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动脉壁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主要特征。本研究观察3种抗高血压方案下,达到同等血压控制后,循环前胶原更新标志物——Ⅲ型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改变和血管阻力的改变。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血脂康+贝那普利组(A组,40例,血脂康1.2g/d)、贝那普利组(B组,40例)、非血脂康-贝那普利干预治疗组(C组,40例,B受体阻断剂或钙拮抗剂),观察10个月,目标血压〈135/85mmHS(1mmHg=0.133kPa)。比较三种治疗方案对心肌胶原更新和外周血管阻力的影响。结果各组均同等有效控制血压,在此前提下,比较减低血清PⅢNP的疗效[A组(2.3±0.2)μg/L比(3.8±0.2)μg/L,P〈0.05;B组(3.4±0.3)μg/L比(3.7±0.3)μg/L,P〉0.05;C组(3.9±2.0)μg/L比(3.2±1.5)μg/L,P〈0.05和减低血管阻力[A组(1064.3±158.6)dyn·s-1,·cm-5比(1358.3±212.5)ayn·s-1·cm-5;B组(1200.8±298.7)ayn·s-1·cm^-5比(1394.0±181.0)ayn·s-1·cm-5;C组(1205.1±206.4)ayn·s-1·cm-5比(1579.9±574.7)dyn·s-1·cm-5,P均〈0.05],治疗效果A组优于B组,A、B两组均优于C组。结论血脂康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单纯贝那普利治疗更好地减低血清PⅢNP,使心血管系统间质胶原沉积明显减低,并使血管阻力和顺应性改善,而且该作用不依赖于血压下降。两组均优于非血脂康-贝那普利干预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Wang PH  Yu DM  Chu YJ  Song ZQ  Wang JC  Xu J  Ding M  Tian YF  Song D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6):1828-1831
目的回顾性分析249例糖尿病足(DF)深部感染病人的临床特点,并对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根据病人是否截肢和伤口愈合情况,将249例DF深部感染病人分为未截肢愈合组(A组),截肢后愈合组(B组),截肢后未愈合组(c组),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参数及足部伤口的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组病人为107例,B组病人为114例,C组病人为28例。A组病人年龄低于B组,B组年龄低于c组(59±12)岁、(67±11)岁,(72±9)岁。(P〈0.0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为A组:(18±5)mg/L,B组(13±5)mg/L,C组(7±6)mg/L(P〈0.01),A组血浆白蛋白高于B、C组分别为(32±7)g/L、(29±5)g/L,(28±3)g,(P〈0.01)。B组比A组病人糖尿病病程更长分别为(17±11)年、(10±6)年(P〈0.05),B组比A组病人更常见可探及骨质和存在脓性分泌物、坏死、骨暴露及恶臭味、水肿(P〈0.01或P〈0.05)。B组体温[(38.1±1.1)℃,(P〈0.05)],血白细胞计数[(10±3)×10^9/L,P〈0.05)],hs—CRP[(13±5)mg/L,P〈0.05)]均高于C组[(37.4±0.8)℃、(8±2)×10^9/L、(7±6)mg/L]。严重下肢缺血在A、B、c组分别为7%、3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CRP、血白蛋白为创面愈合的保护因素,高龄、脓性分泌物、可探及骨质、骨暴露、水肿、恶臭味、坏死、下肢严重缺血为创面愈合的危险因素。结论所有糖尿病足深部感染病人都需要外科的治疗,即使接受一个糖尿病足多学科团队的综合治疗,仍有部分的病人需要截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循环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64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0例,分别检测其相关内皮功能,包括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PAPP—A。【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相比PAPP—A[(6×10^-3±5×10^-1U/L与(19×10^-3±13×10^-3)U/L,P〈0.05]、hs-CRP[(0.5±0.3)mg/L与(3.6±2.2)mg/L,P〈0.01]、NO[(57±4)μmol/L与(45±5)μmol/L,P〈0.05]和FMD(6.0%±0.8%与3-3%±1.2%,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逐步选择多重回归分析,按α=0.10水准,发现PAPP—A与hs—CRP和FMD存在直线关系,Lnhs—CRP的偏相关系数为0.333(95%置信区间:0.138-0.527,P〈0.01),FMD的偏相关系数为-0.623(95%CI:-1.144—0.102,P〈0.051,其中常数项为5.570。高PAPP—A(〉11.094×10^-3U/L)患者hs—CRP明显增高[(5.3±4.2)mg/L与(1.3±0.6)mg/L,P〈0.01),FMD则降低(3.3%±2.4%与6.2%±3.6%,P〈0.05)。【结论】PAPP-A可作为间接评估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Wen Y  Wang HW  Wu J  Lu HL  Xia Z  Cianflone K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6):2571-2574
