及戊酸雌二醇组(0.09 mg·kg-1)各8只,各组在继续给予应激的同时,分别用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当归芍药散及戊酸雌二醇进行相应剂量灌胃干预,连续15 d。各组大鼠每日观察动情周期,干预结束后处死大鼠,计算大鼠卵巢脏器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TGF-β1R)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Smad2,Smad3,Smad7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明显升高(P<0.05),卵巢指数明显下降(P<0.01),卵巢组织中TGF-β1,TGF-β1R蛋白及Smad2,Smad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Smad7 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3组与戊酸雌二醇组大鼠动情周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卵巢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以中、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5,P<0.01),卵巢组织中TGF-β1,TGF-β1R蛋白及Smad2,Smad3 m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Smad7 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其中TGF-β1,TGF-β1R蛋白表达改善程度以中剂量组和戊酸雌二醇组最为明显。结论 当归芍药散能够明显改善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且作用机制与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中医经方大黄?虫丸干预小鼠硅肺纤维化模型,观察其对小鼠硅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36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虫丸高、中、低剂量(1.560,0.780,0.390 g·kg-1)组,汉防己甲素组(0.039 mg·kg-1),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用静式染毒法连续40 d吸入二氧化硅(SiO2)粉尘复制小鼠硅肺纤维化模型,并用相应药物进行干预28 d后处死小鼠,获得血清和肺组织样品,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运用肺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Smad2,Smad3,Smad7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的TNF-α,IL-1β,IL-6和HYP的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虫丸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IL-6和HYP的含量(P<0.05,P<0.01),可见大黄?虫丸能够减轻硅肺小鼠肺部炎症。同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的p38 MAPK,NF-κB p65,TGF-β1α-SMA,Smad2和Smad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虫丸高剂量组中的p38 MAPK,NF-κB p65,TGF-β1α-SMA,Smad2和Smad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大黄?虫丸能改善硅肺小鼠肺泡炎症、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情况,因而起到减轻纤维化的作用,这可能是通过调节p38 MAPK/NF-κB/TGF-β1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脾清化方对代谢综合征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临床指标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的影响。  方法:将60例代谢综合征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LDL)、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MT)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WC 、BMI、HbA1c、TG水平均下降(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WC、HbA1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颈动脉内膜厚度下降(P<0.05),对照组颈动脉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11-脱氢血栓烷素B2(11-dehydroTXB2)、11-dehydro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HETE)水平均下降(P<0.05),对照组各代谢物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11-dehydroTXB2、11-dehydroTXB2/6-ketoPGF1a、12-HETE、9-羟十八碳二烯醇(9-HODE)、13-羟十八碳二烯醇(13-HOD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结论: 健脾清化方可减轻代谢综合征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体质量,改善血糖代谢,延缓动脉硬化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花生四烯酸的不同代谢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10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清化固肾排毒颗粒高、中、低剂量(3.00、1.50、0.75 g/kg)组,洛丁新(1.60 mg/kg)组,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均以结扎左侧输尿管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肾纤维化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第7、14、21天时随机处死6只大鼠,采血,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取手术侧肾脏组织进行相关病理检测,分别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脏组织Wnt1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造模组大鼠血清SCr、BUN水平升高(P0.05),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P0.05),肾组织β-catenin表达明显增多(P0.05),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延长,各指标程度加重;与模型组比较,清化固肾排毒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洛丁新组大鼠血清SCr、BUN水平下降(P0.05),间质纤维化程度有所缓解(P0.05),肾组织β-catenin表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各造模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Wnt1、β-catenin高表达(P0.05),在梗阻后第7天Wnt1表达量最高(P0.05),随后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各剂量组、洛丁新组大鼠Wnt1、β-catenin表达降低(P0.05)。结论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可以改善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Wnt1、β-catenin的表达,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