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总结急性主动脉夹层及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急性主动脉夹层及夹层动脉瘤患者50例,行Bentall手术(或 升主动脉置换)共12例(同时行二尖瓣成形2例),升主动脉置换(或 Bentall) 部分弓置换共11例(其中同时行二尖瓣成形1例),升主动脉置换(或 Bentall/主动脉瓣成形) 全弓置换8例,升主动脉置换(或 Bentall) 全弓置换 降主动脉血管内支架植入3例,主动脉瓣成形 升主动脉置换5例,Bentall(或 升主动脉置换 部分弓置换) 冠脉搭桥术3例,Wheat 弓置换2例,降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6例.所有夹层手术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40例Standford A型通过右锁骨下动脉插管进行选择性脑灌注.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死亡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脑部并发症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1例,术后因吻合口出血、远端动脉瘤破裂死于失血性休克各1例.其余均顺利恢复出院,随访6~36 个月,所有患者生活工作正常.远期因远端夹层进展行再次手术2例.结论 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同时通过右锁骨下动脉进行选择性脑灌注应可以成为升、弓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基本方法,可使远端吻合在开放下进行、并充分保证脑部灌注;Standford B型夹层仅有少数病例需要外科手术;依夹层撕裂范围及破口位置决定手术方式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2例原发疾病主要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降主动脉瘤累及弓部患者实施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升主动脉+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1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升主动脉+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2例行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术,2例行主动脉瓣替换术+升主动脉替换+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8例行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术+象鼻技术(支架象鼻6例),1例行主动脉左半弓+降主动脉置换.4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13.6%.死亡原因:1例手术前夹层已经破裂,心脏压塞,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脏停跳,复苏同时手术,手术后严重右心衰,手术后16 h死亡;1例手术后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手术后3 d死亡;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未醒并发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手术后39 d死亡.手术后并发症:出血2次开胸3例;延迟苏醒3例;肾功能衰竭2例.结论 主动脉弓部病变需根据手术前不同的原发病和病变累及的范围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包括半弓、全弓和全弓+象鼻手术;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选择性脑灌注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脑保护方法 ,有利于降低主动脉弓部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34例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此病的手术技术及体外灌注方法。方法2001年至2005年间手术治疗主动脉瘤34例,其中马方综合征20例,夹层动脉瘤DeBakey I型2例,DeBakey II型2例,动脉硬化性主动脉瘤4例,动脉硬化性主动脉瘤合并夹层DeBakey III型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升主动脉扩张5例。行Bentall手术20例,W heat手术4例,Bentall手术同期行半弓置换1例,升主动脉全弓置换及降主动脉内支架置入1例,David手术1例,Cabrol手术1例,升主动脉部分纵行切除加折叠缝合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5例,行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32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上腔静脉逆灌(RCP)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1例术后发生低心排。结论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治疗主动脉瘤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连续14例周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复合带瓣人工血管置换、双侧冠状动脉开口移植手术(Bentall手术)无死亡的治疗体会。方法14例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例中13例行冠状动脉原位移植,对其中3例采用股动脉插管结合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另1例由于冠状动脉开口位置较低行Cabrol手术。结果14例病人均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引流720ml,平均住院28.5d,随访未发现远期并发症,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报道1例Bentall术后并发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再手术体会,探讨其发病原因、手术方法 及风险.方法 女,39岁,升主动脉瘤并发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Bentall术后2年,再发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行"主动脉弓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结果 术后无并发症,2周后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体外灌注方法。方法:选择2001-2005年手术治疗的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急性夹层4例,慢性夹层3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瘤4例中行升主动脉置换及全弓替换2例,行升主动脉置换及全弓替换加支架1例,行Bentall手术同期行半弓置换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2例。4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左锁骨下动脉灌注和上腔静脉逆灌(RCP)。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瘤2例,单纯行升主动脉置换,DeBakeyⅢ型1例,非体外循环下行降主动脉置换。结杲:7例均痊愈出院,无手术和住院死亡病例。电话及门诊随访6~12个月,心功能Ⅰ级6例,Ⅱ级1例。结论: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瘤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胸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76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及胸部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其中Stanford A型胸主动脉夹层41例,行Bentall手术29例,Wheat手术2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1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替换(包括同期象鼻手术)9例。B型胸主动脉夹层35例均行腔内隔绝手术。结果 41例StandfordA型患者手术死亡3例(7.3%)1,例术后2个月死于抗凝过量致颅内出血,3例远端夹层复发。35例B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死于消化道出血。