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食管鳞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P50、P65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50、P65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及癌旁黏膜组织(32例正常食管上皮,33例单纯增生上皮,19例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14例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12例原位癌)中NF-κB P50、P65蛋白的表达.结果P50蛋白在癌旁正常上皮、单纯增生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原位癌和浸润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2)、36.36%(12/33)、57.89%(11/19)、64.29%(9/14)、50.00%(6/12)和71.43%,正常上皮组织与单纯增生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原位癌和浸润癌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65蛋白在癌旁正常上皮、单纯增生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原位癌和浸润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2/32)、18.18%(6/33)、36.84%(7/19)、42.86%(6/14)、58.33%(7/12)和57.14%(28/49),正常上皮组织与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原位癌和浸润癌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50、P65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P50、P65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NF-κB P50、P65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12例粘膜完整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组织发生。结果:12例标本中有6例食管粘膜上皮为单纯增生,5例为不典型增生,1例为原位癌。这些病变与粘膜下的浸润性鳞癌无任何过渡关系。在9例标本中发现食管粘膜固有层及粘膜下层腺体有单纯增生、鳞状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并可见不典型增生向鳞状细胞癌过渡的现象。结果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不仅可起源于粘膜上皮,而且还可能来自食管腺。  相似文献   

3.
食管粘膜下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发生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12例粘膜完整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组织发生。结果:12例标本中有6例食管粘膜上皮为单纯增生,5例为不典型增生,1例为原位癌。这些病变与粘膜下的浸润性鳞癌无任何过渡关系。在9例标本中发现食管粘膜固有层及粘膜下层腺体有单纯增生、鳞状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并可见不典型增生向鳞状细胞癌过渡的现象。结果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不仅可起源于粘膜上皮,而且还可能来自食管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食管鳞癌、13例原位癌、1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和47例食管断端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Ang-2的表达.结果:Ang-2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胞膜.食管鳞癌、原位癌组织中Ang-2的表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P<0.01)和癌旁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组织(P<0.05);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组织中Ang-2的表达也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P<0.01),但食管鳞癌组织和原位癌组织中Ang-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Ang-2的阳性表达是食管癌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42例食管鳞癌切除标本癌旁粘膜中CD44v4/5的表达。结果发现:癌旁正常上皮、单纯增生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和原位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1%(2/18)、17.39%(4/23)、56.25%(9/16)、57.14%(8/14)和69.23%(9/13),正常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和轻、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及原位癌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果提示:CD44v4/5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肺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SD/CIS)的病理形态特点,为肺癌前病变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60例手术切除的肺癌和肺炎性大体标本,HE染色,显微镜下寻找各级增生病变,观察和分析SD/CIS的病理形态特点。结果:肺癌组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病变的发生率为23.9%(55/230)、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34.8%(80/230);在肺炎性组,轻度不典型增生病变的发生率为9.2%(12/130),无一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病变。54.4%(80/147)的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病变覆盖原有的支气管上皮细胞。SD/CIS的生长方式有两种,86.3%(69/80)为“蔓延型“生长,16.3%(13/80)为“假浸润型“生长。结论:SD/CIS主要存在于肺癌旁的各级支气管上皮。支气管上皮的SD/CIS不同于食管和宫颈等部位的癌前病变。依据WHO的分类标准,难以将覆盖支气管上皮的SD/CIS分级。实践中可以忽略覆盖在不典型增生病变之上的呼吸道上皮,只考虑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病变,将SD/CIS分为“低级“和“高级“两种病变。  相似文献   

7.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42例食管鳞癌切除标本癌旁粘膜中CD44v4/5的表达。,结果发现:癌旁正常上皮、单纯增生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和原位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1%、17.39%、56.25%、57.14%和69.23%,正常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和轻、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及原位癌之间差异显著。结果提示:CD44v4/5表达与食管癌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食管上皮从正常———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多阶段过程中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上述癌前各阶段病变PCNA阳性细胞率依次增高,各组级之间差异显著(P<0.001)。可为筛选食管癌前病变和发现早期癌制定一个较为客观的组织学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9.
食管鳞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P65蛋白及IκBα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 -κB)P6 5蛋白及其抑制物IκBα蛋白的表达。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 4 9例食管鳞癌及癌旁黏膜组织 (正常食管上皮 32例 ,单纯增生上皮 33例 ,轻度不典型增生 19例 ,重度不典型增生 14例 ,原位癌 12例 )中NF -κBP6 5、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癌旁正常上皮、单纯增生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原位癌和浸润癌中NF -κBP6 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2 5 % (2 /32 )、18.18% (6 /33)、36 .84 % (7/19)、4 2 .86 % (6 /14 )、5 8.33% (7/12 )和 5 7.14 % (2 8/49) ,正常上皮阳性表达率低于其他各类组织 (P均 <0 .0 1)。IκBα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5 .6 3% (5 /32 )、5 7.5 8% (19/33)、6 3.16 % (12 /19)、71.4 3% (10 /14 )、6 6 .6 7% (8/12 )和 93.88% (4 6 /49) ,正常上皮阳性表达率低于其他各类组织 (P均 <0 .0 1) ,浸润癌组织中阳性率高于其他各类组织 (P均 <0 .0 5 )。 2者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 2者表达无相关关系 ,IκBα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NF -κBP6 5。结论 :NF -κBP6 5、IκBα蛋白表达均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2者相互独立 ,IκBα可能成为食管鳞癌  相似文献   

10.
食管正常、癌前及癌变组织中DNA聚合酶β mRNA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演进过程食管组织中DNA聚合酶β(polβ)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含有内对照的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1例食管浸润癌(鳞癌27例,腺癌4例)、4例原位癌、6例不典型增生以及31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olβ 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浸润癌、原位癌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olβ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均<0.05).食管鳞癌和腺癌组织中polβ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食管癌组织中存在着polβ的高表达,且发生于癌变早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计算机纹理分析是否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诊断的准确性研究。方法 :1 1只犬进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采用 4种纹理参数 (二次角矩、对比度、熵和反差矩 )对急性心肌梗死实验犬的二维超声图像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 :四种纹理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均存在明显差异 ,P值小于 0 .0 0 1。结论 :超声心动图计算机纹理分析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并且超声图像的纹理变化可以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Bim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普通导管增生组织、乳腺导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织、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导管原位癌组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1例乳腺石蜡包埋组织中Bim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乳腺普通导管增生、轻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Bim蛋白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Bim蛋白在乳腺普通导管增生与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组间、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Bim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但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结论Bim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HPV16/18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54例喉癌中HPV16/18的表达。结果:54例喉癌组织中30例HPV16/18阳性,喉癌组HPV16/18的阳性表达为55.6%,癌旁不典型增生组为38.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PV16/18在癌周正常组织、癌旁单纯增生及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无表达。随着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增大,HPV16/18阳性表达率增高,轻、中、重度增生分别为0%、7.1%和12.5%;HPV16/18的表达与喉癌的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HPV16/18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与喉癌的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4.
舌癌中Langerhans细胞的图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angerhans细胞学与舌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对30例人类舌癌标本中正常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ATP酶阳性的Langerhans细胞进行了数理及形态定量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各期中Langerhans细胞的数量不同,不典型增生中最少(P<0.05),早期浸润癌数量明显增多(P<0.05),图偈分析发现病变各期Langerhans细胞的面密度,体密度,形态因子均较正常上皮中有明显改变(P<0.05),但与表面基本相同(P>0.05),结论:Langerhans细胞数量和形态改变可能与人类舌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连接蛋白43在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43在皮肤B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9-P法)和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18例BCC、20例SCC中C×43、C×43mRNA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分析图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43、C×43mRNA在BCC中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在SCC中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两者在BCC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SCC(“p〈0.01”)。结论C×43基因及其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BCC生长缓慢及极少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CD34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间质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经病理科诊断为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50例)、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5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50例)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0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乳腺间质细胞中CD34和α-SMA的表达.结果 CD34在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乳腺导管原位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4%、78%、48%及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0,P=0.00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D34阳性表达率低于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乳腺上皮非典型增生及乳腺导管原位癌.α-SMA在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乳腺导管原位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8%、46%、62%及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72,P=0.00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α-SMA阳性表达率高于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乳腺上皮非典型增生及乳腺导管原位癌.结论 富含α-SMA阳性表达而缺少CD34阳性表达的乳腺间质细胞更加有利于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中P33ING1、P53和Bcl-2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宫颈组织(10例),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18例),宫颈原位癌组织(21例)以及宫颈浸润癌组织(69例)中P33ING1,P53和Bcl-2的表达。结果: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33ING1表达全部为阳性(10/10);而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2.2%(13/18);宫颈原位癌组织中为57.1%(11/21);宫颈浸润癌组织中为59.4%(41/69)。P33ING1在原位癌、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在宫颈病变发展过程中,P53阳性表达率升高,分别为0,0,28.6%,59.4%,各组间比较,除前2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另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病变发展过程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升高,分别为0、44.4%、57.1%、63.8%,各组间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3ING1和P53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但与Bcl-2表达无相关性。结论:宫颈癌组织中P33ING1表达下降对宫颈癌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同时检测P33ING1与P53的表达水平,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细胞骨架蛋白tensin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在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正常食管黏膜、20例食管上皮非典型增生、24例原位癌、4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表达情况,并探讨PTEN与食管鳞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正常食管黏膜、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5.00%、70.83%和45.45%,原位癌、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低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低于原位癌和食管上皮非典型增生组织(P<0.05)。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在患者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15/20)、21.43%(3/14)、20.00%(2/10),高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P<0.05),中分化和低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TEN表达降低可能与食管鳞状上皮癌变有关,并可能在食管癌早期形成与发展中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连接蛋白26在皮肤瘢痕上皮及瘢痕癌癌巢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对15例皮肤瘢痕和22例瘢痕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x26蛋白,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x26 mRNA.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分析图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x26蛋白、Cx26 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的表达呈阳性,在病理性皮肤瘢痕上皮呈强阳性表达,在瘢痕癌癌巢中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正常皮肤组、皮肤瘢痕组及瘢痕癌组两两比较,其表达(阳性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Cx26蛋白及Cx26 mRNA的高表达,对皮肤瘢痕上皮增生具有促进作用;②Cx26蛋白及Cx26 mRNA的低表达,与皮肤瘢痕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