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乌头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胫神经神经生长因子(NGF)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A(Trk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表达及血清NGF含量的影响,探索该方改善DPN的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乌头汤对胫神经纤维组织TrkA、p75NTR及血清NGF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后模型组和乌头汤组均较空白组FBG显着升高(P<0.01),各组内FBG在干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乌头汤组血清NGF含量明显升高(P<0.05),神经组织p75NTR明显降低(P<0.05).乌头汤组p75NTR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程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 乌头汤改善DPN的作用可能与其能够调节神经纤维p75NTR含量和血清NGF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大鼠急性肺水肿呼吸指数的调控。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草酸组。大鼠腹腔注射6%氯化铵复制急性肺水肿模型,通过肺功能仪测定大鼠的肺功能指标,湿重/干重衡量水肿程度,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 模型组肺功能残气量、最大变化压力、最大变化体积、低于正常组和甘草酸组(P <0.05)。各组大鼠阻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弦性顺应性、深吸气量、肺活量低于正常组、甘草酸组(P <0.05)。模型组最大呼气流速、用力呼吸残气量、100毫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正常组(P <0.05),但低于甘草酸组(P <0.05),模型组用力肺活量低于正常组、甘草酸组(P <0.05)。各组大鼠20毫秒用力呼气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肺组织含水率高于正常组、甘草酸组(P <0.05)。HE染色结果显示,肺组织水肿程度明显降低,肺泡间隔缩小。结论 甘草酸可通过改善肺通气量,减弱肺表面的水肿程度来缓解大鼠急性肺水肿,减少炎症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5月在笔者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其中A组接受降血糖、导尿、排尿训练等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症状、膀胱残余尿及腓神经感觉转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72.5%,85.0% vs 35.0%),膀胱残余尿量少于A组(98.4±21.3ml, 87.2±17.6ml vs 137.1±19.6ml),腓神经感觉转导速度高于A组(47.83±6.37m/s, 51.36±4.28m/s vs 44.36±5.24m/s,P均<0.05)。治疗后,C组膀胱残余尿少于B组(87.2±17.6ml vs 98.4±21.3ml),腓神经转导速度高于B组(51.36±4.28m/s vs 47.83±6.37m/s,P均<0.05)。结论 艾灸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情,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自拟补肾祛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取SD雌性大鼠,复制PCOS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及联合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根据大鼠体重给予1 mL/(kg·d)氯化钠溶液灌胃,联合组每天根据体重给予补肾祛瘀汤剂11 g/kg和4.5 mg/kg二甲双胍灌胃,西药组仅给予4.5 mg/kg二甲双胍灌胃。药物干预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核因子IκB(IκBα)的蛋白、mRNA及阳性表达。比较各组大鼠的体重及血清睾酮(T)、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 各组大鼠药物干预前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大鼠药物干预28 d后的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模型组的体重高于另外3组(P <0.05),西药组高于联合组和对照组(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 <0.05)。各组大鼠血清T、FSH、L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模型组血清T、FSH、LH水平高于另外3组(P <0.05),西药组高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 <0.05)。各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另外3组,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另外3组(P <0.05);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 <0.05);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 <0.05)。各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IκBα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另外3组,IκBα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另外3组(P <0.05);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 <0.05);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IκBα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 <0.05)。各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IκBα的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的OD值高于另外3组,IκBα的OD值低于另外3组(P <0.05);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的OD值高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 <0.05);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IκBα的OD值低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自拟补肾化瘀方治疗PCOS可通过影响TNF-α调控的NF-κB/IκBα信号通路促进LH、FSH、T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液体复苏对脓毒性休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AKI患者112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分别实施PiCCO液体复苏策略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液体复苏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及复苏24 h、48 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脑钠肽(BNP)水平,分析两组患者复苏6 h、24 h、48 