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群年龄与多种代谢异常的聚集状况,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744例中老年人按不同年龄分为5组,分析代谢综合征(MS)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及特点.结果 年龄与肥胖呈明显负相关(P<0.001),与高血糖、高血压及冠心病、脑卒中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0.001);40~60岁组MS的患病率基本一致,约为30%,70岁以后明显增加,到80岁时可高达51%( P<0.05或0.01);MS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均明显相关(P<0.05),随着临床指标个数的增加,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了6.8%,脑卒中的患病率增加了7.44%.结论 中年人群超重或肥胖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应引起足够重视;随着年龄增长,代谢异常指标数目增多,尤其是≥3项指标的人数明显增加;MS作为心血管危险因素直接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发病率增加.针对中老年人群MS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7,(6):844-84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桃源社区40岁以上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了解我市本土化的脑卒中高危因素顺位及其人群分布情况,为制定社区居民脑卒中特异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桃源社区4 006例40岁以上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所有筛查对象均使用统一的脑卒中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初筛,并进行初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对初筛判定为高危风险的人群进一步进行高危人群复筛。结果本社区4 006例筛查对象中的脑卒中风险因素顺位依次为血脂异常、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体育锻炼少、吸烟、脑卒中家族史、糖尿病、房颤、脑卒中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人群中具有1项、2项、3项、4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分别有1 275、878、429、278例;研究对象中,男性组的高血压、异常血脂、糖尿病、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体育锻炼少、脑卒中家族史、脑卒中病史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组(P<0.05);明显超重和肥胖、高血压在不同受教育程度者之间检出率均较高(P<0.05);40~69岁组,血脂异常、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01);筛查人群中有76人被诊断为脑卒中,脑卒中粗患病率为1.90%;脑卒中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低危人群2 791人(69.67%),中危人群493人(12.31%),高危人群646人(16.12%)。结论桃源社区≥40岁人群脑卒中粗患病率为1.90%,与2012年全国粗患病率接近(1.96%);血脂异常、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为影响该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江西省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况,为防治M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抽样方法进行MS流行病学调查,按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的MS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江西省成年人群MS的患病率为10.3%,男性高于女性(x2=4.549,P<0.05);随着年龄增加,MS患病率升高,特别是55岁-女性人群患病率升高更为明显;在不同的经济水平地区,MS的患病率显著不同(x2=39.728,P<0.01),经济水平好的地区,MS的患病率为14.6%,亦较高.人群具有较高的MS危险因素集聚.结论 江西省成年人群MS患病率较高,且多种代谢异常聚集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成年农村居民绝对握力和握力体重指数与代谢综合征(MS)患病的关系,为MS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9月山东省自然人群队列中济南市平阴县39个村3 997名握力指标和MS相关指标信息完整的18~80岁成年居民相关数据,分析绝对握力和握力体重指数与MS患病风险的关联。结果平阴县成年农村居民的MS患病率为18.71%,其中男性居民MS患病率为18.15%,女性居民MS患病率为18.97%。MS组男性居民绝对握力[(38.53±8.32)kg]高于非MS组男性居民绝对握力[(36.67±9.16)kg],MS组女性居民绝对握力[(24.28±5.38)kg]低于非MS组女性居民绝对握力[(25.07±5.40)kg](均P 0.01);MS组总体、男性和女性居民握力体重指数分别为(40.66±11.21)、(50.39±10.86)和(36.45±8.40),均低于非MS组的(46.30±12.36)、(55.74±12.96)和(41.99±9.30)(均P 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居民绝对握力与体质指数(BMI)、舒张压(DBP)和甘油三酯(TG)均呈正相关(均P 0.001),与收缩压(SBP)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呈负相关(均P 0.05),握力体重指数与HDL-C呈正相关(r=0.20,P 0.001),与BMI、SBP、TG和空腹血糖(FPG)均呈负相关(均P 0.001);女性居民绝对握力与BMI呈正相关(r=0.13,P 0.001),与SBP、HDL-C和FPG均呈负相关(均P 0.01),握力体重指数与HDL-C呈正相关(r=0.15,P 0.001),与BMI、SBP、DBP、TG和FPG均呈负相关(均P 0.001)。趋势性χ2检验结果显示,随着绝对握力的增加,男性居民MS、超重和/或肥胖、血脂紊乱患病率均随之上升,高血压患病率随之下降(均P 0.05);女性居民超重和/或肥胖患病率随之上升,MS、高血压、高血糖患病率均随之下降(均P 0.01);随着握力体重指数的增加,男性和女性居民MS、超重和/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患病率均随之下降(均P 0.001)。在调整了年龄、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力活动情况、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家族史和糖尿病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居民绝对握力最高四分位数组患超重和/或肥胖的风险分别为绝对握力最低四分位数组的2.34和1.90倍(均P 0.001);男性和女性居民握力体重指数最高四分位数组患MS、超重和/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的风险分别为握力体重指数最低四分位数组的0.16和0.19倍、0.12和0.09倍、0.51和0.42倍、0.25和0.48倍、0.36和0.55倍(均P 0.001)。结论握力体重指数与MS及其组分发生风险均呈负相关,可作为MS的筛查指标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群的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状况,并对维吾尔族、汉族MS的患病率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6月以社区及工厂为单位对年龄在18岁以上的居民进行MS患病调查.