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糖尿病前期可增加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数众多因此对糖尿病前期的早期干预,阻断糖尿病的发病意义重大。文章总结了目前中医药对糖尿病前期干预的研究,能为中医药干预糖尿病前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前期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2型糖尿病前期中医药治疗,分析2型糖尿病前期的病因病机,论证2型糖尿病前期相当于中医“脾瘅”范畴,论述“辛开苦降”配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脾瘅的方法,认为中医药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B细胞功能,在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前期相当于中医的脾瘅,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病理状态。该阶段虽然存在糖代谢异常,但相当部分是可逆的。糖尿病前期即存在明显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VD)等风险,因此对其早期干预备受重视。中医药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前期相当于中医的脾瘅,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病理状态。该阶段虽然存在糖代谢异常,但相当部分是可逆的。糖尿病前期即存在明显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VD)等风险,因此对其早期干预备受重视。中医药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深入认识人体对糖调节受损的病因病机,及时进行调治,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广泛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对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对糖尿病的防治和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位于正常水平和糖尿病患者标准之间,其病情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加以控制。将中医疗法用于糖尿病前期的治疗中,对糖尿病的防治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糖尿病在中医学上的病理以及中医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生活干预法、心理干预法、药物干预法、外治干预法等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农村糖尿病前期人群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和干预意愿。方法 对广西崇左市大新县5个乡村或社区的374名糖尿病前期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干预意愿。分析糖尿病前期人群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374名糖尿病前期者中,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20.05%(75/3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既往病史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既往病史是糖尿病前期人群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均P<0.05)。糖尿病前期人群对糖尿病前期干预意愿不高,有173名(46.26%)糖尿病前期者认为通过饮食、药物、运动方式进行干预都可以。结论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农村糖尿病前期人群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和有既往病史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度较低。应重点对对应人群开展有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指导。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前期中医诊疗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所讨论的糖尿病前期中医诊疗标准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的基础上,研究、整合、优化以往中医糖尿病标准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研究而形成的能够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诊疗标准。文章确定了糖尿病前期属中医"脾瘅"范畴,对糖尿病前期的临床表现、理化检查、鉴别诊断、处理原则、辨证施治、成药治疗、辅助疗法、西医治疗、病情监测等分别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推广和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前期时的特色与优势,规范糖尿病前期的诊疗行为,促进糖尿病前期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比较不同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效果.结果 共纳入59篇中文文献,包括8094例患者.结果 显示,多种药物和生活方式单独或联合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对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干预效果不同;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和吡格列酮联合组干预措施的累计排序概率图下面积最大(83.9),对于预防糖尿病前期发展为2型糖尿病最为有效.结论 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和吡格列酮联合干预对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述中医药调控糖尿病难愈性创面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创面的整体优势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总结中医药干预创面愈合信号通路的相关靶点。结果从中医药干预糖尿病创面的应用、效果评价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医药调控糖尿病创面信号通路具有多靶点、多层次的优势。结论中医药干预糖尿病创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可更深一步探讨其作用的靶点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体检门诊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转归情况.结果1年后,干预组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转化为糖尿病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较好地控制其血糖水平并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马艳  刘雅  欧阳凌云  黄小波  易延静 《四川医学》2011,32(10):1508-1509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析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及早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工作。方法利用2008年成都地区慢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成都地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25.13%,其中空腹血糖受损占10.44%,糖耐量异常占7.03%,糖调节受损占7.67%。年龄、工作强度较小、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及高尿酸为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教育水平为其保护因素。结论成都地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应引起充分重视并早期干预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当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时,会导致原有病情明显加重。在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阶段,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就会显著升高。