目的 观察3T3-L1前脂细胞分化和游离脂肪酸(FFA)对3T3-L1(前)脂肪细胞C5L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分化时段和FFA处理后(前)脂肪细胞C5L2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3T3-L1脂肪细胞C512mRNA表达呈分化依赖性增加,而C5L2蛋白表达水平在分化早期显著增强,诱导分化6hC5L2蛋白表达增加了21%(61%±18%VS51%±15%,P〈0.05);分化12h达高峰,增加了38%(70%±12%VS51%±15%,P〈0.01);分化3d基本恢复至0d水平。在3T3-L1成熟脂肪细胞,0.5mmol/L和1.0mmol/L油酸分别抑制46%(0.58±0.21 vs 1.08±0.46,P〈0.05)和84%(0.18±0.04VS1.08±0.46,P〈0.05)C5L2 mRNA表达,而0.125mmol/L油酸即能显著下调36%(35%±8%vs54%±7%,P〈0.01)C5L2蛋白表达。低浓度棕榈酸均能明显抑制C5L2mRNA和蛋白的表达,1.0mmol/L时c512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减少了41%(0.57±0.28vs0.97±0.41,P〈0.05)和55%(24%±13%VS54%±7%,P〈0.01)。油酸和棕榈酸对前脂肪细胞C5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促酰化蛋白/C5L2途径参与了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过程。C512mRNA和蛋白表达的下调可能参与了油酸和棕榈酸诱导的成熟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1571对骨髓瘤细胞系RPM18226细胞增殖、黏附以及黏附诱导耐药的影响。方法该试验采用MTT法检测ST1571对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晶紫染色法分析RPM18226细胞与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黏附率;MTT法检测ST1571对瘤细胞耐药的影响;结果ST1571明显抑制KPM18226细胞的增殖,24、48和72hIC50值分别为(34.52±2.31)、(28.46±1.58)和(25.74±2.44)μmol/L。25μmol/L ST1571处理24h,G1期细胞由55.8%增加至72.4‰S期细胞由34.8%减至15.6%。KPM18226细胞与FN黏附1、6和12h,其黏附率分别为(43.71%±2.18%)、(55.63%±1.56%)和(63.42%±2.46%);非抑制浓度ST1571(20μmol/L)处理1、6和12h后黏附率分别降为(15.12±1.04)%、(17.58±1.32)%和(17.24±1.59)%;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阿霉毒作用后,FN黏附组细胞IC50值[(1.46±O.04)μmol/L]显著高于BSA组[(0.78±0.03)μmol/L](P〈0.05);FN联合ST1571组IC50值[(0.81±0.05)μmol/L]与BSA联合ST1571组[(0.74±0.02)μmol/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却低于FN组(P〈0.05)。结论ST1571能抑制KPM18226细胞的增殖、并可降低KPM18226细胞与FN的黏附率及逆转黏附介导的阿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中期、晚期病人的免疫和肝生化指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2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早期60例,中期40例,晚期20例)和12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T细胞亚群、HBV DNA载量、免疫学及肝功能指标,并总结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细胞免疫状态最差,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相比差异显著,NK细胞分别为(7.47±4.19)%vs(13.29±4.68)%,P〈0.05;CD4/CD8比值为(0.39±0.16)vs(1.12±0.26),P〈0.05;CD3^+(73.11±13.16)%vs(56.12±9.54)%;P〈0.05;CD8^+(56.74±13.91)%vs(34.26±10.58)%,P〈0.05;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肝功能损害与慢性乙型肝炎相比同样有显著性差异:白蛋白分别为(20.82±3.46)g/L vs(43.11±5.74)g/L,P〈0.05;血清总胆红质(TB)(519.42±156.18)μmol/Lvs(25.91±17.38)μmol/L,P〈0.05;凝血酶元活动度(PTA)(15.21±6.38)%vs(92.45±10.56)%,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晚期病人的CD4/CD8、NK细胞显著下降,病人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可加重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培养状态下的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NSCs/NPs)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新生大鼠脑室下带(SVZ)组织,进行NSCs/NPs体外培养。用二乙烯三胺/一氧化氮聚合物(DETA/NO)作为外源性NO供体培养NSCs/NPs。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NSCs/NPs标记巢蛋白(nestin)、神经元标记神经元特异性微管相关蛋13(Tuj-1)和星型胶质细胞标记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同时用Greiss还原法检测培养液中总NO的浓度。结果原代或次代培养的神经球均为nestin阳性;DETA/NO对体外培养的NSCs/NPs作用5d后,40μmol/L、50μmol/L、60μmol/L DETA/NO实验组分别释放出(62.0±6.4)μmol/L、(64.8±15.7)μmol/L、(68.5±11.6)μmol/L的NO,相应实验组分化的神经元数分别为(53.1±4.7)%、(54.1±6.9)%、(63.8±9.5)%,较对照组[(38.8±7.2)%],显著增加,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50μmol/L、60μmol/L DETA/NO实验组分化的星型胶质细胞数分别为(38.2±6.7)%、(41±10.5)%,较对照组[(32.8±5.5)%],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NO主要促进体外培养的NSCs/NP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8.
