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流感病毒感染情况,动态观察流感病毒变异规律。方法使用RT-PCR或Real-time PCR方法对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再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用红细胞凝集法和红细胞凝集抑制法鉴定病毒。结果 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2 723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59份,阳性率为13.18%。其中甲型H1N1、季节性H3、B型、A未分型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分别为133份、54份、156份、16份,分别占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的37.05%、15.04%、43.45%、4.46%。5岁以下人群检出率最低,为7.69%。2012~2013年200份核酸阳性标本共分离出69株毒株,分离率为34.5%。结论 2010~2013年阜阳市流感流行以B型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病毒为优势病原,同时有季节性H3型流感病毒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2009年-2014年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为科学有效地防控流感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2009年-2014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2 965份,阳性314份,阳性率为10.59%;其中B型阳性110份,阳性率为3.71%,新甲型H1N1阳性123份,阳性率为4.15%;季节性H3阳性80份,阳性率为2.70%;季节性H1阳性1份,阳性率为0.03%。不同性别、不同民族流感病毒检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以5岁~组(18.85%)阳性率最高。阿克苏地区2009年流感优势株是新甲型H1N1,2010年优势株是B型和季节性H3,2011年新甲型H1、B型、季节性H3呈现散发,2012年B型、新甲型H1、H3交替流行。2013年为新甲型H1和季节性H3散发。2014年新甲型H1、B型、季节性H3阶段性交替流行。结论每年11月-12月至次年3月是阿克苏地区流感高发期,应进一步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石家庄市流感病毒监测资料,为流感,特别是甲型H1N1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搜集石家庄市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数据,采集部分ILI咽拭子标本,用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2家哨点医院门(急)诊共报告ILI 338846例,ILI就诊百分比为1.10%。采集ILI咽拭子标本1926份,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468份,阳性率24.30%,其中甲型H1N1、季节性H3N2、B型分别占50.00%、17.52%、32.48%,各监测年度ILI%高峰和检测阳性率高峰相一致。除2011-2012年度,其他均有甲型H1N1流感检出,其在2013-2014年流感流行季为优势流行株。2010-2011年与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相比,甲型H1N1流感阳性标本的年龄构成有差异(χ2=17.91,P<0.01)。结论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石家庄市流感活动较弱,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常态化,与季节性H3N2和B型流感病毒成为主要流行型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0年-2015年万州区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流感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5年3月万州区国家级流感哨点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标本,利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接种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2 766份流感样病例标本中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49份,阳性率为12.62%,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8,P=0.0000.05);分离出186株毒株,其中季节性H3N2型91株、BV系41株、甲型H1N1 37株、BY系17株。流感病毒在各监测年度均有1个冬季流行高峰,以甲型H1N1、B型、季节性H3N2型等混合流行;有3个年度均出现夏季流行高峰,以季节性H3N2型流行为主。结论万州区在2010年4月-2015年3月先后有4种毒株流行,流行强度呈总体下降趋势。甲型H1N1、B型、季节性H3N2型毒株呈现此消彼长、依次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奉贤区2010年流感流行的特点,为本地区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进行流感核酸检测。结果:2010年共检测流感样鼻咽拭子标本711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31份,阳性检出率为18.42%。其中检出季节性H11份,占0.14%;季节性H315份,占2.11%;B型流感98份,占13.78%,新甲型H1N117份,占2.39%。1月-3月检出率最高为34.23%,5岁~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占34.35%。结论:监测显示2010年上海市奉贤区流感主要流行株为B型,流感流行呈冬春季高发的特点,5岁~9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009年天津市流感流行趋势、流感样病例群体暴发和甲型H1N1重症病例病原学监测情况。方法:对2009年国家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采用病毒分离鉴定和real-time PCR检测。对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集中暴发病例及散发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real-time PCR检测。同时对2009年5月-7月的ILI散发病例进行RT-PCR和Real-time PCR法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对2009年9月份国家哨点医院采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两种方法进行。