结果 该人群MS的粗患病率为12.85%,男性为14.91%,女性为7.39%,标化患病率为9.93%,男性为13.58%,女性为6.11%.男性MS患病率高于女性(P<0.001);维吾尔族居民MS患病率为12,32%,男性为14.13%,女性为6.60%:汉族为13.13%,男性为15.34%,女性为7.73%.按年龄标化后,维吾尔族MS患病率为13.26%.汉族为12.98%,维、汉两民族MS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S各组分的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肥胖(43.31%)、高血压(30.08%)、高甘油三酯(25.79%)、高血糖(16.28%),至少有一项代谢异常者占65%.结论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维吾尔族和汉族MS患病率无差异,而该区男性MS患病率高于女性,且调查对象中至少有一项代谢异常者占60%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了解闵行区40~74岁无糖尿病史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闵行区2007年糖尿病筛查资料,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闵行区2个街道,共3 947位40~74岁居民,全部进行75g无水葡萄糖耐量(OGTT)、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测定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MS的标化患病率为8.52%,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糖调节异常、高血压、高TG、低HDL-C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5.67%、2.45%、5.60%、17.72%、16.47%、2.00%。男性的MS、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MS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50岁以上年龄段上升明显,45岁以上年龄段MS的患病率显示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BMI、血压、血糖、TG与HDL-C异常人群的MS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有BMI、血压、血糖、TG、HDL-C异常因素人群患MS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15.71、28.21、10.09、30.31、3.14倍,而MS人群的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MS人群,MS人群患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是非MS人群的10.09、9.94、2.40倍。MS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高龄、有糖尿病家族史、无体力活动是MS的危险因素。结论MS和相关疾病严重威胁着闵行区40岁以上人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描述社区≥40岁人群超重与肥胖的人群分布并探讨其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方法 2003-2004年,在上海市奉贤区某社区整群抽取≥40岁人群11 791人,符合纳入标准且有应答者10 565人,设计统一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调雀表,进行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现况调查,调查方法为面对面的询问方式,测晕身高、体重、血压等指标,进行脑血流动力学参数(CVHP)检测.描述该人群超重与肥胖的年龄、性别分布,并以60岁为截断点,分别按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分成3组,比较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的组问差异.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男性超重与肥胖率为28.5%和4.1%,女性为26.3%和4.2%(P=0.045);超重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32.5±19.4)mm Hg和(83.9±10.5)mm Hg(I mm Hg=0.133 kPa),均低于肥胖组,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在<60岁年龄组,心脏病、脑卒中家族史的暴露率以及≥60岁年龄组的糖尿病暴露率随BMI增加而显著升高;两个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和CVHP积分异常率均随BMI的增加而显著上升;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超霞和肥胖有关的独立因素分别是高血压、脑卒中家族史、心脏病史、积分值<75分、性别和年龄.结论 社区≥40岁人群中超重或肥胖的比例约占30%,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整体暴露水平随着BMI的增加而上升,尤其在中年人群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城乡社区老年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济南市城乡社区老年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现况.方法 选择济南市城乡2626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进行血压测量和各生化指标测定,并调查其病史、危险因素、治疗和用药情况.结果 城市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分别64.1%,61.5%,均高于农村(分别为56.9%,38.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率分别为15.4%,10.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女性治疗率高于农村,分别为60.8%,43.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增加趋势(P<0.0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亦呈明显增加趋势(P<0.0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56.5%.老年高血压人群合并≥1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为85.0%,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46.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43.461,P<0.001).城乡社区高血压患者主要服用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和复方制剂进行降压治疗.结论 高血压为济南城乡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主要类型,其治疗率、控制率较低.患者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较高,同时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体型人群的代谢异常情况。方法根据排除标准,从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10 241人的资料中筛选出7 849人纳入分析,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人体测量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数据。