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主要包括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ventiaton syndrome,SAHS)、上气道阻力综合征、慢性肺部及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有关睡眠呼吸障碍。SAHS可分为阻塞性(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SAHS)、中枢性(CSAS)及混合性(MSAS)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英忠  黄从新  王风  刘建红 《广西医学》2005,27(11):1714-17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与高血压的关系为近年来睡眠医学的热点。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OSAHS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一些学者认为OSAHS所致高血压为清晨高血压。为探讨OSAHS患者睡前、醒后血压的变化,我们观察了1998年2月至2002年2月住院的OSAHS患者血压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耿凌云 《中国医刊》2010,45(1):39-41
睡眠呼吸障碍(SDB)是指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呼吸障碍,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阻力综合征(UARS)、慢性肺部及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有关睡眠呼吸障碍等,与成人相同,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也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SA),其中以OSA最常见。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文文 《海南医学》2009,20(1):44-4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方法比较60例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OSAH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压,并将OSAHS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各睡眠呼吸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OSAHS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BP、DBP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呈负相关(P〈0.05)。结论OSAH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缺氧是OSAHS形成高血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压变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呼吸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该院睡眠中心就诊的791例成年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和血压监测。按照OSAHS诊断标准,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所有对象分为4组,比较各组患者睡前与醒后的血压变化,并了解血压变化与各项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各组高血压发生率随OSAHS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非OSAHS组患者的睡前醒后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OSAHS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重度OSAHS组患者的SBP、DBP分别升高了4.07mmHg、3.22mmHg(均P〈0.05)。轻度OSAHS组DBP的变化与AHI、微觉醒指数(AI)均成正相关(r分别为0.21、0.23,均P〈0.05);中度OSAHS组DBP的变化与AHI成正相关(r=0.24,P〈0.05);重度OSAHS组SBP的变化与快速动眼期(REM)、氧减指数(ODI)相关(r分别为-0.16、0.16,均P〈0.05),其DBP的变化与REM、AHI、ODI相关(r=-0.22、0.21、0.22,均P〈0.05)。结论 OS-AHS可引起夜间血压升高;影响血压的因素因OSAHS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各异。  相似文献   

6.
李如暄 《吉林医学》2005,26(8):874-874
未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睡眠呼吸紊乱疾病.其病因是上气道梗阻。而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是阻塞呼吸道的重要原因。治疗应以手术为主,治疗计划的制定应依靠睡眠病史、临床检查和睡眠呼吸监测资料。强调因人而异.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现总结1999年10月-2004年2月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概述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的好坏将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简称OSAHS)是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OSAHS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4%,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对睡眠呼吸疾病进行研究、监测与治疗,到1975年睡眠呼吸疾病已成为美国的研究热点,并创刊了《睡眠》杂志。1990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睡眠疾患研究中心”,并进行了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OSAHS患病率2%-4%,中老年人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我国睡眠医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睡眠呼吸疾病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国内OSAHS诊治工作的开展不平衡,北京、江苏、上海发展较快,而湖南相对还比较落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前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应用32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对39例OSAHS患儿进行夜间睡眠监测。结果OSAHS患儿术后S_1期和S_2期所占比例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慢波睡眠期和快动眼睡眠期所占比例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儿术后觉醒指数(2.8±0.3)较术前(6.3±0.4)明显减小(P〈0.01);术后最低SaO_2(93.4±1.4)较术前(70.3±1.3)显著提高(P〈0.01)。结论OSAHS患儿术后宏观睡眠结构无明显改善,微观睡眠结构的改善可能是OSAHS患儿术后症状改善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脑血管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岑瑞金 《重庆医学》2006,35(8):732-73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脑血管病(CVD)的联系。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图(PSG)对40例脑血管病(CVD)患者和40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监测和比较。结果 CVD组合并OSAHS的发病率达73%,对照组OSAHS发病率23%(P〈0.01),两组间平均和最低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SAHS与CVD关系密切,OSAHS可以是CVD发病的危险因素。CVD后也容易发生OSAH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和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及对血压昼夜变化节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者160例,测量其血压,并对其危险度进行分级,分析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高血压程度及危险度的关系。结果:以AHI分为三组,各组间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HI严重程度与血压的程度及危险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OSAHS作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OSAHS患者血压昼夜变化节律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密切。OSAHS是肥胖、年龄、遗传、吸烟等因素之外的新的、独立的致高血压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OSAHS患者随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的呼吸暂停加低通气次数≥5次/小时。呼吸暂停系指口和鼻气流停止至少10秒以上;低通气是指呼吸气流降低超过正常气流强度的50%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4%以上)增加而高血压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AHI与血压升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通过多导睡眠仪对104例患者行多导睡眠(PSD)检查,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10为OSAHS组,AHI〈10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睡眠呼吸参数和睡眠前后血压改变。结果:OSAHS组睡前收缩压129.28±17.78/83.69±13.69和醒后血压131.46±18.62/87.61±12.34mmHg较对照组睡前血压114.29±13.24/74.61±10.89mmHg及醒后血压113.29±14.43/75.61±10.15mmHg明显升高。OSAHS组睡前及醒后高血压及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OSAHS可能是高血压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HS)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障碍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5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根据PSG监测结果,将老年心衰组分为单纯心衰、心衰合并轻度OSAHS、心衰合并中度OSAHS、心衰合并重度OSAHS4组,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另将53例经超声检测无心功能异常者为对照组。结果老年心衰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障碍发生率60.3%。与单纯心衰相比,心衰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LVEF较低,夜间血氧饱和度较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LVEF呈负相关(r=-0.76,P〈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障碍发生率高,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可能影响左心功能,通过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可降低心衰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脑梗死预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多导睡眠图检查后,合并OSAHS脑梗死46例(65.7%)。60例患者完成随访研究,其中OSAHS组40例、非OSAHS组20例。OSAHS组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的不同分为3组(轻度OSAHS组22例、中度OSAHS组11例、重度OSAHS组7例)。随访观察2组入院时、1个月、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残障量表。结果合并OSAHS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滞后,日常生活能力低、残障程度高,且与OSAHS的严重程度有关。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影响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脑梗死患者的OSAHS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男女患者生物学特征的差异。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5年2月就诊于华西医院睡眠实验室的192例患者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并测量颈围、腰围、臀围、身高、体重,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比较男女OSAHS患者的临床表现、人体测量学及PSG指标的差异。结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大于5次/h者170例,诊断为OSAHS。其中男153例(90%),女17例(10%)。男性OSAHS患者平均年龄小于女性患者[(45.7±11.4)岁比(58.0±6.1)岁,P=0.000];颈围([37.6±3.2]cm比(35.6±3.2)cm,P=0.000]、腰臀比(0.94±0.04比0.9±0.06,P=0.000)、AHI[(36.4±25.7)次/h比(21.4±17.4)次/h,P=0.004]、氧减指数[(34.5±27.4)次/h比(22.2±20.8)次/h,P=0.035]高于女性OSAHS患者;吸烟比例(52.9%比5.9%,P=0.000)、饮酒比例(46.4%比5.9%,P=0.001)也显著高于女性。女性OSAHS患者晨起头痛(70.6%比26.1%,P=0.005)、口干(76.5%比47.7%,P=0.025)、性格暴躁(52.9%比19.0%,P=0.004)和发生高血压(52.9%比20.9%,P=0.007)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结论男女OSAHS患者在患病率、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将有助于深入认识女性OSAHS。  相似文献   