结果:2009年共采集国家级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标本3264份,970份流感病毒阳性,总检出率为29.7%,其中甲型H1N1亚型占55.9%(542/970株),季节性H3占26.5%(257/970株),季节性H3占26.5%(257/970株),季节性H1占7.9%(77/970),B型占0.9%(9/970株)。10月甲型H1N1明显上升,11月达高峰(91.1%),15~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72.7%)。650份疑似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中,196例(30.2%)为阳性,25~岁年龄组阳性数最高(106例),男女比例相似。321份暴发疫情标本中,190份为流感病毒阳性(59.2%)。其中甲型H1N1占44.5%(143/190),季节性H3占12.8%(41/190),B型占1.9%(6/190),未检出季节性H1。4、5月以B型为主,9~12月以甲型H1N1为主。主要为5~25岁学生。对129例散发ILI病例同时进行RT-PCR和Real-time PCR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均为18例流感病毒阳性。对9月份采集的474份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178份核酸检测阳性,其中107例分离出毒株。结论:2009年天津地区同时存在甲型H1N1、季节性H1、H3和B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优势流行型。重症病例中30.2%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暴发疫情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RT-PCR和Real-time PCR法均可用于检测流感病毒。ILI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病毒分离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巴中市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流行趋势及其病原学特征,为巴中市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7年巴中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应用SPSS 25.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0-2017年,巴中市流感网络实验室共检测标本3 534份,检出核酸阳性709份,阳性率为20.06%。其中A型阳性481份,包括新甲型H1N1阳性132份,季节性甲型H3阳性348份,甲型H9N2阳性1份,2014年发现四川省内首例H9N2禽流感感染病例,B型流感病毒阳性228份。巴中市流感病毒型别变换频繁,主要流行优势株为A(H3N2)型(49.08%)流感病毒,各型别交替或共同流行,各年度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07,P0.05)。甲型H1N1和B型流感病毒在5~14岁组阳性率最高,在60岁及以上组阳性率最低,不同年龄组间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67,P0.05),季节性甲型H3流感病毒在各年龄组中阳性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8,P0.05)。不同性别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型H3亚型流感病毒一直处于较活跃状态,各年龄人群均易感。应加强对老龄人群及低龄儿童的流感防控宣传和疫苗接种,继续对流感样病例进行持续监测,密切掌握流感病毒的变异和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奉贤区2011年-2013年流感监测结果,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方法对奉贤区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流感样患者鼻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011年-2013年共检测标本1 924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94份,总阳性率为15.28%。2011年流行期,B型流感病毒与甲型H1N1病毒同时流行,2012年流行期B型流感病毒与H3N2流感病毒同时流行,2013年流行期H3N2流感病毒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同时流行。结论 2011年-2013年奉贤区流感流行以冬春季高发,呈B型、甲型H1N1和H3N2交替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玉溪市流感流行动态,揭示玉溪市流感流行及病原学的变化,为更好地做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方法按全国流感监测方案,对暴发疫情和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结果 2009年玉溪市流感网络实验室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980份,甲型H1N1核酸阳性143份,阳性率14.59%,甲型H1阳性11份,阳性率1.33%;甲型H3阳性80份,阳性率8.16%;B型核酸阳性6份,阳性率0.61%。结论玉溪市的流感病原,季节性H1、H3、B型和甲型H1N1流感同时存在,但甲型H1N1逐步成为流行的优势毒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流感流行趋势,了解连云港市流感病毒的活动特点,为制定流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分型,并对连云港市2009~2010年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09年7月~2010年12月,从哨点医院采集的2008份疑似流感样病例标本中,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30份,阳性率为26.39%,其中新甲型H1N1型263份,H1型7份,H3型222份,B型38份。2009年8月出现新甲型H1N1疫情,9月为高峰期。2010年高峰月出现在3月和9月。结论连云港市可能存在春季和秋季两个流感流行高峰,应进一步加强对流感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2-2019年流感监测结果,为全省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12-2019年度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2012-2019 年度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728970 例, ILI 占门急诊就诊病例比例为6.49%(4.34%~7.25%)。