同时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合并症的重要诱因,此类患者应该强化降压治疗。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重视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筛查,可以通过非药物或药物治疗使其血压、血糖达标。本文就国内外有关高血压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预后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发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病前的一个阶段,患者已出现糖耐量降低.此时处于糖尿病前期。如何防止糖耐量降低的患者进展为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医学研究课题。目前,关于糖耐量降低的干预治疗多采用运动、合理膳食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其中.寻找有效的降糖药物预防并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发表在《柳叶刀》(Lancel)杂志2009年5月的一篇文章,就降糖药物伏格列波糖在预防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做了认真分析,期望能够引起同行的争鸣。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15年来国内外干预糖尿病高危人群临床试验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目前糖尿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现状,干预措施。对今后开展干预糖尿病高危人群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推进循证医学研究,控制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宋歌 《现代医学》2014,(6):622-627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对糖耐量受损(IGT)人群患糖尿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NKI和万方等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IGT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相对危险值(RR)及其95%c,描述关联。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8571例IGT患者,其中干预组4525例,对照组4046例。干预组IGT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54,95%CI为0.49~0.60,P〈0.001);亚洲与高加索IGT人群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种干预治疗均与糖尿病发病率显著相关,饮食、运动及饮食加运动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病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48%、32%及3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IGF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空腹血糖增高与糖负荷后血糖增高临床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增高和糖负荷后血糖增高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地区21~89岁人群进行了调查,根据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h血糖,将调查人群分为正常糖代谢(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低减(iIGT)、联合糖调节受损(IFG/IGT)、单纯空腹高血糖(IFH)、单纯负荷后高血糖(IPH)和联合血糖增高(IFH/IPH)7组,分别比较各组的糖脂代谢状况.结果 iIGT 和IPH分别是IGR和DM的主要类型,分别占IGR的61.4%和初发DM的60.5%.iIFG、iIGT、IFG/IGT、IPH、IFH/IPH各组的检出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增高趋势.IGR人群中,IFG/IGT的SBP更高,脂代谢异常更明显,iIFG与iIGT则具有相似的代谢特征;DM患者中,FH组代谢紊乱重于IPH组.结论 iIGT 和IPH分别是IGR和DM的主要类型,测定餐后2h血糖有助于筛查到iIGT和IPH.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糖调节受损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调节受损,即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糖耐量异常(GIGT)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2 4 2 1例孕妇行5 0 g葡萄糖筛查,对342例异常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确诊糖耐量异常者(GIGT组) 12 4例,妊娠期糖尿病者(GDM组) 5 9例并与对照组15 0例分别比较妊娠结局。结果 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年龄与孕妇GIGT ,GDM的发生有关联,两组患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病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 ,且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 GDM与GIGT均能对妊娠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男性血糖调节受损阶段(IGR)血清总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变化并用相关中医理论加以论述。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对男性IGR、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男性健康体检者各45名进行血清T、E2水平测定并将测定结果比较。结果:IGR组和T2DM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T明显降低(P<0.05),而E2水平明显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T2DM组与IGR组比较血清T亦明显降低(P<0.05),E2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在IGR阶段即存在性激素分泌功能的紊乱,若此期加以重视并有效干预,可能减少或减慢发展成糖尿病,一部分IGR可以逆转为正常糖调节状态,则T、E2水平有希望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35~74岁自然人群进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DM)筛查,分析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仅进行空腹血糖筛查可能造成的漏诊及误诊情况。方法在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自然人群进行体检。35~74岁居民均纳入研究对象,对空腹血糖≥5.6mmol/L者作OGTT筛查。结果体检结果显示,2DM患病率为15.1%,其中新诊断2DM者为45.8%,明显高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糖调节受损(IGR)163例,患病率为4.9%。若不进行OGTT试验将有12.6%新诊断的2DM、42%空腹血糖受损(IFG)、25.8%糖耐量异常(IGT)、41.3%IFG合并IGT漏诊,36.4%新诊断2DM误诊为IFG。结论2DM患病率在我国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大城市郊区农民患病率明显上升,对其进行糖代谢检查十分必要,进行OGTT试验可明显减少漏诊及误诊情况。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100例妊娠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 (GIGT)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 4 0 0例孕妇进行 50g葡萄糖筛查试验 ,异常者再进行空腹口服 75g葡萄糖试验 ,分别比较GIGT 1 0 0例、妊娠期糖尿病 (GDM) 52例及正常妊娠 1 0 0例的预后。 结果 GIGT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羊水过多、手术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5)。与GD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GIGT对妊娠可造成与GDM相似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