16.
王小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298-299
目的观察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6例已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中重度OSAHS患者在CPAP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了解他们的睡眠情况。并查阅患者治疗后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变化情况。结果 CPAP治疗后的AHI明显降低(P〈0.01);PSQI总分和其因子分中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明显改善(P〈0.01)。结论 CPAP能显著改善OSAHS患者睡眠情况下的呼吸紊乱,并能使其主观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SQI量表可作为基层医院评定OSAHS患者睡眠质量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安阳地区医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急危重症合并OSAHS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9例患者的OSAHS均是在抢救现场经观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Epworth嗜睡量表调查及判断嗜睡评分给予初步诊断,病情稳定后多导睡眠图监测均确诊为OSAHS。在治疗原发急危重症基础上,及时给予持续气道正压(CPAP)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2例死亡,77例痊愈出院。患者在ICU住院2~23 d(平均5.91 d)。结论及时诊治OSAHS是抢救急危重症的关键之一。急危重症患者初步诊断为OSAHS后,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CPAP或BiPAP呼吸支持治疗,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采用32导多导睡眠仪(PSG),Polysmith睡眠分析软件,按国际通用导联连接方法对45例睡眠打鼾儿童进行整夜监测,比较OSAHS患儿(OSAHS组)与单纯打鼾儿童(单纯打鼾组)的PSG监测结果。结果:OSAHS组:平均年龄7.3±3.8岁,平均体重40.1±19.7kg;OSAHS组平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12.8±8.1次/h,呼吸暂停指数为6.7±6.6次/h,低通气指数为6.1±5.1次/h。结论:OSAHS对儿童睡眠结构影响较轻,睡眠结构相对完整。  相似文献   

19.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可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CSAHS)两种类型。OSAHS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导致的睡眠时反复上气道阻塞,常伴有打鼾、白天嗜睡和心脑血管疾病。CSAHS是由于呼吸中枢停止发放呼吸冲动所致。不论CSAHS还是OSAHS均可造成夜间反复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人们对SAS的真正认识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与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 HS )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睡眠呼吸疾病诊治中心确诊的成人OSA HS患者41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成年人4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中文版评估认知状况;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白细胞NADPH氧化酶(NOX)活性及血浆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根据 MMSE评分标准,2组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74),根据MoCA评分标准,OSAHS组认知障碍发生率(63.4%)较对照组(22.7%)明显升高(P=0.000);OSAHS患者认知损害主要表现为延迟回忆、注意力、语言能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抽象能力的损害。(2)OSAHS组较对照组NOX活性增强,血浆8‐OHdG浓度升高(P均<0.01)。(3) OSAHS合并认知障碍组较无认知障碍组 NOX活性增强(P<0.01),血浆8‐OHdG浓度升高(P<0.05)。(4)随OSAHS病情加重,MMSE、MoCA评分逐渐降低,NOX活性逐渐增强,8‐OHdG浓度逐渐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OSAHS患者 MMSE评分与 NOX活性无明显相关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6),而与8‐OHdG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P=0.001),OSAHS患者MoCA评分与NOX活性、8‐OHdG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PNOX =0.045,P8‐OHdG =0.001)。结论 OSAHS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增高,氧化应激可能是OSAHS相关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