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跑台步行中足底压力与步行周期的特点。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脑梗死偏瘫患者24例采用FDM-T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分析,比较患侧与健侧的步行周期、足底压力分布与足底时空变化参数的差异。结果患侧较健侧站立相明显缩短(t=-3.343, P 0.01),以站立中期较明显(t=-3.241, P 0.01);迈步相明显延长(t=3.342, P 0.01);中足最大力(t=-2.513, P 0.05)、中足接触时间(t=-2.631, P 0.05)减小;足偏角明显增大(t=3.072, P 0.01)。结论增强患侧站立负重和立位平衡功能训练以延长站立相,加强站立中期膝关节控制能力,纠正患侧踝关节跖屈、内翻和足偏角,有利于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步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弹力绷带进行膝踝关节联合捆扎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步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中的站立、迈步、行走等训练时应用弹力绷带对患侧膝、踝关节进行同步捆扎,保持膝关节微屈、踝关节背屈。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患侧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L)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试验组患者在首次应用弹力绷带捆扎前后各做1次三维步态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在首次应用弹力绷带捆扎后三维步态分析显示其患侧步长、步速及支撑相髋、膝、踝各关节力矩峰值各项分值较捆扎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患者下肢FMA-L、MBI评分及三维步态数据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应用弹力绷带进行膝踝关节联合捆扎可显著提高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异常步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偏瘫患者的步态特点。方法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对22例老年偏瘫患者进行步态分析。结果老年偏瘫患者的双侧下肢站立相百分比增大,健侧较患侧明显,摆动相百分比减小,步频减小;步长、跨步长及步速减小;头部前倾,躯干基本保持直立位;患侧上肢较健侧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角度变化范围缩小(P<0.05);患侧肩关节屈曲内收、肘关节屈曲角度较健侧增大(P<0.05);患侧髋膝踝关节角度变化范围较健侧缩小(P<0.05)。结论老年偏瘫患者步行功能下降,上肢痉挛,步行时出现视觉代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和步行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北京博爱医院儿童物理疗法科收治的3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 = 17)和试验组(n = 17)。对照组行常规物理治疗60 min,试验组行常规物理治疗30 min和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30 min。训练前、训练8周后、训练结束后随访1个月,采用10米步行测试(10MWT)、6分钟步行距离(6MWD)、生理消耗指数、粗大运动功能测试D区和E区、压力中心包络面积、步行功能分级进行评定。结果 脱落4例。试验组训练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t| > 3.219, P < 0.05),1个月随访时除10MWT明显降低外(|t| > 3.491, P < 0.01),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变化(|t| < 1.565, P > 0.05);训练后和随访时,除6MWD外,其他指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 > 2.108, P < 0.05)。结论 在传统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可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平衡和步行,疗效可持续至少1个月。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应用步态分析,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使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器检测并获得两组患者的步态参数。 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步频、步幅、步速、患侧摆动相和健侧摆动相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步宽、步态周期、双支撑相、患侧支撑相、健侧支撑相、步长偏差、健侧患侧支撑相比值和患侧健侧摆动相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步宽、步态周期、双支撑相、健侧支撑相、健侧摆动相、步长偏差、健侧患侧支撑相比值和患侧健侧摆动相比值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 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步态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联合跑台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科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两组均参加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普通跑台上进行步行训练,试验组在具有虚拟现实的跑台上进行步行训练,共2周。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包络椭圆面积、压力中心(COP)运动平均速度以及步长、步幅、步宽评价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结果 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和TUGT时间均明显改善(|t|> 3.508, P <0.0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 3.019,P <0.01);两组包络椭圆面积、COP运动平均速度、步宽无明显变化(P> 0.05);试验组步长和步幅明显改善(|t|> 4.008, P <0.01)。结论 虚拟现实联合跑台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7.