h液体平衡量和尿量,比较两组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情况、机械通气(MV)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治疗后28 d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复苏前、复苏24 h和48 h的HR、MAP、CVP、Lac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HR、MAP、CVP、Lac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CVP有差异(P <0.05),两组HR、MAP、Lac无差异(P <0.05);③两组患者HR、MAP、CVP、Lac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复苏6 h、24 h、48 h的液体平衡量和尿量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液体平衡量、尿量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液体平衡量、尿量有差异(P <0.05),观察组液体平衡量较对照组低、尿量较对照组多,相对改善效果较好;③两组患者液体平衡量、尿量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复苏前、复苏24 h和48 h的BUN、Scr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BUN、Scr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BUN、Scr有差异(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低,改善效果相对较好;③两组患者BUN、Scr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复苏前、复苏24 h和48 h的BNP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BNP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BNP有差异(P <0.05);③两组患者BNP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CRRT、治疗后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CRRT治疗时间、MV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iCCO液体复苏策略能有效减少脓毒性休克AKI患者液体负荷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心肾功能,缩短CRRT治疗时间、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RP9对远端缺血预处理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NIR组)、缺血预处理组(NIPost组)及缺血预处理+ CTRP9抑制剂组(NIPostI组),每组10只。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凋亡因子、炎症因子的表达,TUNEL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心肌组织p-AMPK/t-AMPK、LC3Ⅰ/Ⅱ及P62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HE染色结果显示,NS组皮层的神经元胞浆十分丰富,核呈圆形,碱染后呈蓝色,分布均匀且排列整齐;NIR组神经元结构受损,分布不均匀,胞浆出现空泡,胞核固缩,碱染后出现了淡红色;NIPost组细胞结构大多恢复正常,大部分神经元包膜完整,胞核清晰可见;NIPostI组经CTRP9抑制剂干预后,预处理的保护效应消失。②NIR组、NIPost组及NIPostI组脑组织Bax、IL-6、IL-8表达水平高于NS组(P <0.05),Bcl-2、IL-10表达水平低于NS组(P <0.05);NIPost组较NIR组Bax、IL-6、IL-8表达水平降低(P <0.05),Bcl-2、IL-10表达水平升高(P <0.05);NIPostI组较NIPost组Bax IL-6、IL-8表达水平升高(P <0.05),Bcl-2、IL-10表达水平降低(P <0.05)。③NIR组、NIPost组和NIPostI组脑组织凋亡细胞多于NS组(P <0.05);NIPost组和NIPostI组较NIR组凋亡细胞减少(P <0.05)。NIPost组和NIPost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④NIR组、NIPost组及NIPostI组心肌组织p-AMPK/t-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NS组(P <0.05),LC3Ⅰ/Ⅱ和P6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NS组(P <0.05);NIPost组较NIR组p-AMPK/t-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LC3Ⅰ/Ⅱ和P6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NIPostI组较NIPost组p-AMPK/t-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LC3Ⅰ/Ⅱ和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结论 远端缺血预处理可缓解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CTRP9可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参与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的保护过程。CTRP9水平升高有益于防治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抑制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MCU)减弱线粒体钙超载对雨蛙肽诱导的大鼠急性胰腺炎(AP)及胰腺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急性胰腺炎+钌红干预组(AP+RR组)、钌红组(RR组),每组8只。模型复制24 h后处置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ase)、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腺泡细胞活性氧(ROS)、线粒体内Ca2+、胞内游离Ca2+荧光强度;检测胰腺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腺组织MCU、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MnSOD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腺泡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各组大鼠胰腺HE评分和血清Amy、Lipase、IL-6水平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P组较对照组高(P <0.05)。AP组MCU相对表达量,线粒体内Ca2+、胞内游离Ca2+浓度高于对照组、RR组(P <0.05),AP+RR干预组低于AP组(P <0.05)。AP组MnSOD、SIRT3、GSH低于对照组(P <0.05),ROS、MDA高于对照组(P <0.05),与AP组比较,AP+RR干预组ROS、MDA低于AP组(P <0.05),MnSOD、SIRT3、GSH高于AP组(P <0.05)。