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南省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在海南省开展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研究,为我国制订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回顾性和PPS调查方法调查NT死亡率、育龄妇女TT接种率、抗体水平;开展NT病例监测,对育龄妇女进行TT突击接种并与儿童常规免疫系统同时运行,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结果 三亚、琼中NT发病率逐年下降,2001年三亚已降到1.07%,琼中县达到0.92‰,育龄妇女TT3针累计接种率达到95.1%、97.8%,育龄妇女TAT水平血清学监测结果与接种率调查结果一致,育龄妇女TT 1针接种后可产生保护水平TAT,并且有51%的人可维持13个月左右,在符合最短间隔条件下,不同免疫间隔TAT差异没有显统计学意义。建议 将育龄妇女TT接种与计划生育工作密切挂钩,在育龄妇女领取计划生育指标时,必须出示TT接种证,使育龄妇女TT接种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1997~2001年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解海南省新生儿破伤风(NT)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及NT高发地区分布,以便调整下一步工作策略。方法 与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同时运行开展NT监测,使用全国统一方法、标准进行病例个案调查和确诊,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1年全省各年监测报告发病率均远大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或妇幼系统报告发病率,病例个案调查率逐步提高;已有6个消除NT项目市县实现了发病率降至1‰以下的目标,发病集中在陵水、昌江、东方等几个少数民族市县:567例病例,在家分娩占96.5%,母亲无破伤风类毒素(TT)免疫史占81.7%。结论 将NT监测纳入AFP专报系统同时运行是有效的,监测系统敏感性逐步提高,项目工作开展降低了NT发病率,部分市县实现了消除NT目标。影响NT发病的主要因素仍是不洁出生和育龄妇女没有TT接种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200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宁波市新生儿破伤风的流行特征。方法对2000—2003年新生儿玻伤风监测资料采用Excel 20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0.35‰—0.65‰。在家中出生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95.2%。由未经培训的接生人员及孕妇自己接生的病例占总病例的96.5%。结论应重点监测流动人群,尽可能动员孕妇住院接生或采用科学的消毒接生方法,及时发现育龄期妇女并给予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以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宝安区1999~2001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及时监测新生儿破伤风(NNT)疫情,加速本区消除NNT的进程,科学制定消除NNT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9-2001年报告的183例新生儿破伤风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999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2.84‰活产儿,2000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2.18‰活产儿,2001年为1.94‰活产儿,均>1‰活产儿;有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报告的单位为100%;疑似病例调查率100%,病例调查及时率偏低为57.92%;主动监测覆盖率为100%。结论 我区外来人口的新生儿破伤风疫情非常严峻;建议严格执行《全国控制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疫情(试行)方案》;在每年冬春季开展的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和查漏补种期间,有针对性地对外来育龄期妇女开展TT接种,是当前最可行、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也是现阶段消除NNT最迫切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5.
郑雁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843-1843,1888
目的了解陵水县新生儿破伤风(NT)发生原因。方法对陵水县1999-2004年NT的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NT发病率波动在1.64‰-4.62‰,发病率≥3700的乡镇有5.8个,病死率为33.3%.80.0%。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男性为多,发病平均在出生后7d内。NT病例中在家分娩的占88.9%.100.0%,其中接生员未接受过培训的占50.0%-100%,所有NT母亲仅有2例未全程接种破伤风类毒素(TT),NT病例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结论实现消除NT的防治工作,应把贫困、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作为重点,还要提高产妇的住院分娩率,普及新法接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新生儿破伤风(NT)发病情况,确定高危人群,为消除NT策略与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04-2010年NT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州市2004-2010年共报告NT病例365例,发病率为0.96‰,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女性别比为1.57∶1;死亡40例,病死率为10.96%,发病时间越短,病死率越高;病例主要为流动人口,特别是外省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全年均有病例发生,6-8月发病较多;发病时间集中在2~10d之间,4~8d为发病高峰;病例以在家由未经培训人员或家人接生为主,大部分为计划外生育,母亲均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只有少数做过产前检查。结论广州市消除NT的重点在于流动人口,要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倡导住院分娩、提倡育龄期妇女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完善NT监测系统等综合防控措施,并将计划生育和消除NT的行动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新绛县部分健康人群进行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调查分析,结果:三种抗体水平均以2—4岁为高,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其中破伤风免疫效果最好,其次为白喉、百日咳。育龄期妇女抗体保护率为32.08%。今后应按免疫程序及时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并对育龄期妇女进行破类免疫,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传染病流行。  相似文献   

8.
济宁市健康育龄期妇女破伤风免疫水平调查唐涛赵凤英史晓光赵福河(济宁市卫生防疫站,272100)关键词妇女;育龄期妇女;破伤风;免疫水平;济宁市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是我国政府“八五”规划中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目标,育龄期妇女破伤风免疫状况对保护新生儿免于破伤...  相似文献   

9.