朱娟  许光旭  张文通  朱奕 《中国康复》2014,29(6):430-432
目的:观察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效率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11例,均进行全身振动刺激,频率10Hz,振幅4mm,时间10min。振动刺激前后进行步态分析。结果:振动刺激10min后,11例患者步频、步速及患侧步长、患侧单支撑相时间、健腿摆动相时间、健侧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健患侧髋关节及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患侧踝关节最大背伸角度均较刺激前明显增加(P〈0.05);步行周期、双支撑相时间显著缩短(P〈0.05);健侧步长、健侧单支撑相时间、患腿摆动相时间刺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振动刺激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空参数,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基于丰富环境的增强现实(AR)技术对脑卒中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脑卒中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8)和试验组(n=18)。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辅以常规步行训练,试验组辅以基于丰富环境的AR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10米步行测试(10MWT)、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步态参数。结果 治疗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后,两组BBS评分、TUGT时间、10MWT步速、BI、步速、步频、患侧单腿支撑相占比均显著提高(|t|> 5.161, P <0.001);除BI外(t=1.099, P=0.282),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 2.106, P <0.05)。结论 基于丰富环境的AR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效果优于常规步行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 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4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运动想象训练,每日1次,每次20min,每周训练5d,连续训练8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FMA)、步行能力(FAC)、双侧平均步长、健侧和患侧负重时间百分比以及6min步行距离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的FMA、FAC、双侧平均步长、健侧和患侧负重时间百分比以及6min步行距离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FAC分级、双侧平均步长、健侧和患侧负重时间百分比以及6min步行距离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FMA为(28.12±5.23)分,FAC为(3.92±0.86)级,健侧平均步长为(0.52±0.06)m,患侧平均步长为(0.53±0.05)m,健侧负重时间百分比为(51.73±1.33)%,患侧负重时间百分比为(48.26±1.33)%,6min步行距离为(373.78±23.46)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运动想象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步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维运动平台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的作用。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三维运动平台训练,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和三维步态分析(步速、步频、患侧支撑期百分比、双支撑期百分比)评估患者的平衡和步行功能。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BBS评分、FAC分级、步速、步频、患侧支撑期百分比、双支撑期百分比均显著改善(|t|> 4.423,|Z|> 5.292, P <0.001),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 3.748,|Z|=2.646, P <0.05)。结论 三维运动平台训练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自行研发的触觉振动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与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恢复期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运动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每日配合人体步态增加1 h的触觉振动反馈训练,每周5 d;对照组每日增加自行步行训练1 h,每周5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Time up and go(TUG)行走测试、下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LE)评定下肢运动功能,使用美国产Gaitrite步态分析仪获取2组患者的步态参数,选取健侧步长、患侧单支撑相时长/健侧单支撑相时长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健侧步长、患侧单支撑相时长/健侧单支撑相时长、BBS评分、TUG测试时长、FMA-LE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健侧步长、患侧单支撑相时长/健侧单支撑相时长、BBS评分、TUG测试时长、FMA-LE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健侧步长[(60.2±8.2)cm]、患侧单支撑相时长/健侧单支撑相时长[(0.92±0.03)]、BBS评分[(42.9±5.5)分]、FMA-LE评分[(31.4±2.0)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TUG测试时长[(15.3±5.4)s]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触觉振动反馈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平衡与步行功能,降低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化蹲-起训练及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能力及步态对称性 的影响。方法: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 并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强化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化蹲-起训练。训练前、训练6周后分别采用5次坐立测 试(FTSST)评估坐站转移能力,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估坐-站-步行能力,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 系统评估步态对称性参数(包括步长偏差、健患侧支撑比值及患健侧摆动比值)。结果:训练6周后,2组患 者FTSST、TUGT测试结果,步长偏差、健患侧支撑比值及患健侧摆动比值均显著低于同组训练前(均P< 0.05),且强化组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强化蹲-起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改善恢复期脑 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能力及步态对称性。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脑卒中患者多有步行功能障碍,虚拟现实同步减重训练开始运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步态训练。 目的:评估虚拟现实同步减重训练对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20例起病3个月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虚拟现实同步减重训练)和常规组(常规物理治疗)。在3周步态训练前后各做一次三维步态并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估。对以下参数进行训练前后组内和组间对比:步行速度、步调、步行时间、单腿支撑时间(%)、双腿支撑时间(%)、摆动时间、步长、步幅、下肢各关节活动度、功能性步行分类、下肢Fugl-Meyer评分和Brunel平衡评分。 结果与结论:训练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偏瘫侧、步行速度、功能性步行分类、下肢Fugl-Meyer评分和Brunel平衡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下肢Fugl-Meyer评分和功能性步行分类均有改善(P〈0.05)。实验组在步行速度、步调、患侧步行时间、健侧步行时间、患侧单腿支撑时间、患侧摆动时间、健侧摆动时间、步幅、患侧步长和健侧步长的改善方面较常规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太极“云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太极"云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探讨时空参数与平衡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个社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招募患者各14例及16例,在基础治疗上分别进行为期12周太极"云手"和常规平衡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后采用Berg量表及步态分析系统进行功能评估。结果:(1)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仅步频患/健比增加显著(P0.05);试验组的患侧和健侧总支撑相百分比均缩短(P0.05和P0.01),患侧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增加显著(P0.05和P0.01);患侧和健侧的单足支撑期百分比增加显著(P0.05);健侧的双足支撑期百分比缩短显著(P0.01)。(2)治疗后两组Berg评分均提高显著(P0.01)。