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针灸对克罗恩病(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针灸对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溶液灌肠4周构建CD大鼠模型,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选取天枢(双侧)、气海穴进行干预,西药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溶液灌胃干预。干预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收取大鼠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对进行物种相对丰度、alpha多样性和基因功能代谢预测分析等。结果: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紫单胞菌科、普雷沃菌科、拟杆菌科、普雷沃菌属等的相对丰度升高,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毛螺菌科、瘤胃菌科、乳酸杆菌属等的相对丰度降低;在经过隔药饼灸和电针治疗后,上述大多数微生物相对丰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肠道菌群的Chao1、Observed species、Shannon、Simpson等alpha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上述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功能预测分析发现隔药饼灸和电针均能调节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的功能基因。结论:CD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有关,针灸能够调节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益心附葶饮对腹主动脉缩窄致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构建心衰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另设15只穿线不结扎的假手术组.中药组给予益心附葶饮灌胃3.5 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喂养8周后取材,采用Masson染色...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清胰汤对调整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微生态影响的机制。方法 将SPF级健康Wistar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SAP组、清胰汤组及假手术组。给大鼠注射牛磺胆酸钠使其形成SAP实验模型,清胰汤组用中药清胰汤剂于建模前灌胃。术后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并收集各大鼠盲肠粪便,采用16SrDNA测序技术,观察3组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病理结果提示,清胰汤组与SAP组相比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肠道微生态结果提示,中药清胰汤能增加拟杆菌门(包括拟杆菌纲等)含量,减少SAP大鼠厚壁菌门(包括梭菌纲等)、毛螺菌科(包括毛螺菌属)等含量。结论 清胰汤可丰富SAP大鼠肠道菌群,降低有害菌群的数量,增加益生菌的数量,起到保护肠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肝化浊方对高血脂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清肝化浊方组,每组10只,除空白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喂养高脂饲料6周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模型组每日高脂饲料喂养,蒸馏水灌胃;辛伐他汀组每日以高脂饲料喂养,辛伐他汀0.18 g/kg灌胃;清肝化浊方组每日以高脂饲料喂养,清肝化浊方14.4 g/kg灌胃;空白对照组每日普通饲料喂养,灌胃蒸馏水。4组均灌胃4周,记录各组大鼠造模前、造模6周后、灌胃4周后的体质量,检测各组大鼠造模6周后及灌胃4周后血脂水平。结果造模6周后和灌胃4周后,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清肝化浊方组间大鼠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清肝化浊方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清肝化浊方组大鼠血清TG、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P均0.05),但LDL-C水平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清肝化浊方具有降低血脂作用,尤以降TG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参附益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附益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造模组130只与假手术组20只,造模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手术方法同上,仅在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线不结扎。造模8周后,经超声测定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50%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参附益心颗粒高剂量组、参附益心颗粒低剂量组、模型组,另选假手术组大鼠10只。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以纯净水灌胃,药物干预组将药物溶于纯净水中灌胃给药,每天1次,4周后查LVEF,称重后,处死测左室重量指数(LVMI)以及取组织观察病理组织学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参附益心颗粒有明显改善LVEF作用,明显地降低LVMI,可以改善心衰心肌病理形态和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而影响重塑,并且具有和西药对照组相近似的干预作用。结论:参附益心颗粒可延缓或逆转心肌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只。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针刺组针刺百会、神庭,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治疗14 d。14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并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16S rRNA测序分析大鼠肠道菌群组成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mNSS评分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大鼠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所占比例升高,厚壁菌群所占比例降低;针刺组大鼠乳酸杆菌、拟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副杆菌属、产粪甾醇真细菌、瘤胃菌科、颤螺旋菌科所占比例升高,毛螺菌科、罗姆布茨菌所占比例降低。结论:针刺能提高IS大鼠的肠道菌群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在门和属分类水平下,针刺可以调节IS大鼠肠道菌群群落丰度的改变,改善肠道微生态;针刺改善IS大鼠神经功能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对AD模型大鼠海马区Ca~(2+)浓度及钙相关记忆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益肾化浊方治疗AD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益肾化浊方组。采用右侧侧脑室注射Aβ25-35建立AD模型,造模成功后益肾化浊方组大鼠按照4.32g·kg~(-1)·d~(-1)剂量给予药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持续4周。采用Rhod 2-AM荧光探针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突触Ca~(2+)浓度及Ca MKⅡ、NR2B、CREB、BDNF和Trk B蛋白的表达。结果 (1)Rhod 2-AM荧光探针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化浊方组钙离子浓度显著减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NR2B、Ca MKⅡ、CREB、BDNF和Trk B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化浊方组NR2B、Ca MKⅡ、CREB、BDNF和Trk B蛋白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化浊方治疗A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突触体内Ca~(2+)浓度,减轻Aβ诱发的神经毒性;同时增加钙相关记忆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探讨菌黄保肠合剂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菌黄保肠合剂组及双歧杆菌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仅开腹分离并暴露盲肠,其余各组开腹后进行盲肠结扎穿刺(CLP)手术,术后24 h后切除坏死盲肠并给予盐酸头孢噻呋钠皮下注射建立脓毒症致肠道微生态变化模型,术后48 h各组开始给予相关药物灌胃。菌黄保肠合剂组按4.0 g/(kg·d)予菌黄保肠合剂灌胃,双歧杆菌组按0.1 g/(kg·d)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药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3 mL纯净水灌胃,共7天,记录给药7天内大鼠存活率。灌胃结束后处死大鼠,收集大鼠结直肠内粪便标本,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大鼠的肠道菌群宏基因多样性分析,计算细菌群落在门分类学相对丰度、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beta多样性,使用R软件绘制出主坐标成分分析图(PCoA),并采用在线分析程序LEfSe寻找组间在丰度上有显著差异的物种。结果 (1)7天存活率比较:假手术组存活率100%,模型组存活率55%,菌黄保肠合剂组存活率70%,双歧杆菌组存活率6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芪黄补肾泄浊方对UUO大鼠模型Notch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延缓慢性肾衰竭(CRF)肾间质纤维化(RIF)进展的机制。方法 将8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黄补肾泄浊方组(芪黄补肾组)与厄贝沙坦组,每组20只。采用左侧输尿管完全梗阻法(UUO)建立慢性肾衰竭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灌胃,芪黄补肾泄浊方组及厄贝沙坦组给予相应药物水溶液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收集大鼠尿液、血清进行尿量、24hUPQ、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检测;收集各组大鼠梗阻侧肾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Notch1、Jagged1和Hes1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Notch1 mRNA、Jagged1 mRNA、Hes1 mRNA基因转录;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Jagged1、Hes1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状态差,皮毛暗淡,反应迟钝,活动减少,喜蜷卧,饮食量明显减少,芪黄补肾泄浊方可以改善UUO大鼠一般状态,且优于厄贝沙坦组。模型组大鼠24hU...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肠黏膜屏障的组成结构、选择通透性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凉血通瘀组和益生菌组.除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注射泵控制器注血/二次退针法建立脑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凉血通瘀组给予凉血通瘀方药液灌胃,益生菌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5.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