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红梅 《医学争鸣》2009,(24):3117-3119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影响.方法:102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 阿托伐他汀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阿托伐他汀钙.观察3组治疗前后TNF-α,IL-6,CRP及心功能改变.结果:实验组、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 实验组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显著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IL-6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NYHA分级较治疗前及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 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治疗后NYHA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供应,降低心衰炎性反应,从而改善缺血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连服4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IL-6和IL-10含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另选同期健康查体正常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I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IL-6显著升高,IL-10显著下降(P〈0.05);两组ACI患者治疗前hs—CRP、IL-6和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hs—CRP、IL-6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而IL-10明显升高(P〈0.05)。此外,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NDS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ACI患者较健康者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下降。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80例ACS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2例)、常规治疗组(38例),以另外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作对照。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阿司匹林、倍他乐克、依那普利等)。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每晚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连服6周。SAP组采用与阿托伐他汀组相同的治疗方法。各组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和IL-6水平。结果:入院时两组ACS患者血清中hs—CRP和IL-6明显高于SAP组,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6周后,阿托伐他汀组血清中hs—CRP和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而SAP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作为炎性反应的标记物,在ACS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检测意义,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ACS患者中的标志物浓度,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降低AC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樊淑敏 《中原医刊》2011,(14):50-5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CRP和IL-6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一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N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早期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80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d,用药时间6个月。两组均于入院第2天及6个月后抽血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a(LPa)及hs—CRP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A组和B组治疗6个月后检测TC、TG、LDL—C、LPa、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前后血清TG、TC、HDL—C、LDL—C、LPa、hs—CRP两组间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调脂、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4月在我院行PCI术的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常规治疗组(20例):常规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20mg(20例)和80mg(20例)阿托伐他汀治疗3d。分别于药物治疗前、药物治疗后3a(术前当天)及术后24h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TNFα、IL-6和血脂浓度。结果(1)常规治疗组与20mg阿托伐他汀组血清hs—CRP、TNFα.和IL-6浓度治疗3d后均没有显著性变化,而在PCI术后则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2)8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3d后hs—CRP、TNFα.和IL-6浓度均呈明显降低(P〈0.05),且经PCI术后亦无显著性升高。(3)三组治疗前、后的各血脂成份的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CI术可以导致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升高;阿托伐他汀(80mg)强化治疗3d后可明显控制PCI术后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的上升,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清TNF-α、IL-1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及心脏彩超指标和血清TNF-α、IL-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6个月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内径缩短率(FS)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血清TNF-α、IL-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1水平,疗效优于单加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cTn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2年7月至2005年6月行PCI的7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常规药物治疗(抗凝、硝酸酯类、B受体组滞剂、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2周;阿托伐他汀干预组3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每日10mg,2周。分别于药物治疗前、治疗后2周(术前当天)及术后24h采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hs—CRP和cTnI。结果药物治疗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较对照组血浆hs—CRP和cTnI明显降低(P〈0.01);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术后血浆hs—CRP和cTnI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叭)。结论PCI术后增加血浆hs—CRP和cTnI水平;阿托伐他汀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和cTnI水平及降低PCI术后患者hs—CRP和cTnI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中国知网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获得具有完整数据的关于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并用RevMan5.2.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通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3,P〈0.01),且亚组1、2的Meta分析结果 趋势与总体相同;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相比,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1,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怀勇 《黑龙江医学》2007,31(2):99-10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30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15)和安慰剂组(n=15)。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need。结果治疗16周后,阿托伐他汀组较安慰剂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为(39.11±3.45)%对(34.23±3.14)%,P〈0.01。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阿托伐他汀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袁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示他汀类药物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93例接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20和40mg口服,于术前及术后24h、1周测定MCP—1和hs—CRP水平。MCP-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术后24h3组hs—CRP与MCP-1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而术后1周均明显低于术后24h(P〈0.01)。术前和术后24h各组间hsCRP与MC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B组hsCRP、MCP—1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1);C组hsCRP与MCP-1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1)。A、B组hs—CRP水平术后1周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C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hs—CRP、MCP-1水平与阿托伐他汀剂量之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2和-0.68,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24h血清hs—CRP与MCP—1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1周血清hs—CRP、MCP-1水平显著降低,以阿托伐他汀40mg组最明显;血清hs—CRP、MCP-1水平与阿托伐他汀剂量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1月年至2010年12月2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其中试验组(145例)自入院时始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141例)自入院时始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后血清中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半年内,试验组较对照组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肌溶解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UAP患者血清hs—CRP水平,改善冠心痛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5例CHF患者(NYHA分级Ⅲ~Ⅳ级)作为CHF组,另选取3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治疗前及心功能改善至Ⅰ~Ⅱ级后的CHF患者及对照组进行血浆BNP和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CHF组治疗前后血浆BNP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F组在治疗后血浆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CHF心功能Ⅳ级组治疗前后血浆BNP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组(P〈0.01)。结论血浆BNP和hs—CRP水平与CHF患者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浆BNP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价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PCI后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56例和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10mg/d,对照组)60例。分别于术前当天、术后24h、用药4周、12周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I(cTnI)浓度,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PCI后hs—CRP及cTnI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②两组治疗后hs—CRP和cTnI水平均下降,治疗组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①PCI增加血清hs—CRP和cTnI水平;②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20mg优于10mg。  相似文献   

15.
程道金 《中原医刊》2011,(14):54-5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测定血清hs—CRP、IL06和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IL-6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的发生与机体炎症反应激活有关。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在A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肺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功能、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均予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强心利尿等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氟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r)、血栓素岛(TXB2)、肺动脉压(PAP)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N0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田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O.01),TXB2、hs—CRP、PAP较治疗前也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hs—CRP较治疗前降低(P〈0.05)外,余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氟伐他汀具有非调脂依赖性心脏保护作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慢性炎症反应,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尚晓斌  梁艺  黄学成  王琦武 《广西医学》2009,31(8):1086-108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85例ACS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将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ACS对照组40例仅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AC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ACS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与ACS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更高,而血清hs—CRP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患者的血清脂联素与h8-CRP呈负相关(r=-0.348,P=0.013)。结论ACS患者血清脂联素下降和hs—CRP升高在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血清hs—CRP及升高脂联素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ACS患者粥样斑块内的炎症。  相似文献   

18.
梁德贤  李庆军 《吉林医学》2008,29(11):910-912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抗高血压、抗心衰(β-受体阻滞剂、ACEI、利尿剂及地高辛),治疗组再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脂水平、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前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P〈0.05),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功能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前后比较无改变。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示他汀类药物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9.
张东旭 《西部医学》2009,21(10):1690-169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54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8用。测定给药前及治疗8周后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清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脂、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hs-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能够在调脂的同时显著降低UA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且较大剂量用药的作用更显著。使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UA具有更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短期应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炎症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心功能Ⅲ-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Qd,连续4wk。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增加更明显,而血清CRP、IL-6及TNF-α下降更明显(均p〈0.01)。结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CHF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