Zeng SG  Liu JC  He M  Huang QR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3):1637-1640
目的 探讨油茶皂苷C(CS—c)预处理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培养3—4d的SD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每组8孔):正常对照组,单纯缺影复氧组(A/R),缺氧预适应组(AP),油茶皂苷C预处理(CS—C),格列苯脲预处理组(Glib)。采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各组于复氧1h时进行以下指标检测:(1)心肌细胞存活率;(2)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3)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R组LDH含量(57.8U/L±6.4U/L)高于对照组(12.3U/L±1.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细胞存活率(51.0%±1.9%)低于对照组(9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超微结构损害明显;CS—C预处理组LDH含量(39.8U/L±3.9U/L)、心肌细胞存活率(76.4%±3.5%)低于A/R组(P〈0.01),其结果与AP组(分别为32.4U/L±5.2U/L,78.0%±2.0%,P〉0.05)相似,Glib组LDH含量(55.8U/L±5.0U/L)高于CS—C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存活率(54.1%±3.7%)低于CS-C预处理组(P〈0.05)。结论 CS—C预处理抗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与缺氧预适应作用相似,其保护作用可能与KATP^+,通道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对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Qiu J  Wang CX  Chen LZ  Fei JG  Bi 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2):2241-224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TUI)对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尤其在促进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恢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分析。方法普通尸肾移植患者30例,随机分成A组(用药组,15例)和B组(对照组,15例)。再选取具有急性肾小管坏死(ATN)高危因素的供肾,接受移植的患者共40例,按随机配对原则分成C组(用药组,20例)和D组(对照组,20例)。用药组于围手术期使用UTI,观察术后早期尿量、血肌酐(sCr)、血α1-微球蛋白(α1-MG)、尿α1-MG、IL-8、IL-10。结果A组与B组相比术后尿量增加,其中第2、6、7、9、10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第1、3天血IL-8分别为(93.8±31.5)ng/L及(42.0±24.0)ng/L,显著低于B组(135.0±31.2)ng/L及(178.3±76.4)ng/L,均P〈0.05;A组术后第1、3天尿α1-MG分别为(69.9±32.6)mg/L及(35.3±34.5)mg/L,显著低于B组(91.2±28.4)mg/L及(65.8±33.4)mg/L,P〈0.05。C组术后第7、10天血α1-MG(118.3±41.2)mg/L、(99.5±68.6)mg/L显著低于D组(187.2±55.2)mg/L、(151.3±87.4)mg/L,均P〈0.05;尿α1—MG在术后第7天(39.94-22.3)113g/L及第10天(38.2±20.4)m∥L,亦显著低于D组(67.3±21.6)mg/L及(62.3±29.2)mg/L,均P〈0.05;C组与D组比较术后血IL-8的升高趋势得到抑制,多尿期提前。结论UTI在肾移植术后能起到明显的改善微循环,保护移植肾小管,增加尿量,抑制炎症反应以及促进ATN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习惯性吸烟对血浆内重金属含量及DNA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湘南学院94名健康大学三年级男生,其中20名不吸烟者(对照组,C组);74名吸烟者。测定每个大学生血浆内汞、镉、铅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吸烟者按照吸烟数量分为E1组(≤20L/周)和E2组(〉20支/周)。结果C组、E1组、E2组血浆中:(1)汞含量分别为(22±16)nmol/L、(36±18)nmol/L、(58±13)nmoI/L,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镉与铅分别为(0.012±0.008)μmol/L与(0.209±0.028)μmol/L、(0.020±0.010)μmol/L与(0.251±0.018)μmoL/L、(O.031±0.013)μg/L与(0.272±0.032)μmol/L,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8-OHdG分别为(204.2±28.5)μg/L、(354.8±36.1)μg/L、(517.1±19.7)μg/L,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吸烟者吸烟指数与血浆中镉、铅及8-OHdG的含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0.52、0.74,P〈0.05),吸烟指数与血浆中汞含量无相关性(r=0.20,P〉0.05)。结论习惯性吸烟能够导致机体重金属的集聚性中毒,并且伴有机体DNA的损伤。随着吸烟量与吸烟时间的累积,这种有害效应的危险性也将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CBT)在强迫症(OCD)患者各亚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规律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强迫症患者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观察3、6个月。