按照BMI水平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按照代谢状态分为代谢正常组和代谢异常组,结合体型和代谢状态分组产生6种表型,比较不同体型者代谢异常患病率及不同表型者体格和血清生化指标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7 849人中,超重及肥胖者分别为2 554例(32.54%)和822例(10.47%),代谢异常5 091例(占64.86%)。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人群中代谢异常者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42.32%、60.31%和72.31%。在各体型人群中,男性代谢异常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1);代谢异常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1)。不同地区体重正常和肥胖人群代谢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东北地区代谢异常患病率最高,西南地区最低。不同表型者的年龄、体格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国人群中代谢正常肥胖(MNO)流行率较低,而超过40%的体重正常者伴有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方法 选择3532例(男1622例,女1910例)年龄20岁以上的社区人群,测定其尿白蛋白、尿肌酐、体重指数、血压、腰围、臀围、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 h血糖、血脂谱、空腹胰岛素。尿白蛋白/肌酐比30~300 mg/g诊断为微量白蛋白尿。结果 (1)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01),微量自蛋白尿组的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无微量白蛋白尿组;(2)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随代谢紊乱的加重呈升高趋势(趋势分析P<0.001);(3)高血压和高血糖分别是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影响因素(前者OR值=2.15,P<0.00l;后者OR值=1.64,P=0.01)。与无代谢异常组相比,二种代谢异常组和MS组发生微量蛋白尿的OR值显著升高,分别为3.93、4.77(P均<0.001)。结论 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与高血压和高血糖独立相关,多种代谢异常集聚的个体发生微量自蛋白尿的风险显著增加,尤以MS为甚。  相似文献   

11.
张璐    杨跃进  温瑞  梁雨昕  任玲君 《现代预防医学》2016,(21):3887-3891
目的 了解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673名15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留取空腹和餐后2h静脉血进行血糖检测。结果 开封地区居民标化超重患病率为35.52%;标化肥胖患病率为14.18%;标化腹型肥胖患病率为42.6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是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血脂的危险因素;腹型肥胖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腹型肥胖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在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中均高于70%。结论 在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时,腰围比体质指数更为重要。减少腹型肥胖人群比例对预防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上海市白鹤社区农村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为制定MS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白鹤社区14个行政村2962名40~70岁本地村民进行MS筛查及相关知识和不良生活方式调查。结果白鹤社区农村中老年人MS的患病率为20.08%,性别间无差异(P〉0.05),糖尿病患病率不存在年龄差异(P〉0.05),50岁以上年龄组MS、高血压、超重或肥胖、三酰甘油增高及向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高于50岁以下年龄组(P〈0.01)。初中及以上文化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初中以下人群,但与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无关(P〉0.05)。结论白鹤社区的MS患病率较高,预防MS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控制腰围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四川地区中老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及流行现状,分析NAFLD与主要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 - 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年龄≥45岁的39 4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等体检资料,行肝脏超声检查并计算NAFLD的患病率,分析NAFLD与主要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NAFLD总体患病率为32.2%。男性高于女性(37.5% vs 19.2%;χ2 = 1244.850, P<0.001);年龄分层后,男性的患病高峰年龄为50~59岁,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上升,在60岁之后略有下降(χ2趋势 = 18.442, P<0.001);女性的患病高峰年龄为50岁以后,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χ2趋势 = 116.935, P<0.001);按BMI分层,男性的患病高峰为BMI>28.0(kg/m2),随着BMI的增加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χ2趋势 = 2313.311, P<0.001);女性的患病高峰亦为BMI>28.0(kg/m2),随着BMI的增加患病率明显上升(χ2趋势 = 1285.274,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ALT异常和AST异常与NAFLD患病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是中老年体检人群NAFLD患病的独立代谢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四川地区中老年体检人群的NAFLD患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患病高峰年龄为50~59岁,肥胖患者患病风险更高,肥胖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ALT异常和AST异常可能是NAFLD患病的独立代谢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体重指数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相关关系。 方法 对 5 10例 45~ 66岁干部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48.8%的人超重 ,12 .5 %的人肥胖 ,仅有 3 7.1%的人体重正常。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 ,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逐渐增加 ,患两种以上慢性疾病的人数比例也显著增加 ,肥胖组前三种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 ,体重指数与冠心病、高血压呈显著正相关 ,OR值分别为1.416和 1.772。 