(3)在排除基线差异后,两组治疗后比较,各步行时空参数及Berg评分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中改善的步行时空参数与Berg评分的差值之间无显著性相关。(5)治疗前患侧、健侧的步长、跨步长、步频、步速与Berg评分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60,0.67,0.65,0.66,0.60,0.60,0.38;P0.01);步宽与Berg评分存在中度负相关(r=-0.49;P0.05)。总支撑期时间的患/健侧比值,单足支撑相所占百分比的患/健侧比值与Berg评分均存在中度正相关(r分别为0.43、0.66;P0.05),而摆动相和双足支撑相所占百分比的患/健侧比值则与Berg评分存在中度(r=-0.67;P0.01)、低度负相关(r=-0.37;P0.05)。结论:太极"云手"训练与常规平衡康复训练均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但两种干预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太极"云手"训练有助于改善步态周期的时相百分比,提高患者的步行质量和效率,但改善的步行时空参数与平衡功能的改善无明显相关。"云手"训练作为中医康复适宜技术之一,可以在社区偏瘫障碍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比较分析偏瘫步态下肢关节运动变化与其步行能力(步速)之间的关系,探讨偏瘫患者下肢异常运动影响其步行能力恢复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首次脑卒中后可以安全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单侧偏瘫患者39例,排除其他影响步行能力的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疾病等因素;采用远红外线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对偏瘫步态的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与其步行能力(步速)进行相关分析,分别观测在P&;lt;0.05水平和P&;lt;0.01水平是否显著相关。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与患侧髋、膝关节活动度之间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0.524,P=0.003;R=0.518,P=0.004),尤其与患侧髋关节伸展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之间的相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0.745.P=0.000;R=0.643,P=0.000);其步行能力与髋关节伸展角度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R=0.541)及膝关节活动度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R=0.432)的相关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下肢伸髋、屈膝异常及其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不对称是影响正常步态恢复的主要原因,提示下肢髋、膝关节控制性训练应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观察放散式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步态时空、对称性参数以及运动学参数的影响。 方法:选取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患侧下肢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2次),连续3周,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安慰性冲击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第三周全部治疗结束后使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器检测并获得两组患者的步态参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腘绳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改良Ashworth分级(MAS)评分,以及患侧下肢的Fugl-Meyer(FMA)评分。 结果:在第三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步频、步幅、步速、患侧摆动相和健侧摆动相、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步态周期、双支撑相、患侧支撑相、健侧支撑相、步长偏差、患侧健侧摆动相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组间对比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步幅、步频、步速、步态周期、步长偏差、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腘绳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MAS评分及患侧下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1,P<0.05)。 结论:放散式体外冲击波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运动学、对称性参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步态的对称性。同时可以降低患侧下肢的痉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比较分析偏瘫步态下肢关节运动变化与其步行能力(步速)之间的关系,探讨偏瘫患者下肢异常运动影响其步行能力恢复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首次脑卒中后可以安全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单侧偏瘫患者39例,排除其他影响步行能力的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疾病等因素;采用远红外线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对偏瘫步态的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与其步行能力(步速)进行相关分析,分别观测在P<0.05水平和P<0.01水平是否显著相关。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与患侧髋、膝关节活动度之间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0.524,P=0.003;R=0.518,P=0.004),尤其与患侧髋关节伸展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之间的相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0.745,P=0.000;R=0.643,P=0.000);其步行能力与髋关节伸展角度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R=0.541)及膝关节活动度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R=0.432)的相关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下肢伸髋、屈膝异常及其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不对称是影响正常步态恢复的主要原因,提示下肢髋、膝关节控制性训练应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高茜 《临床医学》2023,(5):77-79
目的 分析综合理疗联合强化平衡功能训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滨州市滨城区市立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综合理疗,观察组接受综合理疗联合强化平衡功能锻炼。干预后6周,对两组患者平衡与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步态对称性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平衡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患者干预后步行能力升高,健患侧支撑比值、患健侧摆动比值、步长偏差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中使用综合理疗联合强化平衡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步态对称性,提升患者的平衡能力、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制自制踝足矫形带对痉挛型偏瘫脑瘫足下垂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24例痉挛型偏瘫脑瘫足下垂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行步态训练,观察组佩戴自制踝足矫形带行步态训练,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腓肠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ROM)和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D区(站立)、E区(走跑跳)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AS评分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ROM、GMFM-88的D区和E区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佩戴自制踝足矫形带行步态训练能进一步降低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患侧的腓肠肌张力,增加踝关节活动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时重心的偏移对其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站立时重心的偏移情况分为重心偏向健侧组(即非瘫痪侧组,简称健侧组)和重心偏向患侧组(即瘫痪侧组,简称患侧组),对两组患者的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住院时间进行评测。结果健侧组的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患侧组;健侧组住院时间比患侧组显著缩短(P〈0.001)。结论患者站立时重心的偏移与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预后相关,可作为功能恢复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