结论急性胸主动脉夹层只有及时明确诊断,积极手术治疗,才能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主动脉弓替换时应加强脑保护,DHCA时选择性脑灌注效果好;B型夹层采用腔内隔绝术创伤小,效果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近3年在我科18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3例行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置换术(Wheat手术),4例行带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置换+冠状动脉移植术(BentaU手术),3例行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远端支架象鼻术(孙氏手术),3例行Bentall手术+孙氏手术(其中1例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死亡2例,死亡率11%,死亡原因1例为术后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为术后心内膜炎致全身重症感染。存活者1例胸腔积液2个月,16例无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必须严格控制血压和良好的镇静镇痛,争取尽早手术,熟练地手术操作、合理的体外循环和脑保护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连续14例周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复合带瓣人工血管置换,双侧冠状动脉开口移植手术(Bentall手术)无死亡的治疗体会,方法:14例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例中13例行冠状动脉原位移植,对其中3例采用股动脉插管结合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另1例由于冠状动脉开口位置较低行Cabrol手术。结果:14例病人均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引流720ml,平均住院28.5d,随访未发现远期并发症,心功能均恢复至1-II级,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5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5例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中 ,2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 ( Bentall手术 ) ,1例患者因主动脉瓣换瓣术后半年突发 De Bakey 型夹层动脉瘤 ,行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术 ;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 De Bakey 型夹层动脉瘤和升主动脉真性动脉瘤 (大动脉炎 ) ,患者主动脉根部基本正常 ,单纯行升主动脉替换和主动脉瓣替换。患者术前心功能 级 3例 , 级 1例 , 级 1例。动脉瘤直径 3.8~ 8.2 cm,平均 ( 6.0± 2 .2 ) cm。结果 :术后无早期死亡病例 ,经 3~ 38个月 (平均 1 8个月 )的随访观察 ,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其中 4例术后心功能恢复至 级 ,1例恢复至 级 ;5例患者术后首次复查超声心动图示 :人工瓣膜功能良好 ,人工血管通畅 ,人工瓣膜和人工血管未发现瓣周漏、血栓等异常情况 ;1例大动脉炎患者术后 5个月再次来院复查 ,出现瓣周漏 ,采取保守治疗。结论 :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报道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这一凶险复杂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2006年6月至2007年9月采用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4例,经增强血管CT(CTA)、磁共振扫描(MRI)、心脏彩色多普勒(UCG)确诊.无名动脉或右腋动脉 腔房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涉及弓部置换的15例均采用深低温(鼻咽温度16~18 ℃)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依据内膜破口位置、夹层累及的部位、有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Wheat术 2例、David 术1例、Bentall术 6例、Bentall术 半弓置换 3例、Bentall术 全弓置换 支架象鼻 5例(其中合并CABG 3例)、升主动脉 全弓置换 支架象鼻 7例.结果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97.3±28.3)min,平均心肌阻断时间(86.1±10.8)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41.2±8.7)min.死亡2例(8.3%),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功能紊乱,1例出现声音嘶哑.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明显降低死亡率.消除假腔、置换病变血管、重建分支血管血供是手术原则和治疗思考顺序.手术治疗加血管内支架植入这一杂交技术成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Bentall手术治疗各种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13例Bentall术治疗升主动脉病变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中体外循环115~220 min,平均157.5 min,主动脉阻断77~160 min,平均108.2 min;2例停循环时间分别为27、55 min,心脏复跳均顺利.二次开胸止血1例.死亡1例,其他病人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7个月至4年,患者心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 由于材料及手术方法的改进,Bentall手术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明显降低,是治疗升主动脉病变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DeBakey Ⅰ、Ⅱ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常谦  孙立忠等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9):1187-1189
目的 总结DeBakeyⅠ、Ⅱ 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手术指征、基本方法和手术技术。方法 对131例DeBakeyⅠ、Ⅱ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25例行升主动脉+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83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s手术),10例行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术,4例行细胞感升主动脉替换+主动脉瓣替换术(Wheats),3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全弓替换术,4例行“象鼻手术”((Elephant Trunk),2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象鼻技术。结果 本组死亡4例,死亡率3.05%。急诊手术44例,死亡3例,死亡率6.81%。择期手术87例,死亡1例,死亡率1.1%。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是降低DeBakeyⅠ、Ⅱ型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右锁骨下动脉插管,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选择性脑灌注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脑保护方法,有利于降低该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弓部置换或加远端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观察。方法 1例合并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行Bentall's术+半弓置换术,1例升主动脉真性动脉瘤伴附壁血栓形成患者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半弓置换术,1例外伤性胸主动脉夹层行弓降部主动脉置换术,余8例均行全弓置换+远端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1例因肺部感染,术后第39天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第11天死亡。9例存活患者中2例出现声嘶,余均无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弓部置换或加远端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DeBakey工、Ⅱ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DeBakeyI、Ⅱ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 ,探讨其手术指征、基本方法和手术技术。