高州市十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与监测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新生儿破伤风发病和流行情况,确认高危乡村和高危人群,为消除新生几破伤风监测与控制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速性流行病学方法将资料分为实施监测和控制措施前后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04年10年共报告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共301例,年均发病率为1.45‰;死亡7例。死亡率为0.03‰。实施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前新生儿破伤风的年均发病率为2.42‰,实施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后新生儿破伤风的年均发病率为0.63‰,与实施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前相比下降73.97%。结论 高州市新生儿破伤风病例主要以不安全分娩因素为主。继续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消毒接生,加强高危乡村和高危人群育龄期妇士或孕妇尤其是外来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士破伤风类毒素的接种将是今后可采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凭祥市新生儿破伤风(NT)的流行特征,探讨今后控制对策。方法 对2000~2005年凭祥市新生儿破伤风疫情统计资料及个案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凭祥(县级)市是一个10万人口的边境小城,NT发病呈上升趋势,6年共NTl9例,其中本地人口病例18例,流动人口1例;2000~2005年凭祥市(本市人口)NT发病率在1.15‰~5.57‰之间,发病率〉1‰,病死率为25.0‰~100.00‰;全市4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以上石镇病例最多;全市除2、11、12月无病例外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病例主要集中在5~9月.占总病例的68.42%;发病日期最早为3d。最长为10d。患儿母亲均无破伤风类毒素(TT)免疫史。患儿均在家中出生且均为农民,以男性为多,占68.42%,所有接生员均未接受过正规培训。结论 今后应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新法接生培训,普及新法接生;加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妇幼保健工作,宣传新生儿破伤风防治知识.有计划地开展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医务人员NT报告意识和流行病监测人员的责任心,是提高监测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流动人员疟疾流行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全区网络直报疫情资料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发热病人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33%。80·62%的病人为本地居民外出到疟疾流行区务工感染所致。以从事护林/砍伐比例最高,占44·19%。结论加强返乡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广西疟疾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李剑  甄洪清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78-1578
为确保消费的饮食安全,更好地了解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卫生状况,从而为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于2004年4~7月对邹城市所属中小型饮食业进行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共检测876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韦华  袁孔现  李国忠 《安徽医学》2010,31(8):968-969
目的了解产科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以加强临床使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查铜陵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产科出院患者病历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67%,头孢类药物是主要种类,以单独用药情况最多;多数品种DUI接近1。结论该院产科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控制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5.
何金庆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77-1878
目的评价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督促各医疗单位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已消毒或灭菌的用品进行抽样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这次采集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物体表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共3556份,检测达卫生标准2955份,符合率为83、10%,不同样品检测达卫生标准百分率依次为97.37%、95.56%、86.25%、75.41%和62、49%。结论高州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用卫生指标评价,卫生站的符合卫生标准率低于医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合格率低于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器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惠州市电子、五金、电镀等企业生产车间中有毒物污染情况,以便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对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车间空气样品3625份,舍格3511份,总合格率为96.8%。其中锰尘舍格率最低,为82.2%;其次是三氯乙烯91.0%,氰化氢93.4%,甲苯97.1%,硫酸97.2%,铅烟98.2%,正己烷99.2%。苯99.3%,二甲苯99.6%,其他合格率为100%。结论惠州市部分电子、五金、电镀企业车间空气中有毒物的浓度较高,应改善生产车间的通风设施,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湛江市2007年登革热监测结果,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布雷图指数、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湛江市暴发2起登革热疫情,发病205例,男97例,女108例;抗登革热病毒IgG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9月份,低谷在6-8月份,阳性容器以永久性容器为主。结论湛江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9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8.
陈炼红  朱利利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533-533,541
为及时了解宁波市预防接种点的疫苗使用情况,科学地制定疫苗使用计划,我们于今年4-10月在镇海区开展常规接种疫苗(卡介苗BCG、脊灰三价糖丸TOPV、百白破三联疫苗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V)的损耗监测,现将监测结果评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以防止医院感染。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医院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方法对医疗机构各科室的紫外线灯、高压蒸汽灭菌器、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紫外线灯合格率为91.07%高压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95.98%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4.78%,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6.4%,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07%。结论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与各级医护人员认真落实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密切关系,应加强乡镇级卫生院和个体诊所的监测工作,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20.
阮发妹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64-1264
为了防止经餐具引起疾病的传播,引起人们对餐具传播疾病的重视,了解《食品卫生法》颁布发几年以来,餐饮餐具的消毒状况,儋州市于2005年对239家大中型宾馆酒店、中小型排档、个体饮食店进行抽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