结论 体重指数与冠心病、高血压呈显著正相关 ,肥胖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了解中国6省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流行现状及其与进食速度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代谢性疾病防控策略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我国12 958名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描述儿童青少年MS、进食速度的分布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进食速度与MS的关系.结果 我国六省市7~17岁儿童青少年MS检出率为4.2%,男生高于女生(x2=13.65,P<0.05);随着年龄段增加,检出率呈升高趋势(x2=31.26,P<0.05).中心性肥胖是检出率最高的代谢异常组分(22.7%).男、女生除血糖外的代谢指标均随着进食速度从慢到快呈现趋势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食速度与儿童青少年MS及代谢异常组分发生存在关联性,中心性肥胖与进食速度关联性最强.男、女生进食速度慢是MS的保护因素(男生OR=0.311,95%CI=0.199 ~ 0.487;女生OR=0.497,95%CI=0.304~0.814).男生进食速度慢是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脂代谢异常的保护因素,而女生进食速度慢是中心性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脂代谢异常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进一步调整BMI后关联性均消失.结论 进食速度慢是儿童青少年MS及一些代谢异常组分发生的保护因素.在加强饮食干预时要注意儿童青少年进食方式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DES)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单中心回顾性连续入选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住院期间成功置入DES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按年龄分为80~89岁组(52例),60~79岁组(50例)。随访5年,随访包括心绞痛复发、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两组PCI术成功率均为100%。随访率100%,随访5年,80~89岁组与60~79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vs7.6%)、卒中发生率(3.8%vs2.0%)、心源性病死率(0%vs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0~89岁组再次血运重建率(9.6%vs24.0%)、心绞痛复发率(13.5%vs30.0%)低于60~79岁组;全因病死率(7.6%vs2.0%)高于60~79岁组。结论年龄因素对DES的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影响,年龄〉80岁患者选择性DES安全,成功率高,远期疗效尚好。  相似文献   

17.
陈进伟  杨琳  龙现明  肖扬  周智广  凌光辉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8):1030-1033,1037
目的了解长沙市中老年人群(35~80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及其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和防治对策。方法2008年10月至12月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本地中老年市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选取800人,进行问卷、体格、常规血生化,分析MS的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长沙市中老年人群MS粗患病率为24.3%,其中男性27.9%,女性19.3%,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按2000年长沙市人口普查结果进行年龄构成比标化后,MS的患病率为24.4%,其中男性27.8%,女性21.9%(P〈0.01);各代谢异常及MS的患病率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194例诊断MS的患者中,除必备组分中心性肥胖外,具有2种代谢异常的80例,占MS患者的41.2%,其中以血压升高+糖代谢异常最多见;具有3种代谢异常的78例,占MS患者的40.2%,其中以高TG血症+血压升高+糖代谢异常最多见;具有4种代谢异常的36例,占MS患者的18.6%;增龄、男性、超重和(或)肥胖、高LDL—C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家族史等是长沙市中老年人群MS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沙市中老年人群MS患病率及各代谢异常患病率已达较高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其患病率可能进一步升高,应加强MS的早期诊断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苏省苏锡常地区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地区MS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颁布的MS诊断标准,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9年3—11月在苏锡常地区选取≥20岁的常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代谢指标测定。MS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 3 723人中符合MS诊断标准者751例,MS患病率为20.2%,标化患病率为14.5%。男、女MS的患病率分别为21.5%,18.3%,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5.1%,13.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的患病率在70岁之前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农村人群MS的患病率高于城市。MS的5项组分中至少具有1项组分异常的检出率高达74.3%。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和肥胖家族史是MS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苏锡常地区成年人群MS患病率较高,并且有随年龄增长上升的趋势,应尽早针对MS相关危险因素采用综合控制措施,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山东省五莲县2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及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状况及其伴发胰岛素抵抗(IR)情况。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个乡镇(街道)共2127名2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五莲县20岁以上居民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率为64.36%,其中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36.34%,3.24%,38.98%和31.26%,具有3种上述疾病特征的MS患病率为7.9%。IR在MS及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伴发频率分别为超重/肥胖43.34%,糖尿病78.26%,高血压29.79%,血脂异常33.23%及MS64.28%。结论 五莲县20岁以上人群中近2/3者患有慢性代谢性疾病,IR在MS及慢性代谢性疾病中普遍存在,尤以糖尿病及MS为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