疗效评定分别运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自拟的自评好转程度量表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组31例,临床有效率70.9%,其中治愈率1.8%。单纯药物治疗组24例,临床有效率33.3%。Yale-Brown强迫量表在6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强迫症亚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和反复担心型)的疗效比较,怕脏型在治疗3个月末两组间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担心型在治疗6个月末两组间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检查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强迫症的亚型在治疗中的有效性次序为:反复担心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  相似文献   

13.
郭晓芬  程宇甫 《中国医疗前沿》2012,(13):91+86-91,86
文学是为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彰显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正如席勒所说:"审美是人性的完成"。文学和医学是两种互补的认识方式,文学可以说是医学的原动力。文学审美过程是促使医务人员自我完善的过程,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医务人员的医患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脉象与血管容积图的关系,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432例受检者(包括正常脉象和10种常见病脉)进行寸口脉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脉象比较,种种病脉在寸口脉血管容积图上均显示出各种脉象的参数特征,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脉象形成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提示寸口部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为各类病理脉象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我院病案利用情况观病案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医院病案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1日病案资料使用情况和复印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总结出病案在五大方面的作用,医院管理决策者和领导可利用病案信息对医院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并制定发展目标。结论病案资料客观、真实地记录了病人诊疗情况,为医院保险机构、执法部门、医学科研、教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原始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刘晋才  刘阳 《中国病案》2008,9(9):19-20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病历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1)首先网上快速检查每份病历书写的质量情况;(2)针对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3)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病历的管理。结果有效提高了地震伤员病历的内涵质量。结论地震伤员的病历管理以军字一号工程电子病历实时监控管理的方式最好,传统终末病历管理的方法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缝匠肌前移治疗因髌韧带外侧紧张、内侧松弛、Q角大于正常所引起的髌软骨软化症、髌骨半脱位及复发性髌骨脱位。方法 游离缝匠肌下1/3段,止点不切断,移至髌骨前固定,建立髌骨向内的可变拉应力,使Q角变小。结果 治疗髌软骨软化症8例10膝,随访7例8膝,髌股关节痛消失;髌骨半脱位7例9膝,随访6例7膝,髌骨无再半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15例18膝,随访12例13膝,髌骨无再脱位。结论 本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适应髌骨向外侧移位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让人民满意是病案管理数码化必须遵循的准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要解决医疗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实施“三变”。由“救治”转变为“预防”,由“院内”转变为“社区”,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即由历来的指导思想“抢救治疗”转变为预防在前,使原来的“让部分人恢复健康”转变为全民健康;将医院内救治转变为社区病后、病前的增强抗病能力;将被动的、静止的、孤立的治疗转变为主动的、动态的、关联的病案信息网络互动治疗,它是医疗改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病案管理的信息基础建设,让病案管理信息复盖社区,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病案信息建设中,必须建立“病案数码化患者信息响应系统”,建好医疗服务信息数据库,建立信息联系的高速通道,使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必须的病患群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