儿内科急诊ILI%最高,为65.52%,ILI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的儿童,占90%。随着年龄的增长,ILI 比例逐渐递减,6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所占比重最低,为2.69%。ILI%呈现冬春季和夏季2个流行高峰。完成核酸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90380份,核酸阳性12090份,阳性率为13.38%(10%~20%)。核酸阳性时间和地区分布呈现交替升降,黔东南和黔西南每个年度核酸阳性率都高。2014-2015年度和2016-2017年度以季节H3流感为主要优势毒株,2013-2014年度和2017-2018年度以甲型H1N1流感和B型流感共同流行,2015-2016年度以季节H3流感和B型流感为优势株,2018-2019年度以季节H3型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为主。结论 儿童和学生是重点防控对象,流感病毒流行优势株交替出现,应加强流感防控工作,及时做好流感监测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CDC试点实施了成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对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开展主动监测和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鉴定。在2019年172例ILI中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亚型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81%、14.53%和30.55%,新甲型H1N1型的流行高峰为第一季度。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6.40%,高峰在第三季度。腺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4.65%,高峰在第二季度。人类冠状病毒OC43型2份、HKU1型和NL63型各1份、229E型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7.44%,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9.88%;1 447例SARI病例也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5.46%、1.73%和0.30%,新甲型H1N1型流感流行高峰也为第一季度,检出阳性率为17.50%。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2.97%,高峰在第一季度。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为3.25%,军团菌检出阳性率为1.04%。检出人类冠状病毒229E型5份、OC43型10份、HKU1型7份、NL63型6份;细菌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通过开展主动监测,不仅发现了个别少见的新发传染病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同时也初步掌握了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趋势。近年来,通过逐步增加监测哨点医院,不断改进监测方法,尤其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在全市推广了基于医院HIS系统的监测信息上报系统,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网络,为开展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主动监测预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6~2007年度流感流行状况,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病 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对武汉市近年的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 772 550例门诊病例中监测到流摩样病例 185 971例,ILI就诊比例为10.5%;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标本933份,分离到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294株,其中 H1N1型占37.8%.H3N2型占25.5%,B型Victoria系18.0%,B型Yamagata系19,0%;人群中H3N2的血清抗体水平最高;武汉市流感流行状况呈双峰型,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变化与病毒分离率相一致,两年来流感流行优势株由H1N1亚型变为H3N2亚型.[结论]武汉市仍应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了解贵州省2010 - 2016年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方法对2010年4月1日 - 2016年3月31日流感样病例(简称ILI)监测情况、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流感病毒分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 - 2016年6个流感监测年度贵州省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在逐年增多,ILI比例平均为6.18%。0~15岁小年龄组ILI%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占91.20%。ILI病例共采集60 829份,检出阳性7 817份,阳性率平均为12.85%,流行株主要为季H3、新甲H1N1、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6个监测年度,优势流感病毒分别为A型流感、B型流感、季H3+新甲H1N1流感、新甲H1N1+Yamagata系流感、季H3流感、季H3+Victoria系+Yamagata系流感;共分离到1 652株流感病毒,季H3和By最多;0岁~年龄组分离到毒株670株,5岁~年龄组433株。结论 贵州省2010 - 2016年流感监测年度ILI比例较高,ILI病例以0~15岁小年龄群体为主;随年度优势流感呈单独流行或多种共同流行特点;各年龄组毒株分离情况与ILI年龄分布整体上一致,流感病毒的分离情况也能反映流感的流行情况。加强ILI病例病原学监测和小年龄人群疫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流感流行趋势及病原学特征。[方法]监测点医院每周填写流感样病例(ILI)报表并上报网络,监测点医院每周采集ILI鼻咽试子5~20份送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感病原检测。