结论 抑制MCU可减弱腺泡钙超载,同时可能通过调节SIRT3/MnSOD途径改善雨蛙肽诱导的AP氧化应激,但对胰腺组织病理学和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6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制霉菌素口服50万u/次,3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每隔24 h光疗1次,均治疗1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前后念珠菌菌数、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念珠菌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念珠菌菌数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念珠菌菌数均低于治疗前(P <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及念珠菌菌数,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连续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高压氧仓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因盆腔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发生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连续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高压氧仓)和高压氧组,每组2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评估患者血尿症状、排尿频率及血尿色卡评分(1~10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排尿频率和血尿色卡评分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组间有差异(P <0.05),联合治疗组的排尿频率和血尿色卡评分较低,相对效果较好。两组排尿频率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但血尿色卡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治疗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副作用发生率高于高压氧仓治疗(P <0.05),但治疗12个月和18个月时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连续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高压氧仓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使膀胱出血、血尿严重程度和排尿频率持续降低至少12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杞菊地黄丸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衍生物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92例(9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rhEGF衍生物滴眼液治疗)和联合组(杞菊地黄丸+rhEGF衍生物滴眼液治疗),每组46例(46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角膜荧光色素染色(FL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及基础泪液分泌量(SIt)、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主症、次症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LS评分低于治疗前(P <0.05),联合组BUT、SIt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杞菊地黄丸联合rhEGF衍生物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可缓解临床症状,保护角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提高泪膜的稳定性,增加泪液分泌,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对完全性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尿流动力学及髓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素3(NT-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抽取24只分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各12只),其余36只大鼠采用脊髓横断法进行手术造模,再选取经评价符合模型标准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各12只),模型成功后各组予以相应干预,连续7 d。各组动物行尿流动力学评估后处死,取膀胱组织切片观察逼尿肌功能,取脊髓组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测定髓内NGF和NT-3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提示,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膀胱上皮细胞结构破坏,逼尿肌肌纤维增生,有严重出血改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完整膀胱上皮细胞增多,逼尿肌肌纤维增生程度减轻,出血改变减少。尿流动力学结果提示,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膀胱最大容量及顺应性均明显降低(P<0.01),膀胱漏尿点压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膀胱最大容量及顺应性均明显增加(P<0.01),膀胱漏尿点压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和RT-PCR结果提示,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髓内NGF蛋白及其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1),NT-3蛋白及其mRNA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髓内NGF、NT-3蛋白及其mRNA含量均升高(P<0.05)。结论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大椎可升高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脊髓组织中NGF和NT-3蛋白及其mRNA含量,改善膀胱神经支配,提高受累膀胱储尿控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视神经牵拉伤大鼠视网膜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 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黄芪治疗组,每组16只大鼠。横向定量牵拉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视神经,不予牵拉;术后黄芪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14 d后取大鼠视网膜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GF和Trk A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视神经牵拉伤模型大鼠视网膜组织NGF、Trk A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给药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NGF及Trk A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上调大鼠视网膜组织NGF、Trk A的蛋白表达,具有视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慢性受压后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后路渐进性压迫的方法制作大鼠轻、中、重度脊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组织中NGF及其受体的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脊髓组织中的脊髓神经元和灰、白质中的胶质细胞NGF和TrkA表达较弱;脊髓受压后NGF和TrkA表达增强(P<0.05)。受压程度越重,其表达越明显,免疫反应强度与脊髓受压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大鼠脊髓慢性受压后,NGF及其受体表达增多,这可能对脊髓神经元的存活和保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NGF mRNA和IGF-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方法SD大鼠115只,随机分成空白组35只、造模组80只。后者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模,成模动物共73只。随机抽取70只,分成模型组与电针组各35只,电针组每天电针45min。所有动物分批于试验开始后第1、2、4、6及10周后处死,取坐骨神经,抽提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NGF、IGF-1的水平。结果模型组NGFmRNA及IGF-1mRNA的表达水平比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电针组NGFmRNA及IGF-1mRNA的表达随电针的干预时间而逐渐升高;第4周NGFmRNA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10周时仍维持较高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周时电针组IGF-1mRNA的表达开始显著上升,第4周达到高峰,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10周时仍维持较高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FmRNA和IGF-1mRNA在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表达降低,电针刺激促使大鼠坐骨神经的NGFmRNA和IGF-1mRNA的表达增加可能是电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钳夹法复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2 d后对电针组大鼠“足三里”和“环跳”进行电针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分别在7 d和14 d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坐骨神经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rve growth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进行检测,同时在光镜下观察坐骨神经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SFI)明显增加,最大诱发电位和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明显加快,潜伏期明显缩短。病理检查显示电针组神经纤维排列相对整齐,空泡样变性减少,可见到施万细胞的增殖。坐骨神经中BDNF、NGF和GAP-43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电针治疗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可能与其上调BDNF、NGF和GAP-4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本室自行研制的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SW)及其有效成分何首乌二苯乙烯苷(TSG)对老年大鼠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SD大鼠从21月龄始,分别灌胃给予SW低、高剂量(0.8g?kg-1、1.6g?kg-1)和TSG低、高剂量(0.03g?kg-1、0.06g?kg-1)至24月龄。以6月龄大鼠为青年对照,未给药的24月龄大鼠为老年对照。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NGF及其受体TrkA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区NGF及TrkA表达水平。结果: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观察到,老年大鼠海马区NGF及其受体TrkA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老年大鼠灌胃给予SW能够上调其海马区NGF mRNA和TrkA mRNA水平;SW和TSG对NGF蛋白表达有明显的增高作用,高剂量SW和TSG对TrkA表达的上调作用显著。结论:SW和TSG能够增高老年大鼠海马区NGF及其受体水平,提示它们可作用在神经元信号转导通路的起始端,有利于提高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牙髓干细胞(DPSCs)调节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SD大鼠的DPSCs并随机分3组,每组实验重复4次。对照组:不含药物的培养基处理;NFG组:含有NGF的培养基处理;NFG+K252a组:含有NGF及TrkA拮抗剂+K252a的培养基处理。成骨诱导后检测钙结节,Western blot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的表达量。SD大鼠建立股骨种植模型并分为对照组、DPSCs组、DPSCs+NGF组、DPSCs+K252a组、DPSCs+NGF+K252a组,8只/组。干预4周后进行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micro-CT检查及HE染色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UNX2、OCN表达量。结果 NGF组DPSCs的钙结节数目及RUNX2、OC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NGF+K252a组DPSCs的钙结节数目及RUNX2、OCN的表达水平均低于NGF组(P<0.05)。DPSCs组及DPSCs+NGF组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骨矿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及RUNX2、OCN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DPSCs+NGF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BMD、Tb.Th、Tb.N及RUNX2、OCN的表达水平高于DPSCs组(P<0.05);DPSCs+K252a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BMD、Tb.Th、Tb.N及RUNX2、OCN的表达水平与DPSCs组无显著差异(P>0.05);DPSCs+NGF+K252a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BMD、Tb.Th、Tb.N及RUNX2、OCN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DPSCs+NGF组(P<0.05)。结论 NGF联合DPSCs能够促进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结合,NGF通过TrkA促进DPSCs成骨分化是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DPN)大鼠坐骨神经NGF的动态表达以及胰岛素和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干预作用。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造模后4和8周大鼠坐骨神经N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观察DPN4周时用胰岛素或hNGF干预4周后坐骨神经N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NGF mRNA表达在DPN4周无明显改变,8周时明显减少;NGF蛋白表达在DPN4周和8周均减少。hNGF干预能增加DPN大鼠坐骨神经NGF mRNA和蛋白表达,胰岛素则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DPN大鼠坐骨神经NGF表达减少,外源性NGF可弥补这种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