方法 对 131例DeBakeyⅠ、Ⅱ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其中 2 5例行升主动脉 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 ,83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Bentall′s手术 ) ,10例行升主动脉替换 全弓替换术 ,4例行细胞感升主动脉替换 主动脉瓣替换术 (Wheats) ,3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全弓替换术 ,4例行“象鼻手术”(ElephantTrunk) ,2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 象鼻技术。结果 本组死亡 4例 ,死亡率 3.0 5 %。急诊手术 44例 ,死亡 3例 ,死亡率 6 .81%。择期手术 87例 ,死亡 1例 ,死亡率 1.1%。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是降低DeBakeyⅠ、Ⅱ型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右锁骨下动脉插管 ,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选择性脑灌注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脑保护方法 ,有利于降低该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替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对1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替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均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和选择性脑灌注下进行。单纯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替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12例,同期行带瓣管道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术)2例,行Bentall术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住院期间死亡1例,原因为术后第4天脑出血。全组无术后再次开胸止血和截瘫病例。目前14例患者定期门诊随访,无死亡和需要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替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血管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方法,深低温停循环加腋动脉插管选择性脑灌注能有效地预防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3例主动脉瘤患者实施手术,实施Bentall术4例、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 支架"象鼻"手术3例、胸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1例、假性动脉瘤切除 人工血管补片修补1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 AVR CABG1例、主动脉根部塑型手术1例、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1例、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 支架植入术1例.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27.5±120.2min,其中6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完成手术,平均停循环时间32.3±15.8min.结果: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2例死亡,11例痊愈出院.1例因Ⅲ型主动脉夹层瘤破裂致左侧大量血胸而急诊手术,术后出血死亡,1例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第9天,因误吸致呼吸衰竭死亡.术后随访,除1例患者术后3月死于左心功能不全外,余均恢复良好.结论:主动脉瘤手术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但根据主动脉瘤病变性质及范围,选用恰当的手术及体外循环方式,加强围术期处理,手术治疗主动脉瘤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杂交手术"(人工血管置换同期行远端顺行置人血管内支架)治疗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体会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1月,6例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置换(或Bentall 术)并全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置人术(1例为二次手术).术后定期复查胸部多排CT及CT血管造影,了解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及降主动脉血管内支架情况.6例均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结果 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208-291min(平均242min),升主动脉阻断112-194 min(平均145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63-102min(平均76min),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时间为4-32月(平均15.5月),CT示人工血管通畅,支架段假腔完全血栓化,血管内支架无内瘘及移位,远端假腔明显缩小.结论 对于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全弓)同期行顺行远端降主动脉支架置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近年我院完成的24例胸主动脉病变的治疗经验,通过对临床手术资料的分析,明确胸主动脉瘤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积累胸主动脉病变手术的成功经验。方法:胸骨正中切口,常规中低温体外循环,经股动脉或主动脉近弓部插管,上下腔静脉插管,直接经冠状动脉开口晶体液灌注停跳。作升主动脉斜形切口、"S"形切口或"I"字切口。行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4例;主动脉瓣环加宽、主动脉瓣置换及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并升主动脉成形术7例;单纯Bentall手术6例;二尖瓣+Bentall手术1例;Wheat手术1例,Wheat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Bentall手术+全降主动脉、双髂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术中止血困难行主动脉根部→右房分流4例。结果:本组24例病人,术后早期低心排5例,二次开胸1例,手术死亡1例(死于术后出血及低心排),余病人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2个月~6年,心功能Ⅲ级1例,晚期死亡1例。复查彩超无瓣周漏及心内膜炎,机械瓣活动良好,且升主动脉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人工血管除外)。结论:胸主动脉病变一经发现,应积极手术,有利于改善心功能,防止动脉瘤破裂,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各种大血管手术中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方法及管理经验。方法ECC下完成各种大血管手术61例,升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Bentall手术采用升主动脉-右房插管,中低温体外循环方法;升主及半弓置换手术采用腋动脉-右房插管,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术)+带膜支架植入手术采用腋动脉-右房插管,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方法。心肌保护均采用4:1含血冷停搏液顺行+逆行方法灌注。结果升主及半弓置换10例,Bentall手术33例,Cabrol+半弓置换手术1例,Bentall+升主及半弓置换手术9例,Bentall+全弓置换(象鼻术)+带膜支架植入手术2例,升主及全弓置换+带膜支架植入术5例,David手术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采用腋动脉插管27例。ECC时间129~414(182.3±51.9)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68~259(137.0±35.0)min,最低鼻咽温13.8~28.0(22.8±3.5)℃,深低温停循环26例,停循环时间15~55(29.2±11.4)min,停循环时最低鼻咽温13.8—21.0(17.7±1.9)oC,转流中尿量150~4900(1326.1±1061.2)ml,超滤量900~5000(2783.9±1246.6)ml,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1~192(27.8±32.3)h,术后24h胸腔引流量120~1850(523.2±353.1)ml。术后死亡4例,余者痊愈出院。结论针对不同的大血管手术选择不同的ECC方法并加强围术期ECC管理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