[结果]流行病学监测及病原学监测显示,2008年(3月、8月)、2009年(1月、8月、12月)、2010年(9月)的ILI百分率值及ILI流感病毒阳性率均为监测峰值。2008年2月以B(Yam agata)亚型毒株为主,3月以A(H3N2)亚型毒株为主;2008年7月—2009年2月以A(H1N1)亚型毒株为主,2009年7月—8月以A(H3N2)亚型毒株为主,2009年9月—2010年1月以甲型H1N1亚型毒株为主,2010年2月—3月以B(V ictoria)型毒株为主,2010年8月—11月以A(H3N2)型毒株为主。[结论]2008年呈现冬春季和夏秋季的双峰型分布,2009年呈现冬春、夏秋季、冬季延伸至2010年春3峰流行,2010年呈现夏秋季高峰流行。流感毒株亚型循环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9~2010年绵阳市流感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绵阳市2009~2010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以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年3家哨点医院上报ILI36774例,占门急诊总病例数(ILI%)的7.84%,病例以≤24岁的儿童、青少年为主,占87.36%;2009年9~12月呈现1个发病高峰,2010年1~7月疫情平稳,无明显季节性波动;发热门诊的ILI%最高,为87.84%;共采集818份ILI病例标本,经Realtime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共381份,阳性率46.58%。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271份(33.13%),A型未分型流感病毒95份(11.61%),B型流感病毒15份(1.83%);共发生暴发疫情5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结论哨点医院ILI报告质量有待提高,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应积极准备开展流感病毒分离工作,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3-2018年济源市流感病毒流行特征,为济源市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济源市人民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咽拭子标本进行荧光PCR检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8年济源市报告ILI病例18491例,ILI比例为1.8%,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监测年度和各年龄组的ILI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共采集3512例ILI病例标本,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78例,总阳性率为25%,2017-2018监测年度阳性率最高,为42,23%。2013-2014和2017-2018监测年度的优势毒株为B型和甲型H1N1亚型,2014-2015和2016-2017监测年度为H3N2亚型,2015-2016监测年度为B型,共检测出212例甲型H1N1、314例H3N2、349例B型和3例混合型流感病毒阳性。5个监测年度均为冬季流行高峰,2015-2016监测年度还出现了夏季流行高峰。结论 济源市不同年度流感流行株交替出现,每年元旦达到流行最高峰,15岁以下儿童是流感防控的主要人群,应加强对此人群的流感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斌    张俊君  王士峰  秦龙  史伟  张蕾  余鹏博 《现代预防医学》2021,(10):1729-1733
目的 分析陕西省咸阳市近4个监测年度流感型别分布和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对《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咸阳市2016—2020监测年度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和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4个监测年度共报告ILI 26 822例,总流感样病例比例(ILI%)为3.66%,ILI%流行趋势呈明显的冬春季流行高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标本6 045例,检出阳性标本835例(阳性率为13.81%),阳性标本以A(H3N2)最多,共计362例(43.35%);各监测年度的优势流行株在A(H3N2)、A(H1N1)pdm09与B(Yamagata)之间交替出现,其中2016—2017和2019—2020监测年度优势流行株为A(H3N2)亚型,占比分别为78.32%和88.50%,2017—2018监测年度以B(Yamagata)(45.98%)和A(H1N1)pdm09(32.59%)为主,2018—2019监测年度优势流行株为A(H1N1)pdm09(62.69%);4个监测年度流感流行高峰均以冬春季(10月—次年4月)为主;流感阳性病例在性别、年龄和职业分布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 咸阳市流感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和特定人群高发,流行期主要分布在冬春季(10月—次年4月),0~14岁儿童和学生为重点防控对象,且男性占比高于女性。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应继续加强流感监测,密切关注优势流行株的变化趋势。高发季节,应针对高发人群,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云南省流感病原体的监测结果,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2017年云南省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及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4-2017年云南省ILI%呈逐渐下降趋势。2014-2017年全省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86080份,共分离得到流感毒株4356株,阳性率为5.06%,由高至低依次为季H3(1343株,1.56%),By(1068株,1.24%),新甲H1(993株,1.15%),Bv(929株,1.08%),季H1(21株,0.02%),H7(1株,0.0012%),H9(1株,0.0012%)。云南省的流感以春冬季高峰明显,偶有夏季小高峰出现。不同年龄组的流感病毒阳性率不同,具有统计学差异(x2=117.45,P<0.01),其中5~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6.40%)。文山地区分离的流感毒株的阳性率在各地州(市)中是最高的,占10.94%。结论 2014-2017年云南省流感活动强度逐渐降低,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各年龄人群和